《機器管家》:生而為人,你多幸運

2021-02-15 弋騁的小驛站

多年前尚且懵懂時,對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印象十分深刻。

雖然一度不記得電影的名字,卻一直清楚地記得電影的主要情節。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機器人為了成為真正的人類而不斷學習並且改造自己,始終與世俗刻板觀念作鬥爭,最終得償所願的故事。

即便時隔多年,想起已經年老的機器人躺在愛人身邊從容赴死的最後一幕,仍舊心有觸動。

最近重新找到這部電影,終於有機會重溫。

影片名為《機器管家》,是由克裡斯·哥倫布執導,羅賓·威廉士等人主演的科幻片,上映於1999年。

相比兒時初看時的新鮮與一知半解,如今再看時更多了一份理解與感動,似乎對於機器人安德魯的憧憬與執著,懂得的更多了一些。

馬丁一家從北安公司買來一款家用機器人做管家,取名為安德魯。起初,在所有人眼中,安德魯只是一款統一批量出產的家用電器。

某次機緣巧合之下,馬丁發現安德魯擁有快速學習和創造能力。

廠家稱這種情況為「故障」,要求回收安德魯進行修理。

馬丁嚴詞拒絕了這個提議,開始有意識地教導安德魯學習各種知識,並且鼓勵他堅持創作。

多年後,安德魯與馬丁一家感情深厚已如親人,有了上百本書的知識和人類的常識以及依靠創作累積的財富,安德魯開始嚮往自由。

他說,人類掀起無數可怕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自由,如果自由對這麼多人都這麼重要的話,那一定值得擁有。

此時的安德魯尚且處於學習的階段,他開始使用人類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開始根據人類的經驗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無論是追求自由的思維方式還是創造力,對人類來說都是天性和本能,但是對於安德魯來說,是即便依靠多年學習也並不能真正理解的「知識」,是因為故障而意外擁有的能力。

他想要理解這種「知識」,他認為只有讀懂這種「知識」後才能真正了解人類,他確信這是他嚮往和追求的東西。

無數人類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被迫或主動摒棄了自由,磨滅了創造力,而不擁有這些特質的機器人安德魯卻恰恰看到了它們的價值。

安德魯向馬丁提出想要擁有自由,馬丁雖然不悅,卻還是答應了安德魯的要求。

獲得了自由的安德魯,為自己在海邊蓋了一座「家」,並依然以侍奉者的態度對待馬丁一家,直到馬丁先生離世,安德魯踏上了找尋自己同類的旅途。

最終,安德魯找到了工程師魯伯。魯伯的父親曾經是北安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因為開發出了機器人表情系統而被解僱,原因是客戶無法接受機器人有表情。

遇到魯伯之後,安德魯開始不斷改造自己。

不能和人類一樣使用表情表達情感,以及沒有感受事物的能力,一直是安德魯耿耿於懷的痛。

在馬丁家服務的十幾年裡,安德魯與馬丁一家結下深厚情誼,尤其是與馬丁的小女兒關係尤為親密,安德魯稱她為「二小姐」。

然而,因為沒有感受力,安德魯無法回應二小姐的感情,任憑她嫁給了錯誤的人,多年後在她離世時,安德魯雖然悲傷卻無法流淚。

二小姐的孫女波西婭在床邊哭泣不止,安德魯對她說:「你能哭我卻不能,這太殘酷了,我心裡好痛卻無法表達。」

因為這份痛楚,安德魯比任何人類都懂得感受力的重要,他與魯伯合作開發人工器官和人工中樞,一點一點為自己構築起認識世界的橋梁。

通過改造擁有了感受力的安德魯,才真正有了獲得情感體驗的基礎。

他能哭能笑,能感受到疼痛和飢餓,也能感受到愛的歡愉。

仿若是為了彌補曾經的遺憾,安德魯愛上了波西婭,他終於學會了吃醋,無可避免地陷入了愛情的漩渦,卻又因為波西婭有了未婚夫而糾結不已。

波西婭對他說,人類不是完美的,會犯錯的才是人類。

安德魯記下了這句話,他犯了那個幾十年前就該犯的錯誤,在波西婭的婚禮前向她表白,將她留在了自己身邊。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看似圓滿,實則少了靈魂。

與波西婭廝守的安德魯,餘生都在為了讓世界政府承認自己是人類而努力。

當他終於明白有期限的才是真正的生命時,他義無反顧地安排了自己的死亡。

故事的最後,他在世界政府宣布認可他是人類的消息前就離世了。

他離開得很安詳,完全不存在沒有聽到結果的遺憾。

我們都明白,結果對於此時的他來說並不重要,他早已成為了人類,並且這一生足夠幸福。

安德魯在世界政府的會議上說,我情願像人類一樣死去,也不願意作為機器永生。

這是他一生的執念,也值得所有人深思。

人類習以為常的思維能力、感受力和情感體驗,是安德魯鬥爭了一生才得到的戰利品。

思維與創造力使人類能夠為世界為自身創造價值,感受力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媒介,也是獲得情感體驗的基礎。

而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夠讓人類找到生存於世的價值,也是人類得到幸福感的基石。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安德魯作為機器人誕生於世,卻看到了人類比之世間萬物的優勢,並且為了得到這份優勢而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他的一生,無疑是幸福的,因為他實現了他畢生的夙願,在愛人身邊,作為人類死去。

而作為人類,我們又從這個故事裡得到了什麼呢?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人類自戀的產物,而這種說法,恰恰總結出了這個故事的價值。

人類來世間走一遭,無一不是為了追求各自認定的幸福而努力。

幸福來源於滿足感,而獲得滿足感的途徑,除了日常與精神生活的充實,更重要的是對自身的認可。

認可自己的存在,認可自己的優勢,也認可自己的價值,這份認可,是支撐我們勇敢繼續人生旅途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一份自信,無愧於心地對自己說,生而為人,我們多幸運。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機器管家》How to be?
    最近看《機器管家》、《人工智慧》等主題電影的時候,聯想到其實東方的文學作品聊齋也有在述說同樣的主題。有一部分聊齋故事在探討妖魔鬼怪,如果擁有了人性,那我們是否稱其為人?比如《畫皮》,又比如領養的孩子,這些問題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人工智慧也是一樣的倫理問題。
  • 人工智慧與人——電影《機器管家》賞析
    變人富裕的馬丁一家人從北安機器人公司購入了一臺機器人管家,由於小女兒阿曼達的誤解,機器管家被命名為安德魯。(安德魯這個名字源自古希臘語,寓意為男性,這預示了安德魯的命運。)男主人理察發現安德魯因為某種未知的錯誤,從而擁有創造力、好奇心等「人性」。
  • 【老師推薦】《機器管家》
    永生是罰願意放棄長生不老、放棄特異功能去換取一顆能發熱,能跳動的心時,你會覺得活著真好,哪怕死亡也會不期而至。——題記        永生不死,一直是人類所期望的,也是因為永生不死的誘惑,引得無數的人為之前赴後繼,吞丹食藥,拜神信佛,只為益壽延年,但是,如果可以永生,那會不會是一種幸福?
  • 《機器管家》一生不舍追尋愛與自由
    這無可厚非,打動人內心的也就這些,好的電影是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感受,機器管家做到了,愛和自由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尤其是時過境遷的滄桑感以及曲終人散後的平靜淡然,安德魯做到了。他用一個不一樣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聽從你的內心,愛你所愛,行你所行。看完影片,我更多的是在思索自己的生活。
  • 機器人的華麗轉身:從機器管家到情感伴侶
    #機器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很老的電影,叫做《機器管家》,裡面介紹了一個關於機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做安德魯的機器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機器管家到人的角色轉變,這樣的轉變是隨著其思維、情感的變化逐步完成的,確實很神奇。
  • 《機器管家》你好,機器人
    聽April Rain 的《One Is Glade To Be Service 》,被裡面《機器管家》的節選對話打動。看完了電影,又在瀏覽器搜索看了幾篇影評。影評中我更認同的是《變人》這篇影評,另一篇影評中提到片名Bicentennial Man(機器管家)應該作「兩百歲的人」更好。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可能是因為我更理性一點也不浪漫吧。
  • 《機器管家》劇情簡介
    理察·馬丁一家買來一個機器人當管家,機器人名叫安德魯,它是北安公司生產的千萬機器人中的一個。它不但擁有一般機器人具備的所有功能,而且還有學習和創造能力,甚至是情感方面的感知力。理察·馬丁很快發現這個名叫安德魯的機器人善或者是高價回收安德魯,甚至為它建立了私安德魯一直稱理察·馬丁的二女兒為二小姐,並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機器管家安德魯已經成為理察·馬丁家族的一員。
  • 《機器管家》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安德魯從誕生之日起就是馬丁家的機器管家,但是由於馬丁先生的善良或者說是博愛,安德魯在和馬丁一家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獲得了知識,技能,智慧和愛,尤其是小小姐的尊重和愛。這使得安德魯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即使他是一個機器人。他開始遍尋「人」間,尋找自己的同類,卻在很多年後,找到了自己的發明者的兒子,同時也是繼承者。這促使他有機會得到升級改造,逐漸向人類靠攏和接近。
  • 《機器管家》機器管家觀後感
    男主人及其細心的看出了他的個性並返回製造公司詢問其他機器是否也與安德魯有同樣的感受 而製造商卻認為這是一個極不正常的產品,並認為男主人是想要勒索一筆賠償之類的! 這像極了社會給人類的定義,如何是正確,怎樣又是不符合常理!
  • 《機器管家》機器人與人
    近前,我有一個片段的思考「生的意義,死的價值」,也聽說過、思考過「人類的界定」,只是限於所知,無法深入,作為機器人的視角,確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說到界定,導演給出的答案是「只要你能與其他人,一樣有生老病死,不會引起人類的嫉妒,可以承認你作為人類而存在。」。
  • 《機器管家》自我與上帝
    Android這是一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名字,我猜測(沒有英文字幕)同時應該也是電影中機器管家的名字(機器人)。我看到有人厭惡這部電影,以為其反應了人類的極度自大,覺得什麼生物都以成為一個智人為終極追求。這種評論完全忽視了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反而陷入了狹隘視角的窠臼中。這是一部擁有宏觀視角、偉大胸懷的電影。
  • 《機器管家》誕生篇
    今天咱們來看看一部1999年上映的經典看片《機器管家》,這部電影講的是老戲骨羅賓.威廉士扮演的安德魯由機器人變成「人」的過程。由於電影長達兩個小時,劇情有非常精彩咱們就分成幾期來說。而咱們的男主安德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馬丁一家買回了家中成為他們的貼身管家。一開始作為機器人的他並不被馬丁一家看好,甚至馬丁的女兒和妻子因為他的到來還感覺打亂了之前的生活節奏。一家之中除了。馬丁和他的小女兒之外都不喜歡他,覺得他笨手笨腳,一無是處。
  • 《機器管家》自由與尊嚴
    我不知道Andrew後來想起她時是否恍然大悟原來二小姐曾經愛過自己,記得那個女孩子離開人世前都緊緊抓著幼時她的管家先生雕給她的玩具,他在這個世上的第一份作品。要怎麼定義人與機器呢?細胞、靈魂,還是情感?Andrew本來可以選擇以機器的方式永永遠遠存在下去,可他感受到了人類的感情,他不願冷冰冰的以機器目睹身邊一位又一位親朋好友離開。學過「活著」的意義,就再也做不回機械了。
  • 科幻片不一定要有大場面《機器管家》是特別的存在,卻鮮有人知曉
    雖然不知道你們記憶中的是哪一部,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機器管家》。這部科幻電影很特別,它雖然打著科幻的標籤,卻沒有末日之戰,沒有陰謀詭計,有的只是關於愛的難忘情節。它讓人們審視自身,生老病死的宿命,會痛苦,會快樂。
  • 《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
    文轉自:非人類的真實人生評《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李春燕、李敏----電影文學 侵刪 《機器管家》這部影片改編自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影片中未來世界的機器人管家安德魯由羅賓●威廉士扮演。
  • 流水帳:《機器管家》劇透
    很多年前的一天,尼克一家擁有了一個機器人管家安德魯並沒有聽出小女兒的畫外音,他說,那你應該和這個朋友在一起,小女兒愣住了,她愛上了安德魯,可是她沒有辦法開口,因為她沒有勇氣和機器人在一起。小女兒還是和男朋友結婚了,在男朋友牽著她走出教堂的時候,安德魯穿著燕尾服,這也是他第一次穿衣服,對小女兒露出了微笑的表情。
  • 《機器管家》安德魯,永無止境的生命的不能承受之痛
    盤點與回憶這名優秀演員生前諸多經典之作,我最喜愛的還是這部科幻電影《機器管家》。 羅賓·威廉士以其特有的風格和喜劇元素詮釋了一個獨特而富有情感的機器人安德魯,演技的精湛完全看不出作為人而演繹機器人的違和感。(實在想不明白羅賓怎麼會憑這樣的一個角色獲金酸梅獎的提名) 回歸正題, 故事背景的設定很前衛,機器人已經能批量生產和服務於人類。
  • 生而為人 好好活著
    生而為人,多少無奈。一.生而為人,學會接納我們所處的空間究竟是何模樣面前的杯子,你看到了正面,他看到了側面,站著的人看到了裡面,我們還沒有看下面和背面,於是一千個人眼裡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杯子到底是何樣呢。同樣的相機,同樣的技術,同樣的風景,豐盛美景與不堪入目之景的區別在何處,我們的眼睛類似一臺相機,選擇拍什麼決定於我們自己。三界六道,黑白灰同在,逐漸學會接納,最終慢慢學會發現世間之美,擁有能量去發現美才是自己的幸運。
  • 《機器管家》何以為人
  • 生而為人,我很榮幸
    在別人看來,你事無巨細,所有事情都能做到周到全面。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活得好辛苦,不管做什麼都要照顧別人的情緒,卻沒有人輕輕敲開你的心扉,告訴你:去他媽的,做你自己最好。後來她與一名生活不如意的作家相愛了,但作家總是對她拳腳相加,她以為只要自己默默忍受就一定能夠幸福,結果作家留下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跳軌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