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寫過《白夜行》的讀後感,但還是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今天,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下我對這本書的認識。
先說一下男主角桐原亮司,他的出身還算不錯,家庭富裕,又是獨子,按說應該有一個愉快幸福的童年,但不幸的是,他的父母沒有把心思用在他的身上,父親有著不為人知的癖好,母親與家中的僱員偷情,他們都在為自己忙碌而冷落了這個孩子。孩子的心裡想什麼無人知曉,在警察面前,「他的眼神甚至可以用無機質來形容,也像是正在進行觀察的科學家。」
父親去世後,母親為了生計,先是開了一家咖啡店,倒閉後又開了一間酒吧,整日陪客人飲酒,直至深夜,她為應付每天的生活已疲憊不堪。「從來沒有為兒子做過一次早餐,晚餐也幾乎都是外食。就連母子碰面的時間,一天可能都不到一小時。」她對兒子的認知是學校和警察從未找上門來說他惹麻煩,說明他還是很乖的。
亮司最終離家出走,僅給母親留下便條,寫著「我不會回來了」,從此與母親再不相見。一句「我不會回來了」,正式脫離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那幾個字冷冰冰地道出他的無奈與絕望。
唐澤雪穗有著天使一樣的容貌,她的容貌沒有給她帶來好運,卻是噩夢的源頭。父親去世後,她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過得十分清苦。但我想,生活再苦,只要母親對孩子有愛,對生活有信心,雪穗也會像其他女孩一樣快樂地長大。不幸的是,她的母親出賣了她,為了金錢,讓小小年紀的她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傷害。
兩個不同家庭出身的人,卻有著同樣受傷的心靈,在圖書館相處的時間大概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當亮司發現父親侵犯的對象是雪穗時,「那一瞬間,在男孩的心中,父親只是一頭醜惡的野獸。他的肉體一定被悲傷與憎惡支配了」,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刺殺了父親,從此與雪穗走向了不見天日的未來。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不幸的童年讓他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唐澤雪穗用她的美貌與智慧,在亮司的攜助下,逐步走向上流社會,而亮司甘願墜落,為了雪穗殺人、搶劫、跟蹤,壞事幹了一樁又一樁,他們互為依存,一個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一個在黑暗的邊緣徘徊。他們的處境一方面令人痛恨,一方面又令人心痛。
缺失了父母關愛的孩子,心中沒有陽光,沒有被父母疼愛過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愛人,所以他們只愛自己。
只要對自己不利,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他們像剪除樹枝那樣把不利於他們的人除掉,傷害了很多善良的人;他們沒有安全感,像兩隻警覺的老鼠,聳著耳朵,瞪大雙眼,窺視著周圍。
童年的陰影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純粹的白天與黑夜,指引他們活下去的動力是彼此的信賴與支持。亮司最終還是以死亡的結局離開了雪穗,沒有亮司的雪穗該如何生活呢?作者沒有寫下去,我也無心去猜,因為心中的悲傷壓抑了我的想像。
如果你有孩子,請善待他(她),他(她)是上天賜予你的天使,用你的愛包容(她),在他(她)傷心時給予安慰,在他(她)受傷時給予保護,在他(她)無助時給予力量,為他(她)的努力喝彩,為他(她)的成績驕傲,使他的一生因你而感動,因你而無怨,因你而善良。
心中有愛的孩子,陽光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