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簡單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元宵節吃什麼好

2020-12-23 閩南網

  2020年的元宵節就要到了,雖然很多人的心被疫情所牽掛著,但是不妨礙,我們借著節日寄託我們美好的祝願,祝福春天早日到來。各地暫時也還未開學,很多老師也會布置學生進行元宵節手抄報製作,那么元宵節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舞龍燈,是元宵節慶典的重要民俗之一。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掛花燈:傳說此習俗源於東漢,南北朝時已蔚然成風,唐代燈會定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為五天,明代則為十天,清代宮中則從小年開始就掛花燈。民間掛花燈則有一美麗的傳說,古時一獵人射死了一隻神鵝,玉帝聞訊大怒,要為神鵝報仇,要於正月十五焚人間,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間向人們報告了這一消息。人們決定在正月十五前後家家戶戶掛紅燈,放煙火,待天兵要下凡時,見火光一片。以為火早就燒起來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間得免一難,此後,每至此日,家家戶戶都掛花燈。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國各地仍有不少燈會燈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園元宵燈會,,四川自貢燈會,哈爾濱冰燈節等等。

  民間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將餡兒團成形後在糯米粉中滾成,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再包餡兒而成,做完完全不一樣。元宵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的一項傳統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地方習俗

  莆田地區

  在莆田,元宵節盛況賽過春節。近一個月時間裡,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活動豐富多彩。某個村過元宵,就有宮社擺齋菜、設「宴桌」、疊糕果、搭橘塔,鄉民們抬菩薩神像行儺。家家戶戶廳堂擺設香案,焚香放炮,化「貢銀」,燒柴草,祈求來年日子更紅火。入夜,遊燈、擺棕橋、跳儺火、舞龍戲獅、演大戲,通宵無眠。

  莆田元宵節,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同時莆田還有「總元宵」和「媽祖元宵」習俗。總元宵實際就是文藝「出遊」。「出遊」隊伍有馬隊、妝閣、彩旗隊、十音八樂、舞龍戲獅等。從早上8時一直遊到晚上12時後回宮廟。

  媽祖元宵的風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島嶼上,特別是湄洲島上,媽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

  還有點「燭山」的俗例。媽祖元宵要持續到正月廿九才結束,這是因為莆仙各地舞龍的龍燈必須火化。民間傳說,龍燈不火化,龍將會成精變為「孽龍」傷害百姓。由於龍是古代皇帝象徵,一般宮廟級別低,無法履行「化龍」職責,必須由龍女下凡的媽祖來擔當此任。各鄉鎮元宵活動都結束後,就會把所有的龍燈集中起來,在正月廿九媽祖元宵時「化龍」。

  福州地區

  據王應山《閩大記》載:福州「沿門懸燈,通宵遊賞,謂之燈市。」這一習俗,也始自宋代。其時家家戶戶,張燈懸門,十裡燈街,紅光輝映。州縣官吏,每逢元宵,倡導大鬧花燈,「官民同樂」。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劉瑾當福州太守,為了觀賞花燈,下令挨家挨戶捐燈十盞。郎官巷詩人陳烈,憤然在鼓樓掛上一盞詩燈:「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從此,官府不再強令百姓捐燈。歷代燈會時間也有變化:唐宋多為正月十四至十八日;元代朝廷不提倡大規模燈會;明代為十三至二十二日;清代為十三至十七日。民國後則無定規。

  福州元宵不僅燈市輝煌,還有擺設鰲山,供人玩賞的。「春燈絕勝百花芳,元夕紛華盛福唐;銀燭燒空排麗景,鰲山聳處現祥光。」此詩描繪昔日閩都燈市和鰲山的盛景。元宵城門開禁,鰲山向外,郊外人家入城觀賞,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元宵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小學生元宵節好看的手抄報圖片
    元宵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小學生元宵節好看的手抄報圖片時間:2020-02-07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小學生元宵節好看的手抄報圖片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團圓,是多麼親切。那遊子多麼想與家人團聚,也想在這花好月圓時人也團圓。
  • 你要的元宵節手抄報這裡都有,快快收藏好吧!
    「有了這個公眾號,從此手抄報作業再也不用愁」【手抄報模板圖片】
  • 元宵節快樂祝福動態圖片帶字 元宵節祝福簡訊
    鼠年元宵節快樂!5、元宵佳節多喜慶,合家團圓樂融融。心情愉快朋友聚,歡天喜地祝福送。身體健康事業順,財源滾滾好遠連。年年吉祥如意多,祝福朋友好生活。6、正月十五鬧元宵,祝福簡訊最早到,送你溫馨真情抱,願你生活步步高,送你福星好運到,日子順心樣樣好,送你快樂身邊跳,萬事如意口常笑。祝2020元宵節快樂!
  • 元宵節花燈有什麼寓意?過元宵節有什麼意義?
    很多地方的元宵節都會掛花燈,你知道元宵節的花燈有什麼寓意嗎?過元宵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一、元宵節花燈寓意   1、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元宵節被人們視為春節最後的高潮,因為過了這天,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全民歡慶,以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國民間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  2、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遊玩了。
  • 你們哪裡有什麼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和傳說
    今天是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您知道,正月十五為什麼稱元宵節嗎?「元」是第一的意思,「霄」指夜晚。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個能看到滿月的夜晚。元宵節是家庭團聚的傳統佳節,最隆重的活動就是展掛各種各樣美麗的燈籠。
  • 又是一年一度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13個習俗你知道幾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民間過了這一天,這新年也就算是徹底的過去了,而傳統佳節我國民間往往都會有很多的習俗,其中關於元宵節的習俗也為數不少,小編給大家整理了13個有關於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以供大家閱覽。
  • 《夢幻西遊手遊》元宵節有什麼活動 元宵節活動內容一覽
    隨著元宵節的即將到來,《夢幻西遊手遊》官方也為大家準備好了福利。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夢幻西遊手遊》元宵節活動玩法,一起來看看吧。 夢幻西遊手遊元宵節活動玩法... 《夢幻西遊手遊》元宵節活動怎麼玩呢?隨著元宵節的即將到來,《夢幻西遊手遊》官方也為大家準備好了福利。
  • 除了湯圓,元宵節一定要吃什麼?南方人和北方人又吵起來了...
    後來才知道,十裡不同俗,各地元宵節的吃食要遠比我了解的那點皮毛豐富講究得多,而南北方的差異自然也不只是湯圓和元宵這麼簡單。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吧,廣東人元宵節的餐桌上必要有「生菜」的身影,取諧音「生財」,寓示新的一年富貴多財;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
  • 基督徒怎樣過元宵節更好?
    各式各樣的燈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這一節日的發展史中,燈到隋朝(581~619)才出現,算是晚出的節目內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後燈才成為元宵的主要標幟。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
  • 大手牽小手•正月十五樂「宵」遙---丹江口民欣棒棒幼稚園元宵節活動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元宵夜晚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 元宵特輯——基督徒怎樣過元宵節更好?
    基督徒心中有一盞無可比擬的燈,比起世上一切的花燈都更顯高貴、明亮,請問:您是否已擁有這盞心燈呢?〔今日禱告〕但願上帝常點燃我心裏面的燈,使我每天都象是元宵節般的喜樂。(以上資料來源於中壢浸信會每日靈修資料《基督徒信仰要理問答》)文章:元宵節的意義 在元宵節當天,我們常看到民間信仰的人有拜拜、吃湯圓、提花燈、猜燈謎的習俗。到底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基督徒該不該過元宵節呢?
  • 2020年元宵節是幾月幾日 元宵節彩燈有哪些象徵著什麼
    元宵節的時候,人們會掛上彩燈祈求平安,而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花燈和彩燈,那麼2020年元宵節是幾月幾號,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元宵節彩燈有哪些呢?元宵節花燈種類是什麼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談吃: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各地什么元宵節的好吃食?
    導讀:元宵節過完了,年味也徹底沒了,所以才鬧元宵,抓住春節快樂最後的尾巴狂歡。當然,在這個節日裡,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北卷元宵,南包湯圓,元宵一般都是菜甜,而湯圓則更是花樣繁多,元宵和湯圓各有各的優點,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元宵節的美食。
  •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時間:2020-02-08 09:5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掛起紅燈籠,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不少人困惑,元宵節燈籠名稱有哪些呢?
  • 同樣是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兩者有什麼區別?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這個春節過得有些兵荒馬亂,這個元宵節一定要好好準備,把春節沒感受到的年味全補回來。雖然疫情還沒結束,我們不能隨便亂跑,但是可以提前準備好元宵節的食材。而在這個全家團圓的中國傳統節日中,我們一定會吃的就是湯圓,而這個時候北方的小夥伴就會跳出來說,我們明明吃的是元宵。
  • 元宵節文案/元宵節祝福語/元宵節朋友圈祝福語
    人緣、福緣,緣緣於手。情願、心願,願願成真!元宵節快樂!2、元宵節來臨,送你一盞美麗的彩燈,祝願你的生活五彩繽紛;送你一碗甜甜的湯圓,祝願你的愛情甜蜜美滿;送你一聲真摯的祝福,祝願你的日子開心快樂。3、帶上誠摯的祝福,願你開心大本營,開心總動員,開心大風車,開心每一年,開心每一月,開心每一天,開心每一刻,開心,開心,元宵節開心。
  • 元宵節是隱形情人節有什麼說法 這有什麼含義出自哪裡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但其實,元宵節是隱形情人節!正月十五的燈市上有各式各樣的花燈,在唐朝還有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可以說是全城狂歡。  2月19日是元宵節,華東師範大學 民俗研究所的張海嵐說,如果穿越回唐代,問一個女性最喜歡的節日,那一定是元宵節。
  •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有什麼不同 南北方元宵節習俗一樣嗎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如期而至了,不知道朋友們今天吃過湯圓了嗎?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吃的不是湯圓,而是元宵哦~可能還會有些朋友說,湯圓跟元宵不是一樣的嗎?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要告訴你,這兩種食物是不一樣的,現在就來了解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哪個好吃呢?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有什麼不同  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
  • 元宵節為什麼說是隱形情人節 元宵節給女朋友發多少紅包數字寓意
    今日是2月19日,也是農曆正月十五,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中國的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大節日,國內大部分城市在這一天都會舉辦燈會或者其他的活動,以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國古代,元宵節還是隱形的情人節。
  • 你的家鄉生活裡,「元宵節」有哪些特習俗?你說說可以嗎?
    我們家鄉「元宵節」一般有以下幾種特殊習俗方式:①、元宵節。首先是吃元宵的特殊習俗了,吃完元宵就算完完美美過了春節了,也寓意著新的一年裡,團團元元,事事完美之意。元宵的大小和核桃一樣大,餡兒有玫瑰元的,豆沙的,核桃仁的,杏仁花生的,是用懦米為材料包的餡兒手工製作而成的,但是不能多吃,只是寓意深遠而已,不能象吃飯一樣吃那麼多,那麼飽了的,對脾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