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用支付寶是先進,但香港用八達通就是落後?

2021-02-13 香港港真

 

對於生活在香港,以及不少深圳、廣州經常到香港走走逛逛的朋友們來說,八達通的重要性,或許僅次於港澳通行證。沒有八達通,在香港做啥都顯得不方便,因為能刷八達通消費的場所簡直無所不在:港鐵、巴士、渡輪、超市、便利店、自動售貨機、餐廳,甚至一些理念比較超前的茶餐廳也配置了拍卡機。

八達通也可以是門禁卡

而對於常住於香港的人而言,八達通的用處就更廣了,停車場用八達通幾乎是每個司機的習慣。再比如香港傳真小編現在所在的寫字樓,到了周末就需要用登記過的八達通來啟動電梯。而不少高端私人住宅、學校、醫院的門禁也可以用個人八達通刷開。

同時,八達通可以綁定信用卡自動充值,且充完後一些銀行還會回贈1%的費用,這也更加普及了八達通的使用。自1997年發行至今,香港目前流通的八達通卡高達3400萬張,而香港的居民人數也才700多萬。

支付寶如今也登陸了香港

排除八達通卡體積小容易丟失的問題,實際上在用八達通消費的體驗上,並不輸其他的電子支付方式。但是,自從內地普及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後,香港出現了一種論調,那便是支付寶和微信要比八達通先進,香港需要引進,而且香港的手機支付之所以發展不起來,罪魁禍首就是八達通在市場上的壟斷。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質疑。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前社長麥嘉隆近日在港媒《香港01》上撰文,認為八達通拖累了香港電子支付發展的論調是謬誤,不同地區的電子支付方式不同,是習慣問題,且香港人也不能借八達通壟斷之辭,掩蓋自己在發展手機支付過程中因懶惰而造成的失敗。以下為文章全文:

手機支付未普及,又關八達通壟斷事?


文:麥嘉隆

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實業與馬雲的螞蟻金服宣布聯盟,在香港合組公司推廣「支付寶HK」手機電子錢包,令電子支付再成為熱門議題。

不少香港便利店中可以使用支付寶

坊間有一種極端的說法,指八達通是香港電子支付技術落後的元兇。這說法有頗大謬誤。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日前接受電視臺訪問說:「香港人平均擁有2.6張信用卡,內地人均半張都不夠;香港也發行了超過3千4百萬張八達通卡,整體電子支付的交易額佔私人消費開支達6成以上。」數字說明香港電子支付的應用相當普及;技術方面也不見得落後, 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Visa Paywave、Master Paypass 等色色具備。金管局正開發一套領先國際的跨銀行戶口及跨平臺的快速轉帳支付系統,預計明年九月啟用。

如果不使用現金就代表科技先進,還很多人在使用非智能2G手機的非洲肯亞就應該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2007年,肯亞最大的電訊公司Safaricom推出手機支付系統M-Pesa,用戶只需以流動電話號碼登記就可以用SMS購物或將資金過戶予其他人,也可以在全國數以萬計的M-Pesa代理小店存款和提款。在銀行服務覆蓋率低、收費昂貴、現金提款機和信用卡不普及的肯亞,M-Pesa一推出即大受歡迎,不單成為最安全和方便的付款工具,甚至取代了部分零售銀行的功能。

中國的個人金融服務和信貸系統仍然和已發展國家有一段距離,市場環境和肯亞有相似之處,正是這因素造就了支付寶、微信支付和M-Pesa的興起,以填補金融制度的缺憾。放諸世界,內地流行的二維碼或肯亞SMS支付,並非最先進技術,在成熟經濟體有沒有競爭力,尚待市場驗證。

微信支付也進入了香港

無可否認,手機支付在香港的流行程度遠低於內地 ,但手機只是眾多電子支付方法之一;香港消費者有眾多成熟可信的付款方法,並非如內地同胞一般,在手機和現金外選擇不多(內地紙幣的骯髒和破損程度有時十分嚇人,足以鼓勵人少用現金),所以這是一個消費者習慣的問題,和技術是否落後無關。

香港的自動販賣機也可以使用八達通

有人將手機支付的不普及諉過於八達通壟斷,這可能是懶惰人做生意失敗後的藉口。市場學上有一種叫先行者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完善的渠道覆蓋率正是先行者的必然優勢,作為新加入市場競爭的手機支付商,需要考量如何提供更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優點,才能打敗現有服務提供者,這是市場定律。

現在手機支付商提出最大優點是方便,只要帶手機就不用帶銀包,但手機沒有電怎麼辦?(多帶後備電?但手機加後備電和手機加銀包有什麼分別?)如果不帶銀包,那身份證放哪裡呢?還有,信用卡是先消費後付款的,還可分期,支付寶等系統除非和信用卡捆綁,否則就要先存款後消費。

不少商人對手機支付的前景十分著迷,因為通過這途徑所收集的個人行蹤和消費模式資料極之豐富,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營商效率;代價是消費者要放棄私隱。現在八達通消費是不記名的,不同的信用卡公司也只能掌握卡主的部份消費記錄(因平均每人有2.6張卡),單是這項,商人要令更多人放棄私隱和改變習慣,恐怕並非靠罵人壟斷和落後就會成功。




相關焦點

  • 10月1日起,香港八達通卡不用就要收15元!
    這兩天,內地網友吵翻了,原因是八達通公司發布了一則消息。
  • 港鐵也可以用支付寶啦!以後去香港血拼搭港鐵可不再使用港幣或者八達通啦!
    支付寶作為微信支付最大的對手,只要微信支付支持的,支付寶方面當然不能落後。
  • 八達通的雄心:以手機錢包擊退支付寶及微信支付
    不然,在內地都只帶手機上街的今天,香港人還繼續依賴八達通,勢必被時代拋離。曾經來香港旅遊的人都知道,自由行一定要有一張八達通。對於香港人來說,八達通已經滲入了每日的生活中,坐車、搭地鐵、超市、食飯都可以用,甚至門卡都能和八達通功能合成。  八達通的支付系統曾經是不同地區學習的對象,是最早的電子貨幣之一。
  • 香港噴子: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千萬內地網友被逗樂了~
    >「支付寶要用手機支付,手機體積比卡大為什麼能帶手機上街,就不能帶一張卡?」 >直指支付寶不如八達通!八達通是和信用卡掛鈎的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根本不會再用回信用卡正如用過智慧型手機,就不會再用大哥大。」
  • 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人不愛用支付寶的原因,竟然是…
    內地火爆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何在香港遇冷?在內地,每十個人中就有八個人安裝了支付寶、微信,它們成為了內地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相比於內地,香港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普遍使用信用卡了,多年的使用習慣已經形成。另外,八達通是香港人的另一必需品,服務範圍包括:購物、就餐、繳費、搭乘公共運輸等。可以說,八達通業務已經深入到香港居民的各個生活領域中。
  • 香港為什麼不用支付寶?
    從羅湖入關時,花200港幣買了一張八達通,因為香港的巴士和地鐵的支付系統只認這東西。經過銅鑼灣的誠品書局時,買書花了200多。結果到旺角吃完水上人氣鍋,到了結帳的時掏錢包時才發現,現金不夠了!掏出手機問能不能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時,店老闆用惡狠狠的眼神盯著我,一副沒錢就別進來消費的表情!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而且,支付寶可以綁信用卡,你信用卡可以打電話嗎?你可以用信用卡吃燒烤吃路邊攤去菜市場買菜嗎?作者還稱,「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支付寶的性質其實就等於八達通或EPS,它是一張儲值卡,你把錢放進去才能使用。不對,它連八達通都不如,八達通是可以跟信用卡掛鈎,自動充值的,每日上限250港幣。支付寶卻必須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沒有錢的話就無法使用。
  • 明年,香港八達通卡可以在內地使用了!
    八達通公司日前宣布,將尋求加入內地的交通聯合系統,實現八達通卡在內地的互通使用。 八達通行政總裁介紹,八達通將針對交通聯合協議,最快在明年初推出一張兼容交通聯合標準的新卡種。
  • 港鐵馬上能刷用信用卡、掃二維碼入閘啦!這次八達通還能獨霸香港嗎?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又是二維碼又是信用卡,聽著好像更先進了,但這些真的會比八達通更好用嗎?在香港這個效率至上的地方,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就是速度了。根據官方數據,傳統八達通讀卡器交易時間只需0.3秒,而且步驟簡單,一拍就搞定。
  • 為什麼香港人愛用現金?
    一些香港年輕人對行動支付也表現出疑惑的態度。「香港銀行倒了會有政府管,阿里巴巴倒了,我們的錢怎麼辦?」當內地的大爺大媽在路邊的煎餅攤刷支付寶時,剛剛三十出頭的香港導遊曾先生仍然心有疑慮。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香港卻還是那個香港。在內地,錢包正逐漸成為歷史遺蹟。
  • 微信、支付寶同時獲得香港支付牌照,以後去香港不用帶現金了?
    但不得不說,這個以「八達通」為支付主旋律的城市,將帶給支付寶和微信的,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行動支付的戰火從大陸延燒到了香港。25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在香港同時拿到了金管局的支付牌照。此次,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發的是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其中獲得牌照的一共有五家,包括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Tap &Go拍住賞、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
  • 香港宣布支持刷二維碼坐地鐵,用支付寶付款!
    以後在香港可以用手機刷二維碼坐地鐵了?沒錯!前兩天,港鐵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是他家官方APP推出的第10年,因此將搞一次全面更新。而在這一波更新中,最引人注意的必屬「二維碼付款入閘」功能!據港鐵透露,該功能在第一階段會與「支付寶香港」合作,預計今年年底就能使用,目前正在陸續更新1,000部閘機,暫定每一排閘機將會有兩部支援二維碼付款。
  • 香港的行動支付落後內地多少年?
    香港行動支付雖然尚不普及,但「非現金」支付卻已運行20多年。香港市民慣用的「八達通」卡於1997年面世,這張集交通、餐飲、購物、服務、門禁等功能於一體的卡片,發行已超過3500萬張,已經覆蓋香港市面逾15000家服務商的24000個零售場所,幾乎滿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費的支付需求。據統計,香港信用卡支付佔比53%,超過95%的市民則經常用「八達通」和現金。
  • "香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睇完笑到我抽筋
    文中說「支付寶要用手機支付手機體積比信用卡大為什麼能帶手機上街就不能帶一張卡?」文章拿支付寶和八達通作比較說支付寶不如八達通!八達通是和信用卡掛鈎的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支付寶要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
  • 香港、臺灣對支付寶「擔憂」什麼?
    支付寶雖然有線上支付的牌照,但不具備線下支付的牌照,而且群眾基礎不如八達通,去過香港的人,可能都會感慨那張「八達通」的厲害之處:作為地鐵必備的交通卡,八達通幾乎可以在外面各種小額商戶使用(除去一些個體商戶,比如水果攤這些),並且有的信用卡還支持自動增值功能,八達通上餘額一旦不足便會自動增加250元,幾乎覆蓋了很多小額消費的場景。
  • 港媒: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作為一個玉林人真的笑死了!
    文章裡拿支付寶和八達通作比較,直指支付寶不如八達通!八達通是和信用卡掛鈎的,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支付寶要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 這位作者一貫的文章套路就是抹黑內地,凡是內地的東西就要反對,真的到了"反智"的地步!
  • 香港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很多內地人也喜歡來香港旅遊,一個是距離近,二是語言也沒什麼溝通障礙,三是香港有不少像迪士尼這樣好玩的地方。很多內地人來香港旅遊,都會看到香港人不喜歡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他們寧願帶錢包,都不用這些行動支付,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內陸的普及程度非常高,連路邊攤和乞丐都會用到二維碼來收款。在中國,可以不帶錢包,靠一臺手機走天下是完全沒問題的。
  • 為啥香港人寧可隨身帶錢包,也不用手機支付?原因說來很現實
    除此之外,國人去香港非常的方便的一點,便是因為它離內地比較近,語言交流也不會有障礙,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像迪士尼樂園等等。02不過前往香港旅遊的人們卻發現,香港本地人並不喜歡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他們寧願隨身攜帶錢包,也不願使用手機支付,這是為何呢?
  • 支付寶進軍香港第二彈!
  • 香港地鐵全面支持微信支付,以後過香港八達通都不用帶了!
    都會有微信同支付寶付款今日小編同大家講個勁好消息以後大家過香港嘅時候系香港坐地鐵唔需要帶八達通啦因為就系近日我們嘅騰訊爸爸同香港鐵路公司正式合作啦意思就系講:以後我們過香港坐地鐵嘅時候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就可以啦唔需要帶上八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