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醫療科技: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有效管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

2020-12-24 大眾要聞

2020年7月1日,新版GCP的正式實施,國內臨床研究領域最具綱領意義的管理規範塵埃落定。為配合新版GCP的施行,2020年6月19日,CCHRPP與RDPAC聯合發布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管理工作指引(試行版)》(以下簡稱"指引"),旨在提供新政之下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的落地執行方法和行為標準。《指引》發布後,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熱論。本文將從多個維度來解讀《指引》的主要思路和意圖,並針對近期遇到的行業共性問題給出相應解決方案。

《指引》制定的主要思路

新版GCP正式實施後,申辦方、研究者、研究機構等相關方,從基於SAE報告的試驗藥物安全管理調整為基於SUSAR報告的整體管理,報告總量下降的同時,重要的安全性信息將得到進一步凸顯。對此,研究機構、倫理的安全性信息接收、審閱和審查等流程均需要一定程度的調整和適配。然而,各研究機構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不盡相同,制定一個既符合各方業務及合規訴求,又能為不同的研究機構提供可借鑑的行動路徑至關重要。對此,《指引》工作組參考ICH-E6、新版GCP、ICH E2B等國際規範、國內法規及行業經驗編撰而成。

倡導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

在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方面,新版GCP對申辦者和研究者的職責劃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申辦者作為臨床試驗的發起人、主體責任人和藥物警戒職責的第一人,必須時刻關注試驗藥物的風險。收到任何來源的安全性相關信息後,申辦者應當立即分析評估,基於事實作出科學獨立的判斷,包括嚴重性、與試驗藥物的相關性以及是否為預期事件等;與研究者開展風險溝通,向所有參與試驗的研究中心告知可疑且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以下簡稱SUSAR)等藥品未知的風險。

和以往不同的是,申辦者負責將SUSAR分發至所有參加臨床試驗的研究者、臨床試驗機構及倫理委員會,如何有效分發SUSAR,確保接收方成功收到、籤收SUSAR,跟蹤每一份SUSAR的籤收情況,成為每一位申辦者在開展臨床試驗工作時面臨的挑戰。

對於研究者而言,"無需再遞交SAE至藥監部門"看似減少了工作量,實際上卻是把重心回歸到更嚴謹的安全性數據分析和受試者保護等工作中。研究者需接收來自申辦者的SUSAR報告,及時了解、分析藥品潛在的未知風險,以更好地保護受試者的健康與安全,並上報臨床研究機構及倫理委員會,以對風險進行及時幹預。

如何在繁忙的臨床試驗工作中,有效便捷地收到報告,讓SUSAR報告及時流轉至臨床試驗機構及倫理委員會,與申辦者保持風險溝通,是研究者開展臨床試驗中面對的挑戰。

面對職責改變後的種種挑戰,申辦者和研究者之間急需建立一個信息化平臺,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建立完善、合規的風險處理鏈條,以滿足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的快速接收、判別、溝通與跟蹤,降低溝通成本。

對此,《指引》第七章提出,應保證信息化系統具備以下功能:安全性信息的上傳和接收、安全性信息審閱、風險預警、倫理審查、痕跡記錄。如果信息化系統能與申辦者的藥物警戒系統實現對接,進行安全性信息的交互,則將進一步提升安全性信息的管理效率。

提倡使用符合E2B要求的標準化表格

對於困擾行業多年的SAE報告表的格式問題,《指引》的相關表述為"2020版GCP要求申辦者將SUSAR快速報告給所有參加臨床試驗的研究者及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以及藥品監管部門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為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建議使用滿足E2B要求的標準化表格(儘量涵蓋全面的欄位),有條件的可使用信息化系統來收集和上報SAE至申辦者,同步到藥物警戒系統。需注意採用受試者匿名化信息。"

符合ICH E2B要求的標準化表格

ICH E2B(R3)指南文件從元素層面規定了每一個用於描述藥品個例安全性報告的數據元素,在信息層面規範了數據元素間的關係與以及這些數據元素如何組成有用的信息,從而傳遞藥品的安全性信息。

因此,設計標準化表格時,需要考慮收集哪些信息,哪些元素是必要的,真實場景下收到的數據會是什麼樣子,以及這些信息最終將如何呈現,這些信息間存在怎樣的對應關係(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

當符合E2B標準的SAE報告表被統一使用後,申辦者就可以從源頭上把控藥物警戒數據質量,並從中匯總出有效信息,最終為試驗藥品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引和依據。

解決方案

基於新版GCP和《指引》的原則與精神,為了解決申辦者、研究者、臨床試驗機構和倫理委員會在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中的痛點,助力申辦者、研究者、臨床試驗機構和倫理委員會實現安全性數據的全流程管理,太美醫療科技於2020年6月23日重磅發布了最新研發的臨床研究安全性信息管理系統——"SAE管家"

SAE管家可實現SUSAR跨項目一鍵分發,從而解決申辦者的SUSAR分發難題;

對回執記錄進行即時統計,申辦者的SUSAR回執獲取難題也迎刃而解;

嵌入SAE標準化表格,CRC/研究者在線填寫後,可一鍵傳輸給申辦者,事半功倍。

臨床試驗機構及倫理委員會端的SAE管家(通過eSite機構管理系統進入)具備數據統計分析、安全預警等功能,賦能安全性信息統籌管理,提升受試者安全保障能力;標準數據的建立,操作留痕等功能對於GCP檢查,相關臨床試驗檢查等工作也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此外,SAE管家還可通過加密通道傳輸、多級權限控制,保證數據安全、穩定;前道錄入至後道分析、邏輯核查及必填項提醒,造就高質量臨床安全性數據;完全符合《指引》第七章中對於安全性信息的上傳、接收、審閱、電子傳輸合規性、統計分析與風險預警及稽查軌跡的相應要求,可全系統化實現申辦者與研究者的數據協作、溝通,形成臨床藥物警戒管理閉環。

常見實施問題

Q1.研究者填報SAE報告為何建議使用新的表格?

相較SAE報告,SUSAR報告對信息顆粒度的要求更加細緻,由於新版GCP規定的流程中,SUSAR是必備的核心工作流程文檔,因此在個例信息的填報之初即使用滿足E2B R3要求的標準表格,有助於全面、精確的評估患者安全信息,快速識別SUSAR並減少不必要的質疑溝通。

Q2.怎樣協調SAE報告相關性判斷的不同意見?

藥物-事件的相關性判斷難以精準評估,往往帶有一定的當事者主觀因素。因此當申辦者與研究者在針對單個SAE報告相關性的判斷產生不同意見時,需通過質疑溝通等方式進行進一步確認,如需更改原有的評估意見,則相應質疑內容應一併作為原始資料與報告進行關聯。同時,在極端情況下,無如法在規定的時限內(常見7/15天)達成一致,則其中任一方判斷不能排除與試驗藥物相關的,也應快速報告,時限原則優先。在後續達成一致時,則可通過追加隨訪報告的方式向相關各方通報更新後的內容。

Q3.相關性判斷的依據尚不充分時應如何處理?

《指引》建議採用保守原則,無法確認藥物-事件組合為無關時,則一般視為有關。在2019年4月11日發布的《藥物臨床試驗期間安全性數據快速報告常見問答(1.0版)》中,也有類似表述:"A9."無法評價"、"未知"表述不規範,但均無法除外相關性,需要按照SUSAR快速報告"。

Q4.如何判斷SUSAR報告已成功分發研究者、倫理/機構?

SUSAR已經分發給了所有已立項開展研究項目的研究中心,且通過電子系統、郵件或其他方式完成發送後,獲得了籤收回執(研究者回執、倫理以及機構回執)。每份SUSAR報告的遞交證明應由申辦方統一維護管理,以備查驗。採用郵件方式發送時,發送成功並不代表對方已經成功接收,因此仍需獲得籤收回執。

Q5.雙盲試驗中,如何保證分發SUSAR時不存在"主觀揭盲"的情況?

申辦方因SUSAR評估進行揭盲操作後,通常結果為:可預期的SAE、確認SUSAR、與安慰劑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與對照藥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該報告進行遞交時,確認的SUSAR只單獨向CDE進行遞交。而所有的上述情況中,確認SUSAR、與安慰劑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與對照藥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都應分別向衛健委、研究者、倫理、機構完成遞交。在遞交時上述三種情況導出的遞交報表,均應執行復盲操作。同時,與安慰劑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與對照藥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事件不再向CDE進行遞交。

太美醫療科技秉承"讓好藥觸手可及"的使命,正在構築未來醫藥行業運行的基礎設施,從而令新藥更快上市,保障患者用藥安全,讓好藥易於獲得,同時,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

作為生命科學產業數位化運營平臺,太美醫療科技以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為依託,自主研發完整的專業軟體產品線,並打造基於技術的專業服務體系,業務覆蓋醫藥研發、藥物警戒、醫學事務、市場準入和市場營銷等領域。公司創新性打造以協作為核心理念的TrialOS平臺,連結醫院、製藥企業、服務商、監管機構、患者、支付方等行業參與者,實現數據的順暢流轉,流程的緊密合作,並統一行業標準,從而帶來產業的價值升級與共贏。

相關焦點

  • 太美醫療科技全程助力,《臨床試驗機構SAE/SUSAR報告管理流程...
    前言:6月19日,由CCHRPP牽頭、RDPAC和太美醫療科技共同參與組建的聯合專家工作組起草並發布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工作指引(試行版)》,隨後引發了近萬名行業同仁的關注與討論。
  • 太美醫療科技等三方共建藥物臨床試驗全國志願者身份識別系統資料庫
    2020年7月10日,廣東省藥學會粵港澳Ⅰ期&BE(一致性評價)臨床研究平臺(以下簡稱"粵港澳聯合平臺")、湖南省藥物評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與嘉興太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醫療科技")三方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藥物臨床試驗全國志願受試者身份識別系統資料庫聯合建設項目。
  • 太美醫療科技:SMO協作網絡,克服CRC選擇難和管理難
    一年之計在於春,疫情趨緩之下,政府開始全力號召「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可以預見,臨床試驗也將逐步按規定和流程恢復運行,被延誤的工期必須趕回來,延期的項目必須迅速啟動,存在的諸多挑戰必須解決。——別著急,找SMO,上太美TrialOS平臺,享受SMO協作網絡服務,就夠了!SMO協作網絡太美醫療科技TrialOS平臺上線的近一年間,已有近百家優質SMO公司入駐平臺。在此基礎上,太美醫療科技組建SMO協作網絡業務,受到SMO夥伴的鼎力支持(其中包括近萬名遍布大江南北各個省市的全職CRC)。
  • 仁迅科技「iTrial Genies 智能數位化臨床試驗平臺「正式發布
    仁迅科技「iTrial Genies 智能數位化臨床試驗平臺「正式發布 來源:財訊網 • 2020-09-03 16:50:04
  • 醫療信息化產業專題報告:電子病歷市場風口正勁
    1.2 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市場代際躍升財政投入與醫保政策刺激醫療信息化從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跨越到醫院臨床信息系統(CHIS 以財務管理為核心,支持醫院的行政管理和事務處理。CIS 包含電子病歷系統(EMR),醫學影像系統(PAC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等,著眼於支持醫院醫護人員的臨床活動。2003 年前後,SARS 刺激財政醫療投入,疊加全國醫保、新農合開始實施推動醫院臨床信息系統(CIS)發展。
  • 適應性臨床試驗需更有效地管理和質量控制
    適應性臨床試驗有許多好處,但是需要有效地管理才能成功,在適用性試驗設計中嘗試新要素的公司應投入更多資源,以應對通常與此類研究相關的額外工作量,否則適應性試驗最終可能會出問題。
  • 太美醫療科技:新版GCP下,如何高效管理SAE個例報告
    此次新版GCP的發布,雖然是7月1日才正式生效,但在日常和申辦方的溝通中已滿滿地感受到申辦方「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態度。新版GCP,起到的作用是承前啟後的,既是對4.27公告的承接,也為還在草案中的中國版《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範》(GVP)奠定基調,使中國的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 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老海州)
    三、突出重點環節管理,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醫療機構要突出重點科室、重點環節和重點人員,有針對性地加強科室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一是對急診室、手術室、供應室等醫療風險較高的科室和部門要加大規範管理力度,主動查找安全隱患,不斷整改提高。
  • 行業首家開展臨床試驗,雅萌堅持臨床功效數據驗證美容儀效果
    全球對"鎳釋放"標準最為嚴格的國家及地區是歐盟,但其僅對穿刺皮膚和長期接觸皮膚的金屬物品有明確要求,如耳環、項鍊、手錶等,雖然不斷有新的產品納入該標準管理,但也沒有對美容儀品類進行明確規範。  參考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歷程,家用美容儀行業有可能會進一步走向科學化、醫學化,其中建立各類家用美容儀的安全生產和檢驗標準顯得尤為重要。
  • 太美醫療科技eSafety系統和服務團隊共築藥物警戒遠程防線
    在太美醫療科技藥物警戒團隊,我們為國內外400+企業提供藥物警戒系統和服務,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常規任務,即使在節假日、在異地都保持著對工作對項目對客戶的專業和敬業,小夥伴們互相戲稱「on-call 24小時」。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1月23日至1月31日),太美藥物警戒團隊共為將近30家客戶完成了1100餘份安全性報告的處理和按時遞交。
  •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Vol.148】
    打造出一個包括抗體和融合蛋白平臺、抗體偶聯藥物平臺、雙功能抗體平臺等三大平臺在內的世界級自主創新研發引擎。公司在自身免疫、腫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已開發10餘款全球首創、同類領先的在研生物藥,其中5款產品針對17種適應症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 醫療數據安全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優先議題,數據智能技術助力醫療大...
    2.醫療信息系統安全性要求高精確性:醫療信息系統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醫療機構的穩定運作,其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實時性、精確性以及保密性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高訪問控制:醫療數據是執行病人醫療過程的重要記錄與依據,不允許非授權人閱覽、竊取甚至篡改電子病歷,對信息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權限管理有著嚴格的要求。高開放性:隨著醫療信息化日益發展,要求各個系統如醫院信息系統、病案信息系統以及體檢信息系統等能相互兼容,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靈活多變的接口設計。
  • VR視覺訓練臨床試驗在蘇州正式啟動
    最後,預祝多寶視VR視覺訓練臨床試驗啟動會取得圓滿成功,全球首個VR視覺訓練產品能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許可證,為廣大青少年弱視患者提供一個有效、客觀、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  柳夏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臨床醫生,在平時的診療當中也會經常碰到視覺發育障礙、先天性白內障等弱視相關的問題,對這方面也有很大的興趣,這也是臨床的一個大問題。虛擬實境到底對我們視覺有什麼影響?怎麼轉化到臨床當中?
  • 推線上專科、建AI醫生站、搭醫保綜合管理平臺,平安醫療生態加速...
    這是繼今年9月首次全面披露醫療生態圈戰略後,中國平安持續推進醫療科技應用場景創新落地,本次分享會聚焦新近上線的三大應用場景,即平安好醫生線上專科服務、平安智慧醫療「Askbob醫生站」、平安醫保科技「DRG綜合管理平臺」。
  • INO-4800臨床試驗2期階段完成首次給藥
    試驗的2期階段將在美國17個研究中心招募約400名年齡18歲或以上的參與者,以評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以便確定試驗3期階段中有效性評估的劑量。  INOVIO計劃在本月底之前全面完成2期試驗的患者招募。 INNOVATE是在美國成年人中進行的關於INO-4800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隨機、設盲、安慰劑對照評估。
  • 康博嘉2019:助力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十五年
    創建新型產品矩陣 康博嘉創立15年以來,始終致力於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積累了豐富有效的運營管理經驗,獨立自主研發醫院信息管理系統KTHIS、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KTHRP、醫院客戶關係管理系統KTHCRM,支持醫療機構核心運營管理。2019年以標準化數據和標準化接口為基礎,推出新產品KTIIP,實現醫院內部各類異構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 國家藥監局: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
    會同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組織研究、制定古代經典名方關鍵信息考證意見。建立與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特點相適應的審評模式,成立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專家審評委員會,實施簡化審批。(三)促進中藥創新發展。探索引入新工具、新方法、新技術、新標準用於中藥療效評價。推動開展多區域臨床試驗規範性研究能力與體系建設,促進中藥臨床研究質量整體提升。
  • 高共識 強聯手 | 中日再生醫療臨床試驗中心合作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為共同助力山東省醫療康養產業的發展,聯手推進細胞治療技術領域的進步,12月17日,中日再生醫療臨床試驗中心合作籤約儀式暨學術交流大會在煙臺毓璜頂醫院舉行。在儀式現場,煙臺毓璜頂醫院、山東省齊魯細胞治療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樂敦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就在煙臺建立再生醫學中心一事,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國家衛健委:切實保障護士福利待遇,讓護士回歸臨床
    9月2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護理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護士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優先保障臨床護士人力配備到位,不得隨意減少臨床一線護士數量,原則上臨床護理崗位護士數量佔全院護士數量不低於95%。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武漢建立「新冠恢復期血漿儲備庫...
    據悉,2019年7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附錄獨立軟體》的通告,該附錄是獨立軟體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特殊要求。上海開展2020年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檢查工作7月3日,上海藥監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檢查工作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