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94部《春夏秋冬又一春》

2021-01-07 四夕清荷

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寧靜而形象地述說了生活的流逝,詩情,禪機,全在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

四季的流轉,暗示著自然生命的輪迴。

電影借用四季表達人生是非常妙的選擇。將夏季與秋季作為人最動蕩的時期,感情和暴力的因素全部注入在這兩個集結。經歷了世間普遍的愛恨情仇,在冬季冰封,孕育了下一個春季的重生。

電影深刻地探討潛隱於人性內部的糾結與反覆:柔弱與剛強,敦厚與暴戾,平和與偏執,善良與邪惡。

1.春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個生命的火種,一個遠離喧囂都市環山繞水的小寺廟,一個不諳世道的小和尚,沒有背景和親人,有的只是對佛的膜拜和樸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純真樸實的小和尚,依然滋生了靈魂深處的罪惡。

綠如茵,水如墨,煙霧嫋嫋,一扇佛門徐徐打開。畫面靜止,人影浮動。老和尚要出船,小和尚要上山採藥,波光瀲灩,舟行已遠。

小和尚的笑太過無邪。他把石子纏繞在遊魚、蟾蜍和蛇的頭頸,看它們張翕著的活命的口腔掙扎喘息而手舞足蹈。人類性本惡的寓言成為不爭的事實,與天真無關。

背後的老和尚注視著小和尚的施虐,而給予的救贖是對其靈魂的滌洗與懲罰。親手釀造的惡果終要自己嘗。

春是關於生命的主題,是一個萬物復甦的起始,正如人生有起點與終點一樣。但春的故事同樣也是殘酷的,即小和尚為小魚青蛙還有蛇負上了沉重的枷鎖。

2.夏

夏天是欲望放縱的時節,空氣焦灼,樹影婆娑,佛門依舊徐徐打開。轉眼間小和尚已長大成人,帶著枷鎖步入了青年時代,生命也開始豐富了,於是少女也出現了。對於已成年的小和尚而言,少女是他的世界裡從未曾有過的一種存在,難以辨識又難以拒絕的誘惑。情竇初開的小和尚幽會少女偷嘗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給少女獻殷勤,甚至搬來「佛像石凳」給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體現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慾面前敗北的過程。

3.秋

秋天來了,層林盡染,佛門打開,老和尚出門化緣,卻發現報紙上一則30歲的小和尚殺妻而逃的新聞。

秋季肅殺,多少有些冷寂的感覺,如果再犯有殺孽,那麼這個秋季則是人生的悲哀。「淫念喚醒了佔有欲,而佔有欲望必將惹來殺機。」十年後秋高氣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和尚預言的那番,已經步入中年的小和尚帶罪潛逃。十年前還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險境,揮之不去的是世間的煩惱和情感的糾紛,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因愛生恨、恨起殺意,妻子的不忠釀成了他的彌天大罪。

小和尚回來了,帶著塵世的罪惡回來了。愛越深,恨越濃。恨因愛起,怒火衝天。終還是在善的引導,暴的懲戒之下化為場空。

老僧選擇了封閉五官的自殺方式:在一寸見方的白紙上寫下漢字「閉」,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閉」的目的在於隔絕外物,通過回歸本心的澄明認識來滅絕雜亂叢生的慾念。清淨無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無力,最終自閉、自焚。

4.冬

冬天來了,佛門洞開,一切變成白色的世界,湖凍住了,再也不用划船走進寺廟,冰天雪地的一個早上,小和尚刑滿回歸,度回到已成廢墟的寺廟,不過此時「小僧人」已經變成了「老僧人」,發現老和尚衣缽有小蛇爬出。昔日的私慾不再,頭髮斑白的他能做的僅是在孤寂中度過餘生,走著當年師傅走過的安詳末路。他背拖石軲轆送佛像到山頂,是對其童年殺生的償還,也是為它們超度。

從童僧之春的明朗歡快,到老年之冬的沉重晦暗,電影表達和詮釋了包容。特別是小和尚畏罪逃回寺院時,老和尚對徒兒的懲罰與愛護,無處不展現著如慈父的理解與疼惜。

老和尚死去了,化為靈蛇,化作舍利,於是冬天來了,小和尚終於變成了老和尚,在靈蛇在舍利的指引下,他才真正地開始了自己的修行。如苦行僧一般,他在冰雪之中淨化自己,此時與秋之贖罪無關了,只是一種超越,對人生本身的超越。但命運之輪永不歇止,一個孩子來到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原來修行本身就是死亡,就是拋棄塵世的生命,在塵世的死亡中得到最大的涅磐。於是,小和尚費盡千辛萬苦將佛像送到了最至高無上之處,人生便在他的目光中演繹著。

5.春

又一個春,小嬰孩漸漸長大,他的行為動作居然也和當年的小和尚驚人的類似。這暗示,小和尚、老和尚還有現在這長大的嬰孩,都有著同樣的經曆命運。 三個人,像接力一樣,傳遞著、延續著生命。

幼年的小和尚用石頭去綁魚、蛙、蛇結果被老和尚用同樣的方式綁住了自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於「殺生」的懲罰,其實是老和尚在教小和尚學習如何去自我救贖;少年和尚與女施主發生了關係,也全在老和尚的預料之內,同時正是老和尚治好女施主重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這裡也沒有對與錯的區別、沒有佛教觀念的束縛;小和尚為女子離開佛家仿佛更脫離了一般的佛教倫理。

6.水和門,蒙面婦人

一間小寺廟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靜的水面上。「水」是慾念的象徵,佛家講求無欲無求,慾念是人的本能,任何東西都無法關住它。

廟宇裡面的隔間無牆卻有門,「門」是常規的通道,而越牆卻不走門則是違反常理的行為。成年後的小和尚「越牆」的行為也只因為經受不住少女的誘惑。

沒有牆的門,是人類自律的理性之門。怎樣把持,不由外人掌控,一切全在自身。 老和尚的不動聲色,是最大的懂得與慈悲。看一切因果在眼中,但不去幹擾和阻斷小和尚自己的選擇。沒有絮叨不停的勸說,沒有焦慮不安的譴責,靜觀世間花落花開,接納受傷和帶罪的心歸來。

蒙面婦人於寺廟棄嬰後溺水而亡,死,預兆下一個小僧人的成長年輪,又一個春暖花開。新的小僧人重複著先者的軌跡。「當年」生命的循環在自然界欷歔繼續。

人生下來都是惡的,而從惡變善的過程,從追求欲望到抑制欲望的過程,便是成長。成長,必須經歷春、夏、秋、冬。

王爾德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世間萬物,本因"空"而見其"大"。我們沒辦法去左右別人的思想,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的一生過好,人間的哲學和禪機是需要我們認真地揣摩,認真地去思考的。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於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

相關焦點

  • 過目不忘的電影審美,始於《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導演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改變了很多人關於電影的審美認知。
  • 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
    兩性 | 情感 | 科普 | 技巧以及一切新奇好玩的事物之前剛聊過金基德的兩部電影,今天聊聊這位「韓國情色暴力大師」的另一部作品。該片於2003年9月19日在韓國上映。當選韓國當年十大佳片之一,並代表韓國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豆瓣評分8.5,IMDb評分8.1。
  • 一、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賞析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的又一部經典之作,這部影片他既是編劇又是導演而且還參與了部分演出,可謂親力親為
  • 二、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賞析
    上期給大家分享了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春」「夏」精彩片段,本期給大家繼續分享。
  • 《春夏秋冬又一春》丨海妖電影線上沙龍vol.1
    金基德(Ki-duk Kim,1960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11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1993年,憑藉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藉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藉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
  •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由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擔任編劇、導演,本片共獲獎7次,提名2次。
  •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夏秋冬四季往返,人生的宿命也在一幕幕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執導,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一部講述輪迴的韓國電影。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裡,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
  • 韓國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
    禪意人生——評韓國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文/蒼狗
  • 春夏秋冬又一春電影資源百度雲網盤無刪減,在線觀看完整版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讓我們修佛,還是順其自然?
  • 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這部電影的演員和場景都很簡約,一個姑娘、兩個和尚以及一座廟宇。我看完就覺得不是藝術片,節奏和故事適合普通人,精彩之外更有意義。反差極強的是影片中的禪意,春的萌發、夏的重欲、秋的糾纏、冬的悔悟。看著像在說人不應該作惡,可又一春就是說如此的惡行還會再次發生,春夏秋冬就是一場完整的人生修行,這大概就是禪意。
  • 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控制貪念,學會放棄
    本文標題: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控制貪念,學會放棄文/辰時計劃上篇寫到在一座山裡有座廟,有個小和尚跟老和尚一起生活。小和尚長大之後因為一個女孩,偷食禁果後,因為思念太甚,偷偷帶著寺廟的佛像和雞跑路,下山找女孩去,只留下老和尚一人獨自在寺廟燒香拜佛。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師傅趕集回來從報紙上看到了虛竹殺死妻子後在逃的新聞。
  • 《春夏秋冬又一春》: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金基德電影的畫面都以夢幻、詩意、唯美為主,這與他學畫畫出身有著較深聯繫,他的電影鏡頭的拍攝就像一幅幅水墨畫一樣讓人沉浸其中。《春夏秋冬又一春》敘事形式嚴謹,卻充滿詩意,四季各大篇章的鏡頭組段結構分明,各具深意的意象、視聽語言的運用,無不彰顯出創作者那充滿東方禪意的、獨特的審美意韻,深刻地展現了救贖的人性與生命的輪迴。
  • 《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關於輪迴的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本片有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執導,獲得了不少獎項,在各個電影網站評分都很高。本片講述的故事按季節分為五個章節,分別講述春天裡的罪惡,夏天裡的欲望,秋天裡的愛恨,冬天裡的反思和醒悟,再又是春天,人生輪迴,生生不息。
  •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眼中的因果輪迴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間小廟,小廟漂在湖中央,與世隔絕。在這紅塵之外,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廟裡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小生靈。老僧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夏天,十七歲的少僧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悶不已。
  • 《衛報》評最佳韓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排名第五,我服
    英國《衛報》評韓國電影二十佳,樸贊鬱、奉俊昊、李滄東、洪尚秀等導演多部作品入選。樸贊鬱的《小姐》排名第一,《寄生蟲》和《老男孩》緊跟其後。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金基德,執導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位列榜單第五位,超越深受廣泛喜愛的《殺人回憶》。《春夏秋冬又一春》是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它用四季輪迴,講人性的罪惡與救贖。
  • 電影韓國《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來即有欲望,無一例外.在線視頻
    曲折的人生經歷,沒有受過任何電影教育,卻在10年中拍了12部電影,作品在各大電影節上大放光彩。來自韓國一個小山村的他,父親是一個經歷過韓戰的退伍軍人,母親則是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因為父親的嚴厲,金基德的童年過的並不幸福。在自己參軍退伍之後,迫於生計,開始嘗試劇本寫作,沒想到卻屢獲劇本大獎。被肯定的他慢慢開始了電影導演的夢想。
  • 金基德回顧|《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間》
    2020年12月11日,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病毒在拉脫維亞離世。本周末,影協挑選了兩部他的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間》,通過觀影及映後討論的形式,對其一生進行回顧。導演: 金基德編劇: 金基德主演: 吳永洙 / 金基德 / 金永敏 / 徐在京 / 何麗珍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 德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03-08-14(洛迦諾電影節) / 2003-09-19(韓國)片長: 103 分鐘又名: 春夏秋冬(港) / 春去春又來
  • 電影資源推薦:春夏秋冬又一春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春夏秋冬又一春導演: 金基德編劇: 金基德
  • 導演金基德去世:春夏秋冬再無春
    1994年編劇《二次曝光》嶄露編劇才華,獲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次年《非法穿越》再獲該獎,這些獎項使他在1996年終於能夠籌得資金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從此走上了職業電影人的生涯。學美術出身的金基德,少年時代流浪歐洲諸國,異鄉的守望以至於在他的眼中,韓國的山山水水都是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畫。
  • 《春夏秋冬又一春》:「情慾大師」最經典的一部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韓國電影。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裡,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故事在一個名叫「人生庵」的寺廟裡展開,一座「大雄殿」浮於湖面上,人們需要乘坐木船往來。男主角是一個小和尚,他和廟裡年邁的師傅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