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寧靜而形象地述說了生活的流逝,詩情,禪機,全在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
四季的流轉,暗示著自然生命的輪迴。
電影借用四季表達人生是非常妙的選擇。將夏季與秋季作為人最動蕩的時期,感情和暴力的因素全部注入在這兩個集結。經歷了世間普遍的愛恨情仇,在冬季冰封,孕育了下一個春季的重生。
電影深刻地探討潛隱於人性內部的糾結與反覆:柔弱與剛強,敦厚與暴戾,平和與偏執,善良與邪惡。
1.春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個生命的火種,一個遠離喧囂都市環山繞水的小寺廟,一個不諳世道的小和尚,沒有背景和親人,有的只是對佛的膜拜和樸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純真樸實的小和尚,依然滋生了靈魂深處的罪惡。
綠如茵,水如墨,煙霧嫋嫋,一扇佛門徐徐打開。畫面靜止,人影浮動。老和尚要出船,小和尚要上山採藥,波光瀲灩,舟行已遠。
小和尚的笑太過無邪。他把石子纏繞在遊魚、蟾蜍和蛇的頭頸,看它們張翕著的活命的口腔掙扎喘息而手舞足蹈。人類性本惡的寓言成為不爭的事實,與天真無關。
背後的老和尚注視著小和尚的施虐,而給予的救贖是對其靈魂的滌洗與懲罰。親手釀造的惡果終要自己嘗。
春是關於生命的主題,是一個萬物復甦的起始,正如人生有起點與終點一樣。但春的故事同樣也是殘酷的,即小和尚為小魚青蛙還有蛇負上了沉重的枷鎖。
2.夏
夏天是欲望放縱的時節,空氣焦灼,樹影婆娑,佛門依舊徐徐打開。轉眼間小和尚已長大成人,帶著枷鎖步入了青年時代,生命也開始豐富了,於是少女也出現了。對於已成年的小和尚而言,少女是他的世界裡從未曾有過的一種存在,難以辨識又難以拒絕的誘惑。情竇初開的小和尚幽會少女偷嘗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給少女獻殷勤,甚至搬來「佛像石凳」給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體現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慾面前敗北的過程。
3.秋
秋天來了,層林盡染,佛門打開,老和尚出門化緣,卻發現報紙上一則30歲的小和尚殺妻而逃的新聞。
秋季肅殺,多少有些冷寂的感覺,如果再犯有殺孽,那麼這個秋季則是人生的悲哀。「淫念喚醒了佔有欲,而佔有欲望必將惹來殺機。」十年後秋高氣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和尚預言的那番,已經步入中年的小和尚帶罪潛逃。十年前還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險境,揮之不去的是世間的煩惱和情感的糾紛,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因愛生恨、恨起殺意,妻子的不忠釀成了他的彌天大罪。
小和尚回來了,帶著塵世的罪惡回來了。愛越深,恨越濃。恨因愛起,怒火衝天。終還是在善的引導,暴的懲戒之下化為場空。
老僧選擇了封閉五官的自殺方式:在一寸見方的白紙上寫下漢字「閉」,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閉」的目的在於隔絕外物,通過回歸本心的澄明認識來滅絕雜亂叢生的慾念。清淨無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無力,最終自閉、自焚。
4.冬
冬天來了,佛門洞開,一切變成白色的世界,湖凍住了,再也不用划船走進寺廟,冰天雪地的一個早上,小和尚刑滿回歸,度回到已成廢墟的寺廟,不過此時「小僧人」已經變成了「老僧人」,發現老和尚衣缽有小蛇爬出。昔日的私慾不再,頭髮斑白的他能做的僅是在孤寂中度過餘生,走著當年師傅走過的安詳末路。他背拖石軲轆送佛像到山頂,是對其童年殺生的償還,也是為它們超度。
從童僧之春的明朗歡快,到老年之冬的沉重晦暗,電影表達和詮釋了包容。特別是小和尚畏罪逃回寺院時,老和尚對徒兒的懲罰與愛護,無處不展現著如慈父的理解與疼惜。
老和尚死去了,化為靈蛇,化作舍利,於是冬天來了,小和尚終於變成了老和尚,在靈蛇在舍利的指引下,他才真正地開始了自己的修行。如苦行僧一般,他在冰雪之中淨化自己,此時與秋之贖罪無關了,只是一種超越,對人生本身的超越。但命運之輪永不歇止,一個孩子來到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原來修行本身就是死亡,就是拋棄塵世的生命,在塵世的死亡中得到最大的涅磐。於是,小和尚費盡千辛萬苦將佛像送到了最至高無上之處,人生便在他的目光中演繹著。
5.春
又一個春,小嬰孩漸漸長大,他的行為動作居然也和當年的小和尚驚人的類似。這暗示,小和尚、老和尚還有現在這長大的嬰孩,都有著同樣的經曆命運。 三個人,像接力一樣,傳遞著、延續著生命。
幼年的小和尚用石頭去綁魚、蛙、蛇結果被老和尚用同樣的方式綁住了自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於「殺生」的懲罰,其實是老和尚在教小和尚學習如何去自我救贖;少年和尚與女施主發生了關係,也全在老和尚的預料之內,同時正是老和尚治好女施主重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這裡也沒有對與錯的區別、沒有佛教觀念的束縛;小和尚為女子離開佛家仿佛更脫離了一般的佛教倫理。
6.水和門,蒙面婦人
一間小寺廟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靜的水面上。「水」是慾念的象徵,佛家講求無欲無求,慾念是人的本能,任何東西都無法關住它。
廟宇裡面的隔間無牆卻有門,「門」是常規的通道,而越牆卻不走門則是違反常理的行為。成年後的小和尚「越牆」的行為也只因為經受不住少女的誘惑。
沒有牆的門,是人類自律的理性之門。怎樣把持,不由外人掌控,一切全在自身。 老和尚的不動聲色,是最大的懂得與慈悲。看一切因果在眼中,但不去幹擾和阻斷小和尚自己的選擇。沒有絮叨不停的勸說,沒有焦慮不安的譴責,靜觀世間花落花開,接納受傷和帶罪的心歸來。
蒙面婦人於寺廟棄嬰後溺水而亡,死,預兆下一個小僧人的成長年輪,又一個春暖花開。新的小僧人重複著先者的軌跡。「當年」生命的循環在自然界欷歔繼續。
人生下來都是惡的,而從惡變善的過程,從追求欲望到抑制欲望的過程,便是成長。成長,必須經歷春、夏、秋、冬。
王爾德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世間萬物,本因"空"而見其"大"。我們沒辦法去左右別人的思想,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的一生過好,人間的哲學和禪機是需要我們認真地揣摩,認真地去思考的。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於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