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關於輪迴的電影

2021-01-08 潘哥說故事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本片有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執導,獲得了不少獎項,在各個電影網站評分都很高。本片講述的故事按季節分為五個章節,分別講述春天裡的罪惡,夏天裡的欲望,秋天裡的愛恨,冬天裡的反思和醒悟,再又是春天,人生輪迴,生生不息。

作為美好的、讓人久久難忘的現代韓國電影之一,金基德這部絕妙的作品具有一種刻意而為的樸素與洗鍊。全片圍繞一座湖心的寺廟展開,廟裡住著和尚和他年幼的徒弟。春天,調皮的男孩把石頭綁在三種動物身上——魚、蛇、蛙。折磨生靈的不仁之舉引發了歷經數載的一連串事件。

儘管標題似乎暗示著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年之內,影片的時間跨度實際上是從主角的孩童時代一直到中年。在尾聲的「春」之章節,桀驁不馴的學徒繼承了已故師父的衣缽。扮演成年僧侶的金基德本人,為湖泊四季的變化賦予了意境和暗示。除此之外,其他不斷加深的意象隨著影片的發展獲得了更深的含義。春天作為受害者的蛇來到了夏天,其交配的場景另血氣方剛的少年不能自持,不就便初嘗人事。

影片的主題符合佛教因果輪迴的思想,片中諸多的意象符號也具有根深蒂固的佛教淵源。就算對這一文化和宗教背景知之甚少,影片優美的畫面和精準的結構也令人心醉神迷。對於未知的信仰感到困惑、緊張的觀眾,也許在知曉這部講述佛教的絕美之作出自一位基督徒導演之後,會卸下心頭的人防備。

本片在經典韓國電影中,是數得著的。其實,本片的結構很清晰,敘事很流暢,反應的內容很深刻,並且本片讓人看得不累,大多數人都能看懂,因為這電影講的故事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導演用寓言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僧侶的成長過程,這個僧侶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每一個的成長過程,這個僧侶的人性本性也是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還有此片的節奏平緩,看電影的時候能讓人靜下來,看完更是引起大家的思考,久久不能忘懷。真佩服導演的才華,用一部簡潔、優美的作品反映出這麼深刻的內涵。

相關焦點

  •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眼中的因果輪迴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間小廟,小廟漂在湖中央,與世隔絕。在這紅塵之外,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廟裡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小生靈。老僧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
  • 一、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賞析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的又一部經典之作,這部影片他既是編劇又是導演而且還參與了部分演出,可謂親力親為
  • 欲望是一扇無法關閉的門,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時,是一個人的輪迴
    韓國電影裡面有沒有哪一部最具有禪意呢?如果問我這個問題的話,那麼,我一定會把票投給我們今天要說的的這一部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為什麼呢?其實,從電影的故事的角度去理解,電影似乎在講述一個老和尚對於自己的弟子的教誨,但是,其實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在講人的一生和天命輪迴。
  •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夏秋冬四季往返,人生的宿命也在一幕幕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執導,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一部講述輪迴的韓國電影。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裡,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
  • 《春夏秋冬又一春》:「情慾大師」最經典的一部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韓國電影。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裡,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故事在一個名叫「人生庵」的寺廟裡展開,一座「大雄殿」浮於湖面上,人們需要乘坐木船往來。男主角是一個小和尚,他和廟裡年邁的師傅相依為命。
  • 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
    兩性 | 情感 | 科普 | 技巧以及一切新奇好玩的事物之前剛聊過金基德的兩部電影,今天聊聊這位「韓國情色暴力大師」的另一部作品。他酷愛暴力美學,用極端的性和暴力來詮釋人性與民族的悲劇。每一部作品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金基德形式感最強、最圓滿的一部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則是以和尚為題。
  • 二、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賞析
    上期給大家分享了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春」「夏」精彩片段,本期給大家繼續分享。
  • 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這部電影的演員和場景都很簡約,一個姑娘、兩個和尚以及一座廟宇。我看完就覺得不是藝術片,節奏和故事適合普通人,精彩之外更有意義。反差極強的是影片中的禪意,春的萌發、夏的重欲、秋的糾纏、冬的悔悟。看著像在說人不應該作惡,可又一春就是說如此的惡行還會再次發生,春夏秋冬就是一場完整的人生修行,這大概就是禪意。
  • 從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看韓國導演金基德對命運輪迴的解讀
    每一部電影都有濃重的個人標籤。無論是《空房間》《漂流欲室》,還是《撒瑪利亞女孩》《聖殤》等。都是以極少的臺詞,用兩性為視角,獨到的暴力美學,邊緣人物的刻畫被影迷們記住。他的作品甚至被人們拿來與情色片比較。
  • 《衛報》評最佳韓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排名第五,我服
    英國《衛報》評韓國電影二十佳,樸贊鬱、奉俊昊、李滄東、洪尚秀等導演多部作品入選。樸贊鬱的《小姐》排名第一,《寄生蟲》和《老男孩》緊跟其後。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金基德,執導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位列榜單第五位,超越深受廣泛喜愛的《殺人回憶》。《春夏秋冬又一春》是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它用四季輪迴,講人性的罪惡與救贖。
  • 韓國高分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生的輪迴,代價竟然如此沉重
    #電影#金基德曾經是我一直非常欣賞的韓國導演之一, 他的作品有深度與畫面感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他的高分劇情片《春夏秋冬又一春》深林裡的湖中央有一座寺廟。他一回來就像師父訴苦,說什麼妻子不忠,說什麼愛情都是狗屁之類的話。老和尚沒有回應,只是把他的眼睛和嘴巴封閉起來,讓他自己去佛前靜一靜。但是憤怒依舊充滿了小和尚內心。老和尚看了這一切,怒不可遏,狠狠打了他一頓。然後在廟外面的木板上寫下了心經。讓小和尚一次一次把它扣完。
  • 過目不忘的電影審美,始於《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導演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改變了很多人關於電影的審美認知。
  •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由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擔任編劇、導演,本片共獲獎7次,提名2次。
  • 影視點評:《春夏秋冬又一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春夏秋冬又一春》看到第二遍才明白其實只有佛學的表象,其本質依舊是人生與命運的思考。「欲望」、「輪迴」與「救贖」的主題本來便是老金的專用。該片是一部像寶石一樣的作品。該片豐富地描寫了寂靜和暴力、聖愛和俗愛、智慧和無差別等主題,幾近完美。該片以寓言形式寫了一名僧侶的成長過程,大量畫面向我們展示了這位曾學過水墨山水的導演的美術表現力。簡約的手法,默片般的場面調度,將影片處理得精緻美麗。除了盡收韓國的四季靚景之外,五個大段落如同互相聯繫又各自獨立的短片一般,結構完滿。
  • 從苦諦到緣覺,《春夏秋冬又一春》憑什麼封為金基德最好的電影?
    見一稚子,天真爛漫不知所懼,信步賞玩如入家中院,而漸沒入罪惡盡處;則然望之。俄頃,稚子復返,道見海中蓬萊;僧道紛向來處而奔,迎面不見空無,但見洶湧而來,那欲望之海……《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韓國導演金基德的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闡述人生如四季迴圈、生生不息的道理,這是一部深刻複雜的影片。
  • 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覺得金基德簡直就是「韓國國寶」的存在
    春夏秋冬,人生四季;生老病死,故有輪迴。關於輪迴、人性之惡、因果、救贖、覺悟。不入世怎能出世,不經歷怎能領悟,不遭苦難怎能修行解脫。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化的文化藝術形式,其本身根植於特定的文化土壤,簡單的說,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滋養了電影的成長,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宗教與電影有著很大的關係。《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代表作,目前看過的最有禪意的電影。
  • 「瘋子導演」金基德眼中的人性輪迴《春夏秋冬又一春》
    之所以金基德被冠以這樣的名頭主要是其電影太過露骨,揭露了各種陰暗角落,映射的都是血淋淋的現實。金基德電影還是比較關注邊緣人的,用唯美鏡頭反襯主人公的腌臢人生。如援交少女、妓女、被家暴妻子、和尚和底層藝術家等。正如2003年上映,金基德執導並主演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就是關於和尚的電影,影片劇情雖然簡單,但是意蘊頗豐。
  • 春夏秋冬又一春電影資源百度雲網盤無刪減,在線觀看完整版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讓我們修佛,還是順其自然?
  • 《春夏秋冬又一春》到處都充滿了暗示和象徵
    這是一部有些壓抑的電影,到處都充滿了暗示和象徵。很難不佩服金基德這樣的鬼才導演,他鏡頭裡的語言極其豐富,除了每一幀精緻的畫面,電影所要傳達的深意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去琢磨一番。因此這裡「蛇」的原型就象徵著童僧年少時期並未完全樹立是非觀下的邪惡行為,也是作者關於「人之初,性本惡」觀點的隱晦表達,他的「本我」被釋放出來,但是最後蛇的死去也暗含著童僧的「本我」受到約束。
  • 豆瓣8.5分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擋不住欲望的四季輪迴
    獨特的電影藝術風格讓你看完他的作品時,總會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電影的思路紊亂,有時候會覺得角色特徵模糊,他的電影總是讓那些企圖去清晰地梳理影片思路與特徵的人,感受到「詞不達意」的悵然若失。相較於大多數人給他的電影風格冠上很多的形容詞,我反而喜歡用模糊美來簡單地概括他的電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