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A·紀錄 | 一部電影聲音簡史,一封寫給好萊塢聲音製作的情書

2021-02-14 上海電影資料館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了一部特別的片子。乍一看演員表,你可能會被一大串如雷貫耳的名字嚇到: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李安、芭芭拉·史翠珊、大衛·林奇、克里斯多福·諾蘭,沃爾特·默奇、漢斯·季默,還有布拉德·皮特、斯佳麗·詹森……

它就是由資深好萊塢聲音編輯米奇·科斯汀執導、由數十位國際知名影人參與的關於電影自身的紀錄片——《製作音效:電影聲音的藝術》。

眾所周知,電影誕生之初是「無聲」的,影像是電影的主體。然而,即便是默片時代,聲音也沒有缺席,它以現場配樂、真人解說、聲效團隊當場為動作配聲等形式出現,在銀幕以外發揮作用。

米奇·科斯汀在影片中沿著時間軌跡,清晰地勾勒出電影聲音的發展簡史:1877年,託馬斯·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1926年,華納兄弟製作的《唐璜》採用了與畫面同步的音效軌道;1927年,拍攝《爵士歌王》時,男主角艾爾·喬森唱完一首歌后隨口說了句「等會兒,等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並在後期製作中被保留下來,這是第一次在電影中出現同步的人物對白、也是觀眾夢寐以求的聲音,於是我們誤打誤撞迎來了有聲電影時代……

聲音的出現徹底革新了好萊塢的拍攝方式,為了保證錄音質量,電影工作者開始將拍攝場地轉移進錄音棚,電影《雨中曲》中專門有對早期錄音技術缺陷的刻畫。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新技術不斷踴躍,影像和聲音的結合越發緊密,人們承認了電影中聲音的藝術地位,並不斷探索如何運用聲音更好地傳情達意。

後來,電影的聲音製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更好地指導混音,混音師會寫出完整的聲音劇本;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聲音的連續性,製作團隊會決定讓每一個聲音剪輯負責一整個層面的東西,如一個人專門負責直升機的聲音,一個人負責背景聲,一個人負責環境聲,另一個人負責槍械聲;等等。到了今天,視聽語言已經成為了電影的基本語法,連偶爾的「無聲」也成為一種「特別的有聲」。

導演們也開始審慎選擇自己的合作夥伴,喬治·盧卡斯和本·博特,弗朗西斯·科波拉和沃爾特·默奇,大衛·林奇和艾倫·斯普萊特,約翰·拉塞特、史蒂芬·史匹柏和加裡·雷斯特姆,個大導演都有自己合得來的聲音製作人

在勾勒電影聲音發展史脈絡的過程中,影片以《星球大戰》、《末日啟示錄》《侏羅紀公園》、《玩具總動員》、《黑客帝國》等多部經典影片為案例,留下了許多對一線影人的珍貴影像訪談資料

影片為我們揭露了許多關於電影聲音製作的幕後故事。製作《末日啟示錄》時,工作團隊花費一年半剪輯聲音,又用了九個月製作混音,其中一位混音師理察·貝格斯稱,「不管其中有多少好事壞事,整個製作過程都像嗑藥一樣「;製作《普通人》時,工作團隊花費數周時間為一段十分鐘的對話戲去除背景噪音,顯現這種安靜無聲對人內心的痛苦、人和人之間的割裂感的詮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聲音剪輯主管凱·羅斯是第一位憑藉聲音獲得奧斯卡獎的女性);製作《賽爾瑪》時,為了錄製人群逃命的聲音,聲音剪輯主管格雷格·海格派斯讓大家從麥克風旁做著各種動作跑過,錄下更真實的動作聲、衣服聲、腳步聲,等等。

看著一張張生動的臉龐在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旁邊出現,看著熟悉的片段以另一種形式上演,很難不讓人動容。

 

作為一部講述聲音的紀錄片,這部影片按照清晰的結構展現了豐富的聽覺細節,先後獲得了第56屆美國聲音效果協會獎「紀錄片最佳音效」及第67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金捲軸獎最佳紀錄片音效剪輯」提名。

細膩的聽覺享受幾乎貫穿全片。影片展示了現場錄音可以留存的巨大情感力量;重現了如何通過現實生活中小熊的聲音提取影片怪獸叫聲;講述了皮克斯動畫中那著名的、富有人格化的小檯燈的聲音製作來由;展現了《黑客帝國》中冰冷數字網絡的齒輪感和帶來的窒息感;等等。

影片形式與內容結合得最具巧思的一處,是沃爾特·默奇講述為《末日啟示錄》製作六軌環繞聲音效的經歷時,「但是我們幾個給這片子做聲音的只做過單聲道」,影片採用的是單聲道,「都沒做過立體聲」,影片聲音變成了雙聲道,到了「更別提這個六軌的環繞聲了」一句則變成了雙耳能明顯感覺到聲音的強弱遠近的立體環繞聲,並對這種環繞聲做了更多演示。如果沒有戴耳機,大概很難察覺這處毫無預兆的變化。

如果你打算去看這部影片,那麼這篇文章能給出的最實用的建議,就是「請在安靜的時候,戴上耳機仔細欣賞」

沃爾特·默奇說,「聲音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比畫面對我們產生的影響要更深,然而我們很自然會忽略這一點。」沒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部電影的導演、主演,也會知道幾個非常有名的編劇、攝影師,卻很少會記住電影聲音工作者的名字——儘管我們觀看完全無聲的影片時,都會本能地覺得純粹的畫面是如此難以忍受

片尾,無數電影聲音工作者講述電影聲音對他們的意義,而沃爾特·默奇說完「聲音的出現讓電影真正成為了一門藝術,這也一直都是對於人類關係來說非常有價值的」,突然溫柔地笑了。最後,在數十部我們熟悉的經典影片聲畫片段剪輯中,影片結束。

當然,這部片子存在明顯的問題——正如它的臺譯名《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所顯示,它完全聚焦於好萊塢的聲音製作,且更多關注技術層面,而沒有表現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電影聲音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沒有對聲音藝術進行更加深邃的挖掘,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我還是被打動了。這是一封寫給好萊塢電影聲音製作的情書,也是寫給我們的——它最大的意義,是將這些「在背後幫助講故事的人」和他們所創造的燦若繁星的瑰麗世界一起帶到臺前,讓我們感受電影聲音的美好和偉大。這個使命,它很好地完成了。

數電影的人 | 翻譯疑雲 | 默片解說員 | 帕丁森

點個「在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往事:被稱為是昆汀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
    作為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原本以為可以在電影院看到,結果國內取消上映。不過即使上映票房應該也不會太高,因為欣賞這部電影,還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就是對好萊塢歷史的足夠了解。現在的孩子們對好萊塢的熱愛,大部分都止於復聯電影;喜歡電影的,可能看過IMDB和豆瓣高分裡那些九十年代的經典電影;而對於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身邊的受眾人群其實並不多。《好萊塢往事》被稱為是昆汀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在採訪中,昆汀也毫不掩飾他對好萊塢的熱愛。
  • 紀錄電影《無所不能》的聲音製作
    《無所不能》海報來源:官網聲音設計師、錄音師、混錄師James Bretz(詹姆斯·布雷茲)一直在華盛頓州Bellingham WA與P-51拍攝團隊和其它獨立電影製片人一起研究和進行聲音製作,與我們分享關於這部紀錄片聲音製作的相關經驗。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得是失落的情緒。也只有少年人,才會那麼小心翼翼的摺疊起一封情書,藏滿了一個少年人的心意
  • 《今夜在浪漫劇場》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經過一整個紛紛擾擾的春節檔,日本純愛電影《今夜在浪漫劇場》憑藉綾瀨遙與坂口健太郎的超強卡司陣容和華麗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今年情人節最賞心悅目的一部作品了。當人們談論愛情時,從不吝惜想像力。去年在日本上映之後,《浪漫劇場》總票房就突破了10億日幣,並被觀眾稱之為「年度最浪漫催淚電影」。
  • 《一秒鐘》獻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來說是尤為艱難的一年,但仍有很多電影從業者堅持著心中的這份熱愛。排萬難,共進退。而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就是寫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範偉飾演範電影一秒雖短,光影情長。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影片曝光導演張藝謀的親筆信,作為電影的定檔海報,張藝謀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範偉飾演範電影一秒雖短,光影情長。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影片曝光導演張藝謀的親筆信,作為電影的定檔海報,張藝謀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恰與預告呼應,當電影裡銀幕亮起,十裡八鄉齊聚沉浸在「看電影」的狂歡中。
  • 紀錄片《大地情書》:一封寫給鄉土中國的「情書」
    這部頗具地域特色的影像,幾成寫給神州大地的情書。近期,優酷上線的網絡紀錄片《大地情書》走進東北黑土地上的農村人家,書寫了一部頗具地域特色的鄉土中國影像志。該片選取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綏化市為取景地,以當地特色生產活動或民間藝術為索引,對焦平凡世界裡的平凡人物,講述了十段令人百感交集的生活故事。
  • 靈魂系電影《消失愛人》: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
    此外,男女主人公跨越生死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很多觀眾聯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盛讚電影是「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本片也被當做1月份最強愛情類型黑馬,將於1月15日上映。「靈魂系」是第101種讓你流淚的愛情故事愛情的形態千千萬萬,讓愛情片有了講故事的無限可能。
  • 電影觀察|《我在中國做電影》 :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自2月28日《我在中國做電影》上線以來,節目已經更新4期。作為時光網出品的電影人物紀錄片,儘管每集篇幅在15分鐘左右,卻也乾貨滿滿,既是「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也是給萬千影迷、愛電影的人、致力於從事電影工作的新人們的「一堂電影課」。
  • 傳「好聲音」餘楓為情休學回國 疑似情書曝光
    舉報 近日,一封由知名博主
  • 唐漢霄空降酷狗星樂坊,一封「寫給宇宙的音樂情書」甜蜜告白
    出道十三年,從無數大熱金曲的幕後製作,到各大表演舞臺上的大放異彩,新生代實力音樂人唐漢霄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5月25日18:00,酷狗星樂坊迎來音樂創作才子唐漢霄,在5月專屬告白季獻上一份「寫給宇宙的音樂情書」,廣大歌迷們趕緊預約,接收超甜蜜告白攻勢吧!
  • 紀錄電影「阿波羅11號」的壯觀聲音製作幕後 下
    今天帶給大家《阿波羅11號》紀錄片電影聲音的文章的下半部,沒有看的請先點擊:重塑歷史:把「阿波羅11號」的壯觀聲音銜接在一起 紀錄電影聲音製作 上請看中文《阿波羅11號》幕後製作特輯:這種歷史資料製作的紀錄電影其實一直以來並不少,而且很多影片反響也都不錯,上期我們提到紀錄片聲音第二季中介紹的
  • 《好萊塢往事》影評:一封帶血的情書
    昆汀自己透露花了五年時間打磨劇本,原先想要以小說的方式問世,但後來驚覺這是適合製作成電影的最佳素材,他說:"這次的劇本可能是我最私人的,就像我的記憶一樣,阿方索·卡隆在1970 年有《羅馬》和墨西哥城。我則有洛杉磯和1969 年。這就是我,這是形成我的那一年,那時我才六歲,這是我的世界,這是一封我給洛杉磯的情書。"
  • 淺談《裡斯本的故事》:文德斯致電影,亦是致城市的一封情書
    《裡斯本的故事》入選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亦是至今公認的維姆·文德斯入門電影,同時也是最具娛樂性的作品。1994年裡斯本作為歐洲文化之都計劃的一部分,維姆·文德斯受委託製作一部關於裡斯本的電影。本片由錄音師溫特收到一張寫著「求救」字眼的風景明信片展開,溫特收到導演好友弗裡德裡希的求救後,便風塵僕僕地趕往葡萄牙裡斯本。
  • 寫給邯鄲孕產婦的一封情書
    孕育有時候很像【π】3.1415……永遠循環,有著說不完的話題~今天,趁著情人節這個特別的日子瑪麗亞寫給邯鄲孕產婦一封情書
  • 這是送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前段時間,一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從攝影、聲音、特效、美術和配音這五大幕後核心領域,揭開了影視製作的神秘面紗。 你能想像一部沒有特效的電影是什麼樣的嗎?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各種宇宙星辰,各種驚人的戰鬥場面,這其實都要歸功於特效師們。
  • 這是送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前段時間,一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從攝影、聲音、特效、美術和配音這五大幕後核心領域,揭開了影視製作的神秘面紗。在滿足普通觀眾好奇心的同時,也引發了電影從業者關於電影工業化的思考。
  • 拍一封情書給太太
    1986年,他憑著一部槍戰片《英雄本色》,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同時奠定了他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又恰逢自己的婚姻將近40周年紀念,他有拍一封寫給太太牛春龍的情書的衝動,使得他在2008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宣布他要拍一部東方《鐵達尼號》的《太平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