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為什麼我堅持好評,並不是因為主演有吳京,也不是因為導演啊…編劇啊…什麼的原因。經過一點思考,我看到的,反而可能不是你們看到的。
本片的群演特別給力,開局的隱蔽、行軍,劇中和劇尾在過橋時整齊的隊伍和嚴明的紀律,還有女通信兵在前線表現出來的精氣神,這是以後我們拍大場面戰爭片的底子。
其次是飛機特效,F4U我國是沒有實際的,說白了就是全靠建模,而真正給郭帆導演把建模到動作全部做完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這是真的讓我看到了以後我們可以做的很多東西,包括新中國成立後歷次空戰的拍攝可能性。
所以我一直在強調,《金剛川》是一部開局和定調的作品,在我這,我能包容它的幾乎所有,讓你們感覺到不滿意的東西。
至於你們最不滿意的某個點。嗯,我好像也從來沒有說過半句好話吧?我恨不得整個《金剛川》從創作到上映,就沒有這個點呢!
在真正高尖端戰爭中,戰機終將會被擊落,戰艦最後也會被擊沉,一場真正殘酷的戰爭,到最後,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會耗盡,戰爭的根本還是人和人的對抗,人和人的戰爭。
張飛從一開始省彈藥,到最後近乎不要命的攻擊……唉 戰友情誼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比擬吧。就像張譯最後義無反顧的一個人堅守陣地那樣這種濃濃戰友情太戳我了哈哈哈 果然淚點低,致敬管虎導演!!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早上看了金剛川,開頭剛演幾句話我就淚目了。旁白說,要是我們也有飛機就好了。
沒有制空權的戰爭,是殘酷的。可是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拿戰友的生命去填補火力的空白了。電影從不同的角度,就說了一個故事,大部隊要過金剛川的那條江,而所有人都在為了這件事奮鬥,反覆爭奪的,就是江上的那座橋。
以前總看軍迷看玩笑說,TG有火力不足恐懼症,動不動就想火力覆蓋。看完這部電影,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火力不足恐懼症是怎麼來的。在那樣的條件下,我們付出的生命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那是一場每個人都拿命拼出來的戰爭,然而每個人,都沒有慫。
對我來說,這是一部足夠好的電影了。故事說明白了,也說清楚了。就像一個放大鏡,甚至把一件事的方方面面,每個角度,都展現得足夠清楚。它告訴了我,這場戰爭,我們是怎麼打的,沒有輸的原因什麼。
在現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來說,這更是一部足夠及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