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堅持運動訓練就是為了在比賽中有更好的發揮。對於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來說,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平,不僅僅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訓練水平,還需要具備解決比賽過程中各種困難的應變能力等。
決定一場馬拉松比賽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接下來和大家聊聊影響一場馬拉松比賽成績好壞的五大關鍵因素。
一、競技水平
對於所有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而言,沒有系統訓練就不會有好的比賽成績,特別是對於技術、技戰術含量並不是很高的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中爆冷取勝的概率很低,要想在如此漫長的競賽距離中取得好成績,比的就是運動員的真實訓練水平。
所以,堅持科學訓練模式,重視周期訓練,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關鍵。而適合大眾馬拉松跑者的科學訓練模式就是要堅持以有氧耐力為核心思想,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混氧強度刺激和核心力量訓練。
二、高水準賽事
比賽級別越高,競爭也會越激烈,運動員也會更興奮,高水準賽事的體驗和賽事保障也會更加優越。
而且,對待高水準賽事,運動員訓練會更加努力,對待比賽的態度也會更加積極向上,賽前備戰時間也會更加嚴謹和細緻,這些因素都會利於運動員在比賽中跑出好成績。
比如:上馬、北馬、武馬、無馬等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高水準賽事,往往會成為全馬「破3」選手的首選賽事。
三、賽道平坦
對於以競技為目的的職業馬拉松運動員,賽道爬升大、拐彎多等因素都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享受「世界最快賽道」的世界著名馬拉松賽——柏林馬拉松之所以會成為世界頂級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貝克勒的首選賽道,主要還是因為柏林的賽道相對平坦,途中歷史古蹟風景優美,利於運動員跑出好成績。
現中國馬拉松「一哥」董國建也是在2019年柏林馬拉松賽道跑出2小時08分28秒的個人最好成績。
四、天氣給力
從事長跑訓練的人都有體會,高溫天跑步不僅跑不快,跑不遠,還容易因為出汗過多,導致低血糖、抽筋等現象。所以,溫度成為馬拉松運動員賽前最為關注的焦點(10~15度比較適合馬拉松比賽)。
特別是全程馬拉松比賽,一旦遇到高溫(25度以上),運動員不僅不可能跑出好成績,出狀況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2019年11月17日上海馬拉松,原本這個季節上海的氣溫在12~18度左右,但是比賽當天遇到多年不遇的高溫(27度),導致眾多選手途中「崩盤」,賽前預測會有千人「破3」的場面也沒有出現。
五、高科技裝備
科技創新,引領時代進步。在競技體育領域,高科技裝備的不斷創新促進世界競技體育成績的快速提升。以2020年世界中長跑為例,男子5000米、10000米、女子半程馬拉松等多項世界紀錄被打破,這是訓練手段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高科技裝備不斷更新所帶來的成效。
近兩年,國產品牌特步推出的160X高科技頂級馬拉松專業跑鞋,助力中國馬拉松運動員董國建、彭建華在2019賽季打開「2小時10分」大關,何引麗、李丹也成功跑進「2小時30分」大關,四人攜手拿到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資格。
總之,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是一項艱苦的比賽項目,如此漫長的競賽距離,非常考驗運動員的綜合運動能力,要想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平,需要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就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項比賽能力,需要運動員在賽前、賽中做好每一個細節。
與此同時,也需要高科技裝備和後勤保障的鼎力支持,只要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比賽成績。
本文為98跑原創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跑的再多,永遠不夠
想要了解
更多跑步乾貨文章
一切盡在9 8 跑
/ 更多跑步乾貨 · 關注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