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馬拉松比賽上,4名在輪椅上參賽的選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們都是脊髓損傷者,卻在輪椅上用手完成了全程共8.5公裡的馬拉松賽程。他們說,他們很喜歡馬拉松比賽時觀眾一起給他們加油的氛圍,能夠感受到激情,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他們的溫暖和激勵。他們會堅持下去,參加更多的馬拉松比賽。
參加過多次馬拉松 想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來自長沙市希望之家脊髓損傷者服務中心的盛文定是4名「輪椅選手」中的一員。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最近幾年,他一直在參加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到現在為止,已經參加了七八次了,每參加一次都有獎牌,現在家裡的牆上已經掛了不少了。
他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多年以前他意外受傷,到現在坐輪椅已經13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他意志挺消沉的,不想面對陌生人,一個人經常很鬱悶,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別人介紹他去參加馬拉松比賽,他就去參加了。
第一次比賽的時候,他記得感覺很累,但通過馬拉松比賽,他能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他很喜歡馬拉松過程中那種大家給選手加油鼓勁的氛圍,能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激情,也能感到到周圍的人對他的溫暖和激烈。「我想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所以我就一直參加,與社會脫軌。」
比賽前會提前進行訓練 堅持完成比賽
11月15日的長沙馬拉松,全程一共8.5公裡,他全程參與下來了,一共用了48分59秒,在4000多個人裡面,他排830多名。對於這次的成績,他自認為在參加了這麼多次馬拉松裡算發揮一般的,因為最近一段時間沒有進行訓練。在他的印象裡,在參加的所有馬拉松比賽裡,他成績最好的一次是衡陽半程馬拉松,那次一共21公裡多,他用了兩小時2分鐘,那也是他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松,「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參加半程,就拿了這麼好的成績。」
據他介紹,平時,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員會搜集一些比賽的信息提供給他們,還會去看看賽道,畢竟是坐在輪椅上,有一些馬拉松比賽的賽道並不適合輪椅選手,「比如環山的賽道,有樓梯的賽道,我們輪椅走不了,就不能參加,都是參加一些地勢比較平的賽道。」
他說,一般比賽前會提前進行訓練,比如在家裡做體能訓練,舉舉啞鈴一類的,因為坐在輪椅上,主要是靠手臂的力量。除了家裡,他也會去公園訓練,公園裡很多人跑步,他就跟著大家一起訓練。「馬拉松比賽畢竟是一種劇烈的運動,如果不訓練一般人是堅持不下來的,另外,通過訓練給肌肉放鬆,也能讓我們不受傷。」
在比賽的時候,中間是絕對不能停下來的,一旦停下來,就很難再堅持了。如果覺得很累,他就馬上調整呼吸、調慢速度,這樣才能堅持完成賽事。
感激感謝感動 會堅持參加更多馬拉松比賽
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時候,他記得是以團體的名義去,再後來就以個人名義去參賽,參賽的時候,輪椅就是他們平常用的輪椅。在比賽的過程中,他能感受到大家對他的熱情,特別是上坡的時候,在他很努力卻還是上不去的時候,周圍的選手會很熱情的來幫助他,「第一次參加那會,看到選手很熱情幫助我們這種輪椅上的選手,我們很感激,很感謝,也很感動。大家並沒有歧視我們,對我們很好。」
參加了這麼多次馬拉松比賽下來,盛文定覺得,馬拉松比賽對他改變很大,剛受傷那會,因為生活習慣被改變了,他對周圍、對陌生人的眼光很排斥,但通過馬拉松比賽,他覺得外界對他並不歧視,反而很熱情。「比賽的時候,經過我身邊的選手會向我豎大拇指,給我加油,鼓勵我,家裡對我參加馬拉松也挺支持的,鼓勵我走出去接觸社會,還可以鍛鍊身體。我們這種雖然殘疾了,但還是熱愛生活、嚮往生活,我也想通過參加馬拉松比賽讓自己更加的自立自強。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繼續參加更多的馬拉松比賽。」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鐵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