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冷兵器,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鋒利的大刀,以及無止境的戰爭廝殺,因為武器給人的感覺就是血腥,暴力,殘忍,而這款武器可以說是冷兵器中的一款清流了,它就是歐洲刺劍,在火藥還沒有盛行的時代,冷兵器就是王者,任何一款冷兵器研發的最先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戰勝敵人,可是刺劍就不是,刺劍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文爾雅,好像佩戴它的人都是紳士,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感莫名其妙而來。
歐洲刺劍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它是一種帶有複雜護手結構、細長劍身和以刺擊為主的單手民用劍,極少用於戰場上,而且刺劍不僅是貴族階層才會使用的佩劍,就連普通民眾也會使用,而且根據不同的階層,刺劍的裝飾也不一樣,越是精緻奢華的裝飾越是上層社會身份的象徵,而且刺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通民眾也會用來防身,儘管它的劍身很長,攜帶起來很不方便,但是攜帶的人也會讓人眼前一亮。
另外如此長的劍身以及迅速而凌厲的進攻方式,決定了刺劍是種高效率的武器,殺傷力也是挺大的,在不少人眼中,歐洲古代武士的戰鬥,無非是揮舞著像棍子一樣沉重無比的劍,藉以蠻力擊垮對手,並沒有什麼招式和武技可言,但是大部分都被影視給誤導了,別看他們穿戴沉重的盔甲,就覺得作戰能力不行,其實盔甲對於他們來說,可以更好避開敵人的進攻,防止受到敵人擊中要害。
刺劍也是很講究技巧的,首先是重心在護手處到護手前0-10cm,這樣才能達到極好的操控性,以及提高變化速度,一般有會包裹嚴密的護手保護脆弱的手指,手指在使用刺劍的時候,非常重要,要是受傷了,那整隻手也就廢了,刺劍和大刀的區別在於,刺劍犧牲了劈砍能力,用刺劍去劈砍其他東西的話,等於是徒勞無功,因為刺劍沒有那麼大的衝擊力。
所以刺劍在犧牲了衝擊力的同時,也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攻擊距離和刺擊速度,幾乎可以越過任何刀劍的防禦,即使是大刀,所以別看刺劍好像中看不中用,放在冷兵器中就是一個靚麗的「花瓶」,只要使用得對,那麼輕易刺擊擊中軀幹或頭部時將會深入到內臟或大腦是很容易的,而且還不容易被搶救,足以證明了刺劍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覷。
因此這種武器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麼脆弱,一般全開刃或者開一半刃,劍身呈稜形,厚實而具有韌性,貼近護手的位置幾乎是矩形,靠近劍鋒的位置開始變薄,越來越薄,就像細針一樣,輕易刺中敵人的要害,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劍身細長,所以在戰場也很難擊中身穿鎧甲的敵人,不過這款外形優雅的武器在冷兵器中又是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