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業超10億,傳承百年的豆腐世家要上市了,或成中國豆製品第一股

2020-12-23 家族企業雜誌

俗語說,天下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日前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祖名股份)IPO通過審核,即將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如無意外將是A股中的「豆製品第一股」。資料顯示,2019年祖名股份營業收入高達10.48億,淨利潤9016.51萬元。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做豆腐顯然不是一份大事業,然而,浙江人蔡祖明用26年的時間,將一家小小的豆腐坊,拉扯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深入探究這家家族企業更可以發現,做豆腐賣豆腐這並非從蔡祖明創業開始,而是傳承6代人,超過200年歷史的「祖傳手藝」。

兜兜轉轉還是繼承了「祖業」

蔡祖明是浙江省蕭山西興人,從清朝嘉慶年間(1816年)開始家裡祖輩已經做起了豆腐生意,並且在當地小有名氣。到蔡祖名父親這輩,時代使然也曾進工廠工作,提前退休出來後又重新做起了豆腐生意。

不過青年時期的蔡祖明可沒想繼續「吃這碗飯」,但面朝黃土背朝天幹農活的日子他也過不慣,於是拜師學藝做起了木匠。做木匠有了點名氣後,蔡祖明聽說種苗木可以成萬元戶,就活動心思承包地種苗木。沒想到,種苗木容易,賣苗木難,種好了賣不出去,幾番「折騰」下來當木匠的錢也都虧了進去。

生意虧了,加之看父親做豆腐生意太辛苦,蔡祖明決定給父親幫把手。不過沒做多久,他把賣豆腐掙來的錢拿去買了輛三輪摩託車,跑起了短途客運,賣豆腐的事則交給了妻子。三輪摩託車開了不到兩年,蔡祖明覺得不過癮,便用家中所有的積蓄買了輛小汽車,當起了計程車司機。

就這樣又兜兜轉轉好幾年,時間走到了1994年,這時的蔡祖明已過而立之年。恰巧蕭山的國營豆製品廠倒閉了,「折騰」了十多年的蔡祖明意識到商機來了:蕭山這麼大的一塊地盤,總不能沒有豆腐廠吧?於是,在父親和妻子的大力支持下,蔡祖明籌資 40 萬元創建了蕭山華源豆製品廠(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做豆腐賣豆腐,蔡祖明家裡有經驗,又捨得下力氣,不畏辛苦,沒幾年華源豆製品廠蒸蒸日上。隨著公司名氣的增大,仿製品也越來越多,蔡祖明終於意識到要用註冊商標來「正名」,但這時候發現「華源」早已被別人註冊。思考再三,蔡祖明決定用自己名字後兩個字的諧音「祖名」來做商標,既與自己關係緊密,又有「祖上有名」的意思;就這樣,「祖名」豆製品的品牌正式誕生。

豆腐坊是怎麼奔赴上市的

雖然中國的豆製品市場規模有上千億元,但做到年產值10億以上,並且即將上市的,還真就祖名股份這一家。按照蔡祖明的歸納,「三心二意」是他成功的核心。

當然,這裡的「三心二意」可不再是他年輕時好闖蕩的那股子勁兒。一個家族做豆腐賣豆腐延續了200年,總有一份匠心在那裡,這就是蔡祖明的第一個成功要素。蔡祖明一直保持著一份最樸實最本分的初心,那就是怎樣把豆腐、豆製品做到最好。為此,他從原料到生產工藝整個流程嚴格把關,不斷地動腦筋進行提高、創新、升級。

「做人做企業,都需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做到這點,才可能長遠發展。」 蔡祖明在接受採訪時還曾不止一次談到,環保做不好心裡真不踏實,每天看看汙水裡遊來遊去的魚,自己才放心,才能一心撲在生產、研發和創新上。「匠心、良心、放心」,這就是祖名股份快速成長遵循的「三心二意」裡的前者,後者則是「誠意和滿意」——以誠意奉獻最好的產品,讓消費者滿意。

事實上,中國很多民營家族企業、行業隱形冠軍,都是憑藉類似於蔡祖明「三心二意」的這種初心與堅守、專注於努力,才得以成功。

立足傳統、尋求突破、充滿挑戰

江浙滬地區的消費者對「祖名」這個品牌大多不陌生,早餐店裡的祖名豆奶,飯桌上的祖名豆腐,茶餘飯後的祖名豆乾……祖名股份的產品深耕江浙滬地區,並持續向國內更多省市延伸,客戶涵蓋眾多大中型超市,海底撈、外婆家等知名餐飲機構,以及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專營平臺。

在20多年的發展中,祖名股份不僅穩穩守住了傳統的生鮮豆製品領域,還開發了植物蛋白飲品和休閒豆製品兩大類別。在關聯領域內儘可能滿足不同類型豆製品消費需求。同時祖名股份也認識到,豆製品行業門檻不高,要取得競爭優勢與長遠發展,技術創新與工藝改造勢在必行。據本次招股書顯示,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年產8萬噸生鮮豆製品生產線技改項目」及「豆製品研發與檢測中心提升項目」,都是以現代化技術尋求突破的方向。

2019年度,祖名股份的年營收突破了10億人民幣。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度,祖名股份營收分別為8.63億元、9.39億元、10.4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148.87萬元、6394.18萬元和9016.51萬元。總體來看,處於穩定上揚的趨勢中,但查看細分數據也能看出一些行業內長期未曾打破的藩籬。

招股書指出,受產品銷售半徑的影響,祖名股份的銷售區域主要位於江浙滬地區,報告期內,來源於江浙滬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在95%以上。同時,祖名股份的絕大多數營收,皆由生鮮豆製品支撐,佔比65.89%。

雖然在此次的招股書中,祖名股份表示,將以「立足長三角、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為企業發展方向。但從公開資料顯示可以發現,目前我國的豆製品行業並未出現全品類、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同時各地市場都有品牌口碑出眾的本地品牌,如筆者所在北京的「白玉」,幾乎佔領所有商超。

因此,豆製品企業如希冀憑藉生鮮豆製品突破區域性的藩籬,進軍全國市場進軍,或將充滿更多挑戰。專業人士表示,祖名股份在休閒豆製品上雖然現階段營收不高,事實上卻有比較大的市場潛力。

同時,本次招股書顯示,蔡祖明、王茶英和蔡水埼共持有祖名股份54.94%的股權。蔡祖明與王茶英是夫妻關係,蔡水埼為蔡祖明與王茶英之子,三人均擔任公司的重要管理職務,對公司的各項經營決策均具有實質性重大影響。未來,蔡祖明「締造百億豆製品企業「的願望是否會在家族交接班之前完成,「第七代人」的加入是否會對這家家族企業的運營有所助益,《家族企業》雜誌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今日上市~
    1月6日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030)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敲鐘上市成為高新區(濱江)第54家上市公司祖名股份是全國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集豆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也是高新區(濱江)首家實現上市的本土傳統型企業
  • 豆腐第一股祖名股份來A股了 這塊「豆腐」成色如何?
    2021年1月6日,祖名股份登陸深圳中小板後,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豆腐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祖名股份是一家從事豆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休閒豆製品等,其中生鮮豆製品主要包括:豆腐、千張、素雞、豆腐乾等;植物蛋白飲品主要包括:自立袋豆奶、利樂包豆奶等;休閒豆製品主要包括:休閒豆乾、休閒豆卷、休閒素肉等。
  • 賣豆腐一年賺9000多萬元!杭州這家公司要上市
    對於這家公司,老杭州人大多有點感情,它的上市讓不少人發出感慨:「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豆腐做得好,同樣可以上市。」據公司公告,祖名股份昨日正式開始申購。登陸深圳中小板後,祖名股份有望成為「中國豆製品第一股」。
  • 祖名股份獲準上市,賣豆腐能有多賺?
    傳統行業出「白馬股」,是近年A股市場的重要現象之一。 隨著2020年A股收官,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股民人均賺了10.9萬元,農業種植等開年領漲題材漲超50%,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飲料大類也有不俗表現。
  • ...他的豆腐?一年賺9000多萬元,祖名要上市了!走進蔡祖明的財富傳奇
    人生最苦三件事,「打鐵、撐船、磨豆腐」,但只要踏實做事,磨豆腐的也可以磨出一片天。12月23日,家門口的豆製品公司祖名股份通過深交所網下發行電子平臺和交易系統發行新股,發行價格15.18元/股。對於這家公司,老杭州人大多有點感情,它的上市讓不少人發出感慨:「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豆腐做得好,同樣可以上市。」
  • 中證路演回放 | 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003030)IPO網上路演
    祖名股份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全國大型豆製品生產企業,榮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稱號。12月22日,祖名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中小板上市的網上路演在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成功舉行。接下來,請跟隨中證君一起走進路演現場、走近企業。
  • A股豆製品第一股來了!
    公司擬赴主板上市,本次擬發行新股不超過6,540.00萬股(含本數),佔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IPO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發行人會計師為中匯,律師為瑛明。
  • 「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IPO網上路演精華回放
    祖名股份董事長、總經理蔡祖明在發表致辭時介紹,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發明豆腐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豆食文化,大豆製品在中國老百姓飲食文化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在促進人們身體健康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他表示,藉此上市的重要契機,公司將繼續以「立足長三角、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為企業發展方向,藉助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將公司打造成全國最具競爭力的豆製品企業,全面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為實現「讓每一個人都能吃到營養健康的大豆食品」的公司願景不懈努力。
  • 「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23日申購:江浙滬地區領導品牌之一 今年...
    來源:挖貝網「豆製品第一股」祖名股份今日申購,申購代碼「003030」,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遠低於食品飲料行業50.31動態市盈率。祖名股份不僅是「豆製品第一股」,還是江浙滬地區的豆製品領導品牌之一。近年來隨著行業集中度逐年提高,祖名股份發展進入快車道,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實現穩定增長。「長三角」豆製品領導品牌之一祖名股份是一家從事豆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 同為東方飲食、餐桌主角,日本人做豆腐比我們強在哪兒?
    日本豆腐就是一個極好的學習樣本。」1月6日,祖名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豆製品企業。這對於中國的1200億豆製品行業,無疑是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裡程碑。無論是從食用歷史,還是產品種類上看,生鮮豆製品都堪稱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角之一。祖輩傳承下來的豆腐情結推動豆製品行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過去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2.3%。
  • 70%高毛利,3年10億廣告費,中國化妝品市值第一股如何煉成?
    以眼霜為主打產品的丸美股份(603983,股吧),營收僅為上海家化(600315,股吧)1/4,珀萊雅(603605,股吧)的6成,但上市不到40個交易日,就力壓上海家化、珀萊雅,躍居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值「第一股」。
  • 不是所有豆腐都是豆製品,有些和「豆」毫無關係
    然而,並不是所有豆腐都是豆製品,如「日本豆腐」「魔芋豆腐」「杏仁豆腐」,雖然名為「豆腐」,但卻和豆製品毫無關係;另如「千葉豆腐」「魚豆腐」等,雖然和「豆」有一點關係,卻都不能算真正的「豆腐」。日本豆腐日本豆腐源於日本的玉子豆腐,又稱雞蛋豆腐、蛋玉晶。其質感類似豆腐,但卻沒有豆類成分,它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入水、植物蛋白、天然調味料等配方製作而成,口感爽滑鮮嫩,有雞蛋的味道。
  • 勁仔小魚「躍龍門」,又一家企業被吃上市,魚類食品第一股
    前有絕味食品,後有鹽津鋪子,湖南又一家休閒食品公司被「吃」上市啦!今日,滬深兩市迎來「魚類零食第一股」,華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文食品)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正式逐鹿資本市場。本次華文食品(003000.SZ)發行定價為5.02元/股,當天開盤價為6.02元,較發行定價漲幅近20%,截至發稿報7.23元/股,漲幅超40%。
  • 中國股市30年,第一股飛樂音響面臨退市風險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營業,國內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誕生至今,已發展成1640隻股票、總市值達32.28萬億元的市場,而作為老八股之一、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上海飛樂音響卻在上市而立之年迎來退市大考,讓市場格外關注。
  • 百年世家 御匠之靈
    百年家族六代御匠 泥人張世家是中國古典雕塑的創作家族,歷經近兩百年的傳遞 父子親傳傳承有序
  • 祖名股份正式登陸A股:從領先江浙滬走向全國的豆製品品牌
    來源:中國經營報2021年1月6日,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證券簡稱為「祖名股份」,證券代碼為「003030」。祖名股份從創建至今,一直秉持「做健康食品,關注人類健康」的理念,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全國大型豆製品生產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生鮮豆製品、植物蛋白飲品和休閒豆製品等400多種單品。
  • 中國足浴第一股 重慶富僑九月初澳洲上市(組圖)
    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 報導原計劃8月底在澳洲上市的重慶富僑,因程序方面的原因,暫時推延到9月初上市。不過,雖然時間延緩,卻並不能阻止「中國足浴第一股」的上市步伐。
  • 深扒了30種豆製品,原來豆腐不是最營養的,它才是最值得吃的
    大家看到標題想必也就聯想到了,沒錯,我去研究了豆製品的成分表。長高的關鍵在於補鈣,除了多喝牛奶,常吃鈣片,豆製品也是補鈣的關鍵來源。不過豆製品的種類很多,比如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泡……雖說都是同一個家族的,但它們之間營養差距可不小。
  • 左手罰辛巴,右手抓上市!快手或成「短視頻第一股」
    另一方面,快手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再傳好消息,據36氪報導,預計估值500億美元的快手,最快會在2021年2月5日在港上市。12月22日,據36氪報導,快手赴港上市日期擬定在2021年2月5日。港交所官網顯示,快手上市申請狀態依然處於「處理中」。這意味著,拖延了一年多上市計劃的快手可能難以在2020年進入聆訊環節。
  • 規避重組上市?寶德股份「分步」收購名品世家 交易方案設計複雜
    根據收購方案,股權轉讓完成後,第一大股東趙敏及一致行動人邢連鮮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比例降至20.73%。現在第二大股東重慶中新融創與第三大股東首拓融匯為一致行動人,雙方合計持有上市公司28.17%的股份。 而且,中新融創將其持有的寶德股份提案權、表決權等權利委託給首拓融匯行使,而首拓融匯的實控人解直錕將成為寶德股份的新實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