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生e積分管理落地實操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1.課堂上,使用積分管理的老師,孩子們積極性比較高,不用的就沒有任何激情,如何調整才好?
答: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就是連接各任課教師的紐帶。
在積分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有的任課老實使用積分,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和對該課的熱情相對會比較高,這是好事。對於那些不使用積分管理的老師,也不能強制人家使用,但班主任可以偶爾吹吹耳旁風,鼓勵任課老師全部使用積分管理,這對班級積分統籌也有好處。即便有個別老師堅持不使用積分管理,班主任也可以通過課代表和學習小組長。對課堂情況進行反饋和積分記錄,可以對該堂課上學生的表現起到間接的管理和激勵作用。無論是鼓勵和引導任課老師使用,還是從班級管理的角度制定統籌的課堂積分標準都可以對各科課堂的活躍度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12.家長為了給孩子加分,無原則,每天加很多分,多次提醒不改,對於這樣的家長我怎麼處理呢?
答:在積分管理實踐過程中,尤其是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的這段時間,我們班級的積分管理也多數是由家長根據積分標準自行上報積分的。
在積分標準公布前,我召開了班級視頻家長會,對家長的和學生的誠信進行了特別強調,如果無原則的給孩子盲目積分,無異於掩耳盜鈴。一定要跟家長講清楚積分的最終目的和初心是什麼?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不是為了面子的好看。積分管理上報制度試行幾個月來,整體來看家長和孩子的誠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如果你明顯發現有家長對孩子無原則的多加很多分,千萬不要明顯直白的提醒,這會給家長以不信任的感覺,容易讓家長和孩子對老師產生反感。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委婉的和家長單獨聯繫,通過電話溝通或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孩子在家裡的具體表現,了解的越詳細越好,當然中間也不乏鼓勵和溫馨的提醒。這樣溝通幾次之後,家長在後期申請積分時一定會有心理壓力,逐漸就會變得誠信了。最起碼盲目、無原則的給孩子加分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13.給孩子們召開快樂會議或發放獎勵時,應該注意什麼原則?
答:給孩子們召開快樂會議或發放獎勵,基本原則是「重精神、輕物質」。老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因地制宜,根據學校、班級甚至個人特長的實際情況設置各種各樣的學生精神獎勵方式,還可以根據遊戲升級的方式設置精神獎項。
為保證長期持續的進行積分管理,開好快樂會議非常關鍵。在快樂會議的執行過程中,千萬不能因為一些獎勵的方式方法老師增加負擔,應該儘量減少物質獎勵的頻次。但也不是不能有,可以偶爾為之。甚至很多時候,牽扯物質獎勵實現的項目可以藉助家長的力量,如孩子的心願池、心願卡項目,老師鼓勵孩子積分達成心願,最終實踐時則由家長代勞。只要孩子表現有進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家長是十分願意配合的。
14.關於班級衛生的清理問題,我們必須採用分數的形式來記錄嗎?
答:在積分管理過程中,班級衛生清理的問題不一定非得用分數的形式來記錄,可以把班級衛生區細化,分片賦分,採用班級招標的方式分配給同學們承包打掃,衛生委員或pk組長僅負責每天按時檢查,只要達標就按要求發放相應的積分獎卡,這些獎卡可以累積兌換積分,實際操作起來相比記錄分數會更加簡單簡單。
如果衛生區清理不達標,可以有兩種方式應對:第一種就是只要有一次沒達標,就沒收前期所得的一張獎卡若兩次連續不達標就沒收三張(第一次沒收一張,第二次沒收兩張)獎卡。第二種情況就是本身他沒有掙到獎卡,承包的衛生區域打掃不達標,這時可以給他的對P小組或對P個人獎勵積分。如果某位同學三次以上對招標承包區域履職不到位,完全可以重新招標換人。這兩種方式都會對做好衛生清理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
用獎卡代替分數記錄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進行,而且統計非常便捷。當然,任何工作都要長期堅持,對於班級日常衛生清理更要長期堅持積分獎卡制度,用的時間久了,孩子們良好的衛生清理習慣自然就形成了。
15.如何高效管理班級衛生工作?
答:學期初就制定詳細的班級衛生管理積分辦法,有以下兩點可以借鑑。
第一,班級衛生「就進保持」原則。
這個原則主要針對教室衛生日常保持,學生課桌周圍半米之內歸個人日常衛生就近保持區,平時承包教室地面清潔的同學只負責每天上下午上課之前各打掃一次,其他時間由全體同學就近原則保持。正常保持乾淨是分內之事,每發現一次紙屑或汙漬又給座位最近的一位同學扣1分。這個辦法具體實施起來,真正被扣分的同學很少,絕大多數同學看到有同學扣分的話就非常注意了。這個積分具體執行由班主任隨時到班內,隨時發現隨時扣分,重點在督促,扣分是警醒。這種扣分的事情最好不要交給班委,容易引發同學矛盾。只有獎分項,才由班幹部執行,有助於班幹部建立好人緣。
第二,衛生「招標」,責任到人。
將班級衛生區域分片劃區,越細越具體越好,然後根據衛生區域的大小和打掃的難易程度進行賦分「招標」,中標的同學每天清掃達標就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安排專職班幹部或小組長按時進行檢查和發放獎卡,班主任只需要進行隨機抽查就可以了。
只要把上面的兩種方法用好且堅持做好,就可以將班主任從班級衛生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輕鬆實現班級衛生乾淨整潔還不操心。
16.對協助進行班級積分管理的幹部,我們應該怎樣培養?注意什麼原則?
答:積分管理的正常運行,離不開班級組織架構的力量。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合理科學的搭建好班級組織架構後,就要手把手的對班幹部進行培養。
班幹部的具體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集中培訓
在學期初確立班幹部的職、責、權後,一定要定期召開班幹部培訓會和階段性工作反饋會。這是對班幹部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會議的形式交給學生幹部如何做具體的工作和堅持的原則 ,當然必須要有思想教育提升的內容。
第二,手把手帶「徒弟」
對班級管理中的一些重要職位如班長,衛生委員,紀律委員,體育委員等,班主任一定要手把手帶「徒弟」。在班幹部履職的前期,班主任要親臨現場,堅持手把手教他怎樣做,也就是說,班主任一定要把自己在這個職位上會怎麼做的做法教給班幹部,並從細節上提醒學生幹部在工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強將手下無弱兵,只要班主任思路清晰,做事幹練,有耐心,肯手把手的帶徒弟,就一定可以帶出優秀的學生幹部。反之,如果連班主任自己也不清楚這項工作該怎麼幹最有效,又如何談得上培養班幹部呢?
第三,班幹部述職
定期舉行班幹部述職工作反饋會,不但對班幹部是一種鍛鍊提升,對班級工作也是一種促進。班幹部述職完畢,老師一定要進行點評,肯定優秀,激勵提升。事實上,這也可以是班幹部培養的一種途徑。
在班幹部的培養過程中,要堅持這樣的原則:「你想讓誰替你操心,就把權力賦予誰」、「你把權力賦予誰,就教會誰怎樣去做事」。初期培養班幹部千萬不要怕麻煩,後期班幹部對班級的管理一定可以將班主任從繁雜的班級事務中解脫,這屬於「先苦後甜」的事兒。
17.參與班級管理的積分幹部,如果出現懈怠問題,是否需要及時調整更換?
答:積分幹部看似工作懈怠的問題是否需要調換可以分兩種情況來對待。
第一種是態度問題。如果班幹部工作態度懈怠,可以先進行溝通教育,設定觀察期,看工作改進情況。如果工作有改進。當然就不需要調換。如果多次提醒溝通,工作狀態仍沒有改進,建議直接調換。
第二種是能力問題。如果這名學生幹部工作態度沒有問題,但是工作能力不足,方法不科學,雖然看似懈怠,實則有很多無奈。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多加指導,加強培養,一般不用調換。
「有術無道,止於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就是這個意思。
18.班級內小組分組相對均衡,但因為有超級天使,有的組明顯弱於PK組,又不好調整,該怎樣處理?
答: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兩種方法處理。
第一種,超級天使特權制。
若小組因超級天使拖累嚴重,班主任可以針對超級天使單獨制定積分標準,因人設分,特事特辦,使其擁有特權。原則是不能讓超級天使所在的組吃虧,超級天使也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為所在小組掙分,這樣的話超級天使很快就成為香餑餑,小組弱勢的局面也會隨之改變。
第二種,克服困難調整pk組或組員調整。
若有小組明顯弱於PK組,屢屢處於失敗狀態,就不能說是「實力相對均衡」了,這時要克服困難,果斷進行調整。將超級天使所在的弱勢組調入兩名「積分強將」,必要情況下還要配套制定相應的積分「傾斜」政策。或者將該組的pk組進行調換,強強對抗,弱弱對抗,基本實現實力均衡。
19.在小組或戰區PK過程中,有些小組和戰區經常失敗,我們應該怎樣處理?
答:提供兩種處理策略。
第一,調組換人。
認真分析小組和戰區經常失敗的原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想辦法,激勵組長和全組成員的鬥志。如果一段時間內還是經常失敗,那就要考慮更換組長、調組或換人,從積分抗衡上體現出實力相當。
第二,暗中助力。
對一些經常失敗的小組或戰區,老師可以無意間透露相關的「pk情報」,或者智慧地因人設局,根據弱勢小組的組員和組長的長板設定pk項目,悄悄助力弱勢小組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幾次之後,嘗到甜頭的他們會更加渴望勝利,Pk鬥志會得以提升,獲勝的機率就大了很多。
20.學生對於申請積分,是每天申請還是攢夠了積分卡幾天申請一次更合適?
答:根據積分管理即時反饋、及時兌現的特點,建議學生的積分申請最好是每天進行,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當日事當日畢,學生對自己當天表現有小結。第二,獎卡兌換成分,便於第二天的循環利用。第三,容易形成良好的積分習慣。
【聲明:本文為《雪蘭日誌》作者原創,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