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片類型裡,有一扇獨特的門,是供那些連環殺手進出的。
就想追捧明星一樣,連環殺手,就是犯罪類型片裡的楊超越。
在那些患有諸般變態心病的「惡魔」身上,人們不但能享受一段緊張刺激的懸疑歷險,而且不時會有深入觀察。
甚至有的導演,還能拍出這些「惡魔」的優雅與崇高。
《M就是兇手》
1931年 導演:弗裡茨·朗
可能很多小朋友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不過,儘管這部宗師級電影來自88年前,但是,什麼時候看都不過時。
《M就是兇手》是電影史上,第一部連環殺手。擁有宗師級地位,並不是因為「第一」的概念,而是電影本身偉大。
當殺手吹響口哨,一次次將魔爪伸向天真無辜的孩童時,我們都能感覺到他內心的掙扎。
這種獨特視角,開啟了黑色電影的新世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殺手吹響的口哨,是《山大王的宮殿》。
這首曲子是《皮爾金組曲》的一部分,作曲家格裡格創作這個樂章,是一段歡快歌謠,引導他們進入童話世界。
《精神病患者》
1960年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電影《M》最早給連環殺手,做出了心理疾病的人設。
而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做得更徹底。
1960年,《精神病患者》裡的連環殺手,患有戀母症、戀屍癖和扮演妄想症。
甚至希區柯克在影片結尾,還安排了一場意味深長的對談。
連環殺手與心理學家,試圖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去探究殺手的內心世界。
這種玩法,到9012年,還是高級得不能再高級。
希區柯克不愧是大師級的存在,他自己就曾親口對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承認——
我就像在撥弄一件樂器般撥弄觀眾。
《無臉之眼》
1960年 導演:喬治·弗朗敘
為愛而殺,愛之深,殺更切!
這就是《無臉之眼》的主題,法國先鋒導演喬治·弗朗敘把親情,設定為犯罪動機。
女兒在車禍中毀容,為了讓她重新美麗,愛女心切的生物學教授,走上殺戮之途。他綁架年輕女孩,在實施麻醉後,取下她們的臉,移植到女兒的臉上……
這樣的主題,比那些動不動把犯罪動機歸於精神或心理疾病,更往前走了一大步!
讓我們無法不相信,犯罪片就是挖掘,每一個人心裡深處的罪惡。
在《無臉之眼》誕生後幾年,日本新浪潮導演勅使河原宏,借用這個模式,拍攝了《他人之顏》;而到了吳宇森時代,採用了「臉移植」設定,拍攝出雙雄對決的《變臉》。
《德州電鋸殺人狂》
1974年 導演:託比·霍珀
作為美國最著名的連環殺手之一,「德州電鋸殺人狂」艾德·蓋恩的故事,在1974年上映了。
從上映到現在,在「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電影裡,74年版本不但最早,也最經典。
因為第一個表現連環殺手犯罪過程的電影,而且,表現得如此單純、粗暴,如此真實,如此成功。
開局一把鋸,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可以說,74年版《德州電鋸殺人狂》,打造了一個類型電影模板,後來的《13號星期五》、《猛鬼街》、《猛鬼屋》等片,都是拜「德州電鋸殺人狂」所賜。
《沉默的羔羊》
1991年 導演:喬納森·德米
說《沉默的羔羊》是影史上的高峰,一點也不過分。
並不是因為電影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而是,漢尼拔本人,就是高峰!
在《沉默的羔羊》之前,絕大部分連環殺手電影,都只是把罪犯,刻畫成殺手;而不按常理出牌的漢尼拔教授,開宗立派,他高貴優雅、大膽張揚。
漢尼拔,他不像絕大多數兇手那樣隱匿在黑暗中,而是自始至終,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眾人面前,他是凌駕於世俗道德之上的超然存在。
漢尼拔在用死神視角,審判人類。
惡魔中的精英,殺手中的至尊,《沉默的羔羊》當之無愧 。
《七宗罪》
1995年 導演:大衛·芬奇
1991年,《沉默的羔羊》漢尼拔,殺出新黎明;
1995年,《七宗罪》橫空出世。
《七宗罪》不但後起,而且一枝獨秀。
在眾多前輩珠玉在前的情況下,《七宗罪》再一次給了連環殺手新定義——燒腦!
七天、七雨、七宗罪,互相疊加、呼應,環環相扣,以及豐富的宗教內涵,每一條懲罰、每一條罪行,都顯得莊嚴神聖。
殺手凱文·史派西,全知全能,操控一切;警察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裡曼,反而成為案件的一部分。
殺手像上帝,沒有指紋、不留線索,就連自己的被捕,也是自己一手設計。
這樣的連環殺手,沒有罪惡感,只有儀式感,完美!
《來自地獄》
2001年 導演: 艾爾伯特·休斯 / 艾倫·休斯
說起連環殺手,再怎麼繞,也繞不開,開膛手傑克。
這位曾讓整個倫敦聞風喪膽的罪犯,不但以殘忍手法殺害多名妓女,而且大膽地向公眾和警方寫信描寫犯案細節進行挑釁,卻一直未被捉拿歸案,身份不明。
開膛手傑克,把自己「殺」成了傳說!
雖然曾經有英國警方,通過DNA技術驗證,推測出開膛手傑克,很可能是波蘭美髮師阿倫·克斯明斯基;但是,對公眾公布結果後,才發現大家對於誰是開膛手,並不感興趣。
只要有這樣一個開膛手,作為惡魔化身,曾經遊蕩在人間就夠了。
至於電影界,肯定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題材。1976年,就有克勞斯·金斯基主演的德國版《開膛手傑克》上映;1988年,還有純英國製造的《開膛手傑克》,麥可·凱恩扮演執著追兇的警察;1999年,威廉·坦南也執導了一部澳大利亞版的《開膛手傑克》。
不過,相比之下,艾爾伯特·休斯、艾倫·休斯兩兄弟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來自地獄》,才是最精彩的版本。
不但頗為考究地還原了19世紀倫敦的風貌和服飾,還以極其典型連環殺手電影的方式,講述了懸案破獲的過程。
只有像這樣一部電影,才配得上開膛手傑克的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