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自1988年起連續在14年間強姦、殺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肅省白銀市落網。經審訊,高某初步供述了在白銀、包頭兩地作案11起、殺死11人的犯罪事實,甘肅、內蒙古「8·05」系列強姦殺人殘害女性案成功告破。
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讓這個事件又一次爆發了大眾的討論,好像每次都會這樣。一個在橫店打拼多年,因為多次出鏡被發現他竟然是逃跑多年的嫌疑犯;連環殺人狂周克華一直流竄在社會,最後被捕前還正常看了兩場電影。
這一切讓我對這個問題更加好奇:為什麼連環殺手能隱匿這麼久?而在與大家討論這件事情時候,大家都有了自己非常篤定的答案更是讓七門兒吃驚。所以,今天勁話論的答案也不一定是給出一個答案,只是單純一個討論。
是媒介還是吃瓜群眾「掩護」了連環殺手?
「大多數人」、「一般情況」、「性格孤僻」、「性格分裂」
媒介只針對連環殺人的事件報導渲染,其實讓這件事情有了更多隱蔽的地方。或者是我們會選擇觀看一些噱頭比較大的文章?白銀的事件一出,盤點多少部殺人狂電影,盤點歷史上有哪些殺人案的,然後幾年前分析犯罪心理的文章轟的一下出現(其實這篇也算是)。
在這裡邊會經常出現這樣的分析:
連環殺手大多數年少時期家庭不幸福,父母離異或是到應該愛他們的人結果傷害他們很深,他們常有被社會拋棄的感覺。所以,他們內心往往是消極陰鷙的,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會反應在他們對待自己的伴侶和子女的行為上。
一般來講,越孤僻,與人交流越少,難以掌握其隱私,只要對方不主動涉及,你不能知道他真正的想法。當然也不是說孤僻的就一定心理變態哈。
一般這種人都是雙面性,殺人的時候極度瘋狂,內心深處的黑暗分子全部釋放出來。
但是在正常的生活中,有好多都是五好市民的那種。
大多數這種人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雙重甚至多重人格,他們不會刻意隱瞞犯罪,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罪.他們在社會中表現出來的一般都是無害或者弱勢的形象,很難讓人將他們和犯罪聯繫在一起。
看到這種「客觀理性」的分析雖然覺得有點跑題,但是,給我最深的印象是,每次這樣隱匿很久的人會被鄰居形容成「他是一個老實人」,極度懷疑這種情況其實根本對這個人不熟悉這個人。同樣不認識的情況下,他可能會被形容成為「一個孤僻的人」。
這樣,事情也許會變得很簡單。只記得大多數連環殺手是「一個孤僻的人」,他這一切來源於他的性格。而喪失了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分析。
我們是旁觀者還是參與者?
我們是旁觀者,總破不了案外因歸結在「警察無能」、「高智商」「滿足感」等等。
1、被害人一般和兇手沒什麼聯繫;2、連環連環,發生多起相似事件後警方才從中總結,從而分析鎖定嫌疑人。因此抓捕時間較長
1、無罪惡感,日常行為習慣不會受到影響而產生異常。2、強化。第一次的成功,能增強他的信心,再次作案時會更加冷靜,思考更全面。。。。
這一次次渲染,讓「連環殺手」有了一種沉著、冷靜的面目。基於第一個我們對事件已經不是很了解了,說的話基本都是報上的話。所以,這時候的反應更加「正常"不過了。一種「神秘感」,以及開始把事件的外因拓展到更多的領域,就是所謂的「陰謀論」。不過,所有能讓殺手逍遙法外的外因,都應該是我們要修補的漏洞。
而「高智商」的標籤,七門兒在知乎看到的這個答案更符合我的心理接受程度。
作者:Lyan Wang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生
事實上,這些人格特徵出現於大部分(並不是所有)連環殺手中,我們將這些特徵稱為『心理變態』 (Psycopathy或sociopathy)。這個詞在心理學中並不是一個泛泛的稱呼,而特別指代一類人特障礙。但請注意,心理變態者並不等同於連環殺手。
在Christopher J. Patrick提出的模型中,心理變態者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boldness (大膽)簡單的說,就是異常淡定。對於不熟悉和危險的情景有著極高的容忍力。很少有壓力,在社交情景和生活場景中非常自信。
2. Disinhibition (不節制)缺少遠見和節制,經常想無止盡並且儘快的滿足自己的願望。不管是什麼願望。換句話說,在心理變態者的身上幾乎看不到任何道德約束。
3. Meanness (惡意)我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即心理變態者有著極低的共情心,同情心和愧疚感。如果說上一條是沒有道德約束力,這一條就算是沒有良心約束力吧。
(謹慎、謹慎、謹慎,雖然是比較能接受的觀點,但是大部分、一般再次出現)
不過,我們還是回到「為什麼連環殺手能隱匿這麼久?」這個問題上。
其實很簡單,先問問自己,一個秘密能隱藏多久?
4年,10年,或者隱藏到自己都忘記了,帶著秘密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多多向內看。
就像作為白銀人的張瑋瑋在《關於白銀》中講:
痛苦永遠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誰也無法躲開。所以我們更要去理解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去發現世界的美好,並努力創造更多的美好。只有這樣,才能走在戰勝魔鬼的道路上。
另外:大家不用替白銀擔心,那裡的人正和全國人民一樣用手機刷著朋友圈,在淘寶上下單買東西,團購聚餐看電影。越來越多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又返回白銀,明天早上他們會和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學校看著他們開始新的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