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中年:願人間的「姜子牙」,永遠保持心靈美好

2020-10-28 三少爺的鑑


如果說哪吒喊出了少年的心聲,那麼,姜子牙則展示了中年人的煎熬


個人覺得,電影《姜子牙》給人的最大衝擊力,就是讓我們這些一直保持著童心和少年心的中年人不斷反思。

很羨慕動畫片中的姜子牙,像蘇武一樣,立於北海那麼多年,最終熬成中年人,依然不改初衷。

雖然我知道,在許多人眼裡,姜子牙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是冥頑不化、固執己見。

但我還是讚賞他的堅守初心。

當然,我也並不反對有些中年人的變通求惠——畢竟,我們都曾經是操行美好、理想懷遠的青年。


神話中的姜子牙老年釣魚成才,電影中的姜子牙中年潦倒


1


我想起了自己。

儘管比不上七歲就讀故事會、現在飛往美國指甲店當網紅員工的鳳姐(鳳姐其實文筆並不太差,可惜走了網紅的甬道,一去不能回頭,也不能左右搖頭),甚至當年考上中師的我,連第一學歷都比不上鳳姐的本科學歷。

但我還是可以自豪地說,八歲就讀了故事會。十八歲那年,我也曾經說,非女人不娶。

——比鳳姐提出非名校博士、身高不到一米八、外貌比不上劉德華不嫁的擇偶理想,至少提前了整整十八年。單純從鳳姐和我的年齡上來說,我也比二十四歲才提出這一觀點的她,整整提前了六年。

更關鍵的是,我讀了故事會後,就寫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詩。

——不是因為我天生是詩人,而是因為我聽借我故事會的老師說,寫作,可以掙稿費,吃飽飯。

——從這點上說,我的這種觀點又比莫言老師落後了好幾十年。因為他參軍當兵,勤奮寫作,就是為了吃飽白面大饅頭,遠遠趕不上劉紹棠老師當年說的,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存幾萬塊錢的寫作理想。

然後,我真的因為貧窮,為了掙稿費,我喜歡上了寫作。


鳳姐應該是個人才,但可惜被人利用,趕不上芙蓉姐姐的智商與運氣


十七歲中師畢業,教過小學、初中和高中,成了省作家協會會員。

然後,我在行政和國企部門轉來轉去,混來混去,自己以為智商不夠,其實是情商不多,最後又回到了教育部門,只是可以美其名曰提升了學生檔次,我教的是大專,即使是所謂的開放大學。

有人說,你要是早點學會圓滑,肯定會混得更好。

有人說,你就是太書生意氣了。

對於後者,我點頭諾諾,嘴上卻說:

人生百年,初心不改,正是美好。

而對於前者,我並不客氣,直接懟了回去:

扯淡,你沒看過《姜子牙》啊。

我覺得,我在對牛彈琴。因為對於這種圓滑的「好心人」來說,他肯定只聽得懂「扯淡」兩個字。

對於姜子牙,他不懂。對於電影《姜子牙》,他肯定更不懂。

他會一臉奇怪地反問我:

姜子牙是誰?誰是姜子牙?

或者更幽默:

姜子牙又不是我朋友,他又沒有生病,我又不知道他是不是處廳部級,住在哪家醫院哪間VIP病房,我怎麼去看他?

這不是我的脫口秀。



這是真實的人間寫照。

其實,這種世俗之風早在許多年前,就已經流淌人間。

那時,我還非常年輕,蓄著長發,頭髮歪分,穿著西裝,卻腳上套一雙解放牌膠鞋,卻聽見一位在華南一所中專學校任教的長輩、畫家孟丘周老師講過他年輕時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在校門口,那位對學校師生真的很好的校長(從下面的談話,可以看出他真的是位好校長),看見他帶著學生出去寫生,便問:

孟老師,去春遊啊?

孟長輩回答:

畫素描。

校長一臉不解,便說:

孟老師,要為孩子們著想,幹嗎去畫樹苗?怎麼不去畫大樹?

又好心地說:

孟老師,你是大有作為的年輕人,即使當一名老師,也要有大視野。

這也不是人間虛構。


2


年輕時,姜子牙立志追隨師傅崑崙、拯救蒼生;

中年時,面對「斬的是善不是惡」的天命,對堅定的信仰產生困惑懷疑;

但是,他最終自我頓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這是電影《姜子牙》的主題思想。

回顧一下電影裡姜子牙的故事。

在電影中,因為他靈光一現地手下仁慈,在斬妖臺上,沒有對壞人趕盡殺絕,誤了師傅的大事,又拒不認錯,便被罰到了北海。

在師傅懲罰他時,許多曾經的同事都袖手旁觀,或者勸他服軟認錯,甚至譴責他不顧全大局。

一下子,因為師傅的態度,他就成了眾矢之的,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這是不是和我們中年人所處的環境非常相似?

如果你無意間得罪了單位上的一把手,許多同事都會迅速站在領導的隊伍上,讓你孤零零、意惶惶,不知所措。雖然,你並沒有什麼過錯,也沒有得罪這些平時和你稱兄道弟的同事。

因為這些人都深深知道,人到中年,如果還像年輕人那樣意氣行事,敢於得罪領導,肯定今生不再有什麼前途。

因此,師傅或領導的態度就是照妖鏡,必須照出人模樣背後的狗樣模。

這就是中年人才能看懂的人間真實。



於是,得罪了師傅、始終不認錯的姜子牙來到了北海。

北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在中國歷史上,因為蘇武和幾十隻牧羊而異常出名。

動畫中的北海,不知道是不是歷史上的北海。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北方邊疆,是荒涼邊陲之地,類似於清代流放犯人的寧古塔。

當然,說所有同事都譴責姜子牙,是不準確的。因為他的師弟申公豹,主動跟著他來到北海,陪著他,期望他能改變態度,向師傅認個錯,低個頭。

可是,姜子牙就像一個四川話中的「犟拐拐」「悶德性」,始終不改初衷,因為自己根本沒錯。

與其故弄玄虛地為了未來救天下蒼生,而去殺害當前一個無辜的生命,這和他的求仙修道價值觀不符合。

何況這人還是一個妙齡少女,對父母十分孝順。

何況這人只是被一隻可恨的狐妖佔據了身體。

與其去救未來的許多人,不如先救當前無辜者。這是姜子牙認定的死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所在。

於是,他決定陪同狐族小九去尋找真相。

在尋找真相過程中,失去法力的他和狐妖戰鬥,付出了許多,最終失去了兩個忠實的朋友,即申公豹和寵物四不相。

最終,姜子牙終於揭穿了師傅的陰謀,在師傅的師傅的正義主持下,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

可是,他只是似乎修成了正果。因為始作俑者的師傅並沒受到懲罰,即使是他一個人製造了這場讓萬民流離失所的人間悲劇。


3


很早很久以前,我就曾讀過祖籍巫山的重慶老鄉諶容老師的《人到中年》。

裡面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劉家堯眯起眼,似醉非醉地說:

「誰都說中年是骨幹,可他們的甘苦有誰知道?他們外有業務重擔,家有家務重擔。上要供養父母,下要撫養兒女。他們所以能發揮骨幹作用,不僅在於他們的經驗,他們的才幹,還在於他們忍受著生活的煎熬,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包括他們的愛人和孩子們也忍受了痛苦,作出了犧牲。」

當年我只是少年,對這段話似懂非懂。只有到了中年,才能真正明白這段話的含義。

其實,到了今天,我們才知道,劉家堯說的只是中年人心裡很苦的表面現象。當今中年人更深層次的苦痛內容,除了上有老邁父母,下有成長兒女,還有許多許多。

比如中年一事無成後,一切世俗化的眾人對你的冷淡與鄙視。

——有一句流行的俗語「欺老不欺小」,說的就是這個。


年輕人,我們總希望鮮衣怒馬,去往遠方,卻不知,路有斷路,橋是斷橋


16歲那年,我們中師班上男生因為調皮,晚上悄悄集體逃睡,跑出去偷了附近公社種植園的西瓜和蘋果。

恩師是班主任,知道後,讓我們罰站了一個上午。

他不吃早飯,陪著我們,在操場上轉來轉去地闡述他的一個觀點:

年輕人,要想立於世,必須有「權財貌才拳」本錢。排位很明確,意思很簡單:

第一位,必須有親戚從政;

第二位,必須有萬貫家財;

第三位,必須長得好看,因為如果男的長得帥或女的長得美,極有可能娶嫁入豪門顯要;

第四位,才是有才華,因為如果年輕人有才,那麼外人也會敬你,因為他敬畏你今後成長為領導或有錢者;

如果前面四樣都不能佔,那麼,你必須學會第五位,即必須是有拳頭,即孔武有力,不要太善良,要用拳頭去砸碎所有對你不公平的壞人。

恩師說,如果你這五樣驕傲的資本都沒有,那麼,必須接受在社會和工作中受氣的心理準備。

記得當天上午,恩師起碼講了十多遍這個道理。

現在想來,恩師當時哪裡是在批評懲罰我們啊,他是在恨鐵不成鋼,希望我們提前了解這個世俗的社會,不要因為考上中師、有了鐵飯碗就太過於得意忘形。


路上,都有美麗風景


參加工作後,我才知道,恩師的話太有道理了,簡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因為除了第四位,我有一點點寫作才華,其餘四種,我一樣也沒有。

沒有親戚從政,唯一和政界有聯繫的,就是任大隊支書的二舅,他當過兵,戰友是縣教育局的一位幹事,我曾受益分配到家鄉所在的小學(二舅專門進城去找了他),沒有被分配到條件更艱苦的地方——但只受益這一次。

萬貫家財更是沒有,讀書全是借的債務,以至於參加工作後我必須按月還款。

我也長得只是一般,並不好看,無法娶到一位豪門千金;後來,有兩次差一點可以分別娶上一位有權和一位有財的,可我情商又太低,最終都不了了之。

更關鍵的是,我過於善良,也沒有拳頭,雖然童年少年時愛好過武術,但父母從小教育我們不要與外人爭執,要和睦相處,因此從來沒有和外人打過架,最多只有過幾次口舌之爭。

於是,人到中年後,如果你還沒有提升到某個身邊人仰望的級別位置(包括職位和學術級別),或積累一定財富成為小圈子內的大款,外人對你的態度是會發生巨大轉變的,有的甚至會由對你的尊敬變為不屑,幾乎是轉了一百八十度的視角大彎。

一事無成,青春已老。

那些少年志氣的人,如今只能自嘲自己「志大才疏」。

這就是事實,也是中年人的苦。


4


人生,最美的生活就是自由旅行


其實,中年人的苦還有許多。

比如越來越下降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

我有一個很優秀的朋友,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壓力山大,身體下降,心理壓力也不小,於是便有些身心疲憊,去醫院檢查,卻又沒有什麼大毛病,只是人自動變得慵懶些,工作自然便沒有以前做得好。

但是,因為他做事做少了,同事的事就做得多了,領導不滿意的時候也多了。

領導和同事就始終認為,這個朋友既然年輕時那麼努力,那麼能幹,必須像年輕時一樣努力做事。

否則就是態度消極,不支持領導工作,不配合單位集體進步。

如果只是一種誤解,倒還無所謂。

關鍵是他偏偏遇到了一個心理比較奇特的領導:

「某同志,去年您配合前任領導就做得很好,每晚加班,周末加班,工作完成很好,公文寫得質量很高,為單位贏得了不少榮譽。

可是,我來了你就不支持工作了。這才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啊。何況你根本查不出什麼病?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啊?」

這麼一想,領導就說:

「既然你不能寫公文了,我就照顧你,做點輕鬆的不動腦筋的事,那就到辦公室做點雜務吧。」

於是,從早到晚,這位朋友就成了勤務員,由腦力勞動轉成了體力勞動,每天早上八點前到崗,別人下班後,還得做一個小時的清潔衛生才能下班。

最後,朋友沒法,只好找到原來的領導,調到老領導的單位,這才將日子恢復到了理想狀態。

不過,即使是調動,也是很費周折的。新領導會說,某同志是我們單位的業務骨幹,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調走後我們單位工作根本無法開展,只有「破產」。

直到老領導生氣了,對新領導說:「你們單位,找不到一個中年人做雜務嗎?」

這就是中年人面對的職場江湖。

如果你年輕時很優秀,做事能力很強,做的事很多,那麼,即使你老了,到了中年,身心遠遠趕不上以前,但你也得努力地優秀,多做點事。

就像一匹千裡馬一樣,你必須始終保持「日行千裡,夜行八百」。

除非倒下。

否則,沒人理解你作為中年人的苦痛,只有許多人對你的不理解。


頭遼闊的草原上,千裡馬是真正自由的


而相反,如果你一直不優秀,一直都很平庸,在單位做不來事,只能做點雜務,那麼,即使你永遠一事無成,但到了中年和老年,你即使偷懶,也沒人會對你不理解,有的只是很理解。

這就是當今社會也許並不普遍存在的一點怪相。

但是,這種對中年人的誤解與傷痛,肯定存在。

這絕不是天方夜譚。


5


或許正是如此,因為自己和身邊朋友、熟人的許多經歷,我這個中年人,才在電影《姜子牙》看後,產生了深深共鳴。

不僅是一個人的青春,終將離去。

還有,一個人的中年,也終將離去。

《姜子牙》,就是動畫版的《致我們終將離去的中年》。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面對即將離去的中年,我們應該從電影中的姜子牙身上學到什麼呢?

和所有始終堅持初心的朋友不同,在此,我想表達的觀點是:

我讚賞電影中姜子牙的態度,願人間的「姜子牙」始終堅持內心深處的美好,不改初衷。

但我也理解那些為了改變命運、讓家人過得更好,而選擇在中年時期改變初心的「姜子牙」的同齡人。

——只要他們必須保持一點美好的底線,就行。

我只鄙夷那些為了一點利益就不擇手段、完全沒有一點底線的功利主義者。
我不希望堅守半生美好的中年朋友們,一下子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因此,電影《姜子牙》給了我們中年人兩條正確的道路:

一是,始終堅守內心的美好,永遠不改初衷。

這是君子行為,是人生百態中的一種美好,就像萬海波濤中的一座島嶼,也可以說是萬裡瀚海中的一點綠洲。

二是,因為曾經堅守過內心的美好,現在突然想明白了,卻依然堅守內心的一點美好,轉身去做更加務實且實惠的事,卻告誡自己不可傷害他人。

我認為也是君子,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要不傷害善良無辜的他人,就是好人。

而好人,也應算是君子。


君子蘭,就是蘭草中的君子,開著花,散放著堅守的香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一直不太喜歡那些將道德準則強加於別人身上的偽君子。這些人,自己躲在君子的形象背後,拼命地追求實惠和世俗,卻要求別人當一個完美的君子,這無疑是卑鄙的。

我希望,所有受過生活磨難的中年人們,或者像姜子牙一樣,始終不改初心的美好,繼續前行。

或者學會適當轉變,為了家人和朋友,去追求適當美好的生活——只是必須把握一個真君子的最低標準: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取之有節。」

——由這個「財」推到其他方面,也是適用的。

無論是中年人,還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請一定記住:

君子愛物,取之有道、有度、有節。

這是電影《姜子牙》給我們中年人的啟迪。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中年:

願人間的「姜子牙」,永遠保持心靈美好!



(原創不易,歡迎點讚關注!謝謝!

我會儘量讓我的文章不單單只是一個中年人的歲月回憶,還能給少年和青年帶來一些人生成長的啟迪,讓他們少走一點彎路。他們和我十八歲的兒子一樣,都是我們中年人必須努力呵護的美好未來!

願我深愛著的少年和青年們出走一生,歸來仍是一個美好的少年!

願所有作為家長的中年人,從今天開始,都放下塵世俗事,放下庸俗社交,集中精力為少年和青年的成長與旅途付出自己的愛!)

相關焦點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經典臺詞
    ——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誰先愛了,誰就輸了。——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她以為那是她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然而月光再亮,終究冰涼。——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很多人,一旦錯過了,就是陌路。
  • 觀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感
    5月11日,星期六晚上學校工會請全體教師觀看最近熱播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給愛人及女兒各買了一張票。為了增加浪漫色彩,下午我在女兒結束了在培訓中心的學習之後,我就帶她去了愛琴海西餐廳。我們一邊喝下午茶,一邊等我愛人。我愛人下班之後如約而至,晚飯之後,我們按計劃走進了太陽城影劇院。
  • 2017年青春片黑馬《致我們終將逝去的初戀》
    網易娛樂5月26日報導 每個小夥伴都有最美好的回憶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菁英社區
    看在上帝的份兒上,您能告訴我菁英社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嗎?」——摘自某外國文學名著作者還是我  不入流的玩笑開夠了,下面開始一本正經地開玩笑。 掐指一算,距離我們真正地告別菁英社區也快兩年了。在在兩年之前,菁英社區絕對對於我們師大附中3-6班的學渣們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它集課外補課、老師拖堂、隨堂練習、胡亂收費、佔用假期時間、一上就是一天根本停不下來等我們深惡痛絕的特點於一身,每周準時來到我們的面前,冠冕堂皇,名正言順,一本正經,根本讓人無法反抗。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作者 | 七度 原創我是七度 我在深圳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面鄭微說: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青春電影裡的清流,國產爛片的照妖鏡
    青春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時段,是最美好的時段,最難受的時段,最五味雜陳的時段,最想忘卻也最想挽留的時段,但是不管你對它心懷怎樣的情感,最後,它都是終將逝去的青春。筆者深信這才是真實的青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就是這樣一部走心,真實,卻讓你不得不嘆息的佳作。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譜寫青春篇章,眾星傾力合作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華視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青春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由趙薇執導,趙又廷、楊子姍、韓庚、江疏影領銜主演,演員佟麗婭、演員鄭愷、演員包貝爾、以及新生代演員凌非凡、劉雅瑟等也參與其中。 影片講述了一群青春少年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社會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原著小說和電影結局大不一樣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著結局鄭微遇到了曾經和她一樣喜歡陳孝正的曾毓。她告訴鄭微,要和陳孝正結婚的歐陽是同性戀。鄭微由此知道了陳孝正之前和她說過他和歐陽只是約定,一個三年的約定。但是鄭微依然選擇和林靜在一起。
  • 沉淪中的記憶與當下的情感表達——評《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由趙薇導演的一部關於青春校園愛情的一部電影,也是趙薇的處女作。影片敘述了敢愛愛恨,勇敢堅強,霸道而又任性的鄭微與青梅竹馬的鄰居哥哥的曲折愛情故事。劇中黎微娟,鄭微,朱小北首次在宿舍見面,三個人侃侃而談,非常和諧的一個畫面,畢竟初遇都是美好的
  • 趙薇《致我們曾經逝去的青春》臉譜扁平化的塑造有些單薄
    每個人都曾有過美好的青春,它是白楊,它是初升的太陽,是生生生不息跳動的心臟。青春終將逝去,和流水一樣也會老去。我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粗淺的看法:趙薇導演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些天,重新撿起,再次和著它的節奏,體悟了一次青春的律動。
  • 奇趣周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一個人的情人節
    單身狗們最害怕的節日終於在一片爆竹聲中遠去,那麼本期的奇趣周一給您帶來的手遊只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一個人的情人節。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鄭微、陳孝正、林靜愛情立場分析
    圖片來源於免費圖庫,非對應小說人物小說中的陳孝正,我們無法去指責,人各有志。陳孝正扮演的是食物鏈的頂端,在鄭微強烈的愛情攻勢下,男主角勉為其難地同意了,雖然在大學幾年的美好光陰裡,他們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可當前程與現實產生衝突,這些愛又多麼地微不足道。因為「在男人的世界裡,女人其實只是一片點綴的白雲,他偶爾會讚嘆它的無暇和美好,也會對它留戀,但決不會為了它而放棄浩瀚的天空。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盤點校園十大青春偶像劇
    遠離高考的老阿姨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懷念之旅,懷念舊時光,懷念老同學,懷念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十大校園偶像劇,來回憶一下我們即將逝去或已經失去的青春《匆匆那年》記憶中學生時代的女孩子,我們會想起清純可愛的沈佳宜、笑容甜美的藍菲琳、開朗外向的林嘉茉,他們是眾多男生心中的女神,暗戀對象,更是所有班級的焦點,每個女生都想成為她們,卻有多少活成了方茴,方茴的青春是陰鬱的,會遇到背叛、會被拋棄,甚至會自暴自棄
  • 英文版《梔子花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 微信關注「唯美英語」,每晚10點發現英語之美~《梔子花開》是何炅2004年的主打歌,當時紅遍大街小巷,美好的校園愛情,梔子花芳香的味道。今天唯美英語和大家分享的是《梔子花開》的英文版,不知這首歌是否讓你想起了美好的校園生活?想起了無話不談的好夥伴們?請閉上眼睛聆聽,仿佛真的可以看見滿園梔子花開,可以聞到淡淡的梔子花香。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林漠漠)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一一一一再返宜陽二中 1997年的8月,一個經歷了中考失敗內心熬煎的清瘦少年,懷著複雜的心情,來到「韓城二中」。在這7月最後的一天,在這個盛夏的傍晚,我忽而就到了碎碎念念的母校,既有夙願得償的愉悅,又有近鄉情更怯的憂傷,更想用相機把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粒微塵一座老房,裝進相機裡帶走,讓我遠在各地的同學、遠在他鄉的校友,好好看看我們的母校,無論是多麼的荒蕪破敗,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聖地,因為這裡有我們懵懂、衝動、熱烈、艱苦、甜蜜、憂傷、難忘而終於逝去的青春!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們都該愛自己,勝過愛愛情
    昨晚百無聊賴,翻電視,有個臺在播2013年趙薇導演的那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影裡幾次重複一句話,「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以一種貶抑的態度。裡面幾對男女的故事,都是在向觀眾展示一種態度:為愛付出飛蛾撲火是高尚的。而且很微妙的一個設定是,都是女人為男人瘋狂,鼓勵女人為愛情瘋狂。鄭微對心裡只有自己未來的陳孝正,又是狂追,又是百般遷就討好。
  • 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
    那麼,大家還記得風靡一時的青春愛情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嗎?一臉青春痘的男生眼睛一亮,「那也算是我們的師妹了,我們是專門負責接待新生的,你跟我來,我帶你去辦入學手續。」說完幾個人不由分說就接過了鄭微的行李。
  • 回龍小學|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回龍小學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年走廊迴響的朗朗書聲那些年清脆悅耳的下課鈴聲那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時光曾經一起並肩的人,如今在何方那個珍藏著你寶貴回憶的母校,如今還好嗎大概只有這些老樹,看完了這個學校的過往,也是它們,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從回龍小學畢業的孩子們啊!
  • 《殺破狼2》《我是路人甲》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觀音山 短影評
    2013年5月10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終於看了,回想自己的青春,應該是最平淡最單調的吧。大學前,一心苦讀;大學時,只與音樂、文學為伴。懵懵懂懂地喜歡過幾個人,也被人喜歡過,卻從未真正談過一次戀愛,沒和男生牽過手。所有早就該有的感動、心疼、歡喜、吵鬧,竟是從25歲結婚後才有的。也正因為這樣吧,彼此才會如此珍惜,婚姻才會永葆新鮮。
  • 《殺破狼2》《我是路人甲》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觀音山短影評
    2013年5月10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青春》經典臺詞:「我們一起度過了青春,誰也不虧欠誰的,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其實愛情死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紮上一針,然後我們久病成醫,我們百鍊成鋼。」2011年4月19日 《觀音山》:孤獨比死亡更難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