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奸」一詞,許多人會想到大漢奸汪精衛,除了汪精衛之外,還有他的妻子陳璧君,他們夫妻兩人如同秦檜夫妻一樣,被後人「罰跪」,就連他的後人也因此抬不起頭。
其實縱觀汪精衛的一生,應該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生可以說他的英雄,後半生他是狗熊,早年間汪精衛寫過一首很出名的詩,即「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詩寫得大氣凜然。
1910年,汪精衛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被捕,當時被關押待處斬,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詩,期間僅有富家女陳璧君前往獄中看他,儘管陳璧君不美,但卻令獄中的汪精衛感動不已,正所謂患難見真情。
後來汪精衛僥倖不死,出獄之後他就娶了陳璧君為妻,孫中山對年輕的汪精衛很是器重,他的職務得到提升,在孫中山病逝之後,汪精衛甚至成為了國府的最高領導,可是後來他沒有鬥過蔣某人。
「九一八」之後,汪精衛就開始逐漸變味了,正所謂「板蕩識忠臣」,面對外敵入侵,汪精衛沒有守住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底線,他為了私利投靠日本人,在日軍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政府。
一起投靠日本人還有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註定了他們夫妻兩人要背上叛國的罵名,1944年,汪精衛病逝在日本,抗戰勝利後,陳璧君被逮捕,卻不知悔改,於1959年病逝在獄中。
受父母的影響,汪精衛和陳璧君的5個孩子沒有一個留在大陸,他們一共生育了6個孩子,一個夭折,成人的有5個,分別是長子汪文晉、長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和次子汪文悌。
在汪精衛的幾個孩子之中,汪文悌是相對較活躍的一位,也是知名度較高的,他出生於1928年,畢業於南京陸軍軍官學校,曾經在汪偽機構擔任過職務,也算是一個漢奸。
抗戰勝利後,汪文悌被以漢奸罪逮捕,並判處1年半,緩刑5年,這個處罰不算重,應該說是很輕的,汪文悌後來去了香港,長期從事橋梁建築,戰後搞基建讓汪文悌賺了不少錢。
後來大陸方面多次邀請汪文悌回國投資,汪文悌考慮到父母的身份問題,一直到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才回到大陸,當時汪文悌已經77歲了,他走在大街上沒人會知道他是汪精衛的兒子。
從個人角度來說,汪精衛和陳璧君畢竟是他的父母,時隔這麼多年才回到大陸,汪文悌自然是要祭祖的,汪文悌見到了父母的跪像,從國家角度而言,他知道這是父母該受的懲罰。
汪文悌見到父母跪像後,只說:「做錯事應該受懲罰!」簡短的8個字也表明他的心態,這8個字從某種角度說,可以說是字字戳心,汪精衛當漢奸也連累了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