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病逝張學良是什麼反應?親赴悼念送上16字,字字戳心

2020-12-24 方家說史

1936年12月26日,在張學良的堅持之下,他送蔣介石回到了南京,儘管張學良在到南京之前得到過宋美齡等人的承諾,不會為難他,可是蔣介石隨即就翻臉,也再次證明張學良是幼稚的。

張學良到了南京之後,發現住處外面總有人監視,很顯然這些人是國民黨的特務,此後張學良的行動逐漸受到限制,直到最後淪為階下囚,這對於一個當年稱霸一方的少帥來說落差巨大。

後來張學良自己也感嘆,「我的生命在1936年就結束了」,張學良這樣說也是有原因,因為被囚禁的生活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儘管期間張學良曾多次爭取釋放,但都功敗垂成。

最有機會被釋放的一次是在1949年1月23日,當時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東北軍曾經的將領,聯名向李宗仁提出釋放張學良的請求,李宗仁也答應了,可蔣介石卻不幹,暗中叮囑陳誠至此置之不理。

就這樣張學良白高興一場,從此似乎死心了,他跟趙四小姐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為了打發時間張學良開闢了一塊地耕種,戴著鬥笠幹活,猶如農家翁一般,趙四小姐則養了許多雞。

他們這些「忙碌」只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已,因為張學良的生活待遇都是充分供給的,牛排、紅酒、飲料都是應有盡有,據說當時為軟禁張學良一個月的開支,足夠裝備一個團。

一直到1975年4月5日,這一天蔣介石病逝,外界許多人都猜測張學良可能會恢復自由,那麼當時張學良對蔣介石的病逝是什麼反應呢?此時張學良已被軟禁了39年,已是垂垂老矣。

不過人們都想錯了,張學良沒有被釋放,他本人對此似乎沒有太大的反應,反而他對蔣介石的病逝有些傷感,張學良親自出席了蔣介石的葬禮,在葬禮上張學良猶如悼念老友一般。

他為蔣介石送上了一幅16字的輓聯,「關懷之殷,有如骨肉:政見之爭,有如仇讎。」這16 個字念起來不免讓人頓覺字字戳心,在張學良和蔣介石相識之初,兩人關係非常好,還結拜為兄弟。

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張學良出兵助蔣介石取勝,隨後張學良東北易幟,讓蔣介石得以名義上統一全國,那個時候張學良對蔣介石可謂仁至義盡,然而之後兩人政見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90年張學良恢復自由,晚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說,當年送蔣先生回南京,他做好了死的準備,不過蔣先生沒有槍斃他,只是軟禁,張學良對此還要感謝蔣介石。

相關焦點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張學良的來到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 蔣介石葬禮上,張學良送了一副輓聯,僅僅16字,卻道出二人一生的恩怨...
    在蔣介石傳奇的一生中,有一個人對他影響非常大,他就是張學良,在1930年,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時,若不是張學良相助,當時蔣介石怕是就要戰敗了,因此張學良深受蔣介石的感激,二人還結拜為兄弟
  • 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古稀老人」張學良留下16個字揚長而去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臺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託人用飛機送去花圈,僅6個字,卻字字扎心!
    在近代史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真摯友人關係,比如宋美齡和張學良。年輕時,張學良是東北的少帥,而宋美齡是財閥宋家的千金大小姐,如果兩人能夠走在一起,絕對是良才女貌。宋美齡對張學良也十分賞識,但是兩人認識的時候張學良已經有了妻子,所以兩人只能算紅顏知己。在西安事變登場的諸多人物中,宋美齡和張學良無疑是兩位主角。
  • 張學良送16字輓聯至蔣介石靈堂,公開兩人恩怨情仇!
    張蔣二人結下深厚的情誼1930年的民國時期,還是一個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年代,蔣介石和張學良在那一年結下深厚的情誼。當時中原大戰蔣介石和馮閻聯軍正在打得難分難解,而處於中立觀望的張學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出兵擁蔣。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卻忍不住抱頭痛哭,寫下5個字,字字戳心
    因為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分別了幾十年,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到現在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其實,早在蔣介石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兵都嚷嚷著要回祖國探親,但是,當時的蔣介石,絲毫不在乎這些老兵的心情,說不能回就不能,即便蔣介石自己也是想要回到大陸看看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回到大陸。
  • 蔣介石的葬禮上,宋美齡遲到了一小時,原來她是為了等張學良
    因為在他的葬禮上本來應該早早到場的蔣夫人宋美齡卻遲到了足足一個小時,而本來不應該出現的張學良卻突然來到葬禮上。因為這個人在蔣介石生前就因為西安事變被蔣介石將他軟禁了,他怎麼會來哀悼蔣介石呢?然而事實卻十分地出人意外,張學良不僅來了,而且據說還是受蔣夫人的邀請來出席蔣介石的葬禮的。 並且宋美齡出席葬禮時,遲到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等張學良到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下面咱們來分析張學良如此行動的原因。一、負荊請罪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學習古人兵諫,逼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這是以下犯上,多少有些罪過的。所以張學良親自到南京領罪,顯示個人不是為私事犯上,敢作敢當。二、為了老蔣的安全考慮。
  • 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了一副輓聯,讀後讓人潸然淚下
    蔣介石去世時,有個人一出現就引起了各方人士的注意,他就是張學良,這個發動了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囚禁了大半生的猛將,和蔣介石有著數不盡道不明的恩怨的人。 他為曾是兄弟、上下屬的蔣介石帶來了一副特別的輓聯,上面寫著十六個字: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讎仇。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這是張學良親口說的,夫人就是指宋美齡。1936年12月,在民族危亡的緊急時刻,張學良與楊虎城毅然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本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轉眼間兩人就變成了敵人,張學良成為蔣介石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背信棄義,漠視兄弟之情,背叛國民黨等等一系列的罪狀都扣在愛國將領張學良頭上。
  • 張學良和蔣介石妻子宋美齡的全英文書信,揭露了兩人的關係
    西安事變後,原本和蔣介石交情不錯的張學良卻成了蔣介石的眼中釘,成了永不饒恕的罪人——張學良被囚禁了。宋美齡之後曾多次說"對不起漢卿"。張學良字漢卿,就像魯迅字豫才一樣,人們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身的一種願望,和名字並無多大差異。兩人一個稱對方為夫人,一個稱對方為漢卿,這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並不是情人之間應有的稱呼,所以那些說宋美齡是張學良一生摯愛的人,簡直就是有點無稽之談了。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是國民黨最高領袖者,他曾經和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爭奪過中央政權,但最終敗北,故而只能逃到臺灣並在臺灣建立政權。自此之後,兩岸關係至今都沒有完全和解。蔣介石可謂是歷史的有功者,也是有罪者。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但是,這一震驚中外的大事件的爆發,在具體細節上,據張學良晚年回憶,又是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什麼呢? 首先得說說日軍入侵華北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衝突。 面對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蔣介石置外敵於不顧,仍然要張學良「剿共」。
  • 于鳳至93歲病逝海外,墓碑上留下的4個字,張學良見了老淚縱橫
    文/阿聞標題:于鳳至93歲病逝海外,墓碑上留下的4個字,張學良見了老淚縱橫>我們只看到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卻很少有人看見于鳳至的成全,如果不是于鳳至同意離婚,趙一荻可能還要一直以秘書的身份陪伴張學良。
  • 楊虎城嫡孫楊瀚,探望百歲張學良,為何張學良只顫抖吐出四個字
    因為在 1936年12月12日,就是他與張學良一同進行了兵諫從而逼蔣介石抗日,達成了抗日戰爭統一戰線。正義之舉遭受報復,光明人生只剩惋惜在西安事變結束之後,蔣介石果然對張學良和楊虎城進行了報復。走前他曾經叮囑自己的兩個兒子,有機會一定要去探望張學良將軍,他們也將這件事情記在了心上。後來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楊瀚在1999年6月按照計劃不遠萬裡去到了夏威夷,去探望張學良將軍。本以為張學良老人會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卻沒想到張學良的反應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 于鳳至病逝海外,墓碑上留下四個字,張學良看後老淚縱橫
    生於軍閥世家,張學良沒有半點自由。木已成舟,他只好選擇離開。在家裡,于鳳至操持一切。她承擔著丈夫的責任。每逢初一十五,族裡親人拜壽祈福。作為長孫兒媳,她一定要陪伴左右。在外人眼裡,這或許就是一個花瓶式的女人。于鳳至有著出眾的相貌,她更識文斷字,還能夠吟詩作對。在大老粗張作霖眼中,擁有這樣的兒媳,這是張家的幸運。多年之後,當張學良回顧自己的一生。
  • 2018年張學良女兒102歲,透露蔣介石為何關父54年,理由只有2個字
    ——卡爾·貝克 張學良是一個傳奇人物,兩次直奉戰爭初出茅廬,東北易幟一夜成名,西安事變更是讓他成為了英雄。而且他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又位高權重,人稱「少帥」。但活了101歲的他,有54年都是在牢獄中度過,放眼世界也是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蔣介石臨死都不肯放了他,說出「不可放虎」四個字呢?張學良的女兒張閭瑛透露了其中的原因,僅僅是因為2個字。
  • 張學良晚年談西安事變,執意送蔣回南京遭反對,但已抱著必死決心
    提起張學良,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那個風流倜儻的帥哥,同時也是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之一,東北王張作霖的愛子,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不過,在晚年的時候,張學良表示,一生中最佩服一個人,而此人並非是毛主席也不是蔣校長。那麼,他口中所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 張學良晚年透露蔣介石失敗的原因,失去了一個人,留下了一個人
    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說起張學良這個人,第一反應就是西安事變,作為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在他父親死後成了東北軍的最高指揮官了,在除掉了楊宇霆等反對自己勢力後,張學良東北王的位置坐穩了。隨後蔣介石北伐之際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主張全國統一,是一個頗有民族氣節的人。
  • 黃子韜終於不再隱忍,對病亡父親只說了三個字,卻字字戳心
    昨晚有時間,不再隱忍,靜下來發文悼念自己的父親。雖然他只說了三個字,但是卻字字戳心!他只是說晚安吧,但是卻再也看不見父親把眼睛睜開的畫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