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2020-11-18 騰訊網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但是,這一震驚中外的大事件的爆發,在具體細節上,據張學良晚年回憶,又是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什麼呢?

首先得說說日軍入侵華北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衝突。

面對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蔣介石置外敵於不顧,仍然要張學良「剿共」。但是,張學良要去抗日,蔣介石說要「安內攘外」,張學良要「攘外安內」。為此,他不願去打紅軍。

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自來到西安,逼張學良出兵進攻紅軍。西安的學生聞訊蔣介石到了西安,12月9日結隊前去他的住處請願,要求停止內戰,出兵抗日。蔣介石下令軍警架起了機槍。張學良聞訊,趕過去,把愛國學生勸了回去。

第二日,他去見蔣介石。

結果,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蔣介石的秘書汪日章後來說:「我從來沒聽見有人敢跟他(蔣介石)這樣子吵的!」

張學良向蔣介石痛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罵他。張學良說:「這樣下去,你就等於投降。」

「你真是,你無恥,咱們軍人從來沒有『降』這個字。」

「你這樣做比投降還厲害。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策也。你這樣子叫人家不戰,就把我們中國一點點吞去,你不等於比投降還不如?」

張學良後來回憶:

「蔣先生大罵我呀,我跟他這樣吵呀……他一句話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為學生運動時候,我不好意思再說他了,因為我真是氣呀!他說用機關槍打,我說機關槍不去打日本人,怎麼能打學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這句話把我激怒了。……我要是發了火,我誰也不怕的,我發火會開槍打人的。我真怒了,所以我才會有西安事變。我的意思是這麼一句話:你這個老頭子,我要教訓教訓你!」

於是,便有了12月12日張學良發動兵變、扣留蔣介石的西安事變。

然而,蔣介石直到去世,也不知是自己要用機關槍打學生一句話,激起了血氣方剛的張學良的怒火。在蔣介石去世十幾年、西安事變53年後,1990年,張學良在接受唐德剛採訪時,才把西安事變最直接的導火索說了出來。

相關焦點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統帥張學良與西北軍統帥楊虎城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逮捕了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張學良個人對蔣介石是非常崇拜的,他認為,蔣介石乃當今中國第一人,只有他才能救中國。晚年張學良也談到這一點。四、鞏固西安事變取得的成果西安事變和談協議有宋子文籤字,蔣介石未籤字。蔣介石同意到南京後可以同中共開展和談,合作抗日。張學良陪同老蔣回南京,有鞏固西安事變成果,督促蔣介石履行其諾言的意思。
  • 為什麼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實在是逼上梁山啊!」
    81年前的12月12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西安事變」,這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針對蔣介石發動的兵諫。與蔣介石有結拜之交的張學良,為什麼要採取「兵諫」這種極端方式扣押蔣介石?用張學良自己的話說,這「實在是逼上梁山啊!」其實,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經歷了從「善說」「哭諫」無效,到最後被逼無奈發動「兵諫」的過程。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蔣介石是如何被扣押的?
  • 還原西安事變當天:蔣介石最擔心紅軍發動襲擊
    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 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華清池發動兵變,扣留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介石,又稱「西 安兵諫」、「雙十二事變」。 這天凌晨,西安臨潼的槍聲,拉開了被美國作家斯諾稱為「歷史的大峽谷上實現了一次大跳躍」、「西安事變」的帷幕。
  • 假如張學良沒有發動西安事變,他會成為民族英雄式嗎?
    張學良不僅花心,據說當時,他還抽大煙,之後又喜歡上了民國才女趙一荻,人稱趙四小姐。趙一荻有才華,又有長相,她的外表深深打動了張學良。以致後來,張學良要與結髮妻子離婚,和趙四小姐在一起。 可能了解一些朋友都知道,後來,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一直是趙四小姐陪著張學良度過幽禁的歲月,可見兩人還是真心相愛的。而趙四小姐能夠在張學良落難的時候一直陪他走到底。
  • 張學良死前,終於說出西安事變的一個秘密,蔣介石曾要他一生保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不單只是張學良,楊虎城和蔣介石三人之間的博弈,同時還涉及到很多軍閥等勢力在背後的鬥爭,晚年張學良在做口述史的時候,對西安事變做了非常全面的回憶,同時他也透露了一個一直以來他都在保守的秘密,原本以為這個秘密他會保守一生,但沒想到最後他還是說了出來。
  • 「西安事變」蔣介石自覺必死,留下3封遺書,張學良拆開沉默良久
    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非常重要,這次事件促成了國共統一戰線,兩黨所帶領的部隊,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為後來的抗戰勝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策劃發動了"西安事變",直接扣押了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地位顯赫的蔣介石被屬下扣押,非常突然,他內心也無法接受。
  • 4點原因告訴你,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老蔣聯合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和平解決,1936年12月,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軟禁。一,民族大義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東北軍如王以哲、于學忠等部分高級將領深明大義,不願意與南京政府直接對立,從而打起內戰。因為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正是為了促成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2次遇刺,她說一句話,刺客放下槍抱頭痛哭
    說道這裡,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小編想說的這次事件,正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關於此次事變的結果,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清楚,和平解決。但雖然事件和平解決,但也並不意味著,在這場鬥爭中,沒有人員傷亡。事實上,還是有人因之而喪命的。其中,就包括蔣介石的堂侄孫,也是他的侍衛長將孝先。
  • 晚年的張學良否認,他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將功補過,表示問心無愧
    提起張學良,就不得不說一下三件改變歷史的大事:九一八事變、東北易幟、西安事變。其中,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是張學良一生的汙點,而後面兩件事則是他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很多人看來,張學良不僅選擇不抵抗,將東三省拱手讓給日本,還將龐大的軍械工程和大量的武器留給日本,助漲了日本的野心,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初衷,是為了將功補過,刷新群眾對他懦弱的認知。
  • 「西安事變」,誰才是背後真正的主謀?張學良晚年終於給出了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儘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虎城當時的頭銜是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張學良則是西北「剿總」副司令。
  • 究竟誰才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楊虎城之孫說出了真相
    西安事變」過去了76年,然而仍然有諸多未澄清的問題: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中起了多大作用?蔣介石為什麼殺他而不殺少帥張學良? 「西安事變」後幾十年,張、楊兩家人再沒見過面,楊虎城之孫楊瀚抱著了卻父親遺願的想法,曾兩次赴美探望張將軍。但出乎他的預料,張學良對「西安事變」隻字不提。 為了解開謎團,楊瀚費時多年,收集整理了大量解密檔案和當事人的私人文件。 那麼,蔣介石為什麼要如此殘殺楊虎城及其子女和隨從呢?
  •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是如何逃走的?西安的這個古蹟見證了真相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奉天」事變,侵略中國東北,並導致東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相繼淪陷。日本的行動激發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人們紛紛舉行遊行示威,要求政府早日對日本宣戰,收復淪喪的國土。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報復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由此可見蔣介石政治手腕之高超了,可以說,在這種權勢陰謀當中,蔣介石一生幾乎沒有輸過,只有一次意外。那就是被他的「義弟」張學良給「坑」了一把,1934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軟禁了躁動的蔣介石,逼蔣抗日,讓當時的蔣介石顏面大失。西安事變最終和平解決,張學良也被蔣介石抓了起來。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少帥把蔣介石置於何地?
    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少帥張學良一生當中的是非功過,但對於張學良的評價,在他的人生歷程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那便是1936年爆發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就是因為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二人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介石發動的一次事變。
  • 張學良晚年談西安事變,執意送蔣回南京遭反對,但已抱著必死決心
    提起張學良,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那個風流倜儻的帥哥,同時也是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之一,東北王張作霖的愛子,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不過,在晚年的時候,張學良表示,一生中最佩服一個人,而此人並非是毛主席也不是蔣校長。那麼,他口中所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 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為什麼蔣後來不處罰他?
    西安事變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得國共由對峙走向合作,開始了抗日日寇的偉大歷史徵程。西安事變之所以爆發,是在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蔣校長依然奉行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繼續圍剿紅軍。
  • 西安事變真相還原 毛曾經給張學良的親筆信
    可是, 西安兵變仍是一個謎團,其中很多秘辛至今無解,因為事變的核心人物張學良、楊虎城,以及推動或捲入事變的一大批國共領袖和軍政要員,都已先後作古。不料就在2013年,一批關於西安事變的秘密文件意外曝光,在美國紐約被集中拍賣,總成交價高達270萬美元,而其中就有毛澤東給張學良的親筆信……這批秘密文件是從哪裡來的?
  •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和張學良為何選擇不抵抗?
    張學良多年購買的三百餘架飛機也全部落入日軍之手。蔣介石和張學良,為何在「九一八」事變後選擇不抵抗?這一事件中的兩個史實甚為重要:一是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自一九三一年事變時起,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中日兩國置於戰爭狀態長達十四年之久。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南京,並不是因為錯信宋氏兄妹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押了當時在西安巡視的蔣介石,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沒有想過之後如何處理蔣介石,只是提出了「救國八項主張」,對於最終如何處理蔣介石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
    本鬼在前文《「黃埔三傑」中唯一反動的賀衷寒為什麼會失去蔣介石的信任?》中提到,「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之所以失去蔣介石的信任,主要原因是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想要了蔣介石的命。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位列「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應該是個聰明人並且很了解蔣介石,不會不知道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等同於背叛蔣介石。既然如此,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呢?與背叛革命的原因類似,賀衷寒沒有意識到「西安事變」本質上是民族矛盾激化臨界點的表現,已經涉及到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