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誰才是背後真正的主謀?張學良晚年終於給出了答案

2020-12-25 解讀有趣的歷史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儘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虎城當時的頭銜是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張學良則是西北「剿總」副司令。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兩人誰是主謀?這個看起很清楚的問題,張學良自己也回答不清楚。大家都知道,楊虎城最終一家人被殺害,而張學良則軟禁了半個多世紀。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被幽禁20多年了,蔣介石讓他寫一篇關於「西安事變」的回憶錄。

張學良寫道,「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然而,到了晚年接受採訪時,張學良又改口了,「那『西安事變』……那可以說他(楊虎城)是主角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張學良說話前後矛盾,這裡面一定有難言之隱。

對於「西安事變」真正的主謀,楊虎城之孫楊瀚撰寫的《楊虎城與西安事變》一書中,披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張學良獲得自由身後,楊瀚兩次赴美探望,但是張學良對「西安事變」隻字不提。

為了找出原因,楊瀚從那時起就搜集查閱大量檔案、當事人私人文件等史料,最終解開了謎團。楊瀚堅定地認為:「『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角是我祖父,是祖父說服了張學良。關於這一點,張學良也是承認的。上世紀90年代,張學良在美國回答張之丙姐妹的訪談時,曾說:「『西安事變』……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

通過楊瀚搜集的資料發現,將蔣介石扣押後,楊虎城和張學良激烈爭吵,楊虎城並不同意張學良決定立即釋放蔣介石的建議,「大家都反對蔣介石、張學良離開的這種輕率、危險的做法。我祖父當時就說『蔣介石的人格是不可靠的』。」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逼迫楊虎城出國考察。楊虎城離開時對部下意味深長地說道:「現在內戰是停止了,抗日戰爭不久就要打響了,但我可能參加不了,你們都要去前線,去參加抗日戰爭。」1937年11月由法國回到香港,準備回到大陸抗日,結果被國民黨欺騙關押12年。

楊虎城被關押期間,中共方面曾兩次營救。楊瀚也透露了這兩次營救的細節,「一次是1942年中共以楊瀚父親的名義給宋子文寫信,希望能釋放楊虎城一家;還有一次是1946年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提出釋放楊虎城,被蔣介石拒絕。」1949年9月6日午夜,楊虎城遇害,時年56歲。

參考資料:《楊虎城大傳》、《楊虎城將軍傳》

相關焦點

  • 晚年的張學良否認,他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將功補過,表示問心無愧
    提起張學良,就不得不說一下三件改變歷史的大事:九一八事變、東北易幟、西安事變。其中,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是張學良一生的汙點,而後面兩件事則是他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張學良誰才是西安事變的主導者?關於「誰才是西安事變的主導者」一直備受很多人關注,因為這涉及到誰是西安事變最大的功臣。
  • 究竟誰才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楊虎城之孫說出了真相
    西安事變」過去了76年,然而仍然有諸多未澄清的問題: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中起了多大作用?蔣介石為什麼殺他而不殺少帥張學良?他與張學良一起在多次諍諫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無果的情況下,基於民族大義,在西安囚禁了蔣介石。逼迫他答應以結束內戰、共同抗日為主要內容的「八項主張」。蔣介石對此怎能不怨恨呢?他不僅認為張、楊「背叛黨國」、「劫持領袖」、「大逆不道」,而且把自己在華清池逃跑時翻牆摔傷腰也歸罪於他們。 蔣介石的殺心那時就起了,只是忌憚輿論,怕擔報復惡名,才一直隱忍至此。
  • 張學良晚年談西安事變,執意送蔣回南京遭反對,但已抱著必死決心
    提起張學良,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那個風流倜儻的帥哥,同時也是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之一,東北王張作霖的愛子,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不過,在晚年的時候,張學良表示,一生中最佩服一個人,而此人並非是毛主席也不是蔣校長。那麼,他口中所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 張學良死前,終於說出西安事變的一個秘密,蔣介石曾要他一生保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不單只是張學良,楊虎城和蔣介石三人之間的博弈,同時還涉及到很多軍閥等勢力在背後的鬥爭,晚年張學良在做口述史的時候,對西安事變做了非常全面的回憶,同時他也透露了一個一直以來他都在保守的秘密,原本以為這個秘密他會保守一生,但沒想到最後他還是說了出來。
  •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但是,這一震驚中外的大事件的爆發,在具體細節上,據張學良晚年回憶,又是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什麼呢? 首先得說說日軍入侵華北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衝突。 面對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蔣介石置外敵於不顧,仍然要張學良「剿共」。
  • 為何張學良面對楊虎城的後人一言不發,張學良的口述給出了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楊兩家也算至交,然而楊虎城的後人在夏威夷拜訪百歲張學良的時候,張只是禮節性地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一言不發。對於張學良的反應,楊虎城的後人一直不得其解。實際上,在張學良的口述中為我們做了解答。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張學良個人對蔣介石是非常崇拜的,他認為,蔣介石乃當今中國第一人,只有他才能救中國。晚年張學良也談到這一點。四、鞏固西安事變取得的成果西安事變和談協議有宋子文籤字,蔣介石未籤字。蔣介石同意到南京後可以同中共開展和談,合作抗日。張學良陪同老蔣回南京,有鞏固西安事變成果,督促蔣介石履行其諾言的意思。
  • 西安事變的主角到底是誰?楊虎城之孫,楊瀚揭曉了真相
    楊虎城之孫:祖父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時,時任西北「剿總」副司令的張學良和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率領東北軍、十七路軍,用「兵諫」的方式扣留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由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
  • 為什麼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實在是逼上梁山啊!」
    81年前的12月12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西安事變」,這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針對蔣介石發動的兵諫。與蔣介石有結拜之交的張學良,為什麼要採取「兵諫」這種極端方式扣押蔣介石?用張學良自己的話說,這「實在是逼上梁山啊!」其實,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經歷了從「善說」「哭諫」無效,到最後被逼無奈發動「兵諫」的過程。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蔣介石是如何被扣押的?
  • 西安事變真相還原 毛曾經給張學良的親筆信
    可是, 西安兵變仍是一個謎團,其中很多秘辛至今無解,因為事變的核心人物張學良、楊虎城,以及推動或捲入事變的一大批國共領袖和軍政要員,都已先後作古。不料就在2013年,一批關於西安事變的秘密文件意外曝光,在美國紐約被集中拍賣,總成交價高達270萬美元,而其中就有毛澤東給張學良的親筆信……這批秘密文件是從哪裡來的?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2次遇刺,她說一句話,刺客放下槍抱頭痛哭
    說道這裡,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小編想說的這次事件,正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關於此次事變的結果,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清楚,和平解決。但雖然事件和平解決,但也並不意味著,在這場鬥爭中,沒有人員傷亡。事實上,還是有人因之而喪命的。其中,就包括蔣介石的堂侄孫,也是他的侍衛長將孝先。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南京,並不是因為錯信宋氏兄妹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押了當時在西安巡視的蔣介石,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沒有想過之後如何處理蔣介石,只是提出了「救國八項主張」,對於最終如何處理蔣介石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 齊世英口述:張學良說搞西安事變是我逼的
    甚至還常有人在見面時對我說:「憑你一個書生,跑出來在南方打出基礎,很了不起,但是你如果背後有槍桿,更了不起,情況更不同,蔣先生也還不是靠槍桿才能打天下。儘管今天國民黨如何如何,有地盤、有錢,還不是要聽有槍桿的!」我說:「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心思想,東北的事不是誰做誰不做的問題,而是要把中心思想弄清楚,其餘都是小事,那我回去、不回去都一樣,問題不在我跟張漢卿合不合作。
  • 張學良晚年回憶一生三大後悔之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張學良晚年生活在夏威夷生活中,回憶一生的三大悔事,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後送蔣介石照片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到西安督戰。張學良與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第17路軍楊虎城總指揮楊虎城共同向蔣面諫,卻遭到蔣拒諫。
  • 假如張學良沒有發動西安事變,他會成為民族英雄式嗎?
    張學良不僅花心,據說當時,他還抽大煙,之後又喜歡上了民國才女趙一荻,人稱趙四小姐。趙一荻有才華,又有長相,她的外表深深打動了張學良。以致後來,張學良要與結髮妻子離婚,和趙四小姐在一起。 可能了解一些朋友都知道,後來,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一直是趙四小姐陪著張學良度過幽禁的歲月,可見兩人還是真心相愛的。而趙四小姐能夠在張學良落難的時候一直陪他走到底。
  • 4點原因告訴你,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老蔣聯合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和平解決,1936年12月,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軟禁。一,民族大義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東北軍如王以哲、于學忠等部分高級將領深明大義,不願意與南京政府直接對立,從而打起內戰。因為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正是為了促成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 曾不可一世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被"坑"垮,到底是誰之過錯?
    當年中原大戰時,就是因為張學良的投靠才讓蔣贏得了勝利。若是張學良沒有表態,或者倒戈另一方軍閥,那麼蔣的總統之位不可能坐的如此安穩。那麼,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且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隊伍,為何在抗戰戰爭中的名氣遠不及川軍還有桂軍等,它們去了哪裡,換句話說,是誰在"西安事變"後"坑"垮了東北軍?世人皆知雙十二事變,但緊接著發生的"二二事件"卻並無多少人知曉。
  • 終於找到張學良迷戀趙一荻的緣故,謎底在老照片上,誰不愛美女
    終於找到張學良迷戀趙一荻的緣故,謎底在老照片上,誰不愛美女 而且趙一荻的家境在當時也不算差,趙一荻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才被人稱為趙四小姐。
  • 張學良16歲被嫂子騙走身子,晚年回憶:她不是好人,是個暗娼
    作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張學良更是吸引了現代不少學者和娛樂八卦者對他的好奇。 張學良前半生很荒唐,但最後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西安事變,通過西安事變,張學良促進了兩黨的合作,使得我們能夠一致對外。
  • 楊虎城孫子見到晚年張學良,由衷地表達祝福,張學良卻是一言不發
    楊虎城將軍的遇害,讓許多民主人士為之一嘆,張學良後來得知,也無奈搖頭。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與張學良合作,發動了西安事變,事情的結果是積極的,但是作為當事人,楊虎城和張學良之後也被分別囚禁,1949年,楊虎城遇害,而張學良則是被蔣介石下令帶到臺灣繼續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