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後,張學良2次遇刺,她說一句話,刺客放下槍抱頭痛哭

2021-01-18 小牛絮叨

1936年12月12日,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場可能改變了中國命運的事件,在這一天發生了。說道這裡,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小編想說的這次事件,正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

關於此次事變的結果,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清楚,和平解決。但雖然事件和平解決,但也並不意味著,在這場鬥爭中,沒有人員傷亡。事實上,還是有人因之而喪命的。其中,就包括蔣介石的堂侄孫,也是他的侍衛長將孝先。

張學良劇照

將孝先玩忽職守,遭捕被殺

是年12月初,將孝先隨蔣介石前往西安「督戰」。時間轉到事件發生的前一晚,將孝先因覺得蔣介石事情已經結束,不日將啟程離開。便帶著蔣介石的族侄蔣和昌,一起離開臨潼華清池(蔣介石當時的住所),到城裡玩樂。

但兩人在回去途中,正好遇到了東北軍衛隊二營代理營長商同昌一行,準備前往華清池協助「兵諫」,於是被抓捕。後來,蔣介石等人被扣押,將孝先卻被孫銘九槍殺。

于鳳至劇照

張學良被被囚,原配于鳳至回國守候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等長期軟禁,開始了他半個世紀的囚禁生涯。

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18歲時嫁給他,婚後為其生下三子一女。西安事變發生時候,于鳳至與張學良結婚已有20年。當時的她,正在美國陪同子女讀書。當她得知張學良被扣押的消息後,當即帶著子女從舊金山回國,經過多方周旋,被同意陪伴張學良同住。

次年,張學良的關押地點被轉移至奉化溪口的雪竇山,于鳳至自一同前往。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奉化溪口正是將孝先的老家,而將孝先的妻子袁靜芝,自丈夫死後,便帶著孩子在老家生活。

左為張學良、于鳳至

蔣妻兩次報仇,于鳳至片語化解

面對殺夫之仇,而且仇人還正好被送上門來,袁靜芝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在得知張學良夫妻的地址後,袁靜芝來到雪竇山,跪在山中寺院痛哭。哭聲驚動了張學良夫婦,便叫人查看。得知乃是蔣孝先遺孀。

張學良對於將孝先之死,本就心懷愧疚,於是前往安慰。但袁靜芝卻乘著張學良不備,欲掏槍行刺。她的動作被于鳳至看到,她立刻上前,裝作要摔倒壓住了袁靜芝的手。並且開口道歉,說自己身體不好,不小心。就這樣化解了危機。

于鳳至舊照

然袁靜芝還是沒有放棄報仇,在了解到張學良會在傍晚散步時,她偷偷藏在了一旁,準備再次刺殺。但槍打偏了,沒能傷到張學良,之後護衛要將她抓起來。這時,于鳳至走了過來,叫人放開她,並對她說了一句話:我是漢卿(張學良字)的妻子,如果你一定要殺他,那就讓我代他一死吧。

于鳳至的深情和大義,讓袁靜芝深感敬佩和理解。她放下手中的槍,抱著于鳳至痛哭不已。及至袁靜芝晚年,提起于鳳至,她仍覺敬佩不已。

相關焦點

  • 張學良曾兩次在溪口遇刺,于鳳至一句話,讓刺客放下抱頭痛哭
    西安事變發生之後,蔣介石的人身安全在張學良的力保之下,並沒有受到楊虎城的威脅。但是身為蔣介石侍衛長的蔣孝先,卻是被東北軍意外槍殺。張學良對此十分過意不去,西安事變發生後次年,張學良讓人為蔣孝先的遺孀送去一筆錢,希望其能夠用這一筆錢,為蔣孝先做一場法事,超度他的亡魂。
  •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但是,這一震驚中外的大事件的爆發,在具體細節上,據張學良晚年回憶,又是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什麼呢? 首先得說說日軍入侵華北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衝突。 面對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蔣介石置外敵於不顧,仍然要張學良「剿共」。
  • 為什麼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實在是逼上梁山啊!」
    81年前的12月12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西安事變」,這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針對蔣介石發動的兵諫。與蔣介石有結拜之交的張學良,為什麼要採取「兵諫」這種極端方式扣押蔣介石?用張學良自己的話說,這「實在是逼上梁山啊!」其實,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經歷了從「善說」「哭諫」無效,到最後被逼無奈發動「兵諫」的過程。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蔣介石是如何被扣押的?
  • 西安事變真相還原 毛曾經給張學良的親筆信
    可是, 西安兵變仍是一個謎團,其中很多秘辛至今無解,因為事變的核心人物張學良、楊虎城,以及推動或捲入事變的一大批國共領袖和軍政要員,都已先後作古。不料就在2013年,一批關於西安事變的秘密文件意外曝光,在美國紐約被集中拍賣,總成交價高達270萬美元,而其中就有毛澤東給張學良的親筆信……這批秘密文件是從哪裡來的?
  • 晚年的張學良否認,他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將功補過,表示問心無愧
    提起張學良,就不得不說一下三件改變歷史的大事:九一八事變、東北易幟、西安事變。其中,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是張學良一生的汙點,而後面兩件事則是他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楊虎城和張學良在一次交談中,決定逼蔣抗日我們要想知道真相,就必須要還原西安事變。楊虎城的孫子楊瀚花費多年時間,整理很多檔案和楊虎城的私人信件後,還原了部分西安事變的歷史細節。1936年上半年的一天,張學良邀請楊虎城去他家商討一些事情。
  • 4點原因告訴你,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老蔣聯合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和平解決,1936年12月,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軟禁。一,民族大義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東北軍如王以哲、于學忠等部分高級將領深明大義,不願意與南京政府直接對立,從而打起內戰。因為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正是為了促成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南京,並不是因為錯信宋氏兄妹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押了當時在西安巡視的蔣介石,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沒有想過之後如何處理蔣介石,只是提出了「救國八項主張」,對於最終如何處理蔣介石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 「西安事變」,誰才是背後真正的主謀?張學良晚年終於給出了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儘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虎城當時的頭銜是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張學良則是西北「剿總」副司令。
  • 假如張學良沒有發動西安事變,他會成為民族英雄式嗎?
    張學良不僅花心,據說當時,他還抽大煙,之後又喜歡上了民國才女趙一荻,人稱趙四小姐。趙一荻有才華,又有長相,她的外表深深打動了張學良。以致後來,張學良要與結髮妻子離婚,和趙四小姐在一起。 可能了解一些朋友都知道,後來,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一直是趙四小姐陪著張學良度過幽禁的歲月,可見兩人還是真心相愛的。而趙四小姐能夠在張學良落難的時候一直陪他走到底。
  • 張學良死前,終於說出西安事變的一個秘密,蔣介石曾要他一生保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不單只是張學良,楊虎城和蔣介石三人之間的博弈,同時還涉及到很多軍閥等勢力在背後的鬥爭,晚年張學良在做口述史的時候,對西安事變做了非常全面的回憶,同時他也透露了一個一直以來他都在保守的秘密,原本以為這個秘密他會保守一生,但沒想到最後他還是說了出來。
  • 齊世英口述:張學良說搞西安事變是我逼的
    就這樣我沒有去,而西安事變就發生了。西安事變發生後,我儘量設法營救蔣先生,在客廳擺一張行軍床,旁邊擱著電話,我派邵柏源(王以哲的小學同學)到西安去見王以哲,行前我帶他去看何應欽,何應欽說:「王以哲的部隊必要時往胡宗南這邊靠,才能保存這部分隊伍。」我告訴邵柏源轉達王以哲說:「最好能在裡面想辦法把蔣先生救出來,如果不能的話,自己不要待在西安,把部隊往胡宗南這一邊靠。」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統帥張學良與西北軍統帥楊虎城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逮捕了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張學良個人對蔣介石是非常崇拜的,他認為,蔣介石乃當今中國第一人,只有他才能救中國。晚年張學良也談到這一點。四、鞏固西安事變取得的成果西安事變和談協議有宋子文籤字,蔣介石未籤字。蔣介石同意到南京後可以同中共開展和談,合作抗日。張學良陪同老蔣回南京,有鞏固西安事變成果,督促蔣介石履行其諾言的意思。
  • 張學良晚年談西安事變,執意送蔣回南京遭反對,但已抱著必死決心
    提起張學良,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那個風流倜儻的帥哥,同時也是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之一,東北王張作霖的愛子,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不過,在晚年的時候,張學良表示,一生中最佩服一個人,而此人並非是毛主席也不是蔣校長。那麼,他口中所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 究竟誰才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楊虎城之孫說出了真相
    西安事變」過去了76年,然而仍然有諸多未澄清的問題: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中起了多大作用?蔣介石為什麼殺他而不殺少帥張學良? 「西安事變」後幾十年,張、楊兩家人再沒見過面,楊虎城之孫楊瀚抱著了卻父親遺願的想法,曾兩次赴美探望張將軍。但出乎他的預料,張學良對「西安事變」隻字不提。 為了解開謎團,楊瀚費時多年,收集整理了大量解密檔案和當事人的私人文件。 那麼,蔣介石為什麼要如此殘殺楊虎城及其子女和隨從呢?
  • 還原西安事變當天:蔣介石最擔心紅軍發動襲擊
    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宋美齡,這些大人物經歷了什麼? 「西安事變」背景回放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
  • 「西安事變」蔣介石自覺必死,留下3封遺書,張學良拆開沉默良久
    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非常重要,這次事件促成了國共統一戰線,兩黨所帶領的部隊,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為後來的抗戰勝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策劃發動了"西安事變",直接扣押了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地位顯赫的蔣介石被屬下扣押,非常突然,他內心也無法接受。
  • 曾不可一世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被"坑"垮,到底是誰之過錯?
    當年中原大戰時,就是因為張學良的投靠才讓蔣贏得了勝利。若是張學良沒有表態,或者倒戈另一方軍閥,那麼蔣的總統之位不可能坐的如此安穩。那麼,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且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隊伍,為何在抗戰戰爭中的名氣遠不及川軍還有桂軍等,它們去了哪裡,換句話說,是誰在"西安事變"後"坑"垮了東北軍?世人皆知雙十二事變,但緊接著發生的"二二事件"卻並無多少人知曉。
  • 西安事變後傳:東北軍、西北軍的結局
    何應欽時任軍政部長,是當時的三號人物,一號是蔣介石,二號是此時還在西安被軟禁的陳誠。這一天,何應欽和馮玉祥、孔祥熙等南京軍政要員,在民國元老李烈鈞家中聚會,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群情振奮,舉杯相慶,連平時不喝酒的馮玉祥,也破例幹了—杯。 四天後,軍事委員會大法庭開庭審判張學良,李烈鈞擔任審判長。在西安事變發生後,李烈鈞曾經發電文給張學良:「父仇未報更釀內亂,何以為子?
  • 混亂與內訌,失落與悲壯,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結局大揭秘
    張學良的東北軍與老蔣的矛盾越來越大,直接導致了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的東北軍與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共同發動了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西安事變,老蔣在華清池被抓。十七路軍扣留了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跟隨老蔣的國民黨軍政要員。
  • 參加「西安事變」的東北軍,後來怎麼樣了
    1936年12月25日,達成兵諫目的的張學良陪同老蔣乘坐專機返回南京後。次年1月2日,軍事法庭對張學良進行審判。在老蔣的授意下,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10年,剝奪公權5年。實質上,國民黨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解除對張學良的軟禁。 處理完了首腦,接下來輪到「次要罪魁」了。此時,意外發生了,東北軍發生了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