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楊兩家也算至交,然而楊虎城的後人在夏威夷拜訪百歲張學良的時候,張只是禮節性地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一言不發。對於張學良的反應,楊虎城的後人一直不得其解。實際上,在張學良的口述中為我們做了解答。
西安事變,張學良天真地認為還可以與蔣愉快地玩耍。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急著要回南京,此時的張學良天真地認為還可以與蔣愉快的玩耍,不顧楊虎城的勸阻,執意要送陪同蔣介石一起回南京,給足蔣面子,企圖以此得到蔣的諒解。誰知道他一下飛機,就被蔣介石囚禁,直到1990年才獲得自由。
張學良的離去,造成楊虎城孤木難支,被迫出國考察。西安事變的時候,張學良有十幾萬的東北軍,再加上楊虎城的西北軍,本可以與蔣介石抗衡的,怎奈得張學良被囚禁,東北軍群龍無首,被蔣介石給分割接管,造成楊虎城孤木難支,被迫出國考察。
蔣介石誘捕楊虎城,一家被殘忍殺害。在七七事變之後,楊虎城將軍一心想著回國抗戰,而蔣介石一直對楊懷恨在心,以抗戰為藉口進行誘捕。楊虎城一家從1937年開始,被殘酷地監禁了12年之久,楊虎城的妻子在獄中被折磨而死,而楊虎城以及他的兒子和10歲的女兒在1949年更是被全部被慘殺於重慶歌樂山半山坡上的戴公祠。
後來,楊虎城的後人在夏威夷拜訪了百歲張學良的時候,張只是禮節性地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一言不發。關於此事,在張學良的口述中為我們做了解答。1993年春,張學良重獲自由後接受訪問時,他說楊虎城是受他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後來他的口述史中對楊虎城表露了很多抱怨,後悔「搭了這個夥計(楊虎城)」,又批評「西北軍簡直沒用」,令他「傷心極了」。
通過以上張學良的採訪和口述可知,張學良對楊虎城既有自己作為主謀,發動西安事變,連累到楊虎城一家慘死,而自己苟活下來而感到羞愧,又有對楊虎城及其西北軍在他被囚禁的時候,無所作為的抱怨,有後悔與楊搭夥之意。正是這種複雜的情感的交織,導致了張學良面對楊虎城將軍的後人無言以對。各位,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