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學良面對楊虎城的後人一言不發,張學良的口述給出了答案

2021-01-09 密探零零發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楊兩家也算至交,然而楊虎城的後人在夏威夷拜訪百歲張學良的時候,張只是禮節性地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一言不發。對於張學良的反應,楊虎城的後人一直不得其解。實際上,在張學良的口述中為我們做了解答。

楊虎城和張學良

西安事變,張學良天真地認為還可以與蔣愉快地玩耍。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急著要回南京,此時的張學良天真地認為還可以與蔣愉快的玩耍,不顧楊虎城的勸阻,執意要送陪同蔣介石一起回南京,給足蔣面子,企圖以此得到蔣的諒解。誰知道他一下飛機,就被蔣介石囚禁,直到1990年才獲得自由。

張學良送蔣介石上飛機

張學良的離去,造成楊虎城孤木難支,被迫出國考察。西安事變的時候,張學良有十幾萬的東北軍,再加上楊虎城的西北軍,本可以與蔣介石抗衡的,怎奈得張學良被囚禁,東北軍群龍無首,被蔣介石給分割接管,造成楊虎城孤木難支,被迫出國考察。

楊虎城一家被監禁

蔣介石誘捕楊虎城,一家被殘忍殺害。在七七事變之後,楊虎城將軍一心想著回國抗戰,而蔣介石一直對楊懷恨在心,以抗戰為藉口進行誘捕。楊虎城一家從1937年開始,被殘酷地監禁了12年之久,楊虎城的妻子在獄中被折磨而死,而楊虎城以及他的兒子和10歲的女兒在1949年更是被全部被慘殺於重慶歌樂山半山坡上的戴公祠。

楊虎城一家遇難

後來,楊虎城的後人在夏威夷拜訪了百歲張學良的時候,張只是禮節性地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一言不發。關於此事,在張學良的口述中為我們做了解答。1993年春,張學良重獲自由後接受訪問時,他說楊虎城是受他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後來他的口述史中對楊虎城表露了很多抱怨,後悔「搭了這個夥計(楊虎城)」,又批評「西北軍簡直沒用」,令他「傷心極了」。

張學良與楊虎城後人見面

通過以上張學良的採訪和口述可知,張學良對楊虎城既有自己作為主謀,發動西安事變,連累到楊虎城一家慘死,而自己苟活下來而感到羞愧,又有對楊虎城及其西北軍在他被囚禁的時候,無所作為的抱怨,有後悔與楊搭夥之意。正是這種複雜的情感的交織,導致了張學良面對楊虎城將軍的後人無言以對。各位,你們說呢?

相關焦點

  • 楊虎城孫子見到晚年張學良,由衷地表達祝福,張學良卻是一言不發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與張學良合作,發動了西安事變,事情的結果是積極的,但是作為當事人,楊虎城和張學良之後也被分別囚禁,1949年,楊虎城遇害,而張學良則是被蔣介石下令帶到臺灣繼續囚禁。相對於楊虎城而言,張學良的下場是非常好的了,1990年,張學良被釋放,一年後,他前往美國,當時楊虎城的孫子楊瀚聞聽聞張學良在美國時,作為和祖父相交甚密的人,楊瀚聞決定去拜訪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張學良,楊瀚聞以為他會因為楊虎城的被害而傷心痛哭,誰知張學良並不是這樣,當旁邊的人告訴眼前的人是楊虎城的孫子後,張學良並沒有顯得很是高興,反而只說了一句話:「你好,你好。」
  • 楊虎城嫡孫楊瀚,探望百歲張學良,為何張學良只顫抖吐出四個字
    引言楊瀚曾兩次去到夏威夷拜訪張學良,年進百歲的張學良聽說是楊虎城的後人來看望他,感到非常震驚,甚至身體都微微顫抖,對楊瀚說了四個字。楊虎城將軍想必大家略有耳聞,他的所做可以說直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稱得上是一位風流人物。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後,只說了四個字
    我先後兩次在夏威夷面見張學良老人。當時,他將近百歲。他老人家聽說楊虎城的後人前來探望時,表現得有些震驚,身子不禁顫抖了一下,只說了四個字。我面前的張學良確實是老了。說上述這番話的人名叫楊瀚,他是楊虎城將軍之孫。楊瀚的父親是楊拯民,楊拯民是楊虎城將軍的長子。
  • 張學良被釋放後,透露「一個秘密」,揭開楊虎城被害直接原因
    提起西安事變,就不得不說張學良和楊虎城這兩個發動此事件的領導人物,但大部分人首先想起的往往是張學良,再然後才想起楊虎城,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次事件是由張學良帶頭髮起的。 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和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逼迫他抗日,後來在外界的幹預下,他們才將蔣介石放了出來。但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命運也發生了重大轉折。
  • 張學良晚年終於給出了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號召儘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虎城當時的頭銜是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張學良則是西北「剿總」副司令。
  • 一級上將張學良,二級上將楊虎城,有啥區別?
    4月2日,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八人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這裡面除了何應欽屬於蔣的嫡系以外,剩下的七人都是派系首領。
  • 張學良口述歷史:9·18不抵抗 我為什麼不辯
    199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與張學良商定開展口述歷史的工作,從1991年12月至1993年8月,採訪者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功底的張之宇、張之丙姐妹;組織者是哥大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桂勵博士;業務指導是哥大收集中國政要口述資料計劃的制定者之一——馬丁?韋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這是張學良親口說的,夫人就是指宋美齡。1936年12月,在民族危亡的緊急時刻,張學良與楊虎城毅然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本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轉眼間兩人就變成了敵人,張學良成為蔣介石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背信棄義,漠視兄弟之情,背叛國民黨等等一系列的罪狀都扣在愛國將領張學良頭上。
  • 囚禁張學良50年,花了多少錢?蔣介石:一年開銷抵得上一個步兵團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攻破蔣介石在西安的住處。楊虎城一馬當先踹開了蔣介石的門,一群士兵一湧而入,幾十桿槍黑洞洞地對著蔣介石渾身上下,像是要立即將蔣介石打成蜂窩。
  • 張靈甫子女、張學良子女、楊虎城子女近況,簡直太優秀!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 ,生於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張閭琳 1930年出生 ,是張學良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人稱「趙四小姐」的趙一荻。
  • 張學良,站在歷史轉折點上
    冷靜處理複雜局面  皇姑屯事件後穩定大局  1928年6月4日清晨,日本關東軍製造了震驚世界的「皇姑屯事件」,炸毀了張作霖的專列車廂,此時張學良才28歲。  在20世紀九十年代張學良的口述歷史中介紹,他曾三次向蔣介石提出請戰書,要求參加抗日,但都被拒絕了。
  • 張學良晚年回憶一生三大後悔之事
    張學良影視劇中照片(文章飾演) 張學良的一生頗為傳奇,對後人的理解為,有救國之大功,有失東北要塞之過錯,那麼他這一生到底是做對的多,還是反映反對他的人多呢?
  • 張學良為何痛恨齊世英?
    可見張學良對齊世英這個人是恨之入骨的,居然在時過境遷之後依然憤懣於心。那麼我們不禁就想知道,這個齊某人到底是何許人呢?盡使得這個曾經「撬動」中國歷史的張少帥如此「記掛」。我想,如果齊邦媛的《巨流河》沒有在大陸出版的話,許多讀過《張學良口述史》的人大概會對齊世英抱有成見了。我們大概會認為這是個只會「搗亂」,只會鑽營政治的「政客」。
  • 口述歷史 張治中三訪張學良!
    口述│張素我   整理│周海濱  本文授權轉自《看歷史》雜誌(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1947年10月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張學良的來到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 晚年的張學良否認,他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將功補過,表示問心無愧
    張學良但晚年的張學良,在面對採訪時,承認「東北不抵抗」確實是他的錯誤,他沒有很好地判斷當時的局勢,想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張學良所說的那樣嗎?楊虎城和張學良在一次交談中,決定逼蔣抗日我們要想知道真相,就必須要還原西安事變。楊虎城的孫子楊瀚花費多年時間,整理很多檔案和楊虎城的私人信件後,還原了部分西安事變的歷史細節。1936年上半年的一天,張學良邀請楊虎城去他家商討一些事情。
  • 熱河戰役後張學良決心改頭換面,揭秘張少帥的戒毒風雲
    在我國風雲變幻的近代史上湧現出很多風雲人物,尤其是歷史上著名的「東北二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今人們有誇這對父子的,也有嘲諷他們的,從來沒有個定論。
  • 張學良死前,終於說出西安事變的一個秘密,蔣介石曾要他一生保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不單只是張學良,楊虎城和蔣介石三人之間的博弈,同時還涉及到很多軍閥等勢力在背後的鬥爭,晚年張學良在做口述史的時候,對西安事變做了非常全面的回憶,同時他也透露了一個一直以來他都在保守的秘密,原本以為這個秘密他會保守一生,但沒想到最後他還是說了出來。
  • 4點原因告訴你,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老蔣聯合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和平解決,1936年12月,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軟禁。張學良作為大帥張作霖長子,接手東北軍,加上他本人在東北講武堂畢業之後,一直在東北軍中任職,在部隊的威望很高。那麼問題來了,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近20萬東北軍為何沒有去營救張學良呢?原因有4個,我們分別來說說。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張學良與楊虎城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經過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宋子文、宋美齡談判,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下面咱們來分析張學良如此行動的原因。一、負荊請罪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學習古人兵諫,逼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這是以下犯上,多少有些罪過的。所以張學良親自到南京領罪,顯示個人不是為私事犯上,敢作敢當。二、為了老蔣的安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