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少帥把蔣介石置於何地?

2020-12-25 中亮郎

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少帥張學良一生當中的是非功過,但對於張學良的評價,在他的人生歷程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那便是1936年爆發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就是因為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二人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介石發動的一次事變。

在張學良的身上,國人對他最基本的認識當中,似乎只有兩個標籤:

①張學良不放一槍一炮便將東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人,要知道當時老帥張作霖可是剛剛被日本人陷害而死,儘管蔣介石當時面對全國所奉行的是「安外必先攘內」的不抵抗政策。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張學良不放一槍一炮,證明了他是個好軍人;

②胸懷大志且富有愛國主義情感的張學良,立足於民族大義之上,連通楊虎城將軍對蔣介石慨然發動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成功爆發,對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從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這一角度上來看,證明了他是中國人;

有人說:「自古忠孝難雙全」,其實我個人是比較認同這句話的,但如果將這句話用在少帥張學良的身上,似乎在絕大多數人的腦海當中並不認同。為什麼當時面對著日本關東軍的虎視眈眈,張學良要堅持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從而將東三省拱手相讓呢?張學良當時如果帶領著幾十萬的東北軍誓死抵抗日本關東軍的話,那麼之後的中日形勢又會如何?張學良是否又會繼續在「民族的罪人」和「民族的功臣」之間飄搖不定?

大家在對張學良做出評價的同時,一定要想到,如果張學良當時誓死抵抗日本關東軍侵略東北的話,那麼西安事變也許就不會發生了,沒有西安事變的話,僅僅憑藉著張學良手下幾十萬關東軍的抵擋日本軍隊,那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會提前順利形成嗎?最後的結果究竟如何?張學良當時放棄東北而發動西安事變舉動的對錯與否,其實這當中是蘊含了很多方面信息的

眾所周知,西安事變成功發動之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奈何從此一去不復返,長達半個世紀的監禁,幾乎讓曾經響徹全國的張學良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其實現在看來,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促成了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這算是大功一件!但當時先是變,如果沒有發動成功,那麼張學良的結局依舊不會有什麼改變,而且對於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形成的推動作用是大是小,我們也不了了之。

有人說: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並沒有輸給蔣介石,而是完完全全的輸給了宋美齡。

宋美齡說:我們對不起漢卿。

張學良說:如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蔣介石說:吾妻愛國明義,應知今日一切須以國家為重。

如今看來,至於蔣介石為何沒有在西安事變殺掉張學良,似乎民眾內心當中已經有了答案,那便是這之間有著「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的作用。如果當時沒有宋美齡對蔣介石極力勸阻威脅的話,誰也不敢保證張學良的下場如何?畢竟他可是曾經將刀放在蔣介石脖子上、把槍口頂在蔣介石腦門上的人

1925年,東北軍打敗孫傳芳之後,第一次大搖大擺地進入了上海,也正是這一年給了張學良第一次和宋美齡見面的機會。當時的張學良已經結婚,而宋美齡當時未婚,兩個人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已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兩人當時都只有20多歲,張學良的相貌比較出眾,素有「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美稱;而當時的宋美齡相貌更為出眾,張學良對宋美齡更是一見傾情,被她的氣質所傾倒。此後的時間裡,宋美齡一直帶著張學良出入上海各個地方,二人在當時已經成為十裡洋場最耀眼的兩顆明珠。

如果當時張學良沒有結婚,或者說是不受當時大環境的影響,恐怕張學良早已將宋美齡成功追到手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宋美齡當時會拒絕張學良嗎?與此同時,當時擔任上校的蔣介石几乎也在追求宋美齡的路上,對於宋美齡而言,他最終在綜合利弊之下,還是選擇了蔣介石。當然,宋美齡沒有選擇張學良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並不能說明宋美齡心中沒有張學良,我們僅僅能從張學良自西安事變之後所受的待遇,便能看出來張學良在宋美齡心中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晚年的張學良在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偶爾便向採訪他的美籍學者王書君脫口而出:

「如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接受採訪時,張學良就是這樣說的,張學良的旁邊還有一直伴其終老的趙一狄女士在場(趙四小姐)。由此可見,張學良年輕之際,確實喜歡過宋美齡,而且這一輩子活下來,張學良特別感謝和感激宋美齡。拋開兩個人之間的愛情而言,更重要的是宋美齡保護了張學良,雖然張學良被囚禁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但這也是一種宋美齡對張學良的一種變相保護

張學良曾親口說過: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西安事變後我沒死,關鍵是蔣夫人幫我,我認為蔣夫人是我的知己,蔣夫人對我這個人很了解,她說西安事變,我不要金錢,也不要地盤,我要什麼?要的是犧牲蔣先生,原本是要槍斃我的這個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後來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國的駐華公使寫的。」

這位美國的駐華公使在文件中這樣寫道:

「宋美齡對蔣介石先生說,如果你對那個小傢伙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離開臺灣,還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布出去。」

由此可見,宋美齡對張學良確實是極為用心良苦的,他似乎都能夠將自己的生命置於不顧,也要將張學良妥善的保護起來,不讓蔣介石傷他一分毫毛。要知道當時西安事變之中的蔣介石險些被張學良槍斃,對於蔣介石而言,這是他人生當中最為難以啟齒的一件事情了。但因為宋美齡對蔣介石的勸阻以及威脅,蔣介石最終向宋美齡妥協了,從側面便可以突出蔣介石對宋美齡的喜愛程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宋美齡對張學良的這種保護涉不涉及到政治原因呢?還是說宋美齡只是出自於自己對張學良的「20多歲時那種喜歡呢」?這一點我倒不太清楚了,總而言之,正如張學良晚年所說的:

「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真不知道宋美齡將蔣介石置於何種地位,或許在蔣介石心目當中,任何事情都比不了宋美齡,需要著重表明的一點是:蔣介石對宋美齡不僅僅是喜歡,更多的還有政治軍事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說,蔣介石當時離不開宋美齡。

相關焦點

  • 張學良和蔣介石妻子宋美齡的全英文書信,揭露了兩人的關係
    一個是上海灘有名的大家閨秀,另一個是風度翩翩的少帥,相見之後的兩人分別被對方身上不凡的氣質所傾倒,張學良說她「美若天仙」,宋美齡則稱他為「萊茵河畔的騎士」。兩人之後也曾遊玩過幾次,而且不論是在政治還是英文方面的交流,他們都有著共同語言。
  • 七十六年關懷備至,沒有她,張學良真的活不下來嗎?
    如是,每每憶及與蔣介石的恩怨情仇,張學良都堅持認為,西安事變後蔣介石不殺他,是有宋美齡護著他。 在《世紀行過——張學良傳》中,張學良有這樣一段話:「蔣先生是要把我槍斃了的,這個情形我原先不知道,但是我後來看到一個東西,是美國公使JOHNSON寫的,宋對蔣先生說,『你對那個小傢伙,你要對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開臺灣,我把你的事情都給你公布了』。這句話很厲害。」
  • 張學良幫宋美齡隱瞞了什麼秘密?老蔣一輩子都被蒙在鼓裡
    張學良在晚年寫了一首詩,叫《古今英雄》。不一定是好脾氣的英雄。雖然我不是個英雄人物。只是好色如英雄",年輕時的張學良。真是個多情的人,他曾自詡:「平生無遺憾,只愛女人」。張學良有很多女朋友,有很多紅顏知己。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這是張學良親口說的,夫人就是指宋美齡。1936年12月,在民族危亡的緊急時刻,張學良與楊虎城毅然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本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轉眼間兩人就變成了敵人,張學良成為蔣介石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背信棄義,漠視兄弟之情,背叛國民黨等等一系列的罪狀都扣在愛國將領張學良頭上。
  • 蔣介石的葬禮上,宋美齡遲到了一小時,原來她是為了等張學良
    因為這個人在蔣介石生前就因為西安事變被蔣介石將他軟禁了,他怎麼會來哀悼蔣介石呢?然而事實卻十分地出人意外,張學良不僅來了,而且據說還是受蔣夫人的邀請來出席蔣介石的葬禮的。 並且宋美齡出席葬禮時,遲到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等張學良到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學良逝世後,已經100多歲的宋美齡送來輓聯,上面寫了什麼?
    但張學良也曾說:兩位女性是他一輩子難以忘記,一位是趙一荻,這是一個深情的女子,不圖張學良任何東西,心甘情願的陪他一輩子,這絕對是一種深深的愛,還有一個就是宋美齡,宋美齡是他的知己,也是真正懂他,了解他需求的人。
  • 張學良病逝夏威夷!宋美齡說出埋藏多年的心裡話,聽完讓人心酸
    宋美齡和張學良之間的關係,始於1925年的上海,兩人初次見面,張學良就被宋美齡身上散發的特殊氣質所吸引。張學良被這個女人迷住了,後來還說還好自己娶了老婆,不然不知道和宋美齡會成為什麼關係呢。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後,只說了四個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在西安,楊虎城與少帥張學良一起發動了捉蔣兵諫,逼蔣抗日,直接促成了抗日統一戰線。西安事變得到解決後,蔣介石立即對張、楊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張學良將軍被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囚禁了五十四年之久。活了一百零一歲的少帥在晚年時曾感慨地說:「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歲,以後就沒有了。這是我的生命。」
  • 張學良被軟禁後,有人竟然警告蔣介石:你若動他,我就動你!
    當時為了國內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後蔣介石對張學良恨之入骨,甚至想要把他處決,兩人之前本來是很好的朋友,因為這件事蔣介石多年後仍然難以釋懷
  • 張學良吃喝x賭抽大煙,為何能活到101歲?學者:這得感謝蔣介石
    前段時間一部名叫《少帥》的抗日時期電視劇火了,這部電視劇主要描述的就張作霖和張學良的生活和所做的豐功偉績。影片深受人們的喜愛,角色選擇和人物形象都讓這部片得到了讚美。但年少時的張學良真的像影片中表達的那麼優秀嗎?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非同一般,可以說如果不是張學良,很難說蔣介石能取得北伐戰爭的徹底勝利和能夠迅速的在名義上統一中國。在歷史前進的緊要關口,少帥又一次助蔣成功,鞏固了蔣介石的統治。中原大戰如果張學良不參與助蔣,蔣介石雖然也可能會取勝,但是代價會大很多,時間會更長久,人民也會遭受更大的戰爭苦難。
  • 張學良去世時,宋美齡送去花圈,上面4個字道出兩人76年真實關係!
    很多人喜歡民國,懷念民國,因為在那個動亂紛爭的年代,有無數的傳奇故事,有些人終究被歷史選擇,成為左右時局的人物,比如人稱「少帥」,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張學良和家族顯赫、貌美優雅的宋美齡,一個半生戎馬攪動天下,一個一生權傾朝野絕代芳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高壽,張學良101歲,宋美齡106歲。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託人用飛機送去花圈,僅6個字,卻字字扎心!
    在近代史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真摯友人關係,比如宋美齡和張學良。年輕時,張學良是東北的少帥,而宋美齡是財閥宋家的千金大小姐,如果兩人能夠走在一起,絕對是良才女貌。宋美齡對張學良也十分賞識,但是兩人認識的時候張學良已經有了妻子,所以兩人只能算紅顏知己。在西安事變登場的諸多人物中,宋美齡和張學良無疑是兩位主角。
  • 臺灣北投,「少帥」故居今何在
    農曆春節前,我因工作在臺北滯留三天,頭一天到的晚,尾一天匆匆要離開,所能用來遊覽的只有當中的那天。
  • 少帥保護神一生的知己、夢中情人,相悅百年,恨不相逢未娶時
    離機時,我以不經意的語氣請他不要讓他的部下搜查我的行李,以免弄亂了不易整理。他聽後一怔,立即答道:『夫人哪裡話,我怎麼敢那樣做。』」宋美齡與張學良一次談話中,希望他在12月25日前,把委員長放了,也算是送她一份聖誕禮物。張學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宋美齡的請求。12月25日,張學良履行對宋美齡的承諾,放了老蔣。講義氣的張學良執意要親送蔣介石回南京。
  • 張學良曾經說「若不是已有了太太,我一定會猛追宋美齡的」
    在張學良的眼裡,宋美齡是「絕頂聰明」且「近代中國找不出第二個」的優秀女性。張學良說「若不是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餘人。
  • 2018年張學良女兒102歲,透露蔣介石為何關父54年,理由只有2個字
    ——卡爾·貝克 張學良是一個傳奇人物,兩次直奉戰爭初出茅廬,東北易幟一夜成名,西安事變更是讓他成為了英雄。而且他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又位高權重,人稱「少帥」。但活了101歲的他,有54年都是在牢獄中度過,放眼世界也是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蔣介石臨死都不肯放了他,說出「不可放虎」四個字呢?張學良的女兒張閭瑛透露了其中的原因,僅僅是因為2個字。
  • 文藝局 電視劇《少帥》:現在的官二代,跟張學良沒法比
    27歲的少帥成為國中實權人物爭奪的對象。最終蔣介石更勝一籌。臺灣歷史學者張德瑞在著作《山河動》中記述,張群、吳鐵城作為蔣介石的代表赴東北與少帥談判時攜有巨款,如不夠可隨時從中國銀行提款。為拉攏張學良,蔣的心腹張群曾花21個通宵陪張學良打麻將,並在麻將桌上有意「放水」,博其歡顏。28歲,張學良出任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張學良:我和于鳳至的婚姻眾說紛紜,但真相他們都猜錯了
    張學良將軍當年風流倜儻,身邊從不缺少俏麗佳人,晚年時他還開玩笑地說:「我前後有11個女朋友。」 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卻在他90歲的時候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少帥口中的這個人,就是當年默默等待了他半個世紀,到死都沒能見上一面的第一任妻子于鳳至。
  • 宋美齡臨終前說她一生對不起三個男人,真正對不起的人只有張學良
    2003年10月24日,106歲高壽的宋美齡,在美國紐約去世。有民間傳言,說宋美齡在臨終前,曾說過她這一生對不起三個男人:丈夫蔣介石,哥哥宋子文,朋友張學良。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正式的出處,世人臆測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站在宋美齡的視角分析,對於這三位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她真正對不起的,也許只有朋友張學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