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張作霖為兒子找了一門親事。他看中了老友的女兒于鳳至。在父親威逼之下,張學良成親了。于鳳至成為了他的原配。二人相差三歲。常言道,女大三,抱金磚。儘管張家人都喜歡這個兒媳婦。張學良卻滿腹怨言。他剛剛被送往海外留學。在那裡,他信奉的是民主,自由的信仰。對於愛情,他更是要自己做主。
嫁給少帥
結婚當日,張作霖便撂下狠話。"原配夫人必須是于鳳至。婚後,你若不喜歡媳婦。大可以放在母親(繼母)盧氏那裡。"生於軍閥世家,張學良沒有半點自由。木已成舟,他只好選擇離開。在家裡,于鳳至操持一切。她承擔著丈夫的責任。每逢初一十五,族裡親人拜壽祈福。作為長孫兒媳,她一定要陪伴左右。
在外人眼裡,這或許就是一個花瓶式的女人。于鳳至有著出眾的相貌,她更識文斷字,還能夠吟詩作對。在大老粗張作霖眼中,擁有這樣的兒媳,這是張家的幸運。多年之後,當張學良回顧自己的一生。他也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冥冥之中,這個女人將為張家帶來福報。在亂世之中,這位佳人創造了輝煌的神話。
1922年,奉系入駐北平。北洋派系內部鬥爭不斷。在段祺瑞倒臺後,張作霖看準了機會。三十萬東北軍一擁而上,他們立刻佔領了平津,控制了華北。出關稱王,號令天下。一時之間,張作霖無比風光。在東北,張家也非常氣派。走在奉天的大街上,于鳳至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名媛。
不過,外人只看到了光鮮的外表。真正的苦楚,只有于鳳至自己知道。她成長在書香門第,曾經是奉天女子師範的高材生。信仰新式學校,追求女性獨立,這何曾不是自己的理想。遺憾的是,一紙婚書遞來,她只能回家履行父母的婚約。在父母的勸說下,她嫁入了張家。"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樣的話語,用在于鳳至身上,真的太貼切了。
少帥被囚
1924年,南方革命勢頭興起。張學良帶兵來到了上海。在這裡,他碰到了趙四小姐。二人郎才女貌,一見傾心。他們過起了快活日子。數年後,張學良向趙四小姐求婚。他無法給趙一荻名份。即便如此,趙一荻還是答應了。從此,這個女秘書陪伴少帥左右。他們度過了真正的一生。
在東北,于鳳至聽到了風言風語。她裝作不知道。可到了夜間,孤苦寂寞湧上心頭。多少委屈都難訴於外人?1929年,東北易幟。張學良和蔣介石站在了一起。二人稱兄道地,互相欽佩。在這段時光中,于鳳至也頻繁出現在了國民眼前。張學良夫婦,蔣介石夫婦都備受讚許。伉儷情深,恩愛模範。
在這背後,則是一紙荒唐。1931年,東北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軍撤入關內。一時之間,國內罵聲四起。張學良,蔣介石成為了民族恥辱。在諸多人的呵斥下,張學良幡然醒悟。之後,他開始親近我黨。1936年,楊虎城將軍聯合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最終,全國統一抗日陣營成立。
事後,老蔣違背諾言,他將張學良軟禁起來。在這之後,于鳳至多方打聽。她找到宋美齡。可是對方卻閉門不見。在努力了無數次之後,她終於帶著趙一荻找到了少帥。在收了好處後,老蔣允許于鳳至陪伴少帥左右。此時,一堆爛攤子擺在了張家人面前。少帥的子女都還年幼,家裡已經花光了積蓄。
沒有辦法,于鳳至將少帥託付給了趙一荻。自己返回上海,籌劃賺錢養家。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經商是困難的。于鳳至卻無比堅強。她咬牙堅持,硬是扛了下來。1946年,她患上了乳腺癌。抱著一線生機,她帶著孩子遠赴美國。在陌生的國度,她一邊求醫問藥,一邊積極打拼。
拯救張家
于鳳至自學英語,後來又掌握了金融知識。利用手裡的積蓄,她盤下了一家投資公司。從股票市場入手,她一學就會。不得不說,這樣的能耐令人嘆服。不到十年,于鳳至就成為了華人圈子中鼎鼎有名的企業家。此時,她身體虛弱,藥不離口。即便如此,她還思念著丈夫。每年,她都要實地去臺灣看望。
趙一荻和少帥甜蜜相守。而在這背後,于鳳至撐起了張家。在她的培養下,三個子女都考入了世界名校。之後,子女們更是成為了美國的社會脊梁。1990年3月20日,于鳳至在洛杉磯市的獨棟別墅內安然離世。臨終之前,她要求子女將葬在大洋彼岸。不久,少帥張學良獲釋了。在趙四小姐的陪伴下,他來到了美國。
兒女們前來迎接。第二天,他們一同看望了母親的墓碑。張學良早就年輕不再。兩鬢斑白,一臉滄桑。他悄悄摘下墨鏡。然後看著墓碑上的于鳳至照片。往日情景,盡數浮現眼前。他又喊了一聲"大姐"。或許,他從來就沒有愛過于鳳至。這個大自己三歲的女人,張學良一直視為大姐。之後,他不經意一瞥。墓碑上赫然寫著"張于鳳至"四個字。
張學良激動難耐,眼淚泛出。他這才明白,在苦等了50年後,于鳳至依舊愛著自己。他這一生,愧對人家太多了。
結語
在外人眼中,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愛情故事令人稱頌。一生一世,相互陪伴,至死不渝。可是,作為原配妻子,于鳳至的苦楚又有誰明白了。這個溫婉的大家閨秀,這個傳奇的華人街女企業家。
她用一生踐行婚約諾言。不管張學良遭遇如何,她都不離不棄。你若富貴,我自遙望。你若困苦,我自陪伴。你若不在,我來承擔。可以說,于鳳至締造了非凡的一生。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女性的不屈毅力。她有著非凡才幹,卻愛錯了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