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法教祖師 中壇元帥

2021-02-07 半閑閣仙道館



 《中壇元帥》-李哪吒,是位家喻戶曉,深入民心的神祇。 

系《玉皇上帝》駕前中營元帥,統領東、西、南、北、中營神兵神將。

民間習以「三太子」、「太子爺」、「羅車太子」、「蓮花三太子」來尊稱。

按「封神演義」中記載:《中壇元帥》乃商紂人,出生在「陳塘關」,系「靈珠子」轉世,父親為陳塘關總兵「李靖」,母親姚氏。排行第三,上有金吒、木吒二位兄長。

『哪吒』自幼即天賦異秉,勇武有力,拜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為師,學藝七年後,奉師命下山探望父母。

一日,天氣炎熱,『哪吒』乃至東海沐浴,因身帶混天綾、乾坤圈兩樣寶物,使得龍宮大震,此時,龍王敖光大怒,乃派三太子敖丙前往察看,豈料,敖丙不敵『哪吒』而敗亡,更被抽龍筋。

龍王得知愛子慘死,悲憤難平,欲上朝奏稟玉帝主持公道,『哪吒』自知事態嚴重,求助師父「太乙真人」,真人授以隱身符籙,吩咐『哪吒』前往南天門攔截敖光,祈求赦罪,不料,『哪吒』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把龍王打得遍體鱗傷,結果,結下更深的仇恨。

一日,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登門問罪,『哪吒』自知惹禍,為還龍王太子之命,乃刻骨還父,刻肉還母,自戕而亡。

靈魂無所依附,四處飄遊,後被「太乙真人」施於蓮花化身,且真人又傳與『哪吒』火尖槍法,並賜風、火二輪,佐助武王代紂,為興周一大功臣。

另於佛教也述『哪吒』系毗沙門天王的王太子,據「大藏經」毗沙天隨筆護法儀軌所載: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護法佛法,欲攝縛惡人,故為一護神。

在民間,幾乎每座宮堂皆有供奉《中壇元帥》神像,一般信眾也常迎請三太子金尊安宅保平安。

更因「三太子」神像造型,皆採七歲幼童的身軀容貌,豐滿的面貌流露出童真的稚氣與笑容,且身穿甲冑,左手持乾坤圈,右手執寶戟,左腳踩著風火輪(或雙腳),身纏飛帶,如此靈活與天真的造型,更是吸引人們的目光,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

三太子聖誕為農曆九月初九日。

 

【臺灣臺南福安寺: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亦稱「太子元帥」,民間常簡稱為「太子爺」,也就是踏著風火輪的「哪吒太子」,在李靖的三個兒子中排行最小,故又稱為「哪吒三太子」。

祂的尊稱還有很多,因其裝備特殊,有輪有圈,所以又有大羅仙、羅車太子、李羅車、羅車公、金康元帥、金環元帥、中營神將、中營大將、玉皇太子爺、李哪吒、蓮花三太子等稱呼;其誕辰為農曆九月初九日。

在古典章回小說的「封神演義」有如下記述:殷周時代,有一位叫李靖的大將軍,是陳塘關的總兵官,他的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卻生下一團大肉球,剖開一看,裡面是一個白胖的嬰孩,便取名哪吒,傳為靈珠下世。

哪吒長大後,便拜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門下,學藝術家習武,由於秉賦極佳,一身功夫,的確十分了得;嗣因與東海龍王的三個太子戰鬥,把他們三個都打敗,並且打死了其中一個,還抽了他的筋;哪吒自知犯下大罪,難逃天庭懲罰,為了不連累自己雙親,惟有償命一途,所以他便剖腹還給他母親,剜骨碎肉還給他父親,以報答父母的大恩;後以靈魂無依,四處飄渺,他師父「太乙真人」心生憐憫,特地去到玉蓮池裡採取蓮花兩枝、荷葉三片,讓他化身重生。

當時值武王伐紂,哪吒便幫助西歧元帥姜子牙進軍殷都,完成大業。後來哪吒及其家人,都肉身成聖,被尊為通俗道教中神兵、神將的統帥。

傳說,「哪吒太子」是玉皇大帝駕前的神將大羅仙,統帥天上東、西、南、北、中五營,所以又稱「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玉皇大帝為了鎮壓人間妖魔鬼怪,特派他降世為李靖的第三子名哪吒,當他在降妖時,馬上成一尊三頭九眼八臂。身長六丈的神,頭冠金環,口吐青雲,足踏風火輪(一說磐石),身配飛帶,神力非常宏大,既能騰雲駕霧,又能呼風喚雨;所以才能收伏那九尾狐狸——妲己及暴虐無道的紂王。

臺灣地區的善男信女們,特別崇信中壇元帥〈暱稱為三太子或太子爺〉,也因此哪吒三太子也成為民間最倚賴的鎮妖驅魔的主要神將。

相關焦點

  • 中壇元帥
    玉皇駕前 中壇元帥 真孝忠勇天尊
  • 九月初九,恭祝中壇元帥誕辰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池永鎮天門。
  • 臺灣中壇元帥聯誼會 組團到祖廟進香
    N海都記者 偉強 盛鍾 通訊員 群華 海都訊 6月1日中午,來自臺灣中華道教聯合總會——中壇元帥聯誼會八家宮廟一行95人,在臺南新營太子宮主委王獻彰的帶領下,恭捧分靈媽祖、中壇元帥等神尊,組團第一次赴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說起哪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道教神祗(道教護法神)。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被尊稱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玉帝命池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 中壇元帥大天尊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說說哪吒「中壇元帥」和「三壇海會大神」由來,這都是什麼神職?
    在我國的神話故事和道教神仙體系中,哪吒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當然這有賴於電視、動畫等方式傳播。我們拋去一些所謂的「考證」——源於佛教「那吒」的說法;單從我國道教神仙和民間信奉來說,最為人們知曉的還是「三壇海會大神」,及中壇元帥的神名。那麼這兩個神名是什麼職位呢?
  • 農曆九月初九哪吒神誕日,他肉身成聖后成為中壇元帥,負責什麼
    儺戲·網絡供圖那吒的故事見於《三教搜神大全》記載,這裡記載那吒的師傅是釋迦牟尼,並給予他蓮花化身。而道教裡認可的「哪吒」師傅是太乙真人。除此之外,其他的事跡和形象,二者都一樣。其正式神名就是「中壇元帥」。那麼何為中壇元帥?
  • 西遊記之中的角色,中壇元帥哪吒,威懾萬千妖魔懾龍族
    從西遊記之中所記載,猴哥見自家猴子兄弟們死了一個後,心中就開始琢磨,想一個辦法,讓身邊的這群猴子和自己不要死掉,由此可以看出猴哥首當是極為的仗義,後來猴哥聽那也是混世四猴之一的赤尻馬猴老猴王一些教待之後就花了三年時間,漂洋過海,路過南瞻部洲,歸去西牛賀洲找來了菩提祖師學了藝。後來太過嘚瑟,被菩提祖師趕下山之後便做了些讓眾神頭痛的事情。
  • 關於哪吒:五營神將之首的主帥護法大神「中壇元帥」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帶你認識道教護法大神「中壇元帥」!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哪吒之魔童降世》:認識五營神將之首的主帥護法大神「中壇元帥」!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哪吒之魔童降世》:認識五營神將之首的主帥護法大神「中壇元帥」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 閻王不高興:中壇元帥李哪吒出手敵軍破滅!地獄之王撒旦下撤軍令
    閻王不高興:中壇元帥李哪吒出手敵軍破滅!地獄之王撒旦下撤軍令說出來你們可能不相信!他就是中壇元帥李哪吒,李哪吒遇到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賊,竟然敢打到南天門這邊來了,中壇元帥李哪吒三兩下就把那幾小毛賊搞定了,那些毛賊已經趴下不能再站起來了!
  • 【異聞故事匯】《南遊記》中記載最有顏值的雷部元帥:五顯華光馬元帥
    那是不是雷部元帥全都如此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呢,其實也不盡然,雷部元帥顏值最高的當推這位: 這位就是雷部諸神之中,鼎鼎大名的五顯靈官馬元帥。我們俗話裡常說的「讓你見識見識馬王爺三隻眼」說的就是這位元帥。明代小說《三寶大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三角金磚在袖兒藏。
  • 九月初九|恭迎中壇元帥(太子爺)誕辰、酆都大帝誕辰、鬥姆元君誕辰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池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道教信仰在道教,中壇元帥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他永鎮天門。
  • 道教常識普及:道教法教的各類兵馬
    而我也不敢說我是搞明白了的,畢竟他們在陰司,我們在陽間,對方到底是如何,我們只能通過法本和夢境來判斷,再結合道藏過去記載的一些道法,以及祖師傳承下來的雷神混練大法,從此中,找尋兵馬的究竟奧義~首先談道教正一派天師道,祖天師受太上親授三五都功經籙,籙中佩受一千二百之官軍將吏,此為道教建教之始,第一次有「兵馬官將」一詞出現。
  • 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二)
    其後易為元帥廟。」《榕城考古略》亦載:「西河道院、元 (玄,應避清康熙玄燁諱,改為元) 壇祠, 今並廢, 易為虎婆宮和元帥廟。」足見田元帥的信仰與《道法會元》中田太尉有所關聯,亦與玄壇信仰有所關聯。田元帥驅瘟逐疫的法術功能與雷法關係密切,即田太尉「轟雷掣電」的法術得到了傳承。
  • 吳九逸:天蓬元帥考
    作為北帝道士,修持天蓬法,自然要先從天蓬法中的記載來開頭。《道法會元·卷一五六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有原文如下: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姓卞,名莊。三頭六手,執斧索弓箭劍戟六物,黑衣玄冠,領兵三十萬眾,即北鬥破軍星化身也。又為金眉老君後身。生於周時,孔子稱卞莊子,即其神與。元帥威猛,制伏妖魔。
  • 沖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一)
    可見田元帥神誕日所透露的信息離不開農耕文化的土地崇拜。隨著宋室南遷地少人多,隨之融入了行業祖師的信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戲劇傀儡戲等影響。南宋時南戲的發展演化傳播到江南各路,田元帥的信仰也吸納不同劇種的文化而演變。田元帥的信仰分布在所有南戲的劇種中,分布在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廣東、江西、臺灣、廣西,包括戲曲、皮影戲、傀儡戲、布袋戲、木偶戲等多個戲種。
  • 九天府·三田都元帥(三)
    此則志書客觀地引證田元帥之來歷源自《三教搜神大全》,也有福州本地五代元帥的傳說衍變附會如「翼宿星君」的頭插雞羽、「 其神通音樂」及翼字之下「共字像兩手兩足,故其神擅技擊」的傳說,並以文字形式紀錄下來。《福建壇廟志》關於福州元帥廟的記載,可見福州城此前以田元帥為雷海青之說並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