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二)

2021-02-07 壺西井邊閒談

三田都元帥

宋元時期, 田元帥應為兩兄弟:田大太尉苟和二田太尉留。他們均隸屬於玄壇趙公明信仰體系, 其法術是當時流行的雷法,又作為和合之神。田太尉的符咒罡法與道教風火二卦的關係密切, 因此他們又被稱為「風火郎君」。

田太尉們擁有自身獨立的神事機構——沖天風火院, 並初步形成了一套神班體系, 其下還有副太尉、判官及眾神明。田太尉的主要功能是「和合」, 兩兄弟也因此被稱為「合和太尉」, 這與其「笑面喜容」的形象相符合。

沖天風火院是一個主事雷府「和合」的神事機構, 其院裡其他神明如豬頭、象鼻, 楊耿二神君, 地部金冠招寶潘元帥、萬回兄弟、和合散事老人等多為當時著名的和合神。

田太尉從形象上看與後世的三田都元帥有一定的關聯, 田太尉二兄弟是「笑面喜容」, 口邊繪有「黑如意」。結合田太尉的神格功能,「黑如意」顯然具有「和合如意」的象徵涵義。後世戲神三田都元帥的形象也很特殊, 他的嘴邊或額頭上多繪有一隻螃蟹。嘴邊螃蟹的顏色和形狀其實與黑如意很相似。故田元帥臉上螃蟹的原型可能是「黑如意」,只是在信仰傳承的過程中並不知道田太尉嘴角的黑如意形象及其意涵,信仰傳承的過程見神明威靈而獨自信仰,期間並沒有傳承內涵的過程,故而編造了不少相關的傳說故事, 以說明其嘴角繪螃蟹的緣由。

從田太尉風火院的神班體系上看, 後世的田元帥信仰不僅繼承了其風火院的神事機構及其「昭烈侯」的封號, 其神班成員也有不少類似之處, 如郭太尉、竇判官、金花小娘、銀花小娘等, 這些神明至今仍然是三田都元帥的部下神明。

據《八閩通志》記載得元帥廟歷史:「西河道院在眉壽坊內, 元大德九年建, 旁有玄壇祠。其後易為元帥廟。」《榕城考古略》亦載:「西河道院、元 (玄,應避清康熙玄燁諱,改為元) 壇祠, 今並廢, 易為虎婆宮和元帥廟。」足見田元帥的信仰與《道法會元》中田太尉有所關聯,亦與玄壇信仰有所關聯。

田元帥驅瘟逐疫的法術功能與雷法關係密切,即田太尉「轟雷掣電」的法術得到了傳承。閩東閭山梨園教法主田元帥的道壇至今還保存「風火院雷霆法司戲劇律令」「雷霆都司」等雷令, 很顯然後世的戲神田元帥信仰受到了宋元新道法的直接影響。

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風火院田元帥》載:

帥兄弟三人, 孟田苟留, 仲田洪義, 季田智彪。父諱鐫, 母姓刁諱春喜, 乃太平國人士。唐玄宗善音律, 開元時, 帥承詔樂師典音律, 尤善於歌舞, 鼓一擊而桃李甲, 笛一弄而響遏流雲, 韻一唱而紅梅破綻, 蕤一調而遮明風起。以教玉奴、花奴、盡善歌舞。後待御宴以酣, 帝墨塗其面, 令其歌舞, 大悅帝顏而去, 不知所出。復緣帝母感恙, 瞑目間, 則帥三人翩然歌舞, 鼙笳交競, 琶弦索手, 已而神爽形怡, 汗焉而醒, 其痾起矣。帝悅, 有海棠春醒高燭照紅之句, 而封之侯爵。至漢天師因治龍宮海藏疫鬼, 徜徉作法, 治之不得, 乃請教于帥。帥作神舟, 統百萬兒郎為鼓競奪錦之戲, 京中謔噪, 疫鬼出現, 助天師法斷而送之, 疫患盡銷, 至今正月有遺俗焉。天師見其神異, 故立法差以佐玄壇, 敕和合二仙助顯道法, 無和以不合, 無頤恙不解。天師保奏, 唐明皇封沖天風火院田太尉昭烈侯, 田二尉昭佑侯, 田三尉昭寧侯。聖父嘉濟侯, 聖母刁氏縣君;三伯公昭濟侯, 三伯婆今夫人, 竇、郭、賀三太尉, 金花小姐, 梅花小娘, 勝金小娘, 萬回兄弟, 和事老人, 何公三九承士, 都和合潘元帥, 天和合梓元帥, 地和合柳元帥, 鬥中楊、耿二仙使者, 送夢報夢孫喜, 青衣童子, 十蓮橋上橋下, 棚上棚下, 歡喜耍笑歌舞紅娘粉郎聖眾, 嶽陽三部兒郎百萬聖眾雲。

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信仰傳到福州,並融合了當地的信仰文華,如吸收了五代元帥等信仰,從而演化出玉皇三太子與科舉中得探花的傳說,進而成為如今得九天風火院、探花府的三田都元帥。

莆田傀儡班藝人根據三田都元帥故事創作了傀儡戲《願》。《願》劇又名《田智彪》、《田公出世》或《田公下凡》。相傳田元帥原是玉皇三太子, 因思慕人間梨園演藝, 被玉皇貶落凡間。田元帥下凡之後收伏了靈牙精和風火二將, 並將其收為部將。後來田元帥應試中探花, 並幫助皇帝治癒了太后的病。在一次宮廷宴席中, 田元帥喝醉, 被公主用彩筆畫臉。由於容顏改變, 田元帥難以返回天庭, 遂留在凡間, 封為忠烈大元帥、掌管天下梨園事業。

福清、平潭等地的詞明傀儡班也有相關三田都元帥的劇目, 稱為《田元帥》,其內容與願相似,加入了田元帥母親吃稻漿受孕, 田元帥幼小被拋棄田間。田元帥皇都施法滅火等故事情節,田元帥在滅火之後, 唐明皇看他多才多藝、聰明過人, 慧而傷壽。於是唐明皇在喝醉的田元帥臉上寫下「八十」二字, 希望他能長命百歲。不料公主將「八十」看成「十八」, 於是用紅筆將其修飾成一隻螃蟹。後來田元帥雖然功成正果, 但是因為容貌改變不能回天庭, 只好留在人間為神, 封為「九天風火院照烈侯」, 掌管人間梨園事務。

傀儡戲《雙羅帕》或《風火院》亦有田元帥收妖得故事,大致情節如下:人間樺櫳硐獨腳大王三兄弟在民間興妖作怪, 杭州風火院鐵板橋三田都元帥奉玉皇大帝之命前往收妖。三田都元帥先派部將九使前收妖, 但是九使王不敵獨腳王部將金 (蓮花) 、梅 (雪花) 、馬 (蘭花) 、李 (仙花) 四員女將而被俘。田元帥聞知九使被俘的消息之後, 又派金花和銀花二女將前往收妖, 並用計降伏四女將, 收繳其法器青、紅羅帕、金神環、飛砂劍、並幫助救回先鋒九使。最後田公親自出馬, 利用法器青、紅羅帕擒獲了獨腳妖, 並將其收為部將。之後獨腳將其作惡情由一一向田田元帥稟告, 並願歸還一切被害者的三魂七魄。九使命當境土地將所有患者之魂魄交還, 從此患者安康, 鄉村太平。

南平虎山大腔傀儡戲咒語:「鑼鼓打來鬧由由, 三大元帥在杭州。鐵板橋頭田師父, 手拿樸瓜定太平。」

永安市青水鄉黃景山村萬福堂的儡戲咒語:「杭州鐵板橋頭上, 出入兄弟有三人。日間騎馬雲中看, 夜間歌舞助梨園。若有邪魔入惡鬼, 木瓜一響碎微塵。吾奉田公師父敕, 急急如律令。」永安當地還流傳田公利用法寶「木瓜」收三十六個小鬼的故事。這裡田元帥的「樸瓜」和「木瓜」應即是上述《風火院田元帥》田元帥手上所握之瓜狀法器。

民間田公元帥的傳說故事及傀儡戲情節與《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記載的田公元帥故事相似, 兩者之間存在著淵源關係。戲劇研究專家康保成認為上述《風火院田元帥》中的「帥作神舟, 統百萬兒郎為鼓競奪錦之戲」是對當時一場水傀儡的描述。此說不無道理, 三田都元帥信仰與傀儡戲的關係密切,其戲神的身份和崇拜應從民間傀儡戲始。

三田都元帥童子模樣,因具有生殖崇拜的童偶喜神進人戲神信仰體系,故其多以小兒或少年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清錢塘秀士施鴻保氏,著《閩雜記》對福州元帥府有外貌描述,其條目為五代元帥,其記載:福州俗祭五代元帥,或塑像,或畫像,皆作白皙少年,額上畫一蟹頭,左右擦楊柳,或插兩雉尾。侍者男女四人,分執琵琶,三弦,胡琴,鼓板……「此五代元帥,正是以前元帥廟祀神祗情況。

戲神田元帥又傳說為田清源,清源祖師傳說是玉帝的癲外孫,他將太陽、太陰都摘下來,放在荷包內,天下不分晝夜。玉帝也不知道凡間遭了什麼大難,問知是清源玩的把戲,就叫他把日月拿出來,清源在地下滾,死賴不肯拿出。玉帝哄他說,日月放在身上,能催人老。清源怕老,就急得哭。玉帝說:你拿出來,我許你年年十八歲,每年過兩個生日。撒潑哭鬧、年年十八歲,永遠長不大的頑童。不管是吸收了福建五代元帥還是原本清源祖師的傳說,現在福州地區三田都元帥都一樣童子模樣。無獨有偶在江西安徽等地老郎神田元帥,其模樣亦是小兒或少年之塑像。

做為戲神,一般有奉請三田都元帥的科儀、朝拜或道場多以喜事為主,喪葬啼哭等不能召請。不同地區的《元帥咒》多有:鼓樂場中我有去,啼哭地場我不行。閻王殿內我不行;啼哭之處我不來;啼啼哭哭你不行;閻君殿前吾不行咒。可見作為戲神的田元帥,同時還是監管喜事得戲神。


清源祖師、田、郭二太尉

江西戲班供奉祖師,實際上是當作神來供奉的,但一般都不稱為神,以祖師相稱。江西戲班所供奉「戲神」一詞,最早來源與湯顯祖寫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湯顯祖認為戲神清源祖師。

湯顯祖在《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為戲神小傳不遺餘力地讚頌。《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為人美好,以遊戲而得道。《廟記》還記載,宜黃縣清源師廟主祀清源師,另以田、竇二將軍配食。

明代,有一叫宋子明的宜黃腔藝人,收徒傳戲。宋子明死後,當地人為其修了墓,在其墓旁還修了清源墓,供族人弔唁。其所教導弟子所供奉的祖師牌位上寫的是「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

清白山所著《靈臺小補》一書中,亦有記載,其「戲題梨園所奉諸名號」條有雲:「沖天風火院,一個老郎魔,田竇二元帥,清音鼓板歌。」其所謂「一個老郎魔」即指清源祖師。

隨著江西弋陽腔的失傳,演變為樂平、徽、青陽三腔,後樂平腔亦消亡,僅留徽州腔、青陽腔戲班,但兩戲班不再供奉清源祖師,而改為田、郭、竇三位祖師。據老藝人傳說所供戲神原為田師傅,在演出孟戲前的敬神詞中有「拜請西川路灌口田四郎」之詞,在孟戲劇本中名為田四郎,並有這樣的臺詞:玉皇大帝說「四郎果守孝心,封你為西川路灌口清源妙道真君,敕封風火院永受下民香火」,並在祖師牌位上寫成「鐵板橋頭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

可能出於後輩的誤傳,使得信仰清源妙道真君的戲神信仰與田元帥的戲神信仰合併,與田、郭、竇為主流的江西安徽等地戲劇祖師合流。

田、竇、郭(葛)三位祖師

江西安徽所流傳的戲神主要為田、竇、郭三位祖師,又稱戲神田老郎君,所謂田清源其實是對清源妙道真君的演變,蓋因凡是祭祀田郭竇三位為戲神其誕辰必是與清源妙道真君同日六月廿四。

田郭竇分別為田清源、竇清奇、郭清選;田清源、竇清奇、葛清巽或為田清源、竇清期、郭清選。其《請神咒》:拜請浙江省杭州府、金印山鐵板橋頭上,拜請九天風火院玉封田清源、竇清期、郭清選三位老郎師父,雲頭顯現太白金仙、陳平師父、李鐵拐仙師、南海教主觀音佛母、蘇州張闊公公、杭州正生、蘇州正旦、吉州王二、山東土老、泉州梅香、金花小姐、銀花小娘、三百公公、四百婆婆、鳴鑼打鼓仙師、招寶童子、進寶七郎、順風耳、千裡眼、風火二將、梨園會上一切威靈、合臺文武聖賢仝時降赴花臺。從所奏請的聖班中不難看出,田郭竇三位祖師與三田都元帥存有一定關聯,或為不同地區流傳的不同演變。

田郭竇信仰流傳於江西湖口高腔,安徽高腔戲,安徽採茶戲,江西採茶戲、閩北三角戲、湖南花鼓戲、浙江睦劇,廣西桂劇祀奉的「老郎王爺」,其實也是田老郎君,故又稱之為「一個師傅下山,共一個老郎菩薩。」之說。

據傳說三位祖師本是玉皇大帝的三位太子,三位太子下凡投胎分別出世在田、竇、葛三家,取名田清源、竇清期、郭清選。而黃梅戲傳說田、郭、竇是採茶戲小生、小旦的祖師爺。

江西等地田元帥與福州三田都元帥又或許為同一尊戲神,在江西等地供奉著「杭州西門外鐵板橋頭二十四位老郎師傅」,其《請神詞》如下:焚拜香請,年值功曹、同值功曹、日值功曹、時值功曹、請到臺前受請供養。先請高祖黃帝,後請陳平作傀儡。王洲地界、小兒仙官、金花小姐、銀花小姐、木刻戲神、三花、四旦、四生、女丑,孤臣舊官,請到臺前受供養。拜請杭州風火院中鐵板橋頭田、竇、葛、何、丁、趙、馬、馮、周、沈、阮、牛、薛、李、洪、謝、趙、顏、冒、孫、曹、範、穆、亨二十四位陽師傅。而在福州元帥廟記載九天風火院祖殿啟化宮三田都元帥金鑾列駕中亦有「二十四班傀儡將軍」。可見三田都元帥與田郭竇三位祖師之間,必然存有相同傳承不同衍化得結果。




相關焦點

  • 沖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一)
    梨園子弟尊梨園教主,道教稱會樂天尊,九天糾察使、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佛號歌舞菩薩。福州全境和莆田部分地區尊元帥為三田都元帥,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尊為田都元帥,江西安徽等地則稱為田元帥或田公祖師。三田都元帥者孟田苟留、仲田洪義、帥田智彪,帥誕辰八月廿三;田都元帥者雷海青,誕辰六月十一;田公祖師者田清源,誕辰六月廿四。
  • 六月十一日,恭賀九天糾察使提點昭烈侯風火院三田都元帥聖誕!
    三田都元帥,世間信奉的音樂、戲曲之神。據《三教搜神大全》載,浙江蘇氏嬉於郊野時,有感二十八星宿之一的翼星宿入懷而孕。出生後,以田為姓,以都為名。一般以為,三田都元帥是主音樂之神翼宿星君的隱晦稱法。境中建廟崇祀田聖元帥……」據《明皇雜錄補遺》記載:三田都元帥,笙蕭鼓笛,一應樂器,樣樣精通,尤其精於琵琶,他的樂技達到了「鼓一擊而桃李甲,笛一弄而響遏流雲,韻一唱而紅梅破綻,蕤一調而庶明風起」的奇高境界,因而深得唐明皇的賞識。
  • 三田都元帥
    掌管百萬兒郎,鬥中和合聖眾,大悲大願化俊化英,九天糾察使,提點昭烈侯,風火院三田都元帥。志心稱念福生無量天尊,不可思議功德。三田都元帥,諱名雷海青,俗稱「相公爺」、「雷元帥」,又稱會樂天尊、田公元帥、昊天帝子等。與「西秦王爺」一樣,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
  • 探花府·三田都元帥(五)
    三田都元帥及其部將烏哥、白弟、鄭二伯、鄭二母等趕到新戲臺。元帥手持一隻公雞,當場咬掉雞頭,將血灑在臺前。靈官持五雷碗當臺摔碎。據說是為了鎮邪。最後由王靈官、馬元帥關閉南天門破臺結束。結束後演出劇目應是吉慶戲。如《渭水河》寫文王求賢得姜尚,或《南北鬥注壽》等戲。莆仙戲的田公踏棚情形略有不同。
  • 六月十一,恭祝田都元帥誕辰
    日本以剛柔流為首的空手道館,很多都拜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為武神。其原由是剛柔流的開祖宮城長(1888-1953)所收藏的一本《衝繩傳武備志》,裡面載有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鄭二伯母、黑白舍人等。但目前的資料只局限於對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的解說而已,並未對如何到衝繩以及為何成為空手道的武神做出詳細解釋。
  • 三田都元帥考(一)
    元帥信仰變遷考   三田都元帥,福州地區大家都會想起九天府風火院中那童顏笑臉的元帥爺,而神臺之上卻是三位元帥
  • 三田都元帥傳說(二)
    喚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二神各施神通,亦探查不到太子何處,玉皇大怒,定睛一看,見太子正為一老乞婆討飯,發出天規,令太子速速回天,待乞婆食畢,方回天交令。玉皇升殿,太子姍姍來遲,且其行事有辱天顏,堂堂天子行此事,有損天威,太子答曰:臣不曾危害人間,救急苦難,受得人間香火自為人間事忙,何必問如何從之。
  • 九天府·三田都元帥(三)
    福州九天風火院三田都元帥信仰在清中由戲神向音樂之神的轉變,其中加入了唐朝樂工雷海青的故事,便產生了新的戲神信仰,這信仰傳到閩南地區又被稱為田都元帥信仰
  • ——風火院探花府田公大元帥
    他天資聰穎,膽識過人,十八歲時已文武雙全一表人才,既能扮演各種不同角色,又能吹奏各種樂器。在下凡途中,他收伏了靈牙將軍。在赴考路上,他又先後收伏了金雞、玉犬和風、火二童。入宮應試時,他一舉中了探花。他用玉簫當殿吹奏《霓裳羽衣曲》,博得了文武百官和所有樂師的喝彩。唐明皇賜他狀元及第,並封為翰林院大學士,欽賜御酒飲宴。他醉倒在御花園,公主戲以硃筆塗紅其臉,又用墨筆在其額上畫螃蟹之形。
  • 田都元帥聖誕(農曆六月十一日)
    一般來說戲劇界以音樂分類,北管奉祀「西秦王爺」,南管奉祀「三田都元帥」。據《中國戲曲志·福建卷》載:閩劇、莆仙戲、梨園戲、四平戲、閩西漢劇、潮劇等均以其為戲神,普遍供奉。田都元帥寶誥志心皈命禮。掌管百萬兒郎,鬥中和合聖眾,大悲大願化俊化英,九天糾察使,提點昭烈侯,風火院三田都元帥。田都元帥又稱田公都元帥、相公爺,田公元帥的信仰,不僅存在福建,尤其是莆田、閩南一帶,臺港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華人華僑的民俗信仰也以媽祖娘娘和田公元帥為主。
  • 演藝界的保護神——老郎神、太子爺、相公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
    傳統文化中,每個行當都有祖師爺或保護神。,如德雲社相聲界供奉的祖師爺是東方朔。史書載「東方朔,以善滑稽著稱」,也就是說東方朔好詼諧,與相聲逗你樂的結果一樣。而在戲曲界、音樂界,對應的保護神是誰呢?目前這一類行當公認的保護神有三位,分別被稱為老郎神、公子爺、相公爺。
  • 稱為田公元帥真相在這裡!!
    田都元帥之起源,說法極多。最通行的說法有三種!田都元帥乃家喻戶曉忠烈樂官雷海青,是眾多戲曲、南北管、西皮亂彈祖師爺、宋江陣守護神,是尊紅的發紫的娛樂界戲神。唐時演奏霓裳羽衣曲受寵唐玄宗。田都元帥是漢朝的謀臣陳平,傳說漢高祖討伐匈奴時,被冒頓單于圍困,陳平製造了許多美女形狀的傀儡,在城頭揮舞。並欺騙單于之妻閼氏:漢要獻給匈奴大量的美女以媾和。閼氏怕自己從此失寵,於是勸冒頓單于退兵。而陳平也因此軍功,被視為「元帥」,也被奉為戲劇之神。因「陳」、「田」古音相同,故世人尊稱其為「田都元帥」。
  • 九天玄女緣由
    故事裡只聽你說過田都元帥與普庵祖師,沒見你提起過哪位女神啊?」「哈?不會吧,我怎麼可能在故事裡沒提起過這女神嘞?」今天六福翻了翻自己的故事會,裡面有提起過這女神,卻沒有專門介紹過。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故事,講下六福與這女神的緣分。       這故事還得從六福大病痊癒開始說起。
  • 其中有九天衛房聖母元君
    東嶽子孫案,九天監生司。結秀成胎,稟兩儀之造化;送生保產,乃二聖之綱維。燮理陰陽,散行痘疹。九天稱慶,一視同仁。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普濟普度,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多男多女,九天衛房聖母元君。金闕監生高元帥也許比起上文所說的九天監生司諸神,大家還並不是很熟悉,但是九天監生司中也有一位,同時位列於雷部三十六元帥,這一位就更為人所熟知。
  • 各行各業都有保護神,潮劇的保護神原來是他!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保護神,做生意的商店供奉財神爺,木工、泥工、石工供奉魯班,釀酒拜杜康等等。戲劇也有自己的保護神,但各個劇種所拜的神並不一樣。啊!這裡怎麼有三位「太子爺」???一般的劇團都供奉有三尊戲神,三尊神的樣子以及身穿衣服都一樣,不同的是······小夥伴們仔細觀察上面的圖片,發現沒有,是的!
  • 道教百科之田都元帥
    境中建廟崇祀田聖元帥……」從碑文「千年共慶」一詞可以推算,清嘉慶時,飛雲廟已立千年之上。為了紀念雷海青傳播梨園樂技之功以及緣於對其忠烈精神的崇仰,興化民間藝人遂將其神化,尊為「田公元帥」,奉為戲神。斷句有人認為「都元帥」三字,乃代表最高階級的元帥,或是禁軍統帥,故該斷句為「田,都元帥」。
  • 恩主元帥雷海青簡介
    田都元帥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樣受敕封,已難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宮廟中常見並祀田都元帥,並且認定三位神靈的形成同在宋代。廟宇中的田都元帥頭戴插滿金花的學士紗帽,衣著紅色蟒服,旁立兩侍者,即金雞、玉犬兩舍人。正殿石柱刻聯:「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學士醉青春」。拜亭刻聯:「坑口化身參元相,宋代封位列三公」。宮對面50多米處有一古墓,碑刻「相公墓」三字,系明萬曆庚子年所立。
  • 豬八戒連九天蕩魔祖師都不懼,為何偏偏懼怕孫悟空?原因很現實
    誰都不記得在《高佬莊》那集裡,悟空變得像高小姐的樣子對八戒說:我爸爸叫法師來接你!八戒說:就算你請下「九天蕩魔祖師」,我也不怕。她說:「我爹要請孫悟空和齊天大聖一起來救你。豬八戒怕了,直接和高小姐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