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六御之中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育有子女,其子排行第三者尊稱玉皇金龍三太子。太子生來不凡,十萬三千年結神胎,孕育十萬三千年出世,一經出世霞光萬丈直衝三十三天,而後變化萬千,或化為天尊大帝,或天師仙官,或仙娥力士,或仙樹神花,或龍鳳麒麟,或猛虎雄獅,或仙鹿靈猴,最後化作白鶴探查三界,最終白鶴化做一十五、六歲童子,童子粉雕玉琢,唇紅齒白。
太子生來聰明伶俐,遊遍三界各處,無論仙山福地,天尊宮殿,地府各獄,無所不在,九流三教無所不通,神人鬼怪無不交往,善惡之處皆處若然。太子童心童顏,然慈悲心腸,救危難扶,處處皆在。
太子見其表兄二郎神楊戩有神犬相伴,故亦尋得靈犬,封其龍口將軍,為太子先鋒大將,並掌太子神印。
一日,太子思凡心切,欲下凡塵,巧偶遇呂洞賓,呂洞賓作揖問其何往,太子答曰,天界無趣,無處可去,且往人間走一遭。呂洞賓有心戲弄太子一番,笑呵呵道:看那人間,有諸多之人,行走於千家萬戶之間,受萬家之供奉,此實盛事也,太子回曰:此何也?呂洞賓微微一笑:乞者也!太子童心甚重,然聰慧過人,何嘗不知呂洞賓戲弄之心,然太子執意到凡間當一回乞者。走東家串西戶,玩得不亦樂乎,亦時常懲治惡人,救急善人,蓋乞者更容易見到人心邪惡,惡事不平。
此日,玉皇升殿,獨不見太子,問值日星君,星君不知,天門守將皆不知。喚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二神各施神通,亦探查不到太子何處,玉皇大怒,定睛一看,見太子正為一老乞婆討飯,發出天規,令太子速速回天,待乞婆食畢,方回天交令。玉皇升殿,太子姍姍來遲,且其行事有辱天顏,堂堂天子行此事,有損天威,太子答曰:臣不曾危害人間,救急苦難,受得人間香火自為人間事忙,何必問如何從之。太子自覺無錯,一時間君臣父子紅臉相對,呂洞賓見壞事,故出班奏曰,此乃小仙之過,此乃我之戲言,望玉帝熄怒,臣欲行走人間百年,救濟苦難,以平今日之過。
太子負氣出了南天門,漫無目的亂遊蕩,不知不覺來到杭州,玩心又起,變做雀鳥,胡亂飛蕩,與眾鳥奪米谷稻草,玩膩了,又化作米谷,為眾鳥爭奪,玩的興起。天意使然一陣風氣,太子所化的米谷被風吹走,正好落入一位蘇小姐口中。蘇小姐久在深閨,見繡樓外群鳥爭奪米谷,甚是有趣,出閨閣觀看,抬頭觀望,忽然風起,一粒米谷落入口中,蘇小姐不以為意。
太子落入蘇小姐腹中,天數已定,不肯傷其母,便於蘇小姐腹中結胎。八月廿三日,仍是深閨處子的蘇小姐誕下麟兒,蘇府一片譁然,蘇老爺恐惹人言,敗壞門風,連夜出城將男嬰遺棄于田地之中。
太子剛出生,便被凡俗生母遺棄于田間,已是肉體凡胎,腹中饑渴,忽然蟹從田間爬出,銜來清水餵之。夜深四下無人,正好一戲班演完歸家,班主見一男嬰被棄于田地,趕忙抱起,將之收養。
戲班班主姓田名鐫,妻子姓刁名春喜,育有二子,長子田苟留,次子田洪義,世代唱戲,育有兒子,習文練武。此時經過唐玄宗開元之治,百姓多富裕之時,人人習文練武,書塾學堂免錢糧,人人皆可入學,故田家二子亦飽讀詩書,演戲唱曲,吹拉彈唱無一不精。田鐫為男嬰取名為田智彪,意味能文能武,文武雙全,出將入相之意。
歲月流逝,現年田智彪十六歲,青春年華,田智彪歲滿能行,讀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亦習得武生之術,拳腳功夫,刀槍劍戟盡通,吹拉彈唱樣樣皆會,時常更隨田鐫各縣鄉出演。
大比之年,田智彪有意科舉,為父母求的富貴,遂拜別父母兄長出髮長安,父母不忍幼子獨行,二位兄長願與弟同行,有個照應。一路上,三兄弟除暴安良,行仁義助善者,以戲曲之術行斬妖除魔之舉,一路行善,一路除惡,遂三兄弟之名亦隱隱有傳文,一路上,龍口大將離天庭,尋太子而來,龍口將軍收降群妖,以免為禍人間,千山萬水尋得太子,見過太子二位兄長,拜為三兄弟先鋒官。過孤山,見兩黑白兄弟遭妖魔圍攻,那兩兄弟遊刃有餘,三兄弟出手相助,兩兄弟為田家兄弟義氣折服,願歸於帳下,此黑白兄弟便是烏哥白弟。又過一院,院中兩對公婆,七十來歲,一對公婆各執黑白對弈,棋盤上有妖魔神兵對抗,二老指揮若定,棋中世界,另二老坐於兩側,吹簫拉琴,陣陣音樂,讓人陶醉,三兄弟興起,各自演奏樂器,五人琴音相和,瞬時天地變色,百鳥靜聽,百獸匍匐臥底欣賞。五人相視一笑,田智彪相約與棋老下棋,不出百手,田智彪已佔上風,更親自上陣帥袍披身,頭插翎羽,神威難擋,棋老投子認輸。二伯二母鄭伯鄭母皆拜服,願相隨而與共。那日路過花園,見金花銀花風花雨花四朵奇花盛開,在風中翩翩起舞,三兄弟立與側,各執樂器,湊出仙樂,與四位奇花共譜仙舞,樂罷四花化作金花銀花兩小姐,風花雨花二少娘,四女感其恩,梅花小姐來伴舞,勝會小娘來和樂,後又收陳林二將,周何二總管,竇郭賀三太尉,勝會小娘,和事老人,都和合潘元帥,天和合梓元帥,地和合柳元帥,鬥中楊、耿二仙使,送夢報夢孫喜,青衣童子,何公承士,劉門師爺,十蓮橋棚上棚下歡喜耍笑歌舞紅娘粉郎聖眾,諸部兒郎百萬聖眾。一路敲敲打打歡歡樂樂上京城,三兄弟流轉與戲班酒店之中,茶店賣藝三人也有份,教拳術武藝,傳三教九流之術。
龍虎榜上留有名,田智彪高中第三探花郎,人道探花郎皆是外貌出眾之人,瓊林宴上的年僅十六的田智彪得到唐明皇的喜愛,加之晚年唐明皇喜愛舞蹈戲劇更創出《霓裳羽衣曲》,聽聞探花郎亦精通此道,欽定讓其三兄弟到皇宮出演。
此日登臺,見田智彪三兄弟頭戴雞冠雉雞翎,身穿金甲紫龍袍,腳踏風火兩車輪,期間仙樂陣陣,更有雲霧嫋繞不是凡間,好似天上玉帝之殿,仙娥伴舞,仙官吹彈,唐明皇深迷其中不能自拔,更不知過了多久,曲中人散,只留三兄弟於臺上,唐明皇設宴慶賀,見田智彪頭冠因表演而歪斜,親自上前為其扶正。在早期的三田都元帥的畫像中,會畫有一雙手,及是此時場景,以示隆恩。
唐明皇賜三兄弟御酒三杯,因田智彪年幼不勝酒力,昏睡在過去。貴妃見其年幼,妝容未卸,紅臉嘟嘟,甚是可愛,又聽聞田家二兄長講其幼時為蟹所救,故在其額頭上畫只螃蟹。
田智彪酒醉,靈魂飛向南天門,瞬間想起前世,入南天門天王靈官皆見三太子身穿元帥袍威風凜凜,迎之見於玉帝,玉帝見之道,吾兒大矣,人事一遭知得汝之道耶?太子答:吾心甚堅,為民耳。帝答曰:善。太子故地從遊,遊覽天庭之景。
俄爾酒醒,拜別玉帝歸凡塵,立與身前,見其身變矣,知凡塵難留天意如此,回歸天庭,玉帝玉封九天府風火院大元帥。
眾人見田智彪酒醉未醒,輕輕一搖,才發覺亦魂歸天庭,二兄長大悲,唐皇厚葬之,忽煙霧繚繞,軀殼不見,眾人皆驚,田氏兄弟更是大悲而泣乃至暈厥過去。睡夢中,三太子向二位兄長言:我本玉皇三子,負氣下凡,如今魂歸天庭,毋需擔憂,望兄長照看好父母,田智彪不孝,願保父母安康太平富貴,言罷離去。
不久太后病重,張府天師言鬼怪作祟,無能為力。言田家兄弟層聚仙兵神將捉妖御鬼,何不讓其等一試。苟留與洪義穿上元帥服入後宮,迷濛間,太后見田家兄弟三人翩然歌曲,琴瑟相和,琶弦索平,太后神爽形治,汗焉而醒,疾痾解除,回復安康。太后言,田家兄弟三人相助,甚為感激。帝乃惑,何來三人,兄弟二人方言,夢中之語,唐皇大悅,賜三人爵位,聞玉帝封其為天界大元帥,亦封田智彪為人間的大元帥,塑以金身。後張天師治疫鬼不利,得帥相助,帥御神舟,統領百萬兒郎,做擊鼓奪旌表之戲,疫鬼乃除,天師見其神,故立法差以佐玄壇,助顯道法,亦奏唐皇表其功,唐皇封田智彪為昭烈侯,三太子託夢言,兄長在上怎可居大,故領昭寧侯,田一苟留為昭烈侯,田二洪義為昭佑侯,是以凡富貴養父母,亦為民除害,庇佑一方,不忘香火之情。
安史之亂爆發,田氏父母均已仙去,田家兄弟文武雙全,以為將首出徵掃滅胡寇,以報榮恩。田苟留攻洛陽,以寡敵眾,其間洛陽之山見一帥旗,書一田字,更有千金萬馬衝殺之聲,田苟留得神人相助收復洛陽,此戰田大朗衝鋒陷陣,身體數瘡,竭力攻佔洛陽,最終傷重,不治身亡,百姓感其恩以,立廟祭拜,唐皇亦特旨修廟供奉。
田洪義與郭子儀合師共擊長安的安祿山本部,田洪義部先至,見城內胡虜驅趕漢民,死傷無數漢人,田洪義大怒,亦身先士卒,親自攻城,其間天上田字帥旗高懸,彈唱之聲安撫士卒、城內之民與戰死亡魂。數日強攻,田洪義強佔南城,然不見郭子儀部,士卒所剩無幾,安祿山援軍已至,田洪義安排百姓逃離長安,親自斷後,戰火橫飛,最終力竭而亡,所有軍士無一逃跑皆奮戰最後,重創安祿山全部,郭子儀姍姍來遲,擊退安祿山收復京都長安。長安百姓感田洪義活命之恩,修廟拜祭。故田大朗祖廟在洛陽,二郎在長安,三郎在杭州。
田苟留和田洪義就義,三太子接其上天庭是為正神,共同提點九天府風火院,唐皇亦封三位為三田都元帥,督管天下兵馬。
三田都元帥考(一)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