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600萬的霍金輪椅,有多厲害?

2021-02-08 指南車機器人工程師學院

大眾印象中的霍金,一直與輪椅相伴,雖身體在疾病的影響下不能活動,但他的生活依舊精彩,從事著他熱愛的科學研究,這些都離不開與他相伴半個多世紀的輪椅。

寫書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幾十年來寫出十幾本暢銷書,科學界暢銷書第一人,實至名歸。

進軍影視圈

和霍金演對手戲,不論多大牌的明星,都會變迷弟/迷妹,比如《生活大爆炸》的謝耳朵。

演講

這年頭,沒聽過幾場霍金的演講,誰還敢自稱熱愛科學、熱愛宇宙?

發微博

2016年4月霍金開通微博,兩天時間吸了300萬粉,科學界最火大V!


相隔一天之後,他在第二條微博中發出的消息再次引起轟動——研發一臺「納米飛行器」,將讓人類飛達半人馬星座的α星。霍金在微博中稱,加入這一計劃的,還有俄羅斯「土豪」尤裡·米爾納和臉書(Facebook)創始人「小扎」。

不僅物理大師組的這個「局」堪稱夢幻組合,而且他的「突破攝星」計劃也讓人充滿遐想:用雷射推進的微型星際飛船,以1/5光速的速度,花20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到達半人馬座α星並發回照片。

實際上,以目前人類在工程材料、推進器等方面的技術水平,無論是用雷射還是太陽光,要想把一個即便只有1~10克重的物體加速到光速的1/5,大概也需要比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總能量還要大的能量。

這種極大的能量集中到「納米飛行器」上首先會摧毀它。所以,用目前科技發展的眼光來看,霍金探索半人馬座α星的計劃或許還只是科幻。

事實上,能夠體現當今科學發展水平的,卻是將這位科學天才的身體禁錮了50多年的那臺輪椅。

在霍金的第一條微博發出之後,就有中國網友發問:全身不能動的霍金髮一條微博需要多久?回答這個問題,要從這位當今人類「最強大腦」的標誌性的形象說起。

霍金17歲就入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他用了很短時間就得到了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致命疾病,病人會慢慢喪失運動能力,後期甚至因為呼吸肌和喉部肌肉麻痺而不能發音,並因而失語。

當時醫生判斷霍金只能活兩三年,然而他後來卻堅強地一直活下來,但疾病使霍金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嘴幾乎歪成S形。

數十年來,這樣奇特的形象和那臺輪椅,在全世界面前定格成為一個天才科學家的符號。


最初的輪椅,只是個代步工具。那時的霍金,還很有閒情逸緻,經常「飆輪椅」。

病情惡化之後,霍金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可以活動,並且只能用極其微弱、難以識別的語言交談。

1985年,霍金在訪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旅途中得了肺炎,雖然醫生制住了感染,但為了幫助他呼吸,醫生切開了他的氣管,把一根管子插了進去。結果就是,霍金永遠都不能說話了。

如何能使霍金與人溝通,成了一個難題。

最開始,工作人員嘗試用拼寫板,但效率太低了,幾分鐘才能拼寫出一個單詞。

於是,他們動起了輪椅的心思。


當時,他們找到了美國加州「Words+」公司的CEO瓦特·沃託茨,他曾為同患漸凍症的嶽母開發過一個程序,叫做「平等器」。

於是,霍金的輪椅便被安上了這套程序,以及 Apple II電腦和一個顯示器。

這個程序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兩個按鍵。光標會一行一行掃過屏幕上顯示的字母表,霍金只需要在光標經過想表達的字母時,給電腦一個確認指令便能實現輸入。

那時還有三個手指能動的霍金,每分鐘能打15到20個詞,就這樣開啟了新人生。

輪椅上還裝了一臺CallText 5010設備,用上了當時最好的文字轉換語音處理器,於是霍金又能「說話」了。


後來,劍橋調節通訊公司的大衛·梅森改進了這套設備,並安裝在霍金的輪椅上,使霍金「說話」的速度大大加快,每分鐘可「說」出15個詞,如果需要,還可以把文字直接列印出來。

這臺世界上幾乎獨一無二的輪椅不僅是霍金的代步工具,也構成霍金個人形象的一部分。它是一臺集計算機軟體、通信技術、紅外光、語音轉換器於一體的人工智慧設備,通過它,霍金的思想可以轉化為語音和文字,並表達給全世界——包括他的數百萬新浪微博粉絲。

霍金輪椅的語音合成器安置在椅背上,可以把他寫出的文字轉譯成獨特的「霍金式」電子語音。輪椅上安裝有一個12英寸的電子屏幕,即便在陽光下也能讓他看得清楚屏幕上的內容和圖像。通過這個小小的「窗口」,霍金可以寫演講稿、收發電子郵件,甚至可以用即時通信軟體Skype來接聽電話。

霍金輪椅上的平板電腦擁有Core i7處理器,它可以控制輪椅上所有的電子系統。輪椅上的萬用遙控器是一個紅外線裝置,可以用來操作霍金辦公室和家裡的電視、音響、燈光,甚至可以用來開門、關門。

輪椅上裝有一個叫做「外圍盒」的設備,內有USB集線器、音響放大器和整流器,供各種子系統使用。這部輪椅的電源安裝在椅座下方,供輪椅移動和整個電腦系統使用。此外,這套系統還裝有一套備用電池。

其實,霍金輪椅就是一部智能機器,而且它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逐漸升級的,以上所描述的只是這臺智能輪椅的基本構造。

霍金輪椅升級,發一條微博需要多久?

2005年之後,霍金徹底喪失了運動能力——連手指都不能活動了,這讓他以前操作輪椅上的電腦的方式完全失效。為此,英特爾的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為他設計了2.0版的輪椅,使得霍金能繼續與外界交流,而且照樣通過「交談」來實現。

新版霍金輪椅主要通過眼動追蹤、聯想輸入和語音合成器播放,來支持這位科學巨人與世界對話。

研究人員為霍金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眼鏡,上面安裝了紅外線發射器和檢測肌肉活動的探測器,可以通過霍金說話時面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來激活輔助系統,並用眼球控制紅外線發射器,選定在屏幕中輪流出現的英文字母。


當霍金收縮面部肌肉時,也就相當於向傳感器發送了一個信號,接下來傳感器反饋給電腦,從而選中目標字母。

有了「Cheek Switch」,霍金只要輕微抽動面部肌肉,就能完成打字,真正的「用臉打字」。

當霍金完成造句後,就可以把這個句子發送到語音合成器上,由後者替他「說」出來了。


在升級後的輪椅中,霍金為了使用紅外線監測裝置,總是要把臉部肌肉繃緊,以便寫文章、收發郵件和瀏覽網際網路。到了2011年,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用這種方式每分鐘僅能輸入一兩個單詞,因而不得不再次求助於老朋友摩爾。

在摩爾的指派下,因特爾首席技術官賈斯汀·拉特納(Justin Rattner)組建了一個人機交流技術團隊,團隊成員專門去拜訪霍金,試圖為他找到解決辦法。在見面的當時,霍金花了20分鐘,才發出一句包含30個單詞的歡迎拜訪者的話。

其後,技術團隊對霍金的設備進行了改造升級,研發了一個可供所有殘障人士使用的交互系統工具包(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簡稱ACAT)。安裝升級了這個開源項目後,霍金輪椅可謂升級到2.1版。雖然還是利用面部肌肉動作來操作電腦,但ACAT允許使用者通過幾乎任何面部動作來進行交互操作。

升級後的軟體由於集成了Swift Key人工智慧預測技術,霍金僅需要輸入15%~20%的字母,電腦軟體就能預測出剩下的內容,還能夠在每輸入一個單詞後預測出下一個可能的單詞。利用升級後的軟體,霍金對文件進行瀏覽、編輯、管理和在多任務間進行切換、收發電子郵件等日常任務的速度提高了10倍。

在沒有使用ACAT之前,霍金的輸入速度是每分鐘1.5個單詞(每20分鐘30個單詞),在使用ACAT後,他的輸入速度至少提高了一倍,也就是每分鐘輸入3~4個單詞。

有人計算,霍金在向中國公眾發一條有99個詞的微博時,即便沒有錯誤,大約也需要30多分鐘。再加上思考以及排版、審閱等,估計霍金用了大約40分鐘時間,才完成了他向中國粉絲的第一次問候。

「腦控」,3.0版輪椅不僅屬於霍金

2.1版的霍金輪椅或許在某一天就會因為主人病情的不幸加重而無法使用,因此,人機交流專家已經開始設計3.0版智能輪椅——也許這並非只是為霍金一個人而設計的,所有重度殘障人都可能受益於此。而且,由於霍金已經習慣了自己現有的輪椅,而要想習慣3.0版輪椅,這位物理大師可能還需要開始新的學習。

最新版智能輪椅是基於喉部肌肉發音時的收縮和舒張來設計的。當人們說話時,大腦語言中樞會發出信號到喉嚨,使喉嚨的肌肉群協同收縮和舒張而發出聲音。即使一個人說話不說出聲,或者說出來的話只是自己能夠聽到,其喉部的肌肉群也仍然有運動。

換句話說,想要說出的話即使僅僅在大腦中,大腦也會產生指令,讓喉嚨肌肉群運動。如果設計一個軟體,能夠通過「讀懂」喉嚨肌肉群的運動來判斷要說出的詞句,然後傳輸到語音合成器上,就能形成人的話語。與靠電腦軟體檢測臉部肌肉相比,這樣的「發音」方式要直接很多。

根據這一原理,美國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發了一項技術,不僅可以讓殘障人自主控制電動輪椅,而且能夠將思想(想說的話)傳送到語音合成器,讓後者「說話」。

首先,通過一個貼在喉部皮膚上的電極,使用者頭腦中只要有「向右」或「停下」的想法(指令),輪椅便會自動探測到喉部微弱的電子脈衝並「翻譯」出來,這樣的指令正確傳達給輪椅後,輪椅就會完成右轉或停下的動作。同樣,使用者想說什麼話,也可以通過軟體探測到,並向語音合成器傳輸指令,讓後者替使用者「發聲」。

霍金已經嘗試過這種人(腦)-機界面,但他感到並不適應。原因有兩個:其一,從使用面頰肌肉到通過喉部肌肉收縮來操控,有一個需要重新學習的過程,霍金還沒有適應這種新的技能。其二,按照目前的技術,電極擺放的位置如果稍有偏移,辨識的準確率就會從94%下降到50%以下。有時候,電極解讀並發送到語音合成器「說」出來的話,並非霍金的本意。所以霍金的輪椅目前並沒有正式使用這一系統。

目前,霍金輪椅的價格可能是普通殘障者所可望而不可即的。由於霍金的輪椅都是科技公司友情贊助的,並不需要他自己「埋單」,因此,還沒有人能夠給霍金輪椅定一個「官方價格」。

據粗略估算,買一臺目前版本的霍金輪椅大概得花95萬~100萬美元。

霍金的一生,除了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讓殘疾人在社會中能受到更平等的對待。科技能改變霍金的命運,希望也能改變普通殘疾人的生活,讓他們得到更多重視和幫助。

--End--

來源:東西智庫、金錯刀、鳳凰網、那一座城、創新社

3月19日

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培訓班

機械設計,電氣設計調試與維修

胡老師18042329281

杭州

4月9日

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培訓班

機械設計,電氣設計調試與維修

胡老師18042329281

杭州

4月23日

汽車整車廠焊裝線機器人調試班

(微信:15998178977)

解老師15998178977

上海

4月23日

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培訓班

調試維修

盧老師15899838594

廣東


<  往期精彩閱讀 >

相關焦點

  • 價值600萬!揭秘霍金的「輪椅」有多厲害
    但不幸的是,這位年少成名的科學家在21歲就被確診為「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半個世紀以來,輪椅幾乎是他的全部。霍金的輪椅最早只是他的代步工具,但隨著病情的持續惡化,他的輪椅也在不斷升級。
  • 霍金離世後,價值600萬的輪椅被蘋果和微軟爭搶,它現在到底歸誰?
    ,一開始的時候輪椅也僅僅只有代步的功能,隨著霍金病情的惡化,輪椅的功能也越來越多。 相對於手指打字,面部肌肉打字顯然要慢得多,為了提高霍金的打字效率,工作人員再次給霍金的輪椅升了級,裝入了一個
  • 霍金輪椅值多少錢?隱藏眾多黑科技,價值600萬美金
    霍金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令人痛心的是,如此一個優秀的人物,在21歲那年卻患上了奇怪的病症,最終成了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只能靠幾根手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認知。霍金本人是個極具傳奇色彩的科學家,他坐的輪椅也自然不是普通的東西,那麼霍金做的輪椅到底價值多高呢?
  • 還記得霍金去世後留下價值8億的輪椅嗎?遭到蘋果、微軟瘋搶,結果怎麼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那些偉大的科學家的名字,總是可以被世人銘記於心。說到霍金,相信即使是不關注科學的人,也肯定聽說過他的名字。霍金這個人一生充滿了神奇色彩,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全身上下卻只有一塊皮膚能夠動彈。
  • 宇宙之神霍金去世後,那張價值8億「智能輪椅」,被爭搶後怎樣了
    科技改變了世界,因而進行科學研究發明的科學家們也受到人們的敬畏,是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努力鑽研,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像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科學家們都是舉世聞名的,他們都是在科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人們。而要說到這個世紀科學界中最偉大的科學家,那就肯定是非霍金莫屬了。
  • 霍金:輪椅太小,但宇宙夠大
    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他平時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甚至還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了一臺簡單的電腦,大家都叫他小愛因斯坦。同樣的好感最終使兩個人走在了一起,但1963年上帝給霍金開了個命運玩笑,他被醫生確診「漸凍症」,他臉龐開始扭曲,演繹公式也變的艱難,甚至最簡單的走路也無法完成。
  • 霍金去世後,那個價值8億美金的輪椅,究竟歸了誰?蘋果?微軟?
    身殘志堅的史蒂芬霍金有一把「帝國之劍」霍金先生畢生致力於科學,這不僅歸功於他頑固地拒絕向疾病屈服,還歸功於他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輪椅。正是輪椅讓只有面部肌肉和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的霍金先生繼續工作。這輪椅是他的助手為霍金先生特別研製的。
  • 霍金的「身體-輪椅」:椅子中的幽靈
    其中,在大量的文本裡面有兩張圖片格外引人注意,出於對某些荒謬觀念的呈現,它們看上去顯得既荒謬又有趣。我將向你們展示這兩幅圖片,並分別說明它們的好笑之處。這張圖清晰地顯示出霍金離開了我們將要去往哪裡,基於他的職業,人們想像他會駕駛著自己的輪椅搖搖晃晃地飛往黑洞,飛向其他星體或在宇宙漫遊。
  • 霍金:輪椅上的科學家
    2018年3月14日,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離開人世,享年76歲,引發全球各界哀悼。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的一個書香家庭。1959年,17歲的霍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隨後轉入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 霍金去世後,他遺留下價值8個億的「智能座椅」,後來流落去哪了
    霍金的去世,讓這本已造價高昂的座椅,更是飆升價值8億,如今這把座椅在遭到蘋果和微軟的爭搶後,落入何處呢?霍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本也是身體健康文質彬彬的小夥子。在他21歲的時候,因為身體上出現了不適,於是到了當地的醫院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診斷,但經過了醫生們的檢查後,不幸的消息到來了。
  • 一臺輪椅能換勞斯萊斯「最貴十大輪椅」
    失去行動能力的他只能終身與輪椅相伴,但隨著去年霍金的離世,他先前乘坐的輪椅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據悉,這臺輪椅採用電機驅動,椅身安裝有攝像頭和傳感器,以防止撞到東西,而且它還搭載了電腦系統,能對輪椅進行控制,並且還配置了一個前置大屏,方便霍金進行操作和閱讀。
  • 霍金21歲時就癱瘓了,而且半輩子坐輪椅,為何會有3個孩子?
    導語:霍金21歲時就癱瘓了,而且半輩子坐輪椅,為何會有3個孩子?雖然說霍金半輩子都是坐在輪椅上,但是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霍金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
  • 霍金21歲就癱瘓了,被禁錮在輪椅半個世紀,為何會有三個孩子?
    霍金便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說起霍金,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時間簡史》,《黑洞理論》等等,無法想像,幾乎後半生都坐在輪椅的他,是怎麼樣擁有如此成就的。除了對霍金驚人的知識和毅力所佩服外,世人還對癱瘓在輪椅的霍金有著更大的疑惑,那就是21歲便癱瘓的霍金,膝下竟然還有三個孩子。要知道霍金是ALS患者,這種疾病比普通的全身癱瘓嚴重的多。
  • 霍金很厲害?為什麼就沒能獲得諾貝爾獎
    當全世界都在緬懷霍金時,一個爭議已久的話題,又重新被人提起:霍金貢獻如此巨大,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他是否被神話?如果它(上帝粒子)沒有被發現的話, 物理會有趣得多」,因為這會迫使科學家們,為了解決質量問題,想更多的可能。」
  • 霍金,這個物理學家不太冷.
    而2015年5月開通微博的蘋果公司CEO庫克,粉絲只有82萬。(文章發布前再次點開霍金的微博,發現粉絲又默默的漲了十幾萬……)霍金一出,眾人淪陷。首篇微博評論38萬,轉發35萬。然而他只是過來跟大家打個招呼的。
  • 霍金已死33年,輪椅上不過是傀儡?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人生故事在書籍、紀錄片和奧斯卡獲獎電影中都有講述。但陰謀論者聲稱,我們其實對這位備受尊崇的物理學家幾乎一無所知!
  • 霍金三部曲:暢銷1000萬冊,「天選之人」的作品有多驚豔?
    輪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夠大。或許他本來就不屬於我們,他只是離開了輪椅,去了他愛的浩瀚星辰。正如臧克家的那首詩——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作為一名「跨界達人」,霍金在用生命告訴你:生活就算再難,你也可以舉重若輕。「天選之人」的作品有多驚豔?他說自己特別喜歡《哈姆雷特》裡的一句話:「即便我被禁錮在一個核桃殼裡,我仍自認為我是宇宙之王」。
  • 為了能讓霍金說話,科學家在他的輪椅上裝了很多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英國物理學家布萊恩·考克斯提起霍金,不用多數,大家對於他的事跡都有一定的了解。作為當世英才,霍金有著異於常人的智慧和見識,尤其是他對科學界做出的巨大貢獻,可謂是有著深遠意義。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的遭遇讓人同情。在他的身上完美的詮釋出「天妒英才」的含義。
  • 霍金去世,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資料圖: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霍金到底厲害在哪?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 霍金和他的前妻:萬有理論,婚姻無解
    25年,一天24小時看護,推輪椅各地旅行,照顧3孩。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紐約時報這麼描述霍金:「他在輪椅上漫遊宇宙,思考萬有引力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並成為人類決心和好奇心的象徵。」而下文所呈現的是一個你並不知道的霍金和他的愛情,信仰如愛情一樣,是一個物理公式解不開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