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很厲害?為什麼就沒能獲得諾貝爾獎

2021-02-25 鳳凰歐洲

這是一個傳奇謝幕的時代。


12日晚,我們剛失去了紀梵希;14日,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就在劍橋家中去世,享年76歲。



霍金離開後,除了媒體和民眾,科學界也紛紛向他致敬。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稱他是物理學界的「一顆星」,瑞典皇家學院稱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為了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全世界都在緬懷霍金時,一個爭議已久的話題,又重新被人提起:霍金貢獻如此巨大,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他是否被神話?


▲ 美國ABC新聞網曾訃告標題中誤稱霍金為「諾貝爾獎得主」



霍金致力於研究宇宙論和黑洞,28歲和彭羅斯聯合證明了奇性定理 ,32歲提出了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46歲出版《時間簡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裡程碑,贏得讚譽無數。


▲ 2017年,霍金接受倫敦榮譽市民稱號


但是,在霍金的眾多榮譽和頭銜中,唯獨沒有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6年1月,霍金在裡斯講座(Reith Lectures)的直播上開玩笑稱,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是他的「遺憾」。


他說,

「人們一直在找小型黑洞,但還一無所獲。這還挺遺憾的,因為如果找到,我就可以拿諾貝爾獎了。」


▲ 2013年霍金獲得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實際上,外界一直好奇,為何霍金不受諾貝爾獎青睞。而學界普遍認為,箇中原因,就是他的假說未經證實


1974年 霍金提出「霍金輻射」的猜想, 他認為黑洞並非「全黑」,也會發出輻射,慢慢變小,消失。



這個假說顛覆了物理學界的認知,雖然逐漸被接受,但始終沒有被任何太空人或者物理學家觀測到。


更「慘」的是,霍金不僅抱憾在心,還輸掉了賭局,眼睜睜地看著同行拿獎。 


上世界6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猜想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即「上帝粒子」),但霍金堅信上帝粒子肯定不存在。近半個世紀後,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也因此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得知消息後,霍金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但言語之中,更多是一個學者對知識的渴求。


▲ 2017年,劍橋大學宣布霍金的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已經面向全球免費開放


在倫敦科學博物館進行演講時, 霍金說,「如果它(上帝粒子)沒有被發現的話, 物理會有趣得多」,因為這會迫使科學家們,為了解決質量問題,想更多的可能。」


他還開玩笑地說, 「我曾經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凱恩教授打賭,認為希格斯玻色子不會被找到,這個諾貝爾獎害我輸了100美元。」



其實,這不是霍金第一次語出驚人。犀利,直爽,加上理科男獨有的冷幽默,已經成了他個人的一種獨特風格 


在評價自己的職業時,他曾說「科學家和娼妓都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賺錢」,在做客以她名字命名的紀錄片時,他說自己的偶像是「伽利略、愛因斯坦、達爾文和瑪麗蓮·夢露」。


據媒體報導,霍金還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用輪椅軋過討厭的人的腳趾頭,英國王子查爾斯都不幸中招。


這些「老頑童」的形象,並不妨礙霍金成為最出名的科學家,反而讓理論物理這樣艱澀難懂的學科,走進大眾。

可以說,在學術之外,霍金儼然是個傳播學大師

通過跟大眾媒體互動,他觸發了年輕人對太空的好奇和對科學的探索。

▲ 霍金在微博上回復王俊凱的留言

在影視文化作品中頻頻亮相,他給晦澀的理論物理穿上了「前衛」、「時尚」的外衣。


▲ 英國演員班尼迪克及雷德梅恩均曾飾演霍金,後者憑此角捧回奧斯卡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虛弱外表下的堅強精神內核。


21歲被確診患上運動神經元病的霍金,被醫生告知最多只能活兩年,他卻說,「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


▲ 2014年霍金接受漸凍人挑戰,因肺炎原因,由其親人代為參加

霍金與中國也有深厚的淵源。他三次訪問中國,在各個大學發表演講。


▲ 2006年,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學演講


他對人類的警示,影響了無數人的宇宙觀。

▲ 2007年霍金在美國一架特製的飛機上體驗了25秒的零重力漂浮

2006年,他開通微博,目前粉絲超過400萬個。



他生前時常在微博上分享一些科學講座、競賽的信息,不少90後受到其感染,在他的微博下面表達了對科學、對生活的熱情。「看著您就仿佛看到了宇宙!希望以後能成為像你一樣偉大的科學家」。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霍金沒有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或許我們更應該問,是否拿諾貝爾獎真的重要嗎?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說,我們對霍金有誤解,他給人類最大的啟示是:「世界上曾經有這麼一個人,就眼皮能動,思想卻在遨遊太空。而很多人身強力壯,但是思想卻一輩子都癱在輪椅上。這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

鳳凰衛視歐洲臺報導 

相關焦點

  • 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霍金最主要的兩項貢獻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霍金成就斐然,在全世界也有廣泛的影響力,但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本文根據網友以及學術界人士的評論整理。這層面的東西已經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了,也就讓時間簡史成了炙手可熱的名作。這種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梵谷的天賦,約翰列儂的音樂(論音樂成就披頭四是不如滾石的,沒辦法列儂的個人魅力實在是太大了),黃家駒等等。
  • 霍金一生都在尋找它——能讓霍金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秘天體
    霍金在黑洞視界面附近的彎曲時空中考慮量子力學的真空漲落(根據量子力學,真空中會不斷隨機生成虛粒子對,隨即湮滅歸零),發現由於視界附近極端彎曲的時空所產生的潮汐力有可能會把剛產生的虛粒子對瞬間分開到足夠的距離,導致它們其中一個落入黑洞,由於失去湮滅對象,剩下的虛粒子會成為實粒子並獲得質量,它有可能隨即落入黑洞,但存在一定的概率逃離黑洞。
  • 霍金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霍金的傳奇人生沒有什麼遺憾,但人們也沒有忘記一個事實,他的成就並沒有被諾貝爾物理學獎承認。每年諾獎名單公布的時候,我們聽到的名字都很陌生。好像一個人研究貢獻大小如何,和他的名望高低沒有必然的關係。 那麼如果只看霍金的研究貢獻,他是不是有資格獲得一個諾貝爾獎呢?
  • 霍金為什麼無緣諾貝爾獎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對於這一點,圈圈還是很欽佩霍金的,作為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學者,能夠有勇氣推翻自己曾經的學術論點,不管是從專業出發,還是不斷的探究新的發現,霍金都做到了對知識的嚴謹性和專業性。
  • 霍金曾提出奇點理論,為何沒有獲得諾獎?其實只差一步!
    諾貝爾獎是全世界對科學家貢獻的認可,很多科學家終其一生都是為了這個獎項努力,今年的諾貝爾獎也吸引了很多關注,今年的物理學獎仍然是宇宙學的科學家所得到,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物理學獎針對的是黑洞的研究與發現。羅傑彭羅斯便是這一次的諾貝爾獎得主。
  • 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諾貝爾獎,以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為什麼沒得獎?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絕對是中國科學界的一件大事,可能各位有聽到各種傳聞,但我們認為屠呦呦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尤其是對全球醫學界的貢獻與深受瘧疾肆虐影響的人們,都應該感謝當年為之付出努力的「屠呦呦們」。錢學森有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 中國諾貝爾獎何時趕超美國...
    關注時事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2020年的諾貝爾獎獲獎者名單都在這幾天陸續公布了。這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霍金的好基友羅傑·彭羅斯。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裡多次提到這位與他一同研究黑洞,提出「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的良師益友。 德國科學家萊茵哈德·根策爾和安德裡亞·格茲因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與彭羅斯共享物理學獎。
  • 為什麼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卻沒得到
    不可否認,許多中國人有著濃烈的「諾貝爾獎情結」,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2015年10月,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了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後,人們發出疑問:為什麼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等著名科學家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 霍金又出新書了!霍金講述黑洞的所有秘密,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黑洞...
    ★霍金以研究黑洞聞名,他究竟知道些什麼?《黑洞不是黑的》將告訴你黑洞的秘密,還有霍金最新的研究成果,霍金說:他有可能憑此而獲得諾貝爾獎!★不懂物理?小學生都能看懂!全書沒有公式,並配有插畫,大衛·舒克曼撰寫的註解淺顯易懂,1小時無壓力暢讀!地鐵到站,你對這個世界又多懂了一些;★它非常美,拿到它你會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 霍金:輪椅太小,但宇宙夠大
    如何定義霍金的一生?上帝的棄兒?樂觀的天才?作為一個物理大神,霍金平日的生活,也沒有人們想的那樣枯燥,相反,霍金是一個熱愛社交的人。他到處旅遊,推銷他的著作,常常參與派對與舞會至三更半夜。離開書桌的生活,霍金一樣活的有聲有色。
  • 為什麼霍金說不要找外星人?劉慈欣10年前已經告訴我們原因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旅行者1號,在上面放了一塊鍍金的磁碟唱片,記錄了地球上的各種信息,據說即使在10億年後它也能工作。尋找外星人一直是許多天文愛好者的期待和夢想,人類的好奇心驅使我們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興趣。然而,歷史上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和愛因斯坦一樣著名的霍金告訴我們,我們最好是永遠不要去尋找外星文明,否則我們會滅亡。
  • 同樣是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李政道名氣沒有楊振寧大?
    我們舉個例子,霍金可以說是最近幾十年最有名的物理學家,而同期成就遠比他高的物理學家都沒有他有名氣。再比如,同樣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薛丁格就要有名氣得多,而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就很少人知道。在華人物理學家圈子裡也是如此,對於楊振寧和李政道來說,大家大多聽說過楊振寧,但李政道就相對陌生一些。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 《萬物理論》: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 | 五官科
    誠然,從結構和敘事上說,《萬物理論》的角度和手法都並不新,雖然不乏富於情感的細節,加之兩位演員——埃迪·雷德梅恩和菲麗希緹·瓊斯的真摯演繹,觀影過程中細碎的感動是一直有的,但,這些對於用一部傳記電影回答「霍金到底是誰?」「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還遠遠不夠。
  • 號稱最接近神的男人,一生拒絕諾貝爾獎11次,放棄成為世界首富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愛迪生是一位高尚的發明家,誰能想到他是一位自私自利的奸商特斯拉被稱為歷史上最接近神的人,那麼特斯拉究竟發明了什麼?尼古拉·特斯拉還發明了人造閃電由於特斯拉為人類做出眾多巨大貢獻,從1915年開始到1937年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面,特斯拉總共獲得11次諾貝爾獎提名,要知道諾貝爾獎是全世界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獎項,而特斯拉依然發揚他不追名逐利的性格
  • 飽受質疑50年,和霍金互看不順眼,這位最被輕視的物理學家在84歲拿下了諾貝爾獎!
    他曾和霍金互看不順眼、兩人之間還就學術打過賭,他甚至還公開批判過霍金的研究做得不夠透徹。他和霍金之間的「相愛相殺」不僅是學術圈的博弈,也給後人留下了不少佳話。希格斯也曾在倫敦帝國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任職,1960年他返回愛丁堡大學擔任講師,從此再沒離開過,直到1996年退休成為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談及他在學術成就上的突破,1964年稱得上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希格斯受一篇和自己觀點截然不同的文章啟發,腦海中開始產生「關於粒子如何獲得質量的理論」,此後他撰寫了兩篇研究論文。
  • 霍金的一生,這兩部電影可說不完
    21歲的霍金在劍橋邂逅愛情正是這樣的霍金吸引了簡·王爾德的注意,他們一見鍾情,噩耗卻隨之而來。21歲的霍金被查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也就是漸凍症),醫生斷定霍金只能活2年。這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就像是被判了死刑!
  • 愛因斯坦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過去一百年沒人比愛因斯坦貢獻更大
    他跟妻子說:你若同意離婚,我得諾貝爾獎後,獎金給你。愛因斯坦早早就知道,自己肯定會得諾貝爾獎,簡直不可思議。愛因斯坦離婚後,同年就跟新歡再婚。愛因斯坦將還沒拿到諾貝爾獎金,作為離婚的條件,縱觀整個世界史,只有愛因斯坦一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確信自己能拿諾貝爾獎。
  • 我們不懂物理,為什麼喜歡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然而霍金卻堅強地活了下來。1965年,年僅23歲的霍金取得了博士學位,並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他先後提出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震驚了整個自然科學界,霍金也因此被推崇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物理學者維爾納‧以色列表示:「霍金的思考過程,有如莫扎特只憑藉想像就寫出一整首極具特色的交響樂曲。」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由此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 大發明家愛迪生和特斯拉,真的是因為個人恩怨沒獲得諾貝爾獎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除了此前瑞典文學院因捲入性醜聞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機,2018年取消頒發諾貝爾獎文學獎,改於2019年頒發外,2018年10月1日和2日陸續宣布,2018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共同獲得,物理學獎由亞瑟·阿斯金、傑哈·莫羅和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獲得。
  • 愛因斯坦、牛頓、霍金都已經逝世,那現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居裡夫人有些事情不是時間越長就越能成功,而是在機會、巧合、內在因素、外在因素等各種條件都具備情況下才能成功,就好比地球第一代生物霸主,2.4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到6500萬年前滅絕時,整整1.6億年的時間都沒有進化成為高智慧生物,更不用說發展文明了,而人類能夠用5000年這麼短的時間發展出如此發達的文明,除了外部因素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