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Law法律社交媒體 |
「全球精英的智慧財產權資訊」
知法號 | IPLaw.ink
本次疫情來勢洶洶,截止2020年8月10日,全球已經超過2000萬人感染了此次新冠肺炎,線上辦公,在家辦公,共享辦公已經成為一股洪流,開始在全球掀起熱潮。
線上辦公的熱潮直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使得大家不得不接受雲計算這種解決方案,藉助雲計算的東風,SaaS服務在疫情期間得到了爆發性增長機會,而我們今天就來討論其中一家SaaS企業的價值。
他的業務基於基於電子商務平臺為電商商家提供 SaaS 產品,在此基礎上提供配套硬體、運營服務及 CRM 簡訊等增值產品及服務。自成立以來,旗下產品多次被阿里巴巴商家服務市場評為「金牌淘拍檔」,在行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在電商 SaaS 中處於領先地位。
這就是光雲科技,號稱為電商服務SaaS服務第一股。
問題來了,依賴於阿里巴巴的光雲科技價值究竟如何在經營時體現自己的獨立價值?服務中小企業的這個賽道對於光雲科技而言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研發和股權激勵對於SaaS服務企業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一)
現年35歲的譚光華,本科就讀於中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彼時,電子商務方興未艾,譚光華與同學學習之餘開始試手為淘寶、拍拍等店鋪店家編寫提供流量統計、網店模板等服務的軟體。
2008年,譚光華從中南大學畢業,進入阿里巴巴工作,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
一年後,譚光華離開阿里巴巴,並與李楠分別出資27,000元和3,000元設立提供SaaS服務的光雲軟體,這也是他創立的第一家公司。
時至今日,光雲科技已成為國內重要的電商商家SaaS產品軟體供應商,並同時提供配套硬體、運營服務及CRM 簡訊等增值產品。公司核心產品包括超級店長、超級快車、快遞助手、旺店系列產品等。
公司發展歷程
光雲科技的主要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業務承接確立階段(2009-2016 年)。光雲科技業務系由光雲軟體陸續轉移。光雲軟體成立於2009年7月,原系公司實際控制人譚光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主要從事電商 SaaS 產品和 CRM 簡訊業務。出於同一控制下業務整合的目的,光雲軟體逐步將上述業務及所涉及的軟體著作權、商標和人員等轉移至光雲科技,由公司承接光雲軟體相關業務。光雲軟體已於 2017 年 2 月註銷。公司改制前身光雲有限成立於 2013 年 8 月,光雲科技系由光雲有限整體於 2016年4 月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第二階段為股權收購兼併階段(2016-2018年),完成對其樂融融股權和北京移動未來股權收購。經過收購其樂融融股權,公司進一步加強了在電商訂單管理類目的市場競爭力:其樂融融主要是為電商客戶提供快遞面單列印軟體的服務,提供的主要產品為快遞助手 SaaS 產品。公司為了加強在電商訂單管理類目的市場競爭力,以及進一步加大電子面單印表機業務與快遞助手軟體的整合,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淘雲科技分別於 2016 年 7 月和 2018 年 2 月收購了其樂融融45%、55%的股權;收購北京移動未來的股權,加強公司千牛端市場的產品競爭力:北京移動未來主要為電商商家提供旺店交易、旺店商品等 SaaS 產品。鑑於千牛端市場發展預期良好的發展背景,2016 年通過收購併整合起步早綜合排名領先的北京移 動未來的千牛業務,從而加強在千牛端市場的產品競爭力,從而完善垂直細分領域的電商 SaaS 產品布局。在完成對北京移動未來的收購及相關人員、技術、產品整合後, 旺店交易、旺店商品等旺店系列產品的付費用戶數和續費率均實現了有效提升。
(3) 第三階段為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階段(2018-今),公司依託技術研發,不斷升級迭代產品,針對各大電商平臺特點努力實現 SaaS 全面客戶覆蓋。作為淘寶、天貓電商平臺服務市場付費用戶第一名的獨立軟體開發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和認可度,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連續盈利的電商 SaaS 企業。今年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或成為電商 SaaS 行業領頭羊。
我們嘗試概括光雲科技發展的幾個關鍵詞:服務承接、業務收購與整合、付費率和續費率。
而這也是回答如何判斷光雲科技核心價值的幾點關鍵要素。
首先看光雲科技如何積累起技術準備。
圍繞著電商商家的需求,光雲科技通過改良開源軟體和自主研發相結合,形成了億級訂單實時處理架構技術、電商領域分詞技術及淘寶直通車廣告競價投放技術等核心技術,有效支撐公司核心業務的運營。
具體包括:
(1) 億級訂單實時處理架構技術;
(2)電商領域分詞技術;
(3) 淘寶直通車廣告競價投放技術;
(4) 人工智慧詳情頁生成技術;
(5)圖像前景提取技術;
(6)分布式彈性架構技術;
這些技術開發體現出公司技術研發的針對性強(電商、淘寶)及服務技術高度重視,這裡從明年研發投入和客戶構成就能看出。
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公司研發人員為 283 人,佔公司總人數的 32.12%。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 240 人,佔研發人員的84.81%。高研發人員佔比及較為龐大的研發團隊有助公司圍繞電商 SaaS 業務實現良性可可持續成長。同樣從光雲科技2016年研發投入13.82%快速上升至19.23%也可以看出公司高度重視研發的特點。
再看公司主營業務構成主體為電商SaaS產品、配套硬體和運營服務,而在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電商SaaS服務,我們看一下付費政策。
付費用戶的付費方式主要包括:有統一服務市場的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商家服務市場、京麥服務市場等),客戶一次性向服務市場支付全部價款,服務市場在付費用戶訂購的服務期限內與發行人按月攤銷結算或服務市場一次性支付全部價款與發行人,發行人按月確認收入;如不存在統一服務市場的電商平臺(如拼多多),則由電商商家直接向發行人支付全部價款,發行人按月確認收入。
從中不難發現光雲科技對針對客戶是否具有統一服務的電商平臺具有較大差異合作模式,如果沒有統一服務的市場平臺,光雲科技就會按月分期確認收入;如果服務的電商有獨立統一服務的市場平臺,那麼就客戶按照服務期限確認收入。
從中我們很容易讀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光雲科技的收入確認攤銷標準靈活,也對頭部性平臺依賴度更大。
(二)
我們再看中小企業對光雲科技的價值。
光雲科技以服務中小商戶入手,為公司針對大型商戶開發的 ERP 業務引流積累龐大的客戶基礎。先發優勢明顯&優質的客戶體驗強化客戶粘性,奠定了公司核心競爭力
(1)差異化的管理方式:與主要競爭對手金蝶和管易更傾向於服務大型商戶的管理方式不同,目前光雲科技的主要服務對象仍以中小商戶居多,積累了龐大的客戶基礎。
(2)客戶粘性效應明顯:公司進駐服務市場較早擁有較好的客戶基礎。客戶的使用習慣需要長時間積累,技術細節尚需足夠的用戶基礎實踐方可形成。
另外,光雲科技紮根電商服務多年,先發優勢明顯,對新競爭者形成進入壁壘,還需考慮時代的風口和紅利等因素。同時淘寶京東等平臺對價格存在限價規定,價格戰爆發可能性不大。
首先是開發了旺店系列SaaS類產品,包括旺店交易和旺店商品等。旺店交易是一款千牛交易軟體,通過提供移動端訂單查詢、訂單處理、訂單統計等功能,實現在移動端對交易訂單進行核對、修改、發貨、售後等操作,滿足商家在移動端管理交易訂單的需求。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2019年 9 月30日旺店交易的付費用戶數量分別為58564、122756、229886、231636戶,2017—2018 年用戶數增速驚人,主要得益於千牛端的平臺及電商移動化大趨勢,2019 年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系用戶數逐步趨穩、付費區間結構進一步優化所致。
2016—2019 年 9 月 30 日旺店商品的付費用戶數量分別為 35205、77457、97838、96632 戶,與旺店交易的增長趨勢類似,2017—2018 年增速驚人,2019 年進入成熟期。
(三)
光雲科技的股東梯隊當中大佬雲集。
其中,雲鋒新呈持有公司4.90%的股份,而雲鋒新呈的大股東為泛海控股,而新華聯控股、蘇寧控股、巨人投資、金螳螂集團、新希望投資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也位列雲鋒新呈的股東榜單。
阿里創投持有公司4.80%的股份,而馬雲和謝世煌分別持有阿里創投80%、20%的股份。
置展投資持有公司0.86%的股份,而中金公司子公司中金浦成投資持有置展投資99.01%的股份,為置展投資的大股東。
另外,公司的股東榜單還有祺御投資、華營投資、華彩投資、南海成長、深圳賽富等眾多知名機構,可謂是大佬雲集。
閱前五大供應商名單,阿里系旗下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三年均位列光雲科技前五大供應商之中,而且公司向其採購的金額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金額分別為3308.82萬元、4085.73萬元、6152.94萬元,佔當期營業成本比重分別為28.75%、26.42%、33.14%。除此之外,公司還向阿里巴巴雲計算公司和通信技術公司採購產品,2018年採購佔比為10.87%。可見,光雲科技對阿里巴巴系供應商的業務資源依賴度極高。
在光雲科技前十名股東名單中,記者發現阿里系旗下的阿里創投是公司第六大股東,持有4.80%股權。可以看出,報告期內,光雲科技與阿里系的關係匪淺,阿里不僅是公司前十大股東之一,同時既充當主要客戶,又是主要供應商,倚靠大樹的光雲科技得以呈現出高增長的態勢。
但也正因如此,在深度綁定阿里的背後,公司產品運營平臺主要應用在阿里平臺,存在單一依賴的特點,這也從側面反映光雲科技是這也不難理解其中原因。
阿里巴巴是公司最重要的戰略投資者也是公司業態的主要貢獻者,這也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在SaaS領域中與研發相比,更為關鍵的是對情景的特定需要,而光雲科技剛好可以滿足這個條件。因此體現出這樣的高度綁定特性。
(四)
除了以上現象之外,光雲科技還存在以公司名義無息借款給員工買房的情況。2016年度,公司為時任副總經理的翁雲鶴和嚴超分別提供免息借款120萬元和50萬元用於各自家庭住房安置。鑑於嚴超對公司經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2017年8月公司決定對其獎勵30萬元抵減借款。
雖然借款給員工購房,這在上市公司中並非先例,但經保薦機構和律師核查,公司對翁雲鶴、嚴超的借款行為違反了《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這直接反映出公司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缺陷,以及對相關法律規定的認知不足。
總之,這家依賴阿里巴巴的SaaS的光雲科技絕對是一家不差錢的公司,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