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然暗影 一戰德國齊柏林飛艇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你看到這樣一個飛艇在天空,你也會感到十分的驚訝,並掏出你的手機拍下來發個朋友圈,更別說是在一百年前這一幕給人們帶來的巨大震撼感。
在1900年7月2日,由德國的裴迪南·馮·齊柏林伯爵設計並製造的第一艘飛艇進行了首次飛行,這艘飛艇是在康斯坦湖上漂浮的一個飛機棚裡製造的,飛艇上方一般由1個外面裹著並裝有16個氫氣囊棉布的鋁殼被金屬絲纏著組成。兩臺16馬力的發動力使飛艇速度達每小時14英裡。飛艇最早時是被作為商業運輸,德意志柏林飛艇運輸公司便是最早將飛艇用在運輸上,因此被稱為是現代商業航空界的開山鼻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德國發揮自身優勢,擁有著一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部隊,然而,德國擴大航空部隊的重點並不是在飛機上面,而是把精力放在了齊柏林飛艇上。因為德國人認為這些飛艇可以進行戰術或是戰略觀察,而齊柏林飛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也沒有讓德國人失望。不僅完成了原來的任務,還在對地面目標進行空襲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隨著戰爭越發的激烈,齊柏林飛艇在戰爭中越來越受重視,飛艇比飛機裝在的炸彈數能多上數百公斤。所以德國軍方認為,齊柏林飛艇是他們手上的一門終極武器,只要飛艇啟航,無堅不摧,戰無不勝,齊柏林飛艇每次對英國空襲,全德意志就會為此舉國歡呼。
這些飛艇通常會在傍晚的時候從德國本土的庫克斯港、科隆和杜塞道夫等地方基地起飛,在華燈初上的時候到達英國上空,城市裡的路燈和房屋照出來的燈火,就是飛艇最好的路標。這是由於「燈火管制」一詞當時還未出現,在扔下搭載的「危險貨物」之後,它們就開始返航了,於第二天的黎明之前就能回到德國。
而這時一戰剛剛爆發不久,飛機的性能較弱,無法阻止飛艇的入侵,能在夜間作戰的飛機也幾乎沒有,就算在白天發現了飛艇,一般飛機也只能在飛艇的外皮上戳兩個小洞,唯一能阻止這些龐然暗影去攻擊英國的,也就只有海上變化無常的天氣能做到了。
齊柏林飛艇可謂是戰功赫赫,在1914年8月5日,Z—6號齊柏林成功的轟炸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8月26日,齊柏林對安特衛普實施了一周的轟炸,在8月30日則空襲了巴黎。1915年1月19日,德國的齊柏林飛艇第一次從1500米高空襲擊了東英格蘭,5月31日,LZ38飛艇在林納茨上尉的指揮下首次空襲了倫敦,總共炸死了7人,炸傷了31人,因為此時的倫敦根本沒有防空意識,地面的防守非常鬆懈,只有少數槍枝和探照燈,這些措施根本就沒有作用,只能任由這些在黑暗中對倫敦肆意轟炸的飛艇,這個時期被稱為「齊柏林大恐慌」。
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實際上英國情報機關在此之前從未去了解齊柏林飛艇是如何建造的,倫敦被炸後的某些時候,英國人根據沒有邏輯的理由認為沒艘齊柏林飛艇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有一層可以耐火的惰性氣體,直到1916年夏天英國飛機嘗試性的用燃彈向飛艇射擊,在觀看德國人「焰火表演」的同時英國人們才發現,巨大的齊柏林飛艇氣囊裡面竟然全是氫氣,於是許多飛抵倫敦的齊柏林飛艇一去不復返,一艘艘飛艇被英國人帶著混合燃燒彈的戰機擊落了。
在1915年1月到1918年8月5日的時間裡,德軍對英國本土總共發起了51次飛艇空襲,期間造成了557人死亡,1360人受傷,但同時德軍自己也在協約國的炮火和海上的風暴中損失了將近80艘飛艇。德軍對飛艇的超高投入不僅沒能夠給英軍帶來戰略上和士氣上的打擊,反而使己方損失慘重,正所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甚至1918年8月,齊柏林飛艇在最後一次空襲中也照樣被英軍擊落了,德國飛艇部隊的指揮官彼得·施特拉塞也隨飛艇墜毀身亡,這些龐然暗影的空襲也就此結束了,之後一戰德國戰敗,齊柏林飛艇的運營陷入泥沼。
它們在1920年復興了齊柏林飛艇,並且在1930年達到巔峰,在當時,包括LZ127「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與LZ129「興登堡號」(Hindenburg)等幾艘膾炙人口的巨型飛艇在橫跨大西洋的歐美航線上都收穫了利益,但不料,在1937年「興登堡空難」中,「興登堡號」34秒內在空中迅速的化為一團火球,造成36人遇難,這個慘烈的場景被電視臺直播,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在這之後新興的民航機取代了這些龐然大物,以至於包括齊柏林飛艇在內的整個飛艇運輸業急速沒落,也代表著商業飛艇時代的結束。
本期視頻提供相關資源下載,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提取下載連結。
本期視頻資源:
視頻:戰地1 4部超清官方宣傳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