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遊戲】如果你堅持玩22年的遊戲會發生什麼? 〈100期紀念版〉

2021-02-15 森納映畫

歡迎收看不止遊戲第100期,我是喬伊。做了這麼久節目了,大家第一次見我長什麼樣吧。不知道和你們想像中的感覺有沒有很大差異,其實在真人版荒野大鏢客花絮中露過一次臉的,只是大家沒認出來而已。

沒想到《不止遊戲》這節目都發展到100期了,我到現在都記得,我那時候專門挑了個黃道吉日。2016年12月1日那天上傳了第一個關於講《戰地1》的節目。我當時心想我要成為一名UP主了。這一天將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結果當天沒當成UP主,因為晚上上傳審核第二天凌晨3點才過。第二天我興奮的起床看數據,貌似有個一百多播放量吧。

2016年12月2日,《不止遊戲》第一期發布。

100期了,大家可能有很多想了解這個節目和森納映畫,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吧。

時間得倒回10年前了,那時候我還在讀高中,屬於一天天就沒正經想過學習,只知道玩遊戲,腦子裡又各種鬼點子的人。

我第一次在網上幹有點出名的一件事,當時魔獸世界還比較火。忽悠班上幾個打魔獸同學,去網上買了各自職業的T桖,然後在教室後面拍了個照片發網上去了。在當時魔獸的網站上還小火了一把。

那時候玩使命召喚榮譽勳章等遊戲入迷了,一天晚上放學,中二病犯了。心想要不買個軍服,拍幾張照片玩玩。然後想著想著,既然都拍照片了,那為何不拍個小短片呢。本來要回家的,又鬼使神差的拐進網吧了。然後去網上看了看真人CS的短片。

那時候我第一次看見來自海外的油管博主,華人小胖拍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對我當時影響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人生。從沒想過這些視頻有那麼有趣,心想我也要拍這樣的一些小短片。

在2011年左右,微電影的詞很火,我想那就拍微電影吧。那拍微電影,也得有人跟我一起拍啊。

於是我又開始發揮我的傳統藝能,忽悠我的那些同學朋友。組成一個小團隊。既然開始團夥作案了,那就得起個名字。

2011年12月6日,SONAR這個名字第一次被我想出來,當時還興奮的發了個QQ空間。

SONAR這個單詞源於潛艇聲吶。意為在黑暗的深海中利用聲吶探索未知。如今SONAR的LOGO,那個三角形就是一艘戰略核潛艇,而周圍一圈便是發射的聲吶。

如果要算我真正第一次當UP主,應該是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拍了部極其糟糕和沙雕的微電影。現在回想起來,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什麼打光,構圖,運鏡,對於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而言,啥也不知道。

湊幾百塊整個DV,以為拍視頻就是拿著機器按下錄製鍵就可以了。就騙一堆同學朋友來拍微電影。更沙雕的是我還想拍成美國大片那樣的水平,還搞的全片工地英文的配音。

雖然拍出來還是被一些遊媒所轉載報導,我還挺沾沾自喜的。現在回看起來,這片子簡直爛的不成樣子。如果現在讓我以當時的條件來拍,我絕對不會去做,因為現在回過頭去看,以當時的條件怎麼可能拍的好啊。

但是,如果沒有年輕時那種敢闖敢做的勇氣,如果要覺得一個事情困難重重就放棄了的話。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森納映畫了。

現在網上已經沒有這片源了,不過我還留著母本,你們要是想看的話我之後放出來給大家看看。

當時的森納團隊,拍完微電影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去讀大學了,而我也選擇了當時最火熱的土木工程專業。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建築,在大學其他同學在玩遊戲,我卻抱著AE的教程在啃。現在做視頻的AE,PR,PS,AU等軟體,全是靠我當年在寢室一點點自學出來的。因為沒人教,走了很多彎路。遇上不懂的就去貼吧問,一點點把這些軟體啃下來了。學了點東西後自己還去校外兼職幫人家剪婚慶視頻賺外快。

最後畢業,看起來領的是土木工程的畢業證,結果學出來是影視傳媒。

正如那句早已經說爛了的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喜歡做視頻吧。所以我願意自己去花時間去學。

畢業了,但我的畢業證書,只能支持我去當條工地狗。在工地上灰頭土臉呆了兩個月。心想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還是想做我喜歡的東西。

就這樣,轉行去做視頻後期的工作了。由於專業不對口,找工作非常難,但我還是憑藉大學的積累,勉強混到了很底層的工作。

因為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我知道我得比別人更加努力。 

工作幾年後,就這樣我從一個野路子的,成為了一個專業的影視後期。那幾年,有時候我還是會在狹窄的出租屋裡,看看華人小胖等油管博主的片子。然而當年的大家早已各分東西的森納團隊,卻成為我心裡未完成的夢想。

既然沒人陪我拍了,那我就自己一個人做吧。

可做什麼呢?想來想去,還是做遊戲相關的視頻吧。

說到遊戲,大概在98年,家裡有了第一臺電腦。我已經記不得我第一個玩的遊戲是什麼了。但我很清楚第一次接觸的大作是1995年發行的《魔獸爭霸2》。因為這臺電腦,一個網癮少年誕生了。

說起這臺電腦,不但影響了我。也影響了我父母,讓他們也成為了遊戲玩家。到現在,我爸還經常玩一些像使命召喚,戰地等FPS遊戲。

而我媽,算是個傳奇人物。我媽在遠古時期,不但玩《魔獸爭霸2》《星際爭霸》,之後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她玩了不少網遊,並且小有建樹。《QQ堂》《QQ幻想》《冒險島OL》,以及玩到至今的《魔獸世界》。

我相信很多觀眾曾經是一名王者,直到你爸媽在網吧找到了你。而我在這種家庭下長大,因為我父母玩遊戲,懂遊戲。當其他小夥伴躲著家長和我去網吧玩遊戲,而我媽卻可以在家裡帶我升級。這讓很多同學羨慕不已。

直到我後來當了UP主,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媽比我先出名了。當時知乎有個問題:魔獸世界對你來說有什麼樣的回憶。

我把我媽的魔獸經歷寫了進去,結果被知乎送到了全國的地鐵站當廣告。本來情況還好,結果出了點變數,那副廣告的配圖是希爾瓦娜斯。結果把一個小孩給嚇哭了,結果森納映畫第一次出圈的事件,便是上負面的社會新聞。

因此當我想做UP主的時候,我第一個便想的是做遊戲UP主,因為我如今玩了22年的遊戲。不敢說骨灰級玩家,但對遊戲還是算比較了解。

可遊戲視頻網上那麼多,做實況?做解說?還是做攻略?就這樣想了幾個月,還是沒頭緒,直到了《戰地1》的發布。

當時我對一戰的了解,非常陌生,甚至以為他們拿的還是燧發槍。那時候玩戰地1玩入迷了,又去看了很多一戰相關資料和電影。發現原來一戰有那麼多有意思的東西。有王牌飛行員紅男爵的傳奇故事,有凡爾登的誓死堅守,有號稱絞肉機的索姆河,有阿拉伯勞倫斯的傳奇人生。我一直以為一戰沒有二戰那樣波瀾壯闊,覺得他們就是布滿鐵絲網的戰壕裡互相對射。

那一刻我想到我做什麼了,那就講遊戲背後的故事吧。我想把遊戲中那些有趣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就這樣,《不止遊戲》出現了。第一期講述了一戰的黑人兵團的歷史。而我帳號的名字,我還是想,以後有一天,我還是想拍當年我見過的那些短片。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看我早年間做UP主,名字叫「森納映畫」,聽起來貌似是個做電影的,咋是一個沙雕在那講遊戲的內容。

那時候上班工作,下班就一個人做視頻。當時還在一個簡陋的出租屋和別人合租,一遇到有人洗衣服,洗衣機的噪音就讓我配音中斷。再加上我又是四川人,四川本來是重方言區,沒經過播音訓練導致我配音也很糟糕。節目也不知道哪去找素材,只能簡單的靠一些圖片和電影片段來堆砌。

就這樣堅持做了13期,最後租房的惡劣環境對創作影響太大了。乾脆買了個現房,換了個安靜一點的創作環境。

自從開始做UP主,我的私人時間開始慢慢減少,上班工作,回家就繼續做視頻。周末也再趕視頻。萬一遇上加班或者出差,那就得熬夜做。就這樣一個人持續了兩年,很少出去玩,每天包裡揣個硬碟,腦子裡想的是下一期做什麼內容。

那時候還沒有什麼平臺分成,完全是一分錢不賺來做節目。期間我也有多次放棄了的想法。因為又不能盈利,又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有時候當UP主做的不夠好還要挨罵。

可為什麼我還堅持做了下去呢?

只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我這破節目居然有觀眾催更?哎,好吧,再做一期看看吧。」

還有個便是「就算做節目賺錢不到錢,也能通過做視頻學點東西。」

因為之前是影視行業的,我覺得我做視頻更看重的是內容的質量和意義。

你讓人家花時間來看你做的視頻,要不讓大家開心開心,笑一笑。要不讓人家能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等等。總之,你得給觀眾們帶來點有用的東西。

所以我看起來給大家講了很多遊戲的背景知識,而我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說真的,其實我平時就是一條懶狗。如果不是因為做節目,我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和學習什麼中美洲瑪雅文化,日本武士的歷史,武器槍口和瞄具作用原理。

但慢慢通過每期做節目,強迫我去學習一個個全新的知識領域。再加上我還是有一些自學天賦,一點點收集資料,理解歸納信息。我先理清楚了,然後才用更簡單易懂的方式帶給大家。不但大家也了解到了一些東西,我自己也因為這一系列步驟,自己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把這些知識通過遊戲,一個大家更願意接受和喜歡的載體來傳播。讓遊戲玩家可以更感興趣的了解遊戲背後的故事,也讓不玩遊戲的人也可以學到東西。

我覺得這就是這個節目的意義所在。

當然嘛,如今看起來做科普類的節目,其實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花的時間很多,節目製作周期和難度較大。有時候你可能還會講錯。

其實我一直對《不止遊戲》這個節目,是一種「輕科普兼娛樂」的定位。你不能指望一個時長十來分鐘的節目,把一個知識領域的東西給你講的很透徹和專業。因為光節目中一個知識點,真要往專業方向做,單獨拿出來都能做個兩三期。它只能是一個讓你快速了解,給你起個引起你對這領域興趣的節目。

對於科普類節目,時間做長了,很多觀眾壓根就不想看完。做專業了,很多人不能消化。舉個例子,比如我給大家講一個坦克,如果往專業的方向走,會列出一大堆數據,什麼裝甲厚度,火炮穿深等等一大堆數據。往這個方向做節目,除開少部分軍迷,會導致很多人不感興趣。但就算是軍迷,他也不一定能記得住這些專業的數據和知識。更何況,有時候你做專業了並不是很受待見。想想看我曾經有多少節目因為內容做的深了,大家只有看刪減版。

所以我有時會選擇拋棄一些過於硬核的東西,簡單明了的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坦克。」「這坦克曾經有什麼什麼有趣的故事。」以這種方式呈現,很多觀眾就非常好理解和接受了。

你全片看完,也許你轉頭就忘的差不多了,但至少你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坦克。」印象深刻。 

所以這個節目,只能給你一種引起你對這領域知識興趣的作用。如果你要真感興趣,你還得自己去研究。

更何況,趨於我能力有限,我也可能會講錯。我希望這個節目,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例如我們這期講「航海史」。說不定有觀眾對航海很喜歡,自己研究了很久。趨於時長有限,或者我講錯了,你們就可以來校正和補充。這樣這樣我也能學到東西,大家也能在這期節目下有更多的討論和學習。

其實做這個節目還有一點,就是關於遊戲。我玩那麼久的遊戲,也算是看著遊戲業發展至今,尤其是手遊的發展,讓很多不玩遊戲的人也接觸到了遊戲。哪怕國家如今也在大量扶持和發展電競。但依然有很多人認為遊戲是玩物喪志。各位想想你們因為玩遊戲,和自己家人是不是發生過很多矛盾。當年某些治網癮的教授,為了更多的招生和牟利,刻意把遊戲壞的一面大肆渲染。讓遊戲被扣上了電子海洛因的帽子。

所以我想的是,通過這個節目,盡我自己一份十分微小的力量,來體現遊戲好的一面,更具有教育意義的一面。才是最重要的。

這幾年來每次有觀眾給我私信說,某次考試出的題,因為看了節目做對了。或者他們上課的老師,用《不止遊戲》來給學生們當課件,甚至有一期節目,還選入了臺灣的課本教材。

哪怕現在如果以自媒體的角度來看,我目前所擁有的的數據,關注量等等並不算好,但每次我得知有人看了節目因此而受益,我覺得這比我有幾百萬粉絲,或者得了什麼獎更為重要。

我知道我在做對的,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給網際網路塞一大堆垃圾信息。 

但有一說一,我哪怕儘可能將遊戲往好的方向上引導。對一些自控能力比較弱的人,遊戲還是有一定成癮性,所以我必須要在這裡非常鄭重的提醒大家。

大家玩遊戲還是要適度,別玩的書也不念了,班也不上了。特別像某些已經高三的同學,還是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考個好大學。你未來將會更容易一些。遊戲是給你玩的,你別一天天坐電腦面前被遊戲玩了。

想必你們曾經在不少遊戲中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甚至金錢。一旦你一坑不玩了,你曾經為遊戲付出的那些東西,絕大部分便失去了價值。所以我想說遊戲可以玩,但大家還是多學習,多去思考,哪怕我都做遊戲UP主了,我都必須還去學習很多東西,不斷給大家帶來新東西,才不會被行業或者社會淘汰。

真正在人生中獲得的能力和技能,除非你人生棄坑了。這些技能將受用一輩子,也能真正帶給你想要的生活。

所以這是一個玩了22年的遊戲玩家,給你的肺腑之言。

說回森納映畫,我在一個人做了兩年節目後。

到了第三年,我非常清楚如果單憑我個人,這個節目是做不長的。早年間看過來的觀眾都知道,那時候我一個人做視頻,更新速度極慢,而且還不穩定。如果你生活在出一些變動,肯定就會拖更甚至停更了。

所以我想如果節目能長遠走下去,那必須得團隊協作。我又開始忽悠當年我那批朋友同學。可能大家都還有夢吧,也立刻辭職了,重新回來一起做視頻。

但資金從何而來,節目是如何盈利發展的,這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大家很想了解的情況。

目前來說我們和其他自媒體頻道一樣,盈利基本是平臺補貼,再加上商業合作。關於恰飯,大家能看出來我的頻率非常的低。

其實我做這個最早還是有點功利心。和很多人一樣,也是抱著萬一有一天出名了,就可以接廣告賺錢了。

但當我如今面對紛至沓來的廣告邀約的時候,我卻猶豫了。

因為我是個遊戲UP主,能接的廣告很多都是一些手遊等遊戲。但我好歹也算是玩了22年的遊戲了。有些遊戲質量真的一言難盡。我覺得我都玩不下去,我還好意思推薦給信任我的觀眾嗎?所以如今我做的商業合作,我都是嚴格確保兩點。要不然你的東西質量非常的好,我必須親自測試過沒問題,我才會給大家推薦。

要不你東西雖然不怎麼樣,但你有一些深度的東西能做成節目,總不能讓大家花了時間白看吧。

兩個都沒有,那還是請回吧。所以這我這一系列騷操作,導致我很少能成功達成商業合作。這也導致我恰飯的頻率很低。因為我覺得一個好的商業合作,是三方共贏的,廣告商達到了良好的曝光和轉化,UP主獲得了收益,觀眾也真正能找到一些好東西。這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當然我不是在這立一個很清高的人設,我這個人很實在。對於商業合作的定價,有一個非常有彈性的區間。就是你東西越好,那就越便宜,如果你這個是公益,有教育意義的,甚至免費都行。你東西越爛,那就不好意思了。價格翻個5倍10倍甚至100倍。總之開出個他們不會接受的價格來婉拒他們。

當然萬一他們真給了,那我也認了。到時候給你們個暗示,你們少罵兩句,我整個大抽獎,大家互惠互利。

然而這個冤大頭我到現在都沒等到,人家來做推廣也是為了賺錢的,不會那麼傻。

 所以目前對於團隊的發展和盈利,基本靠平臺補貼,極少部分恰飯。以及自有資金。去年大概花了55萬左右用於設備採購,人員開銷等。賺來的分擔一部分成本,剩下就是燒自己錢。尤其是真人節目最燒錢。去年拍《沙雕只狼》,光開車找個場地都花了1000多的油費。

但我們依然很開心,人這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在屏幕面前正在看這期視頻的各位,也許你們現在還有夢想,或者你們已經被生活和工作磨滅了激情。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多多去學習,只有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你才有能力和條件,去實現你要的。我花了快十年的時間,從我學生時期一步步努力走到現在,如今才勉強能拍一些當年看到的小短片,不能說夢想完成了,但也不是遙不可及了。雖然我知道還差的遠。不過我相信遲早會趕上他們,甚至超過他們。所以希望大家共勉,加油吧各位。

至於未來發展方向,關於盈利這塊,有好的商業合作就接,沒有就算了。反正節目質量永遠是第一位。其次我想的是,《遊戲不止》最後的價目表,都有個渠道售價。每次都有人問為什麼會便宜,哪去買。於是我想了想之後可能會開個專門賣遊戲的網店。

因為我們現在能和一些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有合作,可以獲得一些正規渠道的低價CDKEY,這樣能給大家提供一些低於官方價格的渠道價格。我覺得至少說總比賣一些其他周邊或者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家來買感覺純粹為了支持UP主。至少你是真正想買這個遊戲,來這可以獲得很大優惠,我也能盈利保持節目的發展,這樣達成了三方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而且你們來這裡還不用怕什麼黑店,騙一波就跑路了,出問題了你可以立馬私信找到我。我可以馬上幫你解決。給大家提供一個穩定的低價渠道。當然這只是個未來設想,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接受。

關於內容,依然保持高質量的準則,我們今年儘可能做到穩定一周兩更,並且多拍一些有意思的真人短片。甚至不一定是遊戲,可能是別的。每一年我也會像遊戲那樣有大更新。第一年有了《不止遊戲》,第二年有了《遊戲不止》,第三年有了真人短片,今年會繼續有大更新。

反正給大家整好活。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三連。幹就完事了嗷,兄弟們。

最後也回答一個大家關心的話題,小姨媽真是我小姨媽,她只是我媽媽那輩裡面出生最遲的。導致年齡雖然比我小,但輩分卻比我高。我相信你們有些親戚裡面也有這種情況。目前還在讀大學,偶爾放假了可以抓來配個音給大家換換口味。

感謝收看本期的不止遊戲,喜歡的觀眾朋友們可以點擊關注,我是喬伊,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遊戲史上最偉大的100款遊戲 你玩過幾款?
    這種全時代最佳遊戲雖然也有其他媒體曾經做過評選,不過你見過這麼多遊戲嗎?Gamesradar最近為我們評出了史上最偉大的100款遊戲,100款,這對於全時代來說並不是過分的數字,如果你是一個80後,甚至70後的專業玩家,那大多數遊戲你都不該漏掉,起碼有所耳聞。
  • 你曾經玩什麼遊戲而讓你頭疼加遊戲卡關?
    在現在這個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有時候遊戲是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打遊戲是個愉快的過程,但往往會有各種原因導致我們沒有辦法繼續遊戲。可能是一些現實層面上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遊戲中的某些門檻或者設計。所以,今天小俠和大家聊聊,你曾經玩什麼遊戲卡關?
  • 當恐怖漫畫改編成遊戲,會是怎樣有趣的玩法?「遊戲不止」
    歡迎收看本期《遊戲不止》,我是喬伊。這期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恐怖遊戲。名字就非常的直白和恐怖——《恐怖的世界》。這款遊戲的特點是它的畫風,採用1或2Bit的風格來展現,有點像小時候玩的老式遊戲機。
  • 如果人生是一場蹺蹺板遊戲,你會怎麼玩呢?
    為了這段旅程更有意思,一出生,蹺蹺板遊戲在我們的生命中也隨之而來,就像風來了會帶著雨,雨來了會帶來美麗的彩虹一樣,你可能會說,不是每次都是這樣,是的,只是我們沒有看見它們,但並不代表它們沒有呈現。在無限的時空裡不斷玩著被限制的遊戲,越來越覺得這個蹺蹺板遊戲不太好玩了,我們看著身邊很多人為了滿足別人的反應繼續玩著,自己也不敢停下來,因為一停下來就會顯很突兀,更會被別人認為有問題,甚至覺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太怪異,要去看心理醫生。
  • 遊戲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場遊戲,你還能成為高玩麼?
    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到過一份報告,具體哪年記不清了,裡面寫了全球活躍遊戲玩家是22億,注意這裡是活躍玩家,不包括那些偶爾玩遊戲的那一部分,其中付費玩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氪金玩家數量為10億,並且預計在2023年這個數字會達到30億,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人們更願意玩遊戲而不是去博物館或者是看書看電影?
  • switch2020年值得一玩遊戲推薦 2020必玩遊戲榜單
    switch2020年值得一玩遊戲推薦 2020必玩遊戲榜單 switch截止到2020年已經發售3年多了,
  • 你認為最適合過年玩的遊戲是什麼?丨問爆觸樂
    每期提出一個問題邀請大家來回答互動,如果你有什麼希望看到大家看法的好問題,也可以在後臺告訴我們。歡迎各位讀者在本期問爆觸樂下方留言,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內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2月21日)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過年了,往年我們總是推薦合家歡遊戲,但今年很多朋友在就地過年,情況有些不一樣,那麼,不論是不是合家歡——你認為最適合過年玩的遊戲是什麼?
  • 不要糾結玩什麼了!IGN評選19年春最新版《PS4最佳遊戲25》
    別在糾結《只狼》了,外面還有一大片樹林等著玩家你去開採呢,IGN近日放出了2019年春最新版《PS4最佳遊戲25》評選,參考一下玩起來更順心。1、《戰神4》。沒說的,反正各家各種評選把這個放在首位最保險沒人噴。2、《血源詛咒》。
  • 吃雞:失去遊戲的新鮮感之後,是什麼讓你堅持玩下去的
    吃雞:失去遊戲的新鮮感之後,是什麼讓你堅持玩下去的 最近吃雞SS11賽季開了,按理說,新賽季都是非常熱鬧的
  • 只有一個人玩的網遊,經歷了15年,這款遊戲你玩過嗎?
    經常玩網遊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一款遊戲的興衰只是時間問題,也許在兩三年之內這款遊戲的玩家還是很多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都會開始偏離自己曾熱愛的遊戲,只有極少數人會堅持在原地一直遊玩而這極少數人的數量,有可能是幾百人,也有可能是幾千人,甚至可能只是一個人,而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款遊戲裡只有你一個人玩的話
  • 英雄聯盟停止運營,最後一把遊戲你會玩什麼英雄?
    英雄聯盟從開服到2020年,已經十周年了,在這十年內,LPL收穫了兩個S賽冠軍。在遊戲史上,儘管從來不缺乏優秀的遊戲,但像英雄聯盟這樣影響廣泛,歷久不衰的遊戲也不超過十指之數。但任何遊戲都會有衰敗的一天,如果今天是英雄聯盟運營最後一天,遊戲馬上即將關閉,最後一把你會玩什麼英雄呢?
  • 又是一款暗黑 like 遊戲,評泰坦之旅:不朽王座 - 十周年紀念版
    該遊戲世界以地中海周邊的地區為主,包含古希臘、古羅馬、古中國、馬其頓、克裡特、埃及、波斯、巴比倫等地區。玩家在遊戲中的目的主要就是尋找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泰坦』所遺留下來的指環。簡而言之,這是一款「暗黑 Like」遊戲,選擇什麼職業,選擇什麼武器,要不要洗點是遊戲裡你最常思考的武器。換言之,這款遊戲裡你會因為打到一件好裝備而興奮,或者加點成功,人物一路無雙而高興。
  • 前瞻手遊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ESA報告稱三分之二的美國人玩遊戲
    ESA報告稱三分之二的美國人玩遊戲美國的電子遊戲貿易機構娛樂軟體協會(ESA)聲稱,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玩遊戲。這是根據《2020年遊戲產業基本事實報告》得出的結論。該報告稱,在美國約3.282億總人口中,有超過2.14億人玩遊戲。美國21%的遊戲玩家(即4600萬玩家)患有殘疾。在美國,59%的遊戲玩家是男性,41%的玩家是女性。75%的家庭至少有一個人玩遊戲,65%的遊戲玩家和其他人一起玩。
  • 全套Android遊戲「無限版」等你來玩!
    哈嘍小夥伴們夏天好呀,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過:炎炎夏日大家想必都不肯出門,那在家做什麼呢?
  • 「遊戲王」新作劇場版2016年上映 20周年紀念企劃PV公開
    「遊戲王」新作劇場版2016年上映 20周年紀念企劃PV公開 2014-12-22 09:29:31
  • 2020年的遊戲手機還是只能玩遊戲麼?
    價格歧視,虛假宣傳,減配縮水,實際上這些操作如果在前兩年作為用戶我們可能就買單了,但經過這兩年的手機"飯圈"戰役,大家都學乖了——黑鯊3的3499元乞丐版,配置過時,就不用看了;黑鯊3的標配版沒了Pro的機械肩鍵,也是個缺胳膊少腿的狀態,畢竟我需要的遊戲手機必須擁有遊戲配置而並不只是看上去很遊戲。
  • 除了《暗黑破壞神2》之外,這些遊戲你一定也想玩到重製版
    畢竟,作為遊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暗黑2能出重製版,不論新老玩家又會有誰不愛呢?可話又說回來了,自電子遊戲誕生開始算起,遊戲開發者們為玩家獻上無數的經典和佳作,成為我們回憶當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尤其不久之前,《生化危機》、《塞爾達傳說》等神作相繼推出了重製版,甚至《魔獸世界》還帶來懷舊服供老兵們體驗「爺青回」的美好。
  • 2019年steam遊戲排行榜 steam2019必玩遊戲TOP10
    2019年大作雲集,許多重量級作品都將在這一年發售,列如《只狼》、《鬼泣5》、《生化危機2:重製版》等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19年steam遊戲排行榜,整理了2019年steam上最值得玩的單機遊戲,快來看看steam2019必玩遊戲TOP10吧!
  • 玩遊戲,不如進入遊戲,《勇敢者遊戲2》約你玩著過新年
    一場刷爆朋友圈的小雪;商場裡幸福感溢出的櫥窗和燈飾;想想就讓人周身放鬆的老友聚會;還有,一部「進入遊戲暢快玩」的解壓電影!這個周末,2017年那個曾以10億美金全球票房風靡世界的「勇敢者遊戲」要回來了!
  • 18禁美劇《權力的遊戲》如果做成遊戲你會玩嗎?
    2017年7月16日,在全球粉絲翹首盼望了一年多之後,18禁美劇《權力的遊戲》第七季終於播放了!       雖然距離上一季播出已經時隔一年,但是粉絲們對《權利的遊戲》這部劇的熱盼不減,劇中7大家族相愛相殺,各色人物都極具吸引眼球!       《權力的遊戲》這部劇到底有多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