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4月,雖然開播的新劇很著不少,但如果總結一下觀眾最期待大概也就兩點:
兩個王凱打架,兩個正午陽光同臺打擂。
4月有兩部王凱的電視劇上線,警匪刑偵劇《獵狐》與古裝大劇《清平樂》。
兩個正午陽光同臺打擂,一部是王凱主演的古裝劇《清平樂》,另一部則是郭京飛主演的都市劇《我是餘歡水》。
正午陽光兩部劇原本是同時上線,都是4月6日。
結果《清平樂》推到了7日,《我是餘歡水》仍然在6日上線。
現在是4月8號,《我是餘歡水》開畫評分8.4,《清平樂》開畫評分8.1。
2020年來到4月份,內地電視劇評分終於突破8分了,三部劇(還有《龍嶺迷窟》)有兩部是正午陽光的電視劇。
正午陽光真的是國產劇的良心。
不過,這個標題有一定的不正確。
2020年開年到現在,目前分數最高的臺劇《相見你》,豆瓣評分高達9.2分。
目前正在熱播的港劇《嘆息橋》,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8分。
港臺劇當然也是國產劇了,只是我們將目光放到內地電視劇上。
2020年迄今為止,剛剛過8分的內地電視劇,只有四月剛剛開播的《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和《清平樂》。
即使如此,這三部劇都處在還沒有播完,最終分數未定的程度。
最後能否有突破8分劇,有待觀察。
根據2020年已經播出的國產劇,可以清楚看到國產劇呈現幾個明確的趨勢。
全年齡高分爆款、還沒有出現
現在已經是4月7日,2020年都已經過了三分之一。
這四個月播出的國產劇,內地電視劇全民向的爆款有不少。
上半年已經成為爆款的電視劇其實不少,有好幾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都是極高的,一直霸佔了中國電視機的屏幕。
一月是孫紅雷等主演的《新世界》,豆瓣開畫有著8.2分。
結果在七十集的長體量下,後續劇情節奏無比緩慢,有些角色塑造莫名其妙。觀眾追劇有著「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的感覺。
最終評分掉到了結局的5.7分,已經都不及格了。
二月是靳東等主演的都市職場劇《精英律師》。
但這部劇豆瓣開分就不高,剛好6分左右的樣子。
它與大量國產都市職場劇問題相似,人設直接借鑑國外,職場專業上很不過關,生活細節上完全不接地氣。
最要命的是一部職場劇,後半段完全淪為辦公室鬥嘴,與主角團談情說愛的偽職場劇。
三月是羅晉,孫儷主演的職場劇《安家》。
這部劇剛結束不久,相信觀眾應該還有非常深刻的記憶。
《安家》不但收視率突破兩大衛視的十年收視,熱度和話題性更是十足。
這些都是它的成績,但並不完全代表它的口碑。
這部劇在房產中介職場上做得還是不錯的,編劇導演團隊有過研究,參考現實。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男女主角感情的設計上,男主角婚姻問題狗血。女主角的人設還有點融合《歡樂頌》和《都挺好》的即視感。
四月萬眾期待,又能上電視臺的電視劇自然是《清平樂》了。
這部劇7日開播,開畫成績還算是相當不錯的,希望後續質量能夠穩住。
看看,結果也是非常明顯了。
2020年迄今為止,除了正午陽光的《清平樂》之外。其它收視率高,熱度和話題性十足的電視劇,先後遭遇到口碑質量的爭議。
當然拿豆瓣做評判標準或許說服力不足,但對於全程追劇的伯光。
《新世界》《精英律師》《安家》三部劇,你又不得不承認它們有各自的問題。
相反直到現在口碑較好的劇,它便集中在網劇上。
全年齡向式微,受眾細化的劇更容易火爆
《龍嶺迷窟》是網劇,《我是餘歡水》是網劇,臺劇《想見你》在內地也屬於網劇。
網劇由於沒有電視臺那麼廣泛的平臺,觀眾相對比較細化一些。但不代表網劇受眾不廣,不會火遍大江南北。
比如2017年的警匪劇《白夜追兇》。
比如2018年的宮鬥劇《延禧攻略》。
2020年上半年能潛質火爆全民的三部網劇,分別是於正的《鬢邊不是海棠紅》,與周迅首部網劇《不完美的她》。
張譯的首部網劇《重生》
但是三部劇播到了現在,並沒有火爆到出圈到全民角度,總好像欠了些火候。
原因就是剛開播的熱度過後,三部劇的長尾效應明顯不足。
說到底, 它們沒有像那些爆款劇一樣,開播後引起觀眾長期的觀劇熱潮,話題度、熱度和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
這三部網劇之所以沒有達到全民向的程度,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是作品本身水平絕對要過硬
除了受眾特別青少年(二次元或者非主流)的類型,其它電視劇不管是全民向還是稍微小眾,劇本身質量絕對要過硬。
比如正在熱播的青春劇《冰糖燉雪梨》,評分和口碑都相當的不錯,但是出圈有點困難。
其它類型的電視劇,從理論上講都有火爆大江南北的潛質。
於正的《鬢邊不是海棠紅》非常有全民火爆的機會,結果始終是差了一線。
原因可能是「疫情」的情況之下,中國觀眾更關注現實主義題材一些,對於民國京劇的題材,還是有一定的陌生感。
雖然黃曉明「洗潔精般演技」受到好評,但還是沒有好到能夠徹底出圈的情況。
周迅的女性題材都市劇《不完美的她》,還有張譯的「白夜宇宙」的《重生》。
因為有著強大的演員陣容,相當引人矚目的題材。
兩部劇在開播前都引起小範圍的轟動,但凡看過這兩部劇的觀眾都清楚。演員表演是沒有問題的,相反表演還非常精彩。
但是近年國產劇「劇本問題」立刻出現了。
他們有好的製作,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卻真的沒有講好一個故事。
《重生》和《不完美的她》的劇本和角色有多少問題,相信都不用多講。
二是關注全社會切身利益的現實題材,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
說到底,現在的中國觀眾成長起來了,影視劇能夠大爆還是要戳中大家的痛點。
比如《都挺好》的原生家庭和重男輕女。
比如《小歡喜》的孩子高考和子女教育問題等。
一月的《新世界》開播的時候正是「疫情最為兇猛」的時期。
伯光看到網上不少評論,大家是宅在家裡沒事做,才把這部劇的收視率推到了頂點。
二月的《精英律師》算得上是現實主義題材,再加上靳東、藍盈瑩、孫淳、田雨和劉敏濤等等全明星陣容,可謂非常吸晴。
同時二月的「疫情」也相當的兇猛,雙雙將本劇收視率推到頂點。
三月的《安家》,這裡便不再贅述了。
其它都市劇如《完美關係》《如果歲月可回頭》《綠水青山帶笑顏》等等。
這些劇大概處在兩者之間,本身質量口碑又不過硬,打著現實主義題材的幌子。在職場專業上漏洞百出,生活細節問題多成了篩子。
說白了。
2020年到現在的國產劇。
想要火爆需要質量過關,還要找準類型定位。想要全民大爆在質量過硬,找準類型定位的同時,必須擁有打動所有中國觀眾們的一個點
評分高低,口碑質量和觀眾的選擇
現在的中國觀眾真的沒有那麼好忽悠了。
電視劇哪怕搞營銷,搞炒作能火起來,但是全媒體時代觀眾掌握的口碑絕對不高。
細化小眾的類型高口碑,又很達到全民火爆的程度。
那些能夠突破所有圈層達到全民性,同時還是高口碑的電視劇。它一定是口碑和質量不錯,還擁有打動所有中國觀眾的點。
2020年截止到現在,還沒有國產劇真的辦到了這一點。
伯光歸納和總結了一下,三個明顯的現象大概如下:
1、收視率極高、但口碑有爭議的電視劇。
比如《新世界》《精英律師》和《安家》等。
它們的分數都保持在6分上下,問題多存在於國產劇常見的劇本問題。
對了,中國能夠火爆全民的電視劇,電視臺大劇明顯更有優勢。
2、收視非常的平穩,劇集口碑質量優劣並存。
張譯的警匪劇《重生》,周迅的女性題材網劇《不完美的她》,校園青春偶像劇《冰糖燉雪梨》,於正的民國京劇傳奇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等。
它們的分數都保持在七分左右,劇集的口碑質量有贊有彈。
沒有火爆成全民向還是缺少那撥動觀眾的一根弦,差了點長尾效應。
3、收視高,但是擺明的爛劇
比如《完美關係》和《如果歲月可回頭》等。
它們分數都在4分左右,堪稱2020年年度最爛國產劇有力競爭者。
多提一句,現在靳東是演精英審美疲勞,轉型不演精英觀眾又覺得彆扭,關鍵是他口中的不是精英,還是精英那一套。
4、破8分的國產劇,類型定位和現實主義
從前面播出的眾多國產劇,同樣擁有較多的爭議來看。
截止目前,內地電視劇確實沒有出現口碑高、質量高和市場熱度高等等,這種「三位一體」的全民向的大爆電視劇。
比如《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正午陽光的《清平樂》和《我是餘歡水》。
它們都是找準了類型定位,還有現實主義題材打動觀眾的點上。
《龍嶺迷窟》是盜墓探險類型,類型定位一直非常的準確。雖然《鬼吹燈》版權混亂導致演員陣容更換,但是本劇開播到現在質量節節攀升。
可能在對於原著改編上,對於演員選擇上面有爭議。
但是它類型定位準確得不能再準確,同時做到了國產劇的類型的極致,只要後面故事劇情和節奏不崩,沒有亂改原著一直保持8分+問題不大。
《我是餘歡水》從類型上看是「荒誕喜劇」,包裝著現實主義題材。
同樣擁有大爆的潛力,但是國產劇和外國劇不同在於,國產大爆劇更重長尾效應。
《我是餘歡水》只有短短的12集,現在都播了一半了。雖然口碑質量是三部劇中最高的,但是宣傳有些不夠,只怕口碑還沒有發酵就要結束了。
它確實擁有大爆劇的潛力,但猜想影響力可能有限。
《清平樂》目前是最有機會突破8分,一直保持大爆態勢的電視劇。
古裝歷史和言情的題材,王凱等全明星陣容,宋朝歷史和精緻服化道的傳統文化加持。再到播到後期可能的組cp,各種衍生流行文化的梗。
最終需要擔心的,自然是後期節奏,劇情和角色能否穩住。
69集的超長體量,現在才剛剛播出4集,為時尚早!
2020年的國產劇
《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清平樂》開播突破8分,是真正地開了好頭。
但《新世界》《重生》也是開局表現相當亮眼,結果後續劇情問題導致評分下降,希望這三劇劇都能夠穩住。
原來的國產大劇是以電視臺為主要平臺,網際網路崛起推動網劇的崛起。
網際網路用戶更加年輕,圈層也就更加的細化,不同類型內容有著固定的垂直付費用戶。
所以,現在國內還擁有全民普及度的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更容易火爆全民,但「不夠接地氣」的內容不能打動年輕觀眾,口碑便會不高。
類型更加細化的網劇,口碑容易更高一些,類型題材的受眾黏性也會更高。
但正如前面說過多次,一部電視劇想要全民性的火爆。不但質量要過硬,要找準類型和定位,更得有打動全國觀眾的點。
2020年,中國電視劇的格局越來越不同了。電視劇和網劇的愛恨情仇,都是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某個階段。
下一個階段會如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