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三大文藝女神齊聚,這是什麼神仙電影

2021-01-09 沐雲說娛樂

《20 30 40》: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三大文藝女神齊聚,這是什麼神仙電影

「雨天,躲在被窩裡吃冰淇淋,看甜甜的韓劇,四十歲的Lily離婚後時間突然多了起來。」

二十歲的時候覺得三十歲離自己很遙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虛度;

三十歲的時候卻覺得四十歲離自己很近,突然渴望穩定;

四十歲的時候覺得人生才剛剛開始,試著跟自己和解,試著學會獨處,學著享受生活。

《20 30 40》是很多年前的一部愛情片,是由文藝女王張艾嘉導演,這幾天看了這部影片,非常不錯的一部女性題材的片子,很喜歡。

四十歲,女人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張艾嘉飾演四十歲的Lily,除了經營一家花店,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老公和女兒身上,她對這種生活很滿足。

偶然的一次讓她發現,原來老公背著自己竟然在外面還有一個家,還有一個兒子。

Lily傷心欲絕,立馬和老公離婚。

離婚後的她,時間突然多了很多。女兒在國外沒時間陪她,她就約小鮮肉打網友、爬山、跑步。

在健身房偶遇自己的小學同學,資質很不錯,大家都以為是單身王老五。

她主動搭訕,只是沒想到人家離婚後,又找了一個年輕貌美的空中小姐。

她親眼看到後,坦然接受,安慰自己大多數男人都會選擇更年輕的美眉。

沒人陪她聊天,就周末去養老院做義工,照顧老人,陪她說話,替她剪指甲。

張艾嘉飾演的Lily讓人不由得感概,有些人註定是吃演員這碗飯的,她的演技如行雲流水般,將一個失婚的女性演得活色生香。

四十歲的女人,依舊可以約姐妹一起泡吧、蹦迪;

就算被男人拋棄,只要不放棄自己,依舊有小鮮肉、肌肉猛男追求;

就算沒有人聊天,只要經濟尚可,心態年輕,照樣會活得很滋潤。

就算四十歲了,只要自己想,依舊可以從頭再來。

四十幾歲,差不多該經歷的也都經歷了,人生應該更加豁達,活得應該更加通透。

三十歲,突然渴望穩定

三十多歲的想想是劉若英飾演的空姐,工作令人豔羨,長得也漂亮。追求者很多,固定的男友有兩個,一個是二十出頭的愣頭青,一個是有婦之夫。

愣頭青性格極端,常常做出令想想無法理解的事,她很頭大,覺得很幼稚。

那個有婦之夫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類型,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永遠也不會和正室離婚,想想很失望。

想想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被男人拋棄,她就讓想想學鋼琴,以防之後有男人拋棄她,可以當鋼琴老師。

想想覺得媽媽的話很莫名其妙,但是一直漂泊的她突然很想找一個伴,她想要穩定。

她準備賣掉鋼琴,恰好碰到了一個為女兒買鋼琴的男人,然後他們在一起了。

想想真的如媽媽所說可以教鋼琴了,身邊也多了一個可以依靠的人。遇上了那個對的人,真的如沐春風。

三十幾歲周圍的朋友大多都結婚生子,單身女子背負了太多的輿論壓力,但是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三十幾歲,女人各方面都變得成熟,越來越了解自己。

但感情上就算不將就,也不可能找到十全十美的人,人生如果沒有遺憾就不叫人生了。

二十歲,人生有無限可能

李心潔飾演二十歲出頭的小潔,懷著滿腔熱血從馬來西亞跑到臺灣追求自己的音樂夢。

小潔在臺灣認識了另一個女孩,兩個女孩青春活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只要可以唱歌,再苦再累也值得。

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夢想也不一定會實現,他們不得不分開追求新的生活和新的夢想。

年輕真的很好,人生就算沒有無限可能,但是心裡有無限可能,心中有夢想,有衝勁,什麼都可以從頭再來。

年輕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也有太多的迷茫和焦慮,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對這個世界沒有充分的認識。

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經常想,三十歲肯定要嫁掉,四十歲肯定兒女雙全。

等到我三十歲的時候發現,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四十歲也可以不結婚,三十歲也可以離婚,二十歲也可以過的很蒼白。

年齡不能說明什麼,每個女人每個階段也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女人每個階段都有歡樂,都有憂愁。

二十幾歲的女孩,歌手做不成,考慮做空姐。

她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想想,兜兜轉轉,最終嫁人,相夫教子。

而想想會不會在她四十幾歲的時候,老公出軌,女兒沒空理她,驀然發現,自己還是一個人。

人生就是一個輪迴,二十歲的時候不知道三十歲會發生什麼;三十歲的時候也不知道四十歲會發生什麼。

但是人吶,總的來說大多數還是樂觀,不管多大年紀,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堅信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其實呢,自己的每一個現在都是最年輕的,何不活在當下,過好現在的每一天呢!

相關焦點

  • 從電影說到人生 張艾嘉李心潔感悟《20 30 40》
    張艾嘉:我的人生很豐富,其實在我沒到40歲之前,我一直都感覺自己是18歲剛剛進入電影圈時候的樣子,對電影和工作很有衝勁和熱情,那時別人問我,你那麼努力到底是為了證明什麼?其實我真的從來沒想過要證明給別人看什麼東西,我就是愛電影,也愛唱歌,在工作時每天有用不完的精力,想不停地去做事情,有些精力過剩。
  • 《念念》劇組來杭州啦 張艾嘉李心潔張孝全等你來約
    導演張艾嘉、李心潔、張孝全、柯宇綸等都將出席——張艾嘉導演睽違大銀幕七年的新作《念念》,因為息影多年的梁洛施加盟,而備受關注。4月13日(下周一),張艾嘉將攜愛徒李心潔、男主角張孝全、柯宇綸來杭州宣傳該片,票時代攜手奧斯卡電影院,為大家送出30張《念念》看片+明星見面會門票——
  • 電影說明書 《念念》張艾嘉
    【編 劇】 蔭山徵彥 張艾嘉【制 片 人】 李松良【類 型】 劇情【主 演】 梁洛施,張孝全,李心潔,柯宇綸,王識賢,陳志朋當過去被時間與記憶困住,什麼該留在意念之中,什麼該從想念中拋棄,就是人生難題的最終解答。 沒有影子的男人,能穿越時間的酒吧,疑似遭海難的父親,人們必須直面自己的恐懼。究竟舊日戀人能否複合?失散兄妹能否重聚?一個關於愛情與青春的故事,在美麗的綠島之濱,緩緩鋪陳開來。
  • 李心潔:金馬獎影后的幸福
    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獻給世博的大禮,這齣由金馬獎影后李心潔領銜,王耀慶、楊祐寧兩大型男助陣的話劇,於7月22日至25日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全劇以林奕華特有的喜劇風格,探究人與建築、建築與幸福的關係,並邀得編、導、演俱佳的資深藝人張艾嘉執筆,與大家一起思考,「什麼是幸福」。
  • 劉若英,你還是當年那杯暖心文藝的奶茶
    但劉若英的online演唱會如此高水準,全程電視直播實況,網絡是一個優質幫手。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演唱會,我們沒有花一分錢,安靜又熱烈,跟隨奶茶的歌聲,遊走在過去和當下。在一個文藝十足的老戲院裡,聽她講起很多往事,由細軟歌聲帶給我們慰藉,在當下的隔離時期。朋友圈裡充滿了因為劉若英的線上音樂會帶來的各種感懷和愛意。是愛,因為被劉若英的歌曲牽動的情思裡有我們曾經投了入很多愛恨情愁的青春。
  • 張艾嘉對事業的執著真的不像62歲!
    因為這部電影,奶茶劉若英開始涉足演藝圈,也變成了張艾嘉的愛徒。張艾嘉不僅是劉若英的恩師也是李心潔的恩師。執導的《20 30 40》獲得第54屆(2004)金熊獎提名,這其中就有李心潔的演出。李心潔表演之路也是讓人們從張艾嘉的電影中了解的,所以張艾嘉執導的《20 30 40》是對李心潔是很重要的一部電影。
  • 17年前的烏鎮,黃磊和劉若英愛情,是你的青春歲月,我的似水年華
    更為難得的是,該劇還邀請到了金馬和金像影后劉若英、李心潔聯袂主演,並是首個進入臺北實景拍攝的大陸劇組。這部劇的男主角和導演是一個人,他也是那時候的文藝小生,黃磊。有一次,劉若英在臺北開演唱會,邀請了恩師張艾嘉、李心潔當嘉賓。在臺上張艾嘉都公開調侃劉若英:當年的緋聞男友不是黃磊嗎?劉若英臉刷的一下紅了。
  • 李心潔:《Man&Woman》
    李心潔說,「這一張專輯我最想呈現的概念就是『勇敢』。我希望我不光只是唱歌,而是帶來一張具有完整性、概念性的音樂作品,像一部聲音的電影,在裡面有許多這兩年來我自己的心事與許多人的故事。」李心潔形容自己是那種可以「唱到發神經」的女生。每每聽她在臺上唱得開懷,你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從專輯內頁我們可以看到,監製是陳沒(陳勇志)和張震嶽的經紀人黃靜波,藝人經紀其中一個是張艾嘉,要知道李心潔是馬來西亞華人,18歲時參加新人徵選,由張艾嘉發掘到臺灣發展,和滾石籤約成為歌手,在1998年發行合輯《少女標本》後轉往電影發展。
  • 黃磊、劉若英、李心潔追憶《似水年華》
    昨天下午,由黃磊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電視連續劇《似水年華》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演員見面會,劇中的三位主演黃磊、劉若英、李心潔悉數到場。
  • 影薦|真·才女張艾嘉,不再年輕依然很美
    這不是張艾嘉導演的第一部片子,但是她初期比較成熟的一部。張艾嘉的電影基本上都是關於情感的,男女情感、家庭情感都是她著力的主題,有些人說張艾嘉無非是卿卿我我小情小愛,其實並不公平。張艾嘉在這個題材上有著女性特殊的敏感、細膩、旖旎多情,但也直面情感困境,沒有什麼粉飾與隱藏,這是她的愛情片的優點。
  • 臺灣樂壇為什麼盛產「文藝女神」
    01文藝女神歷來不少,寶島卻是濟濟一堂浪漫的歌,並不止這一首。儘管「文藝」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標籤,但細數寶島的文藝女神歌手,卻幾乎都是佳作頻出、擁有穿越時光魅力的女歌手。此後的音樂生涯中,齊豫延續這種在藝術、民歌、流行間融匯貫穿的風格,又推出了如《夢田》《九月的高跟鞋》等品質極高的專輯,將這條文藝之路一走就走了 40 年。直到齊豫再次在歌手的舞臺唱響《最愛》。《最愛》是張艾嘉編導的電影《最愛》的主題曲。
  • 推薦幾部劉若英主演的女性題材電影
    奶茶的稱號果然是名不虛傳,我不管是聽劉若英的歌,看她主演的電影,還是她寫的書,都能感受到真實細膩的情感。下面推薦幾部我喜歡的劉若英主演的電影。1.《少女小漁》劉若英1995年主演的電影,是她第一次主演,雖然有些青澀,還有些嬰兒肥。卻能從中感受到真實細膩的情感。劇中的每一次哭都能讓人感同深受,好像我也是小漁。劉若英也憑藉此片一舉拿下當時的亞太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這部片是由嚴歌苓的小說改編,張艾嘉導演的,我們能從中看到李安影片的影子。
  • 《念念》版"愛的代價"釋放回憶 張艾嘉感懷青春
    因為歌曲與電影內容契合度很高,早有人嚮導演提議以《愛的代價》作為《念念》的宣傳曲。但張艾嘉卻一直很猶豫。重唱《愛的代價》時,張艾嘉特別在MV中加入了自身的全新感悟,以求觀眾更好理解《念念》的主題。最終導演張艾嘉放下心來:「很開心《愛的代價》這首歌能夠讓大家更好地感受《念念》那種溫暖的情感,看來我之前的擔心是多餘了。」
  • 一直風光著的名門嬌女,67歲的文藝女青年——張艾嘉
    她更是羅大佑口中的「小妹」,李宗盛、梁詠琪心中的「張姐」,是劉若英、李心潔的「恩師」,也是美國《時代》雜誌曾以3頁篇幅推介的人物。張艾嘉一個與歲月和平共處的奇女子。與電影接觸的越多,她就越來越喜歡演戲,喜歡電影這個行業,她覺得演戲上有太多要學習和要表達的東西,那時她就確定「這就是我想做的事」。
  • 愛過了黃磊 陳昇 陳國富,劉若英終於明白自己不是他們的後來.
    到底什麼文藝夢能做整整30年?大概只有打懵自己,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種夢吧。依舊呆憐清風的47歲,她不唱了,導了一部電影。從電影本身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很一般的片子,仿張艾嘉不成,學鄭芬芬不像。如果說沒有張艾嘉《後來的我們》中各種指點,電影中將缺少徒弟繼承師傅衣缽的獨特風格這層美感;而如果沒有陳昇對劉若英音樂的拔高,這首《後來》也許就奄奄一息在卡帶的時代終結。 陳昇之於劉若英,就像李宗盛之於梁靜茹,是臺灣梨園弟子式的教學傳統。賞識和培養是前提,反哺是目的,中間總要穿插一段恨鐵不成鋼的彆扭。
  • 許鞍華和張艾嘉:女導演與文藝片的情深緣也深
    可是張艾嘉卻因為不顧公司規定,一定要談戀愛,被公司雪藏,進而解約。當然,我能理解張艾嘉,一個文藝範兒的張艾嘉,其實是不適合武打片的。所以,當張艾嘉出演瓊瑤電影《碧雲天》(秦漢和林鳳嬌主演的)時,她的演技體現出來了,因為餘碧涵一角,張艾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 劉若英5部高分電影:《天下無賊》只排第三,第四部超嚇人
    難以相信,劉若英執導的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竟能成為這個五一檔期最熱門的作品,毫無疑問,《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在內地推遲上映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這部電影了,劉若英也將成為華語電影圈最賣座女導演之一,《後來的我們》現在的票房走勢看,也許連這個「之一」都要拿掉吧。
  • 李心潔繪畫療愈|人心中總有黑暗的部分,學會自然去接受它
    李心潔因主演鬼片出名,在香港有「一代鬼後」之稱,而她另一個更重要的身份是臺灣導演張艾嘉的愛徒,自高中畢業後參加張艾嘉的「電影新人」徵選,被張艾嘉囊括成為力捧新人,師徒之間至今一直惺惺相惜。從左至右:劉若英、張艾嘉、李心潔在港臺藝人圈中,李心潔除了多才多藝,最難得的是她的靈氣逼人。
  • 張艾嘉母子高調同框,兒子相貌神似彭于晏?67歲張艾嘉風韻依舊
    說起張艾嘉是許多明星心中的完美偶像,音樂,電影,舞臺劇等領域全面出擊,經營歌手,演員,編劇,導演等多個角色,均得心應手。張艾嘉與鄧麗君、林鳳嬌、林青霞同時期,從影40多年拍攝超百部作品,而其中被提名獲獎作品接近一半,張艾嘉身上頭銜是那種翻都翻不完的存在,曾獲得兩次金馬獎、兩次金像獎等等,是一名有實力的女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