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第一爐香》那片裡講了,
許鞍華導演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一起獲獎的還有英國演員蒂爾達·斯文頓(看過《奇異博士》等影片的人應該都知道她。)
許鞍華導演是全球唯一獲此獎項的女導演,
給她頒獎的是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
上一次許鞍華導演與威尼斯電影節的碰撞,是她導演、湯唯主演的電影《黃金時代》成為當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對於民國女作家,無論是蕭紅,還是張愛玲,
許鞍華導演的解讀,都是善意的,溫情的,
所以她才會去拍《傾城之戀》、《半生緣》、《第一爐香》等電影,
對於許鞍華導演,
我們還喜歡她的《桃姐》、
《歲月神偷》、
《男人四十》、
《天水圍的日與夜》
……
所以:女導演是不是註定與文藝片有不解之緣?
從許鞍華導演與她對於文藝片的傾注一生,想到了另一個女導演:張艾嘉。
兩位女性導演的交集,在1979年,
張艾嘉作為女主角出演了許鞍華導演的處女作《瘋劫》,這是香港新浪潮的裡程碑之作,
成為「1979年十大華語片」中排名第一,還獲得金馬獎優秀劇情片獎。
是許鞍華導演的成名作,也是張艾嘉的代表作。
和許鞍華導演一樣,張艾嘉的一生,也是文藝片的一片,
並且拍了一生文藝片,她們倆都還在堅持,還在這裡。
眾所周知,張艾嘉是喜歡談戀愛的,
年輕時的張艾嘉,美且豔,
她曾經說保持美貌的秘訣就是:拼命工作,不停戀愛。
但我個人更寧願看她這樣的模樣,
眼神中有一抹淡然與清醒,
一開始,張艾嘉被發掘了李小龍的導演羅維帶到了香港,籤約嘉禾電影公司,
那是香港武打片盛行的年代,
張艾嘉主演了電影《龍虎金剛》,
一來就是女主角,可見嘉禾對張艾嘉是重視的。
可是張艾嘉卻因為不顧公司規定,一定要談戀愛,被公司雪藏,進而解約。
當然,我能理解張艾嘉,
一個文藝範兒的張艾嘉,其實是不適合武打片的。
所以,當張艾嘉出演瓊瑤電影《碧雲天》(秦漢和林鳳嬌主演的)時,她的演技體現出來了,
因為餘碧涵一角,張艾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然後是張艾嘉主演了電影《閃亮的日子》,
這個電影是張艾嘉人生中的一個重要作品,因為這部電影,她認識了羅大佑。
黃梅調版的《金玉良緣紅樓夢》裡,一開始是林青霞演林黛玉,張艾嘉演賈寶玉,
後來導演李翰祥改了主意:張艾嘉演林黛玉,林青霞演賈寶玉。
後來張艾嘉回憶:這是她演過的最辛苦,最努力的一部戲。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念念不忘張艾嘉和周潤發主演的《阿郎的故事》,
不同於許鞍華導演的終身未嫁,沒有結婚,也沒有兒女,
有遺憾,但坦然,
張艾嘉在主演了許鞍華導演的《瘋劫》後,選擇了嫁人,
對方是年長張艾嘉16歲的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劉幼林。
這段婚姻維持的時間不長,離婚後,張艾嘉反省:是自己的問題,還沒有準備好做人家的太太。
而張艾嘉與文藝片的緣分還在繼續。
1082年,張艾嘉主演《我的爺爺》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之後,因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導演屠忠訓意外去世,張艾嘉臨時救場,被老闆安排做了導演,
不太理想,這部電影。
不甘心的張艾嘉集結了一批有想法的新導演(這裡面就有蔡琴前夫,導演楊德昌)拍攝了一部電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
《舊夢不須記》可以說是張艾嘉作為導演的處女作,
張艾嘉與羅大佑戀愛了的故事也是眾所周知,
我們所熟悉的《童年》,就是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的,
還有《小妹》,因為張艾嘉是家裡幼女,小名小妹。
最小的那個小寶寶,就是張艾嘉
才子佳人的故事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分手了。
羅大佑說:「我掉進了一個麥芽糖的池子,被撈上來之後想梳梳頭,但可以想像,那得需要多大的努力」。
張艾嘉說:「我們一起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感情,可是到一定時間他的思維開始轉移到別的地方。」
令人唏噓,
但也是命運的安排。
之後,張艾嘉出任香港新藝城電影臺灣分公司總監,推出文藝片《搭錯車》,
那首主題曲,蘇芮演唱的《酒幹倘賣無》也跟著影片一起大紅,
與張艾嘉有關的知名歌曲,除了《童年》,《酒幹倘賣無》,還有至今依然被傳唱的《明天會更好》,
那是張艾嘉組織羅大佑譜曲,召集蔡琴、蘇芮、潘越雲、等60多位歌手集體創作的公益歌曲。
當然還有《愛的代價》,
是啊,我們這個年紀的女性,人人都會唱的《愛的代價》,
就是李宗盛為張艾嘉寫的:
「《愛的代價》並非一首情歌,是寫給姐姐的。我不敢教人家怎麼去戀愛,因為每一段戀愛都是獨特的案例」。
所有愛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李宗盛如是說。
當年,他為張艾嘉寫歌,可張艾嘉卻嫁給了別人。
當年,他們也曾經傳出過緋聞,
因為寫歌,因為共同主演《最想念的季節》,
李宗盛說: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人。
張艾嘉說:「關於我們的事,你們統統都猜錯了。」
多年之後,兩個人同臺唱歌,
甚至在李宗盛《感性與理性》演唱會上,李宗盛和張艾嘉、羅大佑三人同臺演唱,多麼難得:
而這首《愛的代價》,傳唱如斯,張艾嘉自己卻很少唱起,
最近的一次,是三年前,也是這個季節,
在上海,簡單音樂節上,劉若英邀請張艾嘉唱,張艾嘉說你們唱,
後來旋律響起,
歌迷們一聲聲呼喚,張艾嘉終於參與了合唱部分。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有些人走到最後,都分岔了。愛的人和結婚的人,都是註定的。」
對於張艾嘉而言,每一段戀情,她都是投入的,
那些歡欣是真的,傷心也是。
張艾嘉作為導演的第二部電影是《最愛》,自編自導自演的張艾嘉獲得了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雙影后,並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編劇三項大獎。
張艾嘉未婚生子,張艾嘉嫁給商人王靖雄,張艾嘉兒子奧斯卡(因為她想拿奧斯卡獎,所以給兒子取名奧斯卡)被綁架,張艾嘉兒子獲救……
如果是在現在,這些事夠張艾嘉上多少回熱搜了,
但也就是張艾嘉,扛過了所有事情之後,繼續著她的文藝片:
《少女小漁》(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裡,張艾嘉不顧李安導演反對,大膽啟用劉若英,
這個機會幫助劉若英完成了歌手到演員的轉換,並且讓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個最佳女主角獎。
然後是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心動》,拿到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共同主演的電影《20 30 40》,
在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裡,張艾嘉出演比她小40歲的董子健的女朋友,很挑戰的戲份。
張艾嘉的電影,李心潔主演《念念》,票房慘澹,
張艾嘉坦然面對,一如她坦然接受人生的一切。
張艾嘉自導自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取景鄭州,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豆瓣評分8.4。
張艾嘉說:「我覺得每一個人到最後,都還是孤獨的,還是要跟自己和平相處。」
林奕華說張艾嘉很難得,很瀟灑,很聰明,也很自我,很洋派,
有點像黃蓉和祝英臺的綜合體,有膽量有才華。
這個評價很到位,
張艾嘉67歲了,許鞍華73歲了,
還在繼續文藝片,還在路上。
無論是許鞍華導演,還是張艾嘉,
面對歲月流逝,
她們已經從容,
她依然還是那個為愛投入,為了文藝片不願意停下來,眼裡有光的張艾嘉,
她依然是那個為了電影,繼續付出的許鞍華。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