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被老師點名不回消息崩潰大哭,家長:要加班開會實在沒時間

2020-12-19 騰訊網

爸爸在家長會上崩潰大哭

一男性家長在家長會上崩潰大哭,含淚「控訴」:怎麼能不關心孩子呢?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來盯著你們那啥東西。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開會沒時間接啊!

原來,該爸爸家長在家長會上被老師點名「批評」,原因是回消息不及時,電話也不接,被老師認為是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從而情緒崩潰,而在家長會上當眾大哭。

顯然,該家長崩潰大哭,老師的點名「批評」其實只是一個導火索,工作壓力大才是導致情緒失控的主因,但是也因此引發了網友的大討論。

老師讓家長回復是為了推卸責任?

有網友認為:現在的學校和老師有點事兒就讓家長們回復,其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為了推卸一些責任。

而這種說法得到了絕大部分網友的認可!

誠然,現在網絡發達了,老師們不管是通知活動還是布置作業,都是通過家長微信群、QQ群或釘釘群來宣布,而且要求家長們回復「收到」,這種做法是為了推卸責任嗎?

不可否認可能有一部分老師是為了推卸責任,但是我覺得相反的是,很多老師這樣做,恰恰是因為負責任。

老師發布的消息,之所以要求每個家長回復,是為了確保每一位家長知曉這件事情或者孩子的作業,以免有遺漏,再者,老師給家長打電話,也是為了家長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很多人認為:既然家長把孩子放在了學校,什麼問題都應該由老師來解決,既然有問題就找家長,那還要老師幹啥?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十分不認同的,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除了學校之外,家庭的教育佔據了主因。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社會上不成器的孩子,大部分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推進「家校共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現在的家長為什麼越來越難做了?

曾幾何時,手機沒普及的年代,家長們把孩子放到學校,等著孩子放學就完了,老師放學了把作業布置在黑板上,基本一天到晚沒家長們什麼事情。

現在很多老師確實對微信和QQ等即時類通訊工具依賴性越來越強了,作業都是留在微信群裡,而且要求家長回復收到,各種打卡,在各種app上布置作業,要求家長輔導、檢查和批改,很多家長直呼苦不堪言,比自己上學還累!

現在的家長為什麼越來越難做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有人說,是因為變質了,我自己會教孩子還送到學校幹嘛?

以前沒手機的時候,孩子們都學得好好地,為什麼現在越來越發達,家長們反而事情越來越多了?

我覺得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社會發達了,再加上實行素質教育,各種活動比以前多得多,很多家長也比以前更關心教育,樂於時時刻刻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但是老師們還是要多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動手的能力,有什麼事情還是以口頭傳達的方式告訴孩子,讓孩子轉達給家長,這樣對孩子的培養是不是會更好?至少我那個年代就是這麼過來的。

造成這種現象,到底是家長的錯還是老師的錯?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個大熱門,一位家長要求幼兒園老師每天將孩子在學校玩耍和吃飯的照片或者視頻發到群裡,而被老師拒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

對於這個事情,我持中立態度,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我可以理解,但是這也不是老師必須要做的工作,儘管確實有很多老師這麼做了,不做我們也不好去強加指責。

而到如今,老師發布各種通知,包括孩子的學習狀況,都是通過家長群,可以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學校和孩子的動態,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是當這種風氣漸漸演變成什麼事情都@全體家長,並讓家長及時回復「收到」的時候,到底是家長的錯還是老師的錯?

以前沒手機孩子照樣學習好好的,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

家長不易,老師也不易

看到這位家長崩潰大哭,其實我也很心酸,生活不易!

家長不易,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中小學的年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巨大的工作和養家的壓力,還要分心孩子的教育問題,確實不容易。

老師也不易,對於孩子不敢打不敢罵,稍不注意就會「引火上身」,孩子的任何問題,老師都有著很大的責任,難怪現在有人要提倡「戒尺」教育,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又很脆弱,動不動就尋死覓活,搞得很多老師都變成了「佛系」教師。

其實家長和老師都不易,相互理解和包容才是最重要的。

一味依賴家長群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變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沒說到重點,我的個人觀點,這種一味依賴家長群發布消息的教育方式確實需要改變。

我認為建立家長群的目的,一是為了老師發布學校和孩子的動態,以及通知一些比較複雜的孩子難以表述清楚的大型活動;二是為了各位家長交流育兒心得體會,這樣才顯得有意義。

而至於孩子的作業和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完全沒必要時時刻刻盯著家長,畢竟很多家長確實挺忙的。

我想沒有哪位家長不關心自己的孩子,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文章中老師當眾點名」批評「家長的方式確實有點欠妥,不能因為沒有及時回消息或者接電話就認為是家長不關心自己的孩子,這完全屬於強盜邏輯。

這位家長的哭泣,只是一個個例,但是確實值得很多學校和老師反思,當然,也不能因為這個個例製造家長和老師的對立面。

變質了的家長群,都是跟風的」收到「和拍馬屁,如果確實存在問題,想辦法改變就是了,畢竟社會一直是在進步的!

相關焦點

  • 突然大哭!爸爸在家長會上情緒崩潰:我天天加班,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
    近日一段爸爸在家長會崩潰大哭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情緒崩潰大哭……一個大老爺們為啥哭成這樣呢?因為工作太忙經常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消息被老師善意提醒後這位爸爸感到工作生活都太難由此突然情緒失控……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來盯著你們那些東西
  • 爸爸家長會被老師點名不回信息,想到天天加班開會,還要看孩子,崩潰...
    那是不可能的。熱水燙一下因為溫度不夠、時間太短,只能稍微清潔一下餐具表面。想要消毒,除了使用消毒櫃,還可以用100℃的沸水沒過餐具煮30分鐘,或者放入蒸鍋蒸30分鐘,「出浴」後自然晾乾。(智通財經) 國內國際 ●爸爸家長會被老師點名不回消息,崩潰大哭 近日,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情緒崩潰大哭。
  • 爸爸突然嚎啕大哭,家長會上15秒視頻衝上熱搜!他的崩潰,成年人都懂
    近日,一段爸爸在家長會崩潰大哭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情緒崩潰大哭……一個大老爺們,為啥哭成這樣呢?究竟怎麼回事?一起來看!因為工作太忙,經常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消息,被老師善意提醒後,這位爸爸感到工作生活都太難,由此突然情緒失控……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來盯著你們那些東西,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開會沒時間接啊!
  • 幼兒園老師群裡點名家長,問為什麼不打卡?家長:以為我很閒嗎?
    幼兒園的家長還要陪孩子看視頻做手工讀故事背單詞錄視頻拍照片,最後把這些「成果」發在班級群裡籤到交作業,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後,才能做回自己真正好好放鬆一下。家長們也是盡力地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也知道幼兒園老師也不想這麼做的,她們也不容易,但是上面有安排就要執行。
  • 每個辛苦工作的家長,都逃不過99+的家長群?
    悟空最近聽到了不少家長們的煩惱:「臨近期末,家長群又開始999+。工作已經很忙了,那麼多個消息,真是回不過來!」身為機器人我就想問家長們一句:難道你們也是機器人嗎?還是人均時間管理大師?居然還能堅持這麼久!然而在這麼緊湊的安排裡,家長還需要抽身回復不同家長群裡的消息。ummm,開始 理解這位家長為什麼會「抱怨」了▼視頻裡的這位家長怒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
  • 老師家長群內批評父母,沒按照求輔導孩子,家長反懟:不配當老師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之所以這位家長會在家長群裡怒懟老師,起因是由於他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輔導孩子,引來了老師在群裡的點名批評。該老師在群裡發消息直言這位父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很多問題,號召各位家長引以為戒。
  • 家長深夜和老師「反目」,鬧上人民日報,原因讓無數家長深有同感
    其中不少家長有苦說不出,最終只得將所有的矛盾指向家長群。在短時間內,"家長群"一詞屢屢登上熱搜頭條,成為大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家長群"的矛盾日益凸顯,前不久,由於開會無法回復家長群消息,一位家長在家長會上竟然崩潰大哭。
  •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應理順家校關係,家長與老師的角色要擺正
    另一方面,班級學生多,水平情況各有不同,老師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逐一回復家長們頻繁的詢問和要求,也會耽誤了備課時間。就此而言,家長群變味兒,表面上看是群規缺乏或者得不到遵守,實質上是由於家校關係沒有理順、家長與老師的角色沒有擺正。家校共育,關鍵在「共」。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 女孩崩潰痛哭!網約車行車記錄儀拍攝的視頻,把很多人看哭了
    視頻中一名女孩連續加班半月無休,生日當天準備早些下班卻被半路叫回公司加班,瞬間情緒崩潰傷心痛哭。司機見狀安慰女孩,並免費將女孩送回公司。司機感嘆,誰也不願意加班,姑娘太不容易,只希望她能儘快些結束工作早點回家。
  • 「你算什麼東西」家長霸氣回懟老師,孩子生病了不寫作業有錯嗎?
    這句話說出來激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紛紛加入吐槽大軍:鐵骨錚錚的漢子,卻在家長會上哭成淚人這一位家長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不回復群裡老師發的消息,結果孩子開家長會,老師當著全班家長的面點名批評這位家長,情緒激動下嚎啕大哭。
  • 家長退群引全網爭議:「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要老師幹嗎?!」
    01家長:教是我教,作業我改家長QQ、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老師統一下發一些通知,比如假期安排,家長會的時間等。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成了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的地方。周末陪孩子參加社區活動,還要拍照上傳,做各種手工,剪紙、畫畫、吹拉彈唱,這樣的作業,孩子根本不能獨立完成,要家長動手做完,還要拍照傳到家長群。甚至還有各種體育活動,家長不僅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要十八般武藝,招招都會。有位家長吐槽:老師讓孩子跳繩,孩子沒學會,自己瘦了20斤。
  • 《白色月光》:在孩子面前,家長崩潰大哭之後,該怎麼辦?
    可是,父母也不是鋼鐵俠,不是聖人,父母也只是個平凡人,也有七情六慾,有七情六慾就會有悲傷的情緒,崩潰大哭只是發洩情緒的方法,發洩情緒,總比一直硬扛,憋在心裡憋出心理疾病要好。成年人的世界,本就不易,即使內心已經潰不成軍,表面也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好像再大的悲傷忍著憋著總會過去,可是會給自己的內心帶來更大的委屈。成年人的崩潰大哭是宣洩、是釋放,天大的事,哭過之後再說。
  • 「老師,你睡了沒有?」老師在家長群的回覆,讓許多家長紛紛上火
    有的家長提前聽到這個消息,紛紛發表留言:諾諾寶貝:太棒了!原本都是課後補習,成績還算老師的,不該算家長的功勞嗎?霧裡擁你:老師說的好聽,說是檢查作業,家長還能看著孩子寫錯了不指正嗎?凌晨時間,一個家長群裡,有位孩子爸爸問老師:「老師,你睡了嗎?」老師回答:「睡了,怎麼有事嗎?」爸爸說:「你睡覺了,我閨女還沒睡覺呢?你給孩子布置那麼多作業,憑什麼能睡覺?我孩子12點不能睡覺?」結果,幾個家長也來跟風抱怨,「我家孩子也沒睡,做作業呢」、「你憑啥先睡?
  • 學生上課積極舉手,老師卻一次不點名回答問題,家長機智處理
    新學期新氣象,不少小學生在開學後,表現很積極,老師上課積極舉手,想要回答問題。但是老師一次都沒點到過,孩子很沮喪,回去告訴家長,家長就更焦慮了。剛開學老師就不關注我們孩子了,看來在教師節要表示一下了。但是當天晚上,卻收到家長的私信,質問我為什麼不讓孩子喝水?那麼作為老師你會怎麼回答?通過什麼方式,打消家長對老師的誤解?理解老師的教育方式?這也是我們應該向家長說清楚,為什麼沒有點孩子回答問題的原因,溝通的方式很重要。家長朋友們也可以了解一下,當你的孩子回來跟你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該怎麼處理?
  • 孩子做錯一道題,老師在群裡追著家長訓,家長四個字回懟太霸氣
    孩子做錯一道題,老師在群裡追著家長訓,家長四個字回懟太霸氣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家長只要將孩子送到學校,學習上的事情就幾乎是全權交給老師了,而家長只要承擔一個監督和引導的責任。
  • 家長:3頓飯+辦公+娃,我要瘋!老師:3頓飯+直播,讓我先瘋!
    」在家辦公的於花花每天一邊要工作,一邊要陪兒子完成各種形式的作業,直呼「吃不消」。可如果完不成作業,老師會在群裡點名@家長。「完成這些作業至少得兩個小時!」於花花說,「我們在家辦公,還得做飯刷碗,哪有這麼多時間啊!
  • 「家長群」變成「壓力群」,焦慮之下,這部9分紀錄片值得深思
    在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反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要給孩子批改作業,我想起初的想法是通過此舉,督促家長更加關心孩子的學習,通過學校、家庭共同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有的地方把經念歪了。比如有的家長群中,老師直接點名批評了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 老師因考試找家長談話,佛系爸:不用去學校,班級群給我道歉就行
    考試主要目的是為了查漏補缺,看一看孩子們知識的掌握情況,那麼在每次測驗考試中,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就會是老師們重點觀察對象。 他們需要去分析孩子沒考好的原因,這個時候請家長來學校,了解一下孩子這段時間在家的狀態,也讓家長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一起找到孩子沒考好的原因,這也是老師們負責任的表現。
  • 「賢妻」劉濤深夜發文崩潰:不要嘲笑那個彎腰低頭的中年人
    中年似乎被賦予了人生所有的精彩和美好,似乎成了人們眼中打不垮、擊不倒的大神。可現實真是這樣嗎?近日,網絡上流傳一段視頻,一位中年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崩潰大哭。原來是因為經常不回消息被老師點名後,感到工作生活太難,由此突然情緒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