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雲姬長軍:企業技術棧向雲原生轉型的實踐與思考

2020-12-27 donews

「雲原生」引爆億萬級蒼穹,「分布式雲」啟動新商業引擎,「分布式存儲」開創未來新篇。伴隨著 5G 商用時代的到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關口,CDN +邊緣計算迎來新階段,分布式雲將加速這一變革的發生。

12 月 17 日至 18 日,「 Distributed Cloud 2020 全球分布式雲大會」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技術變革保障用戶體驗 , 引領國際部署全球節點」為宗旨,就「雲原生」、「分布式雲」、「分布式數據」、「分布式存儲」、「實時音視頻技術」等幾個技術方向進行討論。大會邀請到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七牛雲、政府主管部門、標準制訂方,以及深圳 TOP 200 流量主及運營商等雲原生、邊緣雲計算開發者相關企業共同參與,以推動技術變革,適應時代發展。

在 12 月 17 日下午的「雲原生領導力論壇」上,七牛雲業務效率負責人姬長軍帶來《企業技術棧向雲原生轉型的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演講中,姬長軍講解如何通過研發賦能,來推動企業技術人才升級雲原生技能,以及他們的總結與思考。

從 CNCF 2020 最新的調研報告可以看到,在採用容器技術時,受訪者普遍反饋其複雜性和對開發文化的改變是最大的挑戰。事實也確實如此,雲原生涉及的技術棧較多,研發人員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了解和實踐,因此在做技術棧升級時,技術領導者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如何優雅地應對雲原生技術挑戰?

一、基於雲原生的測試左移生態

姬長軍通過三個維度分享七牛雲測試左移技術落地實踐全貌,首先這個生態主打的還是業務質量保障,是基於 PR (變動)構建多維反饋,包括單測、全量集測、系統測試,甚至是增量覆蓋率分析,以及受影響服務反饋等等,能夠在源頭保障入庫代碼質量。其次是工程效能提升,姬長軍認為這是切入測試左移所帶來的價值。核心是在 QA 未介入的情況下,能夠自動化的提供多維度的質量反饋,對研發來講足夠優雅,也讓整個迭代足夠流暢。最後是雲原生技術的落地,七牛雲選擇 Prow 作為 CI 平臺,充分利用雲原生技術,做到體驗最優。姬長軍表示,這種測試左移的模式,能夠在源頭保障質量,極大的提升研發整體迭代效率。

那七牛雲在技術決策上為什麼選擇 Prow ?姬長軍介紹,Prow 基本上是雲原生測試基礎設施的一個標配,主流雲原生項目都在用 Prow ,比如 Kubernetes ,Istio 等。Prow 有很多優點,比如它輕量,基本是無狀態的,基於 CRD 實現。且 Prow 採用 Yaml 作為配置語言,基於 PR 的 CI 環境用完即銷毀,擁有很好的隔離性,場景需求完美契合,其豐富的 GitOps/ChatOps plugin,方便二次開發。姬長軍講解道:「有看到一些企業在考慮雲原生時,會將重點放在封裝 Kubernetes 的複雜性,企圖通過一套 UI 去降低用戶上容器的負擔。雖然這個想法很好,但實踐下來可能不太現實,因為大家知道 YAML 基本上是 Kubernetes 聲明式 API 的標配。而聲明式 API 是雲原生五大技術特性之一,如果這個時候還考慮繞過他,基本是走了彎路。因此我認為在雲原生時代,技術人員應該對 YAML 比較親和才對,就像面對自己擅長的程式語言一樣。」

姬長軍表示通過雲原生技術,把 CI 場景做透。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給研發同學提供了一個接觸雲原生的場景。而這個場景又足夠聚焦,不會讓不熟悉的 Kubernetes 技術的同學一下子被其複雜性所淹沒。所以這其實是雲原生技術布道很好的一個落腳點。

除了平臺,基於雲原生的測試左移裡有很多技術細節,姬長軍著重分享了兩個場景。一是基於PR 的增量覆蓋率精準分析,通過測試覆蓋率做精準反饋,極方便從 PR 中查看修改代碼的單測和集測覆蓋詳情。「這背後對應的是一款 Go 語言精準測試覆蓋率收集系統,名叫 goc。該系統已經開源,且在測試開發圈有著不錯的反響,我們看到很多使用 Go 語言的企業已經在使用,甚至包括一些頭部企業。」姬長軍說。

另一個是基於 PR 的受影響服務自動反饋。這一實踐背後也是涉及到一個小工具,且已經開源。它解決問題的價值比較實在。此系統能夠精準反饋修改代碼影響的應用服務列表,幫助我們在發布時,避免遺漏服務。

對於第一個實踐玩法,姬長軍總結道:「基於雲原生的測試左移戰略讓單個團隊體驗到雲原生技術的魅力,但我們知道,一個人可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走的更遠。而我們要想更大的利用雲原生技能提升企業研發效能,那就必須讓更多的人都能玩轉雲原生技術。」

二、將研發流程徹底搬到 Kubernetes 之上

帶著這個思路,七牛雲開啟了第二個玩法,就是將研發流程徹底搬到 Kubernetes 之上去探索全員雲原生姿勢。姬長軍表示,他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首先,所有業務均在 Kubernetes 測試集群容器化,其次,各業務能夠基於最新代碼一鍵部署一套容器化開發測試環境,隨用隨起。然後提供姿勢,能夠一鍵將變動的服務直接發布到容器化開發環境,不需要 CI/CD。最後是拉平辦公網絡和 Kubernetes 集群網絡,做到直連 Pod IP/Cluster IP。姬長軍表示,最終的收穫效果是研發可以在日常業務開發中,自由玩轉 Kubernetes。

在介紹完兩個實踐玩法之後,關於企業技術棧升級,姬長軍分享了他的總結與思考。他表示,一定要從價值導向出發,通過解決和優化實際問題來推動技術升級,同時掌握好節奏,要能階段性的拿結果。其次要以人為本,企業技術棧升級本質也是企業人才的升級,若能促進現有人才的升維,當能獲得最大 ROI 。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企業數位化升級最強「助推器」,騰訊雲原生路線圖正式發布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正式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表示,基於服務超過100萬用戶的雲原生實踐經驗,這份路線圖通過剖析真實的行業、真實的場景、真實的痛點、真實的步驟,幫助企業找到符合自身業務環境的最佳上雲實踐路徑。
  • 雲原生生態大會Day2,網易數帆Service Mesh與百勝中國中臺架構實踐
    、頭部用戶的雲原生戰略與實踐,剖析雲原生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幫助雲原生技術使用者和愛好者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同時推進雲原生與企業IT的融合。馮常健通過網易數帆研發輕舟Service Mesh滿足網易集團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實踐,解析了企業實施Service Mesh架構過程的問題、對策以及落地關鍵要素,王必成和申海龍共同分享了百勝中國採用雲原生技術棧建設業務中臺的初衷,如何基於雲原生實現業務中臺,以及輕舟雲原生平臺在百勝中國中臺化進程中發揮的價值。
  • 11月19-21日,第3屆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CNBPS 2020)即將重磅開啟
    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雲原生盛會之一,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CNBPS)至今已舉辦三屆。這一觀點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響應和共識,在過去一年裡不斷被媒體、技術大會、各種分析報告等廣泛採用。  2020年雲原生的重頭戲轉向全棧和生態,從企業實踐的角度,雲原生也被看作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唯一解決方案。雲原生技術正在快速開拓新的技術邊界,支持新的應用範式,變成新常態。本次大會,將嘗試從全球視角詮釋雲原生的升維定義——雲原生全棧,展現雲原生原力覺醒的無窮動能。
  • KubeSphere 3.0 :為構建雲原生技術棧提供平臺級解決方案
    作為多雲與多集群的統一控制平面,KubeSphere 3.0 帶來的新功能將幫助企業加速落地雲原生,降低企業對任何基礎設施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運維管理的門檻,實現現代化應用在容器場景下的快速交付,為企業在生產環境構建雲原生技術棧提供了 完整的平臺級解決方案。
  • 雲轉型談何容易?打破轉型陣痛,匯量科技加碼雲原生
    隨著更多的企業將核心技術網際網路化,企業對雲計算相關的技術與服務需求將日益凸顯。如今,雲計算「大魚」遊動加快。今年疫情促進更多企業雲轉型,在這過程中,企業如何探索有效釋放雲價值方案,或如何更好地幫助企業使用雲能力,成立 7 年、被稱為「全球新經濟智能移動廣告第一股」的匯量科技(Mobvista)交出自己的答卷。
  • 華為雲TechWave雲原生2.0技術峰會來了!邀您共迎智能升級新未來
    澎湃技術浪湧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智能升級動能,為業務發展打開新的增長空間。隨著雲原生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升級,雲原生2.0時代已經到來。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的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D2iQ發布雲原生CI/CD平臺Dispatch,加速應用程式的持續集成與交付
    採用雲原生的GitOps CI/CD架構將保護企業的雲原生技術棧投資,並可以利用日益成熟的先進技術,多年來,D2iQ深耕雲原生技術,幫助企業構建更適用於雲原生的應用服務。,努力從傳統應用程式向雲原生應用轉型,Dispatch融合了D2iQ在全球多個大型分布式系統部署的多年實踐經驗
  • 雲原生2.0「進化論」:從ON Cloud到IN Cloud
    有意思的是,企業數位化轉型從場景化、數位化向智能化階段「演進」時,與生物進化程序相類似的雲原生則被賦予了「強者生存」的進化使命。  行業,向雲原生2.0要乾貨  顧名思義,雲原生即是Cloud+Native,一種生於雲,長於雲的雲資源應用形態。
  • 雲原生生態大會Day1,網易數帆揭秘雲原生軟體生產力三重境
    12月16-17日,由CNCF、網易數帆、VMware、PingCAP和阿里雲聯合主辦2020 Cloud Native Day雲原生生態大會線上召開,來自聯合主辦方及字節跳動、Zilliz、百勝中國等公司的17位重磅演講嘉賓,帶來2天主題分享,解析雲原生領軍企業和組織、頭部用戶的雲原生戰略與實踐,剖析雲原生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幫助雲原生技術使用者和愛好者加深對技術的理解
  • 雲原生時代,容器持久化存儲方案選對了嗎?
    75%的企業部署容器應用,雲原生正加速業務創新網際網路的發展、雲計算的出現,對傳統IT帶來衝擊和挑戰。面對數據爆炸式增長、業務種類增加、應用複雜性提高、軟體迭代速度加快等一系列挑戰,容器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 華為雲攜手保險行業技術精英論道雲原生
    1月15日,由創原會發起的"雲原生技術精英沙龍(保險行業專場)"成功舉辦,來自中國信通院、華為雲以及保險行業的技術精英,就"雲原生提速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以及"保險行業雲原生典型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入探討。
  • 雲原生時代下的開發變革,騰訊雲Nocalhost讓雲原生開發更簡單
    12月20日,在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 DevOps 分論壇上,騰訊雲CODING DevOps CEO 張海龍對CODING DevOps技術進行解讀,並發布了助力開發者的開源工具 Nocalhost,與行業大咖共同探討雲原生時代下的軟體工程的演進方向,為技術管理者帶來啟發。
  • 大咖論道雲原生,七牛雲 Tech Meetup 深圳站啟航
    現場 Topic 精彩分享   精彩分享一:傳統企業的雲原生 DevOps 實踐   CVTEDevOps技術負責人 劉創招   CVTE DevOps 技術負責人劉創招做了主題為「傳統企業的雲原生DevOps實踐」的分享。傳統的運維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頻繁的信息交換。
  • 企業「上雲」有了最佳實踐路徑
    ,騰訊雲展示了其在雲計圍繞新形勢下的技術變革與趨勢,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眾多領域的最新技術、最新成果、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眾多領域的最新技術、最新成果、最佳實踐。包括面向全球開發者,最佳實踐。包括面向全球開發者,騰訊雲重磅發布的企業雲原生最佳實踐路線圖、生最佳實踐路線圖、SuperEdge邊緣容器開源項目、八大雲原生系列新品以及騰訊雲邊緣容器開源項目、八大雲原生系列新品以及騰訊雲未來開發者雲梯計劃等,全面釋放雲計算價值,為企業上雲提供全方位支持。未來開發者雲梯計劃等,全面釋放雲計算價值,為企業上雲提供全方位支持。
  • 阿里雲原生中間件首次實現自研、開源、商用「三位一體」,技術飛輪...
    今年,讓阿里雲中間件技術人最興奮的,除了支持 雙11 大促的再一次成功,更是能用這些技術持續賦能阿里雲上數以萬計的企業、機構、開發者以及他們的用戶,把 雙11 的技術紅利發揮到極致。基於此,阿里雲中間件完成了三位一體的正向循環,通過標準持續輸出阿里巴巴的核心競爭力,讓外部企業快速享有阿里微服務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 雲原生時代的流量入口:Envoy Gateway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流量入口,在雲原生技術趨勢下,能否找到一個能力全面的技術方案,讓流量入口標準化?在實際業務流量入口代理場景下,Envoy 具備先天優勢,可以作為雲原生技術趨勢流量入口的標準技術方案:1.
  • 騰訊雲十年新風向:雲原生與開源的未來
    騰訊會議,已是檢驗雲原生的關鍵先生。據公開數據顯示,上線僅2個月,其活躍用戶數就超1000萬,上線僅一年,其用戶數就已突破1億,成為在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視頻會議產品。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透露,騰訊會議的核心技術就來自騰訊雲原生的一系列技術組件,使得業務人員只需要關註上層業務邏輯,無需關心底層基礎設施。可以說,騰訊自身就是雲原生實踐的最大客戶。
  • 埃森哲喻思成:企業如何全面上雲,進而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WISE...
    關於行業數字轉型,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埃森哲阿里巴巴事業部總裁喻思成認為,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技術是基礎,但並非唯一的重要因素。埃森哲提供從戰略諮詢、互動營銷、技術、運營的全方位服務,幫助企業將數位化戰略落地,埃森哲阿里巴巴事業部進一步幫助企業在雲架構上進行數位化轉型。
  • IBM硬體系統布局混合雲 加速企業容器應用和雲原生
    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系統部總經理侯淼近期表示,IBM硬體系統將全力投入混合雲平臺,讓雲原生開發者可以全面利用IBM硬體的能力,建立支持今日及未來的IT架構。企業可以將關鍵業務及雲原生業務部署於這些硬體上。」
  • 由技術創新者轉為技術輸出者,匯量科技應用軟體解決方案助力企業低...
    多年的業務發展中,匯量科技一直在探索快速創新的同時如何儘可能降低成本,同樣也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企業更高效的使用雲。面向未來,匯量科技將由技術創新者轉變為技術輸出者,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如何根據應用的實際需求彈性儘可能使用便宜的算力資源,匯量科技選擇以「雲原生」切入。根據云原生計算基金會的最新定義,雲原生的目標即為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這與匯量科技的彈性成本需求不謀而合。基於「雲原生」,匯量科技進行了大量的創新,構建了雲原生大型彈性集群管理平臺SpotMax。通過SpotMax,匯量科技的單位廣告請求成本大幅降低了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