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時代,容器持久化存儲方案選對了嗎?

2020-12-24 SandStone杉巖數據

75%的企業部署容器應用,雲原生正加速業務創新

網際網路的發展、雲計算的出現,對傳統IT帶來衝擊和挑戰。面對數據爆炸式增長、業務種類增加、應用複雜性提高、軟體迭代速度加快等一系列挑戰,容器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容器為網際網路應用提供了絕佳的運行環境,顛覆了企業級應用交付的模式,敏捷開發、快速交付、可移植,成為容器行走江湖的獨特標籤。

早期容器技術更多應用於開發測試環境,一度成為軟體開發人員的樂土。而現在,隨著雲原生對業務創新的影響力持續顯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容器應用於生產環境。前者更側重容器本身帶來的便利,而後者需要解決數據持久化存儲等諸多問題。

據Gartner預測,到2022年,全球超過75%的組織將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容器化應用。得益於Kubernetes等容器編排平臺的迅速發展,其在持久化存儲以及資源調度等方面持續改進,為在生產環境中快速部署容器、高效使用容器打下了堅實根基。

融合塊/文件/對象,USP為雲原生構築堅實底座

作為容器持久化存儲的堅實底座,杉巖USP統一存儲平臺通過容器存儲接口(CSI)與Kubernetes等容器平臺交互,實現存儲資源的動態管理和自由調度。USP融合了塊、文件和對象接口,全面支持iSCSI、RBD、NFS等多種卷類型,為各類容器應用提供持久化存儲服務,幫助客戶構建雲原生架構,實現業務創新和數位化轉型。

圖1.USP為容器提供持久化存儲服務

多種卷類型,多業務支撐

支持iSCSI、RBD、NFS等持久卷類型,以及CephFS、OpenSDS、GlusterFS等網絡存儲,可滿足不同應用、不同場景對卷資源的需求。不論短期運行(秒級/分鐘級)還是長期不間斷運行,USP都能提供敏捷、穩定的持久化存儲服務。

無縫對接主流容器平臺

無縫對接Kubernetes、OpenShift、靈雀雲、華為容器雲等主流平臺,穩定支撐SpringCloud、ServiceMesh等多種框架的微服務平臺,幫助客戶構建強大的IaaS和PaaS能力。

靈活的資源調度

PV掛載方式:用戶可基於存儲池創建持久卷並掛載給容器使用,當Pod 漂移到其他節點啟動時,原有業務仍可繼續正常運行。

PVC動態管理:當容器需要存儲資源,可通過CSI動態創建持久卷,實現存儲資源按需調度,簡化管理,降低運維成本。

豐富的卷管理特性

Raw Block Support:企業若在容器內運行資料庫應用,該特性可提供所需的裸塊資源。

CSI Volume Expansion:實現磁碟的動態擴容,無需中斷業務,保障業務連續。

CSI Volume Snapshot & Restore:通過對pod卷打快照,當遇到數據誤刪等意外情況,可基於快照恢復數據狀態,保護數據資產。

CSI Volume Cloning:通過對pod卷克隆生成一個或多個副本,滿足業務測試等需求。

支撐大規模容器部署

USP存儲集群可穩定支撐百萬級以上容器部署,實現應用秒級調度、部署、運行。在大規模部署容器時,無狀態應用也可對接USP的對象服務,通過免掛載訪問提升業務效率。

入選CNCF Landscape全景圖,打造容器存儲最佳實踐

正如Gartner預測的那樣,企業對容器的使用表明了雲原生架構的內在吸引力。企業在推進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必然將「雲原生能力」納入考量範疇,杉巖也在雲原生生態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圖2.杉巖入選CNCF Landscape全景圖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簡稱CNCF)是業內公認的推動雲原生技術發展的重要組織之一,其發布的CNCF Landscape被譽為「雲原生資源地圖」,其中包含了使用範圍較廣、具有最佳實踐的產品和方案,供企業用戶在實際應用中選擇。杉巖憑藉完善的容器存儲解決方案,入選CNCF Landscape全景圖,幫助客戶打造容器場景最佳存儲實踐,利用雲原生加速業務創新。

成功實踐

幫助某證券信息向雲原生架構演進

某證券信息是某證券交易所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國內最早從事網際網路證券信息服務的公司。隨著網際網路業務規模擴張,容器應用越來越多,客戶希望基於分布式存儲構建雲原生基礎架構,加速數位化轉型升級。

某證券信息旗下的業務平臺基於杉巖USP產品,構建了近300 TB存儲資源池,同時提供塊和文件服務,分別對接虛擬化平臺(EasyStack)和容器平臺(靈雀雲),為數百個容器提供穩定支撐。在項目交付階段,杉巖工程師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容器平臺對接,極大縮短了業務上線時間。基於CSI的動態管理使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硬體成本和運維成本節省超過40%。

圖3.幫助某證券信息向雲原生架構演進

完善的方案為客戶屏蔽了複雜的底層架構與技術實現,讓企業聚焦上層應用,專注業務創新。項目的順利落地,讓客戶在證券數位化轉型中享受到了雲原生的技術紅利,也為證券機構向雲原生架構演進提供了實踐範本。

幫助HT雲網搭建雲原生基礎架構

HT雲網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高科技企業,專注「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是網際網路經濟業態與新型工業體系的重要參與者。「網際網路+」浪潮下,傳統IT架構無法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客戶希望借力雲原生加速業務創新。

該項目採用杉巖USP統一存儲平臺,對接Kubernetes平臺,為上萬個容器提供持久化存儲服務。容器應用涵蓋了MySQL、Redis、Cassandra等資料庫業務,以及各類中間件和微服務平臺。由於底層採用分布式存儲,硬體成本節省超過40%。靈活的管理策略降低了人力依賴,使運維成本大幅縮減。雲原生架構在提升端到端服務治理能力的同時,也為業務持續演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4.幫助HT雲網搭建雲原生基礎架構

在企業向網際網路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進程中,「雲原生能力」成為轉型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因素。「好用」的雲原生,企業才「敢用」。基於杉巖USP的容器持久化存儲方案,已在多個項目中得到客戶認可,無疑是企業邁向雲原生時代最可靠的幫手。

相關焦點

  • 當容器拍了拍存儲,讓你「想用又敢用」雲原生
    如何掃除容器應用最後的障礙,讓用戶徹底打消面對容器"想用卻又不敢用"的顧慮。如今,容器拍了拍分布式存儲,一對黃金CP誕生了:容器存儲一體機橫空出世。容器存儲一體機是經過專業廠商反覆迭代驗證過的一體化商用方案,實現容器的開箱即用,最為直接有效地解決了容器普及過程中的需求痛點,有望幫助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加速雲原生應用的落地。
  • KubeSphere 3.0 :面向雲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雲
    作為多雲與多集群的統一控制平面,KubeSphere 3.0 帶來的新功能將幫助企業加速落地雲原生,降低企業對任何基礎設施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運維管理的門檻,實現現代化應用在容器場景下的快速交付,為企業在生產環境構建雲原生技術棧提供了 完整的平臺級解決方案。
  • KubeSphere 3.0 :為構建雲原生技術棧提供平臺級解決方案
    作為多雲與多集群的統一控制平面,KubeSphere 3.0 帶來的新功能將幫助企業加速落地雲原生,降低企業對任何基礎設施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運維管理的門檻,實現現代化應用在容器場景下的快速交付,為企業在生產環境構建雲原生技術棧提供了 完整的平臺級解決方案。
  • 年度盛典直播技術之光閃耀,「2020容器雲職業技能大賽」圓滿收官
    932位容器應用時代的先鋒者在「精英比賽」中參與了五大崗位賽道和團隊賽道的技能比拼,其中團隊賽道是大賽為推動企業組織管理變革而首創,由紅帽開放創新實驗室專業顧問鼎力相助,打造開放協作創新型IT團隊。(按方案名稱首字母排序)▼《多數據中心高可用資料庫容器化部署方案》作者:李正杰興業銀行信息科技部 質量經理《某保險公司容器雲持久化存儲建設方案》作者:陳萍春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存儲管理崗
  • IBM硬體系統布局混合雲 加速企業容器應用和雲原生
    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系統部總經理侯淼近期表示,IBM硬體系統將全力投入混合雲平臺,讓雲原生開發者可以全面利用IBM硬體的能力,建立支持今日及未來的IT架構。企業可以將關鍵業務及雲原生業務部署於這些硬體上。」
  • 對話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資料庫的時代來了
    這位愛笑也有著程式設計師式幽默的大牛,在加入阿里巴巴近三年間,以低調的行事風格在業界一次又一次地「高調」地呈現了諸多的解決方案,並帶領著阿里資料庫團隊與達摩院資料庫實驗室多次攻克雲時代下資料庫技術的瓶頸,如自研關係型資料庫 PolarDB 的誕生,也實現「雲原生資料庫」的跨越性發展。
  • 展望2020:傳統容器已死,安全容器將成為雲原生標配
    從容器裡應用的角度來看,它只能看到給定的計算存儲資源和為其定製的系統,但從容器外面的系統來看,它運行的是一個一個的進程。如果這些容器都屬於同一個用戶那還沒什麼,但如果是雲服務,一臺機器裡面運行著不同用戶的一個個進程,光是想一想就有一種四處漏風的感覺!
  • 阿里雲重磅發布雲原生裸金屬方案 | 雲原生生態周報 Vol. 53
    業界要聞在 6 月 9 日 2020 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智能基礎產品事業部高級研究員蔣江偉重磅發布了雲原生裸金屬方案。新一代容器服務 ACK,可以將最新神龍彈性裸金屬實例的強大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具備極致性能、高效調度、全面安全的特點。6 月 9 日,2020 阿里雲線上峰會於雲端舉行,阿里巴巴雲研發部門負責人陳鑫出席峰會並發表題為《新雲效,新 DevOps 平臺》的主題演講,宣布新一代企業級 DevOps 平臺——阿里雲·雲效正式發布。
  • 一文說清 KubeSphere 容器平臺的價值
    KubeSphere 作為雲原生家族 後起之秀,開源近兩年的時間以來收穫了諸多用戶與開發者的認可。本文通過大白話從零詮釋 KubeSphere 的定位與價值,以及不同團隊為什麼會選擇 KubeSphere。
  • XSKY助力飛貸全業務容器化升級 - 雲計算 - IT商業網-解讀資訊時代...
    基於軟體定義的 IaaS 平臺,系統讀寫性能提高5倍,內部核算時間下降93%......有效的支撐了飛貸每天新增存儲1TB、每天億次數據交互的系統需求。  全業務容器化  從2015 年起,飛貸對容器技術包括Docker 及Kubernetes 雲原生技術保持了高度關注和投入。
  • 雲原生時代的流量入口:Envoy Gateway
    當雲原生時代大浪襲來,Envoy 這一 CNCF 畢業數據面組件為更多人所知。那麼,優秀「畢業生」Envoy 能否成為雲原生時代下流量入口標準組件?背景 —— 流量入口的眾多選型與場景在網際網路體系下,凡是需要對外暴露的系統幾乎都需要網絡代理:較早出現的 HAProxy、Nginx 至今仍在流行;進入微服務時代後,功能更豐富、管控能力更強的 API 網關又成為流量入口必備組件;在進入容器時代後,Kubernetes Ingress 作為容器集群的入口,是容器時代微服務的流量入口代理標準。
  • 華為雲原生基礎設施加速基因測序
    然而,基因測序工程,動輒需要數萬/數十萬個基因測序及模型建立,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常見的基因轉換、拼接、對比、注釋全流程,用一臺高性能伺服器運行耗時30多個小時,數萬乃至十萬級的基因測序任務,對網絡、存儲、算力,以及業務響應的及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極高的要求。
  • 避免不完全的雲原生(一):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時候,圍繞雲原生的討論會直接進入技術選擇,如容器化和微服務。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雲原生項目的潛在組成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索雲原生,包括技術和基礎設施,還包括架構、設計,以及可能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員和流程。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雲原生不只是說要遷移到雲,而是要充分利用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獨特性來快速交付業務價值。
  • 杉巖CTO邱尚高: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不止步於存儲
    杉巖數據CTO邱尚高攜「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新未來」的主題演講出席峰會。 縱觀國內,不論是公有雲廠商還是私有雲廠商,紛紛基於對象存儲推出差異化的數據湖解決方案。對象存儲憑何優勢,能夠成為數據湖存儲底座的不二之選?在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又迎來哪些新的場景?針對上述問題,邱尚高作了系統地闡述與分享。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雲原生開啟「資料庫大數據一體化」新時代
    雲計算的發展正在加速推進數據分析系統進入「資料庫大數據一體化」時代,以更好得幫助企業加速邁入數字原生時代加速業務數智化。基於「資料庫大數據一體化」的演進趨勢,阿里雲推出了以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及雲原生數據湖分析DLA為核心的雲原生數據分析系統。深度融合資料庫及大數據技術,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的數據接入、數據存儲、數據計算及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讓會資料庫的用戶就會大數據。
  • 騰訊雲十年新風向:雲原生與開源的未來
    與此同時,在業務層面也存在類似煙囪式的問題,各個業務從邏輯層、數據層到後端的容器或虛擬機,技術框架和體系各自獨立,重複造輪子現象明顯,用最近的流行詞「內捲化」來描述毫不為過。對此,騰訊針對自研業務上雲曾給到非常詳細的推動方案,根據騰訊雲資深運維專家周小軍披露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歷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直播類業務上雲、沙箱雲、整個業務上公有雲。」
  • 11月19-21日,第3屆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CNBPS 2020)即將重磅開啟
    在2019年的CNBPS上,靈雀雲CTO陳愷喊出「雲原生正在吞噬世界」,容器將成為雲原生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Kubernetes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雲作業系統」,容器與Kubernetes  2020年雲原生的重頭戲轉向全棧和生態,從企業實踐的角度,雲原生也被看作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唯一解決方案。雲原生技術正在快速開拓新的技術邊界,支持新的應用範式,變成新常態。本次大會,將嘗試從全球視角詮釋雲原生的升維定義——雲原生全棧,展現雲原生原力覺醒的無窮動能。
  • 三大運營商如何玩轉雲原生?|CNBPS 2020演講實錄
    這是第一步,後來伴隨著4G時代的到來,整個的話單量從4G到第3G基本上是10倍以上的話單量的增長,當時這個系統需要具備彈性伸縮的能力,快速的去應變市場的變化,包括整個系統的壓力的增長,逼迫著你去做這件事。然後再去我們全面的進行去IOE改造,就是要把傳統的資料庫、應用系統、然後還有數據存儲全都變成這種分布式的,做了一個全面的升級。
  • 雲原生2.0「進化論」:從ON Cloud到IN Cloud
    換言之,雲原生技術的進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用戶實現從技術架構、業務能力以及前端應用的全面升級,並同時轉化輸出業務價值。  畢竟,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在雲原生時代保持自身雲基因的停滯不前,因為數位化轉型決定了企業必須選擇強力進化,塑造自身應對甚至是超越市場需求的能力。
  • 阿里雲推出業內首個雲原生企業級數據湖解決方案:將在今年雙11大...
    10 月 23 日,數據湖高峰論壇在京召開,阿里雲宣布推出業內首個雲原生企業級數據湖解決方案,提供EB級數據存儲、分析能力,可一站式實現湖存儲、湖加速、湖管理、湖計算,幫助企業對數據深入挖掘與分析,洞察其中蘊含的價值,更適合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擁有海量數據場景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