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是二戰挑起國?歐洲議會通過一項荒謬決議,妄圖向蘇聯潑髒水

2021-01-18 觀文殿大學士

眾所周知,蘇聯在二戰期間是抗擊納粹德國的主力軍,為戰勝德國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歷史教科書裡也是這麼描述的。然而,2019年年底,歐洲議會通過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議:認定蘇聯和德國同為二戰挑起國。這一決議很快就引起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怒斥。

那麼,蘇聯真的如這一決議所說,是二戰的挑起國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為了證明這一結論,我們不妨看看,這個決議的論據牢靠嗎?

論據是:1939年8月,蘇德籤訂互不侵犯條約,在東歐劃分勢力範圍。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兩周多後,蘇聯也出兵波蘭。波蘭抵擋不住蘇德兩大強國的衝擊,迅速敗亡。

看上去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是我們不能只居於表象,我們更要分析深層的原因。

蘇聯為什麼要與德國合作?

2020年大火的電影《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後期抗日英雄謝晉元團長,帶著四百多名戰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悲壯故事。為什麼要打這一仗?謝團長說了,要堅持到布魯塞爾會議召開,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抵禦外侮的決心,爭取到國際援助。

蔣介石希望這一仗能夠引起西方國家對中日戰爭的關注,進而援助中國,制裁日本。

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除了口頭譴責以外,抗戰前期,美英法沒有對日本採取任何有效措施。他們在這一時期,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日法西斯對外侵略擴張,就是為了推動他們去進攻社會主義蘇聯,消除西方國家的心頭大患。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拋棄了中國。有一個國家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不久就開始大規模援華抗日,甚至派遣了志願航空隊來華作戰,與美英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國家就是蘇聯。同時,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當美英法美其名曰「中立」,對西班牙共和政府見死不救,坐視其被德國和義大利支持的叛軍消滅之時,蘇聯組織國際縱隊,援助共和政府。

蘇聯、法國、捷克斯洛伐克三國之間曾經有過互助協議。1938年蘇臺德危機,捷克斯洛伐克受到來自德國的威脅。蘇聯向英法呼籲,履行互助協定,舉行三國會議,商討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卻被英法冷落。與此同時,他們對德國卻很熱情。英國首相張伯倫與法國總理達拉第親自飛往德國慕尼黑,與希特勒和墨索裡尼達成了慕尼黑陰謀,把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了德國,妄圖禍水東引。

參與籤訂《慕尼黑協議》的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墨索裡尼

由此可見,蘇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曾經積極推動反法西斯鬥爭。但是美英法無視公理與正義,盛行綏靖政策,姑息法西斯國家。他們本有多次可以制止侵略的機會,卻都被他們自動放棄了,指望法西斯國家進攻蘇聯。史達林不是傻子,他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國家利益受損。他巧妙地利用了英法與德國的矛盾,與德國合作,粉碎了禍水東引的陰謀。

蘇聯選擇與德國合作的根源,在於英法的綏靖政策。要說哪些國家和軸心國一起發動了二戰,那也是英法,不是蘇聯。蘇聯絕對不是二戰挑起國。

歐洲議會不可能不明白這一段歷史。因此他們通過這個決議,就是想把自己曾經不光彩的這段歷史抹去,把汙水潑到蘇聯頭上。這種行為非常卑鄙無恥。

值得一提的是,忽視中俄兩國在二戰期間的貢獻,是西方主流輿論的傾向。在這一點上,中俄同病相憐。針對歐洲議會的荒謬決議,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也應該予以回擊。在別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我們應該為他們說話,因為我們也希望在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有人為我們說話。

相關焦點

  • 歐洲議會通過一項制裁土耳其的決議埃爾多安強烈譴責
    據中東觀察網27日報導,歐洲議會議員投票通過一項決議,呼籲歐洲理事會對土耳其在「法馬古斯塔市郊區瓦羅沙的非法活動」(Illegal activities in the Varosha suburb of the city of Famagusta)實施制裁。歐洲議會議員警告說,土耳其決定部分開放瓦羅沙鎮,「削弱了全面解決賽普勒斯問題的前景,加劇了分歧,並鞏固了該島的永久性分區」。
  • 二戰後,蘇聯新增54萬平方公裡土地,其中23%併入烏克蘭
    但接下來本文的重點不是美蘇的對峙,而是探討這些二戰後的新增領土是如何進行分配的。眾所周知,蘇聯由加盟共和國構成,那麼在新增領土分配環節,哪個加盟共和國的獲益最大?答案是烏克蘭,總計得到了12.58萬平方公裡,佔比23%。1.
  • 二戰末期被蘇聯解放的奧地利為什麼沒有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蘇聯則趁勝反擊,收復全部國土,繼而進軍中歐,憑藉「剩勇」猛追德寇」,以犁庭掃穴之勢解放了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最終攻入柏林,埋葬了納粹德國。攻克柏林前夕,蘇聯還順帶收拾了德國的馬仔——奧地利。在二戰前夕,奧地利被德國吞併,綁在了希特勒的戰車上。
  • 二戰中,如果沒有英美的援助,蘇聯能夠打得過德國?
    在歐洲戰場上面,德國兩線戰爭。一方面西線戰場與英美等國進行開戰,一方面在東線戰場上面與蘇聯進行開戰。就拿東線戰場上面德國在1941年入侵蘇聯的進度以及勝利成果來看,三個月消滅蘇聯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兩線作戰畢竟還有自身的條件限制。 那麼,在二戰期間,蘇聯如果沒有英美的幫助,蘇聯能不能打贏德國呢? 本文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 二戰後的最大贏家是美國還是蘇聯?
    美國、蘇聯等強國一一崛起,成為了二戰中最大的贏家。為什麼說蘇聯成為最大贏家?首先,二戰後蘇聯領土得到了增加。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了一戰割讓給德國的土地,瓜分了德國原來東普魯士的領土。可以說通過二戰蘇聯獲取了大量歐洲領土,領土更加接近歐洲中心區域。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可是正如一句俗語說的那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般國家仍然比不過德國,在世界上也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在歐洲的地位還是很穩固的。一戰和二戰都曾是德國挑起的,對於一戰中的德國來說,其挑起一戰的原因很簡單,縱觀人類的整個發展歷程,歷史規律或許就是這樣,新興帝國在崛起以後,就想著要打破老牌帝國的壟斷,因此不斷爆發戰爭。
  • 西方借二戰歷史進一步打壓俄羅斯,用心險惡
    西方制裁俄羅斯沒成功,又在歷史上做文章,普京忍不住爆粗口目前在世界上,誰敢向美國叫板,不向美國妥協,誰就會遭到美國制裁打壓,有很多先例。即使某些方面超過美國,也要被其打壓。這就是美國的霸權。2019年,歐洲議會通過一項議案,惹怒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有的西方國家甚至稱蘇聯與德國一樣是二戰的發起國,普京大罵波蘭前駐德大使是「人渣」、「豬」等最為難聽的話。2019年9月,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議案,此議案認為二戰是由蘇聯與德國共同發起的。
  • 130國壓倒性通過重要決議,僅美烏反對
    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媒體12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16日,俄羅斯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第46次會議上遞交的譴責「美化納粹主義」的決議,獲得130個國家的支持,然而,僅有美國和烏克蘭投下了反對票。報導稱,這份草案對一切納粹運動、新納粹主義等美化行為進行譴責,與此同時,決議還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修正主義也進行了譴責。俄羅斯呼籲世界各國,要通過立法的形式來消除一切種族歧視。
  • 蘇聯曾經在二戰中做出這樣的事,直接被驅逐出了國際聯盟
    然而蘇聯卻趁著這段時間,打著幫助盟國兄弟的旗號,大軍開進了波蘭領土。由於蘇德籤訂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所以德軍不得對蘇聯動手。因此蘇聯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了波蘭近半領土。蘇德互不侵犯不僅如此,仗著德國大肆侵略周遭小國的東風,蘇聯逼迫著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在所謂的「友好」條約上簽字畫押,以給蘇聯等其他國家進駐軍隊的權利。1940年6月,史達林利用條約,向這些國家派遣了大量軍隊。
  •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因而,許多國家都向日本提出巨額的戰爭賠償,澳大利亞甚至要把日本天皇送上軍事法庭,為戰爭負責。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真的是所向無敵。先是打敗了法國,後來打的英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掉頭往東攻打蘇聯。蘇聯當時差點就被滅國了。不過當時歐洲也還是有很多地方德國沒有佔領的。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中立國。比如瑞士、瑞典、芬蘭等。但是很奇怪的是,二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直都是中立國的芬蘭卻突然加入了戰爭,加入了德軍陣營。我們看一下具體原因。
  • 蘇聯到底是如何兩度反對我國入常的?
    二戰爆發前後,蘇聯雖然和日本關東軍在張鼓峰和諾門坎地區進行過慘烈的廝殺,但為了全力對抗德國法西斯,於1940年和日本籤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以承認偽滿洲國的方式換取日本對蘇聯在蒙古利益的承認。而後蘇聯全力對抗德國法西斯,而日本則南下太平洋挑戰美國,蘇日兩國在1940年後的5年時間裡基本相安無事。
  • 1941年佔領伊朗的蘇聯,為何在5年後,全面撤離伊朗?
    王朝建立起來後,雄心壯志的禮薩汗開始一系列的改革,大規模發展工業、全國範圍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公共教育,還派出不少留學生前往歐洲各國留學。除此之外,禮薩汗還十分重視國家的主權利益,為此他逐步的從英國手中收回一項又一項的主權利益,極大地維護了伊朗的國家獨立和主權利益,在他的執政期間,伊朗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在中東地區更是霸主級別的存在。然而,禮薩汗不斷的維護伊朗權益,就勢必會損害到英國的權益。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與大家的認知不同,今天講的波蘭是被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二戰功勳蘇聯同時瓜分歷史事件。1910波蘭才在協約國的幫助下復國,總之可以說俄國與波蘭之間的恩怨是長期的並不是一時的。波蘭戰役爆發前的世界局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之後割讓了大量的領土,其中就有一塊戰略要地劃給了波蘭,通過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德國一分為二,這讓德國人對此耿耿於懷。
  • 歐洲多國舉行活動 紀念二戰結束71周年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綜合消息:5月8日是二戰歐洲戰場結束71周年。當日,歐洲多國舉行活動對此予以紀念。  1945年5月8日,德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納粹統治宣告覆滅,二戰在歐洲以反法西斯一方勝利告終。  作為戰勝國之一的法國,8日依照慣例在標誌性建築凱旋門下舉行了官方紀念活動。當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向凱旋門下方的無名烈士墓獻花,並且為墓碑上的常明火添火,以告慰在二戰中犧牲的英烈。
  • 沒有蘇聯2780萬人的傷亡,美國和英國,能不能打贏二戰?
    尤其是美國和蘇聯,由於在二戰之後,蘇聯和美國進入了劍拔弩張的冷戰。雙方都在提高自己在二戰中的地位,從而貶低對手。那麼,公開公正的說,如果沒有蘇聯的巨大傷亡,依靠美國和英國,能否打贏二戰呢?我國雖然沒有加入歐洲戰場的戰事,但是在亞洲戰場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牽制、消滅了大量的日本軍隊,如果沒有我國的牽制,幾百萬日本軍隊,能夠進入東南亞和南亞。由於我國的牽制,超過60%的日本陸軍,被留在了東亞戰場,根本就動彈不得。我們在看一下蘇聯,如果在二戰時期,蘇聯選擇了中立,那麼,美英兩國會怎麼樣呢? 1939年9月,德國大舉進攻波蘭。
  • 二戰中,此國正規軍僅有三萬人;不僅打敗了德國還擊退了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球先後有61個國家被捲入戰爭的狂潮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高達2200萬平方千米。芬蘭堪稱是二戰中最強悍的國家絕對沒人敢不承認,二戰爆發後蘇聯以各種名義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看上了芬蘭這塊富饒之地,蘇聯準備以兩倍的蠻荒之地來換取芬蘭整個國家,但是芬蘭人死活不同意,這也就給了蘇聯開戰的理由。
  • 歷史上都有哪些國家承認了偽滿洲國?歐洲居多,蘇聯就是其中之一
    而這個實際上受到日本掌控的傀儡政權自然是不受到國際承認的,但後來隨著二戰的發展,有23個國家出於各種目的相繼承認了滿洲政權的合法性。其中有哪些國家呢? 因為當時的薩爾瓦多總統馬丁內斯就是通過政變上位的,美國也不承認馬丁內斯執政的合法性。為了報復美國馬丁內斯決定和美國對著幹,你說他非法我就說他合法。於是薩爾瓦多就成了日本之後,第一個承認偽滿政權的國家,而日本和偽滿政權也因此對薩爾瓦多好感十足。不過搞笑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薩爾瓦多就立刻加入了同盟國,堪稱牆頭草中的代表,他們對偽滿政權的承認也就成了笑談。
  • 100艘航母萬架轟炸機,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在此時拿下蘇聯?
    二戰結束後不久,蘇聯就憑藉著遼闊的領土迅速崛起,成為了足以和美國比肩的超級強國,並且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都在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畢竟美國對於蘇聯的崛起早就有了預期,那麼為什麼不儘早遏制蘇聯的發展呢?
  • 新聞背景:國際上關於二戰的重要紀念日
    這些紀念日主要包括:【歐美國家:歐洲勝利日】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斯特籤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因此將5月8日定為「歐洲勝利日」。此後,每年的5月8日,歐美各國紛紛舉行各類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