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佔領伊朗的蘇聯,為何在5年後,全面撤離伊朗?

2020-12-24 狼群講歷史

沙皇俄國,包括後來的蘇聯都對土地有種莫名的執著,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擴張自己的領土。

即便是在二戰時期,作為正義者的蘇聯依舊自顧自地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在二戰結束後又強行佔領了波蘭數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據統計,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土面積都增加了60萬平方公裡。

然而伊朗,這卻是一個例外,因為1941年伊朗被蘇聯佔領後,又能在1946年讓蘇聯全線撤離,避免了成為蘇聯一部分的下場,這可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

一,二戰時期的伊朗

歷史上的伊朗也輝煌過,那時候的他還叫波斯。鼎盛時期的波斯帝國,領土面積700萬平方公裡,西起巴爾幹,東至印度河,南抵蘇丹,北至高加索,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在軍事上甚至都可以和同時期的中國掰手腕。

但隨著內部叛亂和外部強敵的不斷入侵,強大的波斯帝國也慢慢走向衰落。尤其是隨著西方國家開始新航路開闢和兩次工業革命,波斯帝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更是被急速拉開,再加上內部叛亂,曾經強大的波斯帝國也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

到19世紀末,波斯便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趁西方列強元氣大傷的機會,1921年禮薩汗發動政變,並奪取政權,從而建立起巴列維王朝。

1935年,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伊朗,此時伊朗所控制的土地,跟現在的伊朗大致相同。王朝建立起來後,雄心壯志的禮薩汗開始一系列的改革,大規模發展工業、全國範圍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公共教育,還派出不少留學生前往歐洲各國留學。

除此之外,禮薩汗還十分重視國家的主權利益,為此他逐步的從英國手中收回一項又一項的主權利益,極大地維護了伊朗的國家獨立和主權利益,在他的執政期間,伊朗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在中東地區更是霸主級別的存在。

然而,禮薩汗不斷的維護伊朗權益,就勢必會損害到英國的權益。也因此,為了對抗英國,也為了伊朗的進一步發展,禮薩汗便倒向德國,開始大量引進德國的技術、人才、資金,並和德國展開密切的商業往來,也因此為德國在伊朗從事納粹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二,被兩面夾擊的伊朗

二戰爆發後,禮薩汗決定保持中立,兩不相幫。不過他還是沒有限制德國在伊朗境內的各種活動,即便是蘇德戰爭爆發後,禮薩汗還是這種態度。

毋庸置疑,禮薩汗的這一行為,肯定是會遭到英國和蘇聯的不滿。

對英國來說,1941年,德國軍隊已經進入敘利亞,嚴重威脅到英國在近東和中東地區的利益。尤其是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地區的石油,那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蘇伊士運河被德國控制,那英國就無法及時支援亞洲。如果中東地區的石油被德國控制,那英國就可以直接投降了。為此無論如何,英國都必須確保,中東地區不被德國染指。

對蘇聯來說,戰爭初期他是需要歐美各國援助的。但因為德國卡在他們中間,因此最好的物資援助路線,就是通過中東地區,走高加索運抵蘇聯。

沒辦法,土耳其倒向德國陣營,中東的伊拉克也發生政變倒向了德國,因此1941年歐美國家只能途徑伊朗去援助蘇聯。

也因此,英國和蘇聯便要求伊朗驅逐境內的德國人,終止和德國之間的一切合作。但這一要求卻遭到禮薩汗的拒絕,也因此,1941年8月25日,蘇聯進攻伊朗北部,英國從伊朗南部登陸發起進攻,僅僅只用了20天,英國和蘇聯,就在伊朗的首都德黑蘭會師了。

在英國和蘇聯的壓力下,禮薩汗被迫退位,很快在伊朗境內的德國人也遭到驅逐,伊朗也由此成為盟軍的重要補給線,希特勒妄圖控制伊朗的夢想也因此破滅。

三,二戰結束後的伊朗

毋庸置疑,伊朗在二戰中是付出巨大犧牲,做出巨大貢獻的。也因此1943年《德黑蘭宣言》發表後,美國、蘇聯和英國便向伊朗保證,等戰爭結束後,一定維護伊朗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也算是為了履行諾言,1945年6月,美國全線撤軍,英國在9月份全線撤軍,並且他們還不斷地向蘇聯施加壓力,要求蘇聯儘早撤軍。

而且在成立不久的聯合國上,伊朗也提出對蘇聯的控告,指責蘇聯紅軍扶植分裂勢力、阻止伊朗平叛、違反聯合國憲章,因此要求聯合國進行調解。

同時伊朗人民也掀起反抗蘇聯的行動,在他們看來蘇聯就是入侵者。

在種種壓力之下,蘇聯不得不做出妥協,於1946年5月25日,全線撤離伊朗。

四,促使蘇聯撤離的原因

對蘇聯來說,讓他把吃進去的再吐出來,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既然如此,蘇聯為何還是放棄伊朗,放棄這片165,5萬平方公裡土地的呢?

第一,歐美各國的幫助

伊朗能夠獨立,歐美各國是向蘇聯施加了不少壓力,尤其是美國,總統杜魯門更是不惜武力威脅。

當然了,歐美各國這麼做,也是為了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也是為了遏制蘇聯的勢力擴張。

第二,伊朗自身實力不俗

雖說伊朗的國力不能跟蘇聯相比,但再怎麼說他也是中東一霸,如果硬是要和蘇聯死戰到底,那蘇聯是一定會付出巨大代價的。

第三,蘇聯在二戰中損失慘重

二戰讓蘇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果他真的要強行控制伊朗,那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開戰,那又是巨大的消耗。

再加上當時還有資本主義們的虎視眈眈,蘇聯也得考慮資本主義國家們的反應。更何況當時他的第一任務是經濟重建。

第四,蘇聯已經在伊朗北部扶持親蘇勢力

在佔領伊朗的時候,蘇聯就在亞塞拜然人和庫德人聚集的地方,扶持起兩個傀儡政權。利用這兩個傀儡政權,蘇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伊朗,甚至是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而且這兩塊地區,也擁有著不少石油。既然已經到手了不少好處,那乾脆撤軍,免得影響自己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形象。

第五,伊朗也作出了不少妥協

伊朗當局也清楚,如果真的撕破臉皮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因此便將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權租讓給了蘇聯。除此之外還做出了不少讓步,這才最終換來蘇聯的撤軍。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1946年5月,蘇聯撤出伊朗,不得不吐出這塊已經吃進去的肥肉。在蘇聯的歷史上,這可真的是不可多見的局面。

相關焦點

  • 伊朗,封鎖的四十年,為什麼能屹立不倒
    2018年,美國加大對伊朗的制裁,警告所有參與進出口伊朗的企業都將受到美國的打擊。歐盟表示將力挺伊朗,並告誡歐盟企業不要屈從於美國的威脅,而應該繼續與伊朗的投資和貿易往來,甚至歐盟可以對這些企業進行補貼。但多數歐盟企業不敢去挑戰美國霸權,依然堅持撤離對伊朗的投資,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伊朗的石油出口開始直線下滑。
  • 美國制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2017年1月,就在伊朗人認為與美國沒什麼事,但沒想到黑天鵝出現了,此人就是川普。伊朗沒想到川普上臺後,把歐巴馬與伊朗籤的伊核協議全部廢除了,重新把伊美關係打回原點。
  • 韓貨不用抵制,韓國三星主動放棄伊朗,大批公司撤離廣告牌拆卸掉
    韓國計劃派遣重兵到波斯灣 伊朗發布譴責美國之際,正好也是美國陣營國家,全面從伊朗撤資的時候。伊朗譴責美國之際,三星及其韓國同業LG電子在伊朗的商業活動全部定製,甚至拆卸、推翻了其在伊朗的最後廣告標語。據伊朗方面報導,韓國大量公司,比如三星、LG都將伊朗視為中東最大市場,而伊朗一直是韓國對外出口的,中東的主要市場。過去幾個月,這兩家公司切斷了與德黑蘭的貿易關係,這是在華盛頓於2018年5月退出2015年伊朗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
  • 美軍害怕火箭炮撤離是誘騙,伊朗偵察機發現:大批AH64抵達美基地
    美國一直因自身的強大就對國際上實行霸權主義,尤其是在中東地區橫行霸道,自從2003年美軍炮轟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就長期駐軍在了伊拉克,而美軍也給伊拉克當地民眾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如今忍無可忍的伊拉克也不願意美軍駐紮了,希望美軍能夠儘快離開自己國家。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中)在白宮會見伊朗國王巴列維(左)中東地區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也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為了防止蘇聯的勢力南下,美國必須在中東地區尋找代理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南斯拉夫當時是蘇聯陣營裡面的「逆子」,有了共同敵人,美國就會拋棄意識形態之別與他國交好。然而伊朗1979年的劇變後,美國和伊朗既無共同敵人,又無共同利益,伊朗還向美國實施了暴力(扣押人質)。美國人可是「睚眥必報」之輩,這下美伊關係直接跌入深淵不可回頭了。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後,美國卻保持沉默!伊朗會如何報復?
    實際上,美國一直利用石油來影響世界經濟格局,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美國通過操縱油價、操縱蘇聯經濟,成為蘇聯解體的主要誘因之一。但這其中還有一個美國石油美元決策影響不到的一個孤島,那就是伊朗,它擁有豐富的石油儲量、高品質的石油成分,是世界各國石化工業的首選石油品種。但伊朗所做的一切都與美國的全球石油決策背道而馳,為此,伊朗也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2020年,大部分國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伊朗的日子就更難了。在美國制裁與疫情的雙重夾擊之下,伊朗經濟持續動蕩,裡亞爾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270000:1,有關「伊朗要垮」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自從川普政府重啟制裁後,這種流言就沒停止過,可伊朗人民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 1979年蘇聯為何出兵阿富汗?一招便讓你知道蘇聯的野心所在
    強大無比的蘇聯,為何非要出兵去入侵一窮二白的阿富汗? 1979年3月,阿富汗新的領導人阿明被任命為政府總理,阿明在成為阿富汗總理後,一直想擺脫蘇聯的控制,例如:不讓蘇聯控制其軍隊,阿富汗的情報機關和秘密警察,阿明也不願意讓蘇聯觸碰;對於蘇聯「邀請」阿明訪問莫斯科,阿明也是置之不理,不肯給「大哥」面子。
  • 如今的伊朗人真的後悔了嗎?
    在40多年前,伊朗還是一個君主制國家,當時統治伊朗的是巴列維王朝,於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歷經了2位國王——禮薩汗(1925年~1941年在位)和他的兒子穆罕默德 禮薩 巴列維(1941年~1979年在位)。
  • 鋪平了絲綢之路貿易路線:伊朗全面趁美國撤離後,全面投資阿富汗
    他們說,他們將與阿富汗安全部隊「全心全意」合作,以確保伊朗-阿富汗鐵路和出口貨物的安全,因為鐵路必將改善阿富汗人民的經濟狀況。阿富汗幾乎沒有運轉中的鐵路,整個國家的鐵軌不到25公裡。與伊朗一起修建的卡夫-赫拉特鐵路的阿富汗段包括114公裡的軌道,這將為國內貨運和客運開闢新的篇章。伊朗-阿富汗將把貨物在整個地區的運輸成本降低到公路運輸成本的一小部分。
  • 二戰期間,英國和蘇聯為何發兵攻入伊朗?
    伊朗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傳統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協議後也被兩國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 德國利用伊朗來威脅英屬印度和蘇聯的南部腹地,伊朗則用德國來防備宿敵英蘇,更想利用德國的先進技術和專家來推進伊朗的現代化。兩國有共同的戰略利益,因此德伊關係越來越密切。 到1936年,在伊朗工作的德國專家已經超過5000人,數以千計的伊朗學生去德國留學。伊朗軍隊的火炮、步槍、手槍等武器裝備全由德國製造。
  • 半島電視臺插播快訊,一支伊朗敢死隊闖入美基地,激戰後成功撤離
    12月22日,據西方媒體轉引相關消息顯示,在伊朗持續遭受美國等外來勢力威懾下,該國終於如期展開了反擊行動。據悉,日前一支伊朗軍方組成的敢死隊突破重重封鎖,成功闖入美軍基地,並在激烈交戰後全身而退。對此,網友評論指出伊朗的反擊行動確實迅猛,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 伊朗,要上天
    1989年「暴風雪」號在巴黎航空展上展出(圖片:DAVE CASEY / Wikipedia)▼然而,造化弄人,1990年的蘇聯已是風燭殘年,國勢江河日下,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自身難保的蘇聯,已經沒有心力操作新的天空計劃,伊朗參與的航天合作自然更是舉步維艱。
  • 伊朗為何大幅提升濃縮鈾豐度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4日表示,伊朗已開始把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這是伊朗自2019年5月宣布中止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部分條款後第二次提升濃縮鈾豐度。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選擇此時提升濃縮鈾豐度,與伊朗將領蘇萊曼尼被美國襲殺一周年紀念日有關。
  • 伊朗革命40年:國破家何在?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在歐佩克部長會議中,伊朗最早提議,將石油價格提高至每桶11.65美元,要知道,1971年每桶石油才2.18美元,1970年才1.8美元。同一年,穆罕默德·禮薩還宣布,廢除與西方籤訂的所有不平等石油買賣協定。 1975年,伊朗整年的石油收入突破200億美元,相對於1964年的5.5億美元,10年增長了40倍。
  • 美國選擇相信伊朗!尼米茲號航母從中東撤離,以色列陰謀敗露
    在目前的中東亂局之下,伊朗、美國、以色列的關係變得既緊張又奇怪。伊朗近期放出來兩種截然不同的信號,讓外界陷入迷惑,先是在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紀念日當中表示絕不會輕饒美國同時還好心提醒美國要擔心以色列利用美國和伊朗的矛盾,將這種目前在的"隔空對峙變為"實際意義上的戰爭行為。
  • 亞塞拜然總統視察納卡,遭伊朗狙擊手鎖定,照片曝光後一身冷汗
    近期,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籤署停火協議後,大獲全勝的亞塞拜然方面十分興奮,認為這一仗成功洗刷了近30年的國恥,成功戰勝了宿敵亞美尼亞,堪稱是揚眉吐氣的重大勝利。
  • ...蘇萊曼尼|伊朗_軍事|荷姆茲海峽|尼米茲級航母|伊朗革命衛隊|...
    在過去的2020年裡,中東局勢瞬息萬變,其中美伊關係更是每況愈下。即使到了嶄新的2021年,事情似乎還遠遠沒有結束。就在1月3日,是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刺殺事件的一周年紀念日,在這樣的日子裡,中東地區又怎麼可能太平?2020年1月3日,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巴格達機場附近遭到美軍刺殺身亡。
  • 伊朗武裝全面對沙特本土突襲:無人機飛彈自爆艇齊上陣,全面總攻
    根據沙特方面報導稱,沙特聯軍發言人塔爾基·馬利基上校公開表示,一架瞄準沙烏地阿拉伯南部平民區的,伊朗系胡塞武裝的無人機被沙特聯軍的F-15SA戰鬥機擊落。沙特聯軍說,胡塞武裝無人機於2020年8月30日向阿卜哈機場發射了武裝無人機,但隨後被沙特皇家空軍的F-15SA戰鬥機攔截並摧毀。沙特聯軍發言人塔爾基·馬利基上校補充說,儘管無人駕駛飛機被摧毀時,一些自爆式無人機彈片落在機場上,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波王:我在伊朗的這些年(下)
    我在伊朗的這些年(上)四、孤獨與友誼:一隻忠誠的貓 雖然在加茲溫跟幾個當地伊朗姑娘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