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色按鈕,聽小屁講成語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叫趙聰的楚國人家裡很窮,可是他什麼活都不幹,只知道看書,一心想從書中找到發財的方法。
有一天,他在一本書裡看到:螳螂在捕捉小蟲子的時候,會舉起一片葉子擋在身前,把自己的身體隱藏起來。趙聰心想:「這片葉子能幫助螳螂隱身,如果我能得到那片葉子,那我也能隱身啦!」
於是,趙聰跑到樹林裡尋找,他爬到一棵樹上,真的發現了一隻螳螂正要捕食小蟲子。螳螂舉起著葉子遮擋住自己,突然,那隻螳螂扔掉葉子,朝著蟲子猛撲過去。
趙聰趕緊接住那片葉子,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了下來。等他緩過神來,發現剛才手裡抓著的那片樹葉不見了,那片葉子和地下的落葉混在一起找不到了。
於是,他找來一個大籮筐,把地上的葉子,一片不少的都裝回了家。
回家之後,他把妻子叫過來幫忙。他從筐裡拿起一片葉子,擋住自己的眼睛,然後問妻子:「娘子,你看得見我嗎?」
妻子覺得很奇怪:「看得見啊!怎麼了?」趙聰說:「哦~沒事沒事,看來,不是這片葉子。」
說著,趙聰把手裡的葉子扔到一邊,然後從筐裡拿出一片新的葉子,擋住自己的眼睛,接著問:「娘子,這回你看的見我嗎?」妻子說:「看得見看得見。」趙聰想:「哦~也不是這片葉子。」
趙聰就這樣這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好多次,當他又一次舉起了一片葉子,還沒開口問,妻子就不耐煩地說:「哎呀,好啦好啦,看不見你啦,看不見啦。」
「哈哈哈哈!太好了!找到了找到了!」趙聰終於找到了那片能隱身的樹葉,他非常興奮,親了一口那片寶貝樹葉,把它揣在了懷裡。
第二天,趙聰來到一個賣燒餅的攤位前,想試一試這片樹葉有多靈。他一隻手把葉子擋在眼前,另一隻手伸出去拿攤位上的燒餅,嘴裡還不停地小聲念叨著:「你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這個舉動可把賣燒餅的人嚇了一跳,心想:「這人準是個神經病!我還是別招惹他了。」於是,這個賣燒餅的繼續低頭做燒餅,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趙聰順利地拿走了燒餅,心想:「以後,我想要什麼東西直接去拿就行了,有了隱身樹葉,就沒人看得見我啦!哈哈哈哈!」
趙聰想來想去,決定直接去票號拿錢。票號就是古代的銀行,人們把錢都存在那兒。
他來到票號,正趕上有人來存錢,存錢的人把錢放在櫃檯上,正在和票號老闆交談著。
趙聰趕緊從懷裡掏出那片樹葉擋在眼前。他想先試試自己是否已經徹底隱身了,於是在存錢人和票號老闆兩個人之間晃來晃去,手舞足蹈。
大家都愣住了,誰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幹什麼,票號老闆剛要開口問,只見趙聰急走了幾步,一把抓住櫃檯上的錢,轉頭就要往外跑。
這回,票號老闆算看明白了:「原來這小子是來偷錢的啊!快!抓賊人吶!」說著,票號的幫手們一擁而上,把趙聰摁倒在地:「快!拿繩子捆起來,送官府!」
趙聰在地上一邊掙扎,一邊還舉著樹葉喊:「哎呀!?你們應該看不見我才對呀!」
票號老闆樂了:「哈?!你小子真行啊!舉著片樹葉擋住眼睛,就以為別人都看不見你啦?笑話!快!送官府!」眾人用繩子把趙聰捆好,送到官府去了。
故事講完了,這就是成語《一葉障目》的來歷。「一葉障目」這個成語,講的是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更廣闊的世界,用來比喻人們被局部或者短暫的現象所迷惑。
故事裡的楚國人趙聰,從書中讀到,螳螂用葉子可以隱藏身體,他就以為只要拿到那片葉子自己也可以隱身,這就是盲目的輕信和盲目下結論,很多事情,只相信書本的東西,而不經過思考和驗證,是行不通的。
成語出處:《笑林(古)》三國 魏 邯鄲淳
楚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辨,掃取數鬥歸,一一以葉自鄣,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恆言答曰:「見。」經日乃厭倦不堪,紿雲:「不見。」黯然大喜,齎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篇外話】
有一次,我看到我的好朋友鼠小號正在搶唐豆豆的鉛筆盒,我馬上就衝過去幫唐豆豆搶了回來。然而,站在一邊的小美告訴我,鉛筆盒本來就是小號的,是唐豆豆拿著玩兒,不想還給小號了。
有時候,不一定「眼見為實」,我們不能通過單一的信息,就對事物下最終的結論。我只看到「小號搶唐豆豆的鉛筆盒」這一個畫面,就斷定是小號錯了,這就是「一葉障目」。
你想「隱身」嗎?
如果你擁有
「隱身」的超能力
你最想做什麼呢?
歡迎留言
我在留言區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