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聽一個成語故事,幫助孩子成長!
【成語】一葉障目【yī yè zhàng mù】
【釋義】 意思是一片葉子擋在眼前會讓人看不到外面的廣闊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
【出處】三國魏·邯鄲淳撰《笑林》:楚人居貧的日子,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
【近義詞】以偏概全 管中窺豹
【反義詞】洞若觀火
【例句】此人初出茅廬自以為是,僅觀眼前方圓,可謂一葉障目,不知世態。
楚國有一個人,家境貧寒,窮困潦倒。他讀了《淮南子》,看到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螳螂在捕蟬時用樹葉遮住自己的身體,其它小昆蟲就看不見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樹葉)就能用它隱藏自己的身體。他十分高興,於是跑到一棵樹下抬頭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蟬時用來遮蔽自己的樹葉。偶然發現了,就伸手摘下來。不料失手,那片樹葉竟飄落地下。樹下原本就有落葉,(混在一起)再也無法辨認。於是,他索性將落葉全部掃起,,收了足足有幾鬥回家。 抱回家後,他一片一片地輪番拿樹葉來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妻子:「你還能看見我嗎?」開始,妻子一直說:「能看見。」後來,折騰了一整天,妻子於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煩,便騙他說:「看不見了!」這人一聽心裡暗暗大喜,急忙將選出的樹葉揣在懷裡,跑到街上去。到了鬧市,他舉著樹葉,旁若無人,當面拿別人的東西。結果被官府差吏當場抓住,押送縣衙。縣官審問他的時候,他老老實實地敘述了事情的始末。 縣官聽了大笑不止,沒治罪就把他放了。
故事中螳螂的隱身術其實是自然界中的偽裝術。自然界中有很多偽裝大師,比如變色龍、枯葉蝶等。變色龍的變色現象與其他生物的保護色、警戒色相似。變色龍的膚色會隨著背景、溫度和心情的變化而改變;雄性變色龍會將暗黑的保護色變成明亮的顏色,以警告其它變色龍離開自己的領地;有些變色龍還會將平靜時的綠色變成紅色來威嚇敵人。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襲擊,使自己生存下來。
一葉障目→目中無人→人傑地靈→靈丹妙藥→藥到病除→除暴安良→良辰吉日→日新月異→異想天開→開天闢地→地動山搖→搖旗吶喊
-每天晚上睡前,荔枝媽媽與你不見不散哦-
聲明:我們非常重視智慧財產權及其他用戶權益的保護,如播講的故事作品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出版社或個人智慧財產權,我們會根據權利人提供的材料進行核實並刪除相關內容。我們對於故事素材不做商業用途,如作者或第三方對版權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 ↓享聽故事盒隆重上線,還能免費領書!↓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領書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