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田鄉康慶廣:傣家群眾的領頭人

2020-12-25 雲南網

原標題:團田鄉康慶廣:傣家群眾的領頭人

在騰衝市團田鄉弄玲社區,有一個民族特色、鄉風文明、鄰裡和睦的小村子,在這裡傣族人民感黨恩、頌黨恩,黨員同志帶頭,共同維護鄉風文明創建成果。

康慶廣,男,傣族,1954年7月生,197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騰衝市團田鄉弄玲社區人,他幹一行、熟一行、愛一行,充分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2019年6月擔任賽弄小組長,盡心盡力維護寨子風氣,服務鄰裡,是傣家群眾的領頭人。

幹部牽頭,勇於擔當出實招。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之戰,賽弄小組聽黨的召喚,黨委牽頭,社區部署,小組行動,積極依託黨建引領,注重鄉村文化的發掘,堅持一村一色,以「向黨心,傣家情」為主題,通過挖掘本小組傣族人民的一些故事,向人們展示弄玲傣族人民是怎樣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自強不息過上幸福生活的,引導傣族人民通過傣家歌舞唱紅歌、感黨恩、頌黨恩。打造了「傣家文化」、民族團結示範村等一批特色彰顯的示範點。通過這個黨建示範點的創建弄玲抓黨建促民族團結凸顯出來了,傣漢人民更加相親相愛,共同頌黨恩。

傣寨響應,傣漢同心齊抗疫。康慶廣說:「我雖然不是幹部,但我是弄玲的一份子,更是一名黨員,而且我們寨子是一個傣族寨子,我恰好會傣漢雙語,所以我希望能貢獻我的一份力,我自願加入疫情防控小組,為群眾們用傣語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康慶廣的自願加入體現了「要我防控」到「我要防控」的轉變,也體現了我們堅決打贏疫情戰的決心。在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中,他們在用實幹與擔當詮釋著一名黨員的風採與承諾,所有的村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著打贏這場疫情戰的決心。

建宜居小寨,促鄉村振興。自弄玲社區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自開展專項行動以來,康慶廣發揚釘釘子精神,每家每戶走訪勸導,讓群眾積極參與,大力整治小組環境衛生,引導村民改善寨容寨貌,保持寨容整潔,美化村莊,同時加強衛生知識宣傳,提升了群眾的思想素質。2019年肩科支部開始創建黨建支部規範化,今年來通過召開村民小組長會、群眾會,建立村寨美麗約定,定期進行環境衛生檢查,大大改善了多年以來的農村環境,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多識多學,讓文化活起來。肩科文化大院樓上設有農家書屋1個,藏書2000餘冊,由文化幹事專門管理,康慶廣常常利用閒暇時間,都會到這裡借閱圖書進行學習,識政策,學技術,來增長自己科學文化知識,每周定期召開群眾會,向村民進行政策傳達,講解自己學到的農業知識,帶領群眾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他就是這樣一個質樸純善的領頭人,在家是孩子堅實的依靠,但在群眾面前,他是一個堅定的榜樣,他的肩膀沒有更寬,卻能抗下了所有的責任;他的腿沒有更長,卻能走遍了田間地頭;他的手掌沒有更大,卻能給群眾送去溫暖。(張清春)

相關焦點

  • 騰衝市團田鄉扶貧路上:一袋百香果的事 一路「掛包幫」的情
    原標題:騰衝市團田鄉扶貧路上:一袋百香果的事 一路「掛包幫」的情為補齊脫貧短板,鞏固脫貧成效。8月12日至14日,保山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一行17人深入團田鄉後庫社區走訪慰問貧困戶,詳細了解群眾近期的生產生活、衛生廁所改造和學生升學考試等情況,更是用真情實意給後庫的貧困群眾帶來了黨的溫暖和深切關懷。
  • 遷西劉文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
    遷西劉文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 2020-10-26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傣家依靠大象,大象依靠傣家
    在西雙版納傣族有這樣的諺語「傣家依靠大象,大象依靠傣家」,足以反應出傣族人民對大象的特殊感情,象諧音「吉祥」寓意美好,不同的形態還具有不同的寓意,例如,象鼻向上高揚代表迎賓;象鼻自然下垂代表和諧、和平;象鼻向內捲曲代表招財。在民間,也處處可以看到大象的蹤影。
  • 快看,你們的網紅小哥,傳承傣家文化他是認真的
    終於在2016年初,開啟了屬於我的工作室「傣園閣民族工藝坊」,有了一個展示的地方,有了一個可以讓大家看到傣家手工藝的地方,得到你喜歡的傣家工藝。期間經歷過很多坎坷,各種困難。我也不知道怎麼堅持下來的,大概就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吧,咬牙挺過。在此感謝一路上各位朋友們的幫助、支持、鼓勵。比心
  • 【脫貧故事】「犛牛王子」龍曉鋒 群眾致富領頭人
    綠水青山間錯落有致的養殖廠房當天,當地群眾駕駛農用車,將一車車玉米青儲飼料拉到基地裡,農用車的馬達聲、飼料粉碎機的轟鳴聲和群眾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和諧鄉村勞動交響樂」。加工青飼料實施精準扶貧前,安南村基礎設施極其落後,群眾基本上靠天吃飯,生活十分困難。
  • 馬關縣小馬固新寨「強基健體」促民族團結與群眾發展雙贏
    時移世易,在幾千年農耕文明的滋養下,小馬固新寨村的傣家人身上仍保留著勤勞勇敢、團結奮進的美好品質,小馬固新寨通過「強基健體」,促民族團結與群眾發展雙贏。 通過實施民族特色村建設,創建基礎不斷夯實。結合小馬固新寨村黑傣傳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深厚底蘊,不斷為傣家兒女與周邊各族群眾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是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創建主線,切實引導傣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和「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將民族團結創建與「文明鄉風共建美好家園、共謀致富之路」相結合,為新寨村謀劃發展了一條新路子。
  • ​選好領頭人 配優「兩委」班子
    選好領頭人 配優「兩委」班子——臨湘市長安街道「兩委」換屆全面啟動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姚柏平 柴志慧)12月22日,臨湘市長安街道黨工委召開全體村(社區)黨員大會,就今年「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 【雲南女職工風採】傣家姑娘玉溫香的「老師夢」
    從小有個「老師夢」  玉溫香出生在美麗的西雙版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傣家姑娘。她能歌善舞、乖巧懂事,但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尚在孩提時的她會感到自卑膽怯。讀小學時,當面對難度較高的繪畫比賽,不自信的她曾一度想放棄,是班主任的鼓勵讓她堅持下去並取得好成績。
  • 臺現代舞領頭人林懷民:打坐是舞者的必修課
    ——臺灣最牛的現代舞《雲門舞集》的領頭人林懷民。 昨日中午,在下榻的酒店,記者見到了臺灣最牛的現代舞《雲門舞集》的領頭人林懷民。這位64歲的可愛老頭,無限感慨地定義《流浪者之歌》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他也笑呵呵地表示,《流浪者之歌》舞者絕對不賣弄技術,而是通過表演召喚觀眾,讓觀眾感知最內心的東西。
  • 曾經是同事眼中的「領頭人」,如今卻被貪慾吞噬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這樣的一個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同事眼中的「領頭人」,卻在運用權力和交往活動中,貪慾一發不可收拾,深陷利益漩渦無法自拔。甘孜州大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交通部門是主管部門,身居要職的白馬多吉手中權利越來越大,能調動的資源越來越多,這樣的白馬多吉便成了重要「圍獵」的對象。
  • 沈淑芳:「娘子軍」站的領頭人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台州石油仙居橫溪加油站,是一座只有4個人的小站,而且是清一色的女同志,同事們戲稱該站是「娘子軍」站,站長沈淑芳,便是這個「娘子軍」站的領頭人。任站長以來,她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恪盡職守、注重團隊管理。
  • 【央廣網·視聽四川】四川已有超60萬戶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
    總臺央廣記者韓民權報導:記者19日從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0.7萬戶困難群眾住進了公租房,累計近37.8萬戶困難群眾領取了租賃補貼。 數據顯示,四川還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累計保障農民工158276戶。
  • 「大圈幫」領頭人葉成堅,曾將目標瞄準澳門風雲人物「崩牙駒」
    來到澳門的葉成堅,憑藉著自己在香港混跡的社會經驗,加上為人狡猾,狠毒,很快得到當地的社團大佬的賞識,就這樣,葉成堅慢慢混出了一些名堂,人脈也越來越廣,後來就開始另起爐灶,自立門戶,被人稱為「大圈仔」,而葉成堅便成了「大圈幫」的領頭人。
  • 《讓我聽懂你的語言》帶給我們的之二——傣家民俗和南傳上座部佛教
    如在劇中出現的幾個可愛的傣家小朋友,其中有兩個小男孩巖管和巖扁出家了。還有都比。他們不僅以出家修行孝敬父母,還為百姓講經說法、排憂解難,深得尊重。當智慧、平和、溫情的都比遇到處在矛盾和糾結中的美嘉,他用他智慧的光芒不僅讓美嘉走出困境,而且也讓他自己得到升華。每當聽到都比用平和、沉著的聲音開導別人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都比內心的安寧和參悟世事的豁達。
  • 浙派總經理閆紅濤榮獲「央廣網家居廚電行業創新人物」稱號
    【中華集成灶網】近日,由央廣網家居頻道主辦並發起評選的「2020年度十大推薦廚電品牌」活動,結果已經揭曉。浙派集成灶榮獲央廣網「十大推薦廚電品牌」,浙派集成灶總經理閆紅濤先生榮獲「央廣網家居廚電行業創新人物」稱號。
  • 每日警星|程迎紅:「做群眾工作就要用堅守」
    每日警星|程迎紅:「做群眾工作就要用堅守」 2021-01-08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比心手勢近兩年來這麼火,原來領頭人竟是雪姨?真是萬萬沒想到
    然而就在近日,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我們的比心手勢領頭人並不是明星也不是韓星,而是——雪姨!對於雪姨相信大家都知道吧,沒錯,就是我們眾所周知耳熟能詳的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裡面的那個雪姨,就是那個一邊喊著「你有本事搶男人,你有本事開門啊」一邊砸門的那個雪姨,名字叫王雪琴,劇中的一號反派,是一位相貌美麗,為人潑辣的角色。雖然頗有幾分刁蠻,也頗有心機;但同時又敢作敢當,敢於挑戰封建思想。
  • 匯聚女性力量再展巾幗風採 湖裡有一個婦女群眾信得過娘家
    「以小區自治為主導、婦女群眾需求為導向,讓基層婦女群眾當主角,利用婦女群眾的親和力,更好地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精細化的服務。」區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她們正在謀劃將婦女之家、婦女微家融入「城市大腦」,讓群眾能快速找到身邊的「娘家人」。
  • 「央廣網評」高空拋物被判賠 民法典為人民群眾的頭頂撐起保護傘
    民法典直面社會熱點、回應百姓關切,為保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撐起了保護傘,給了公眾向高空拋物說「不」的底氣,斷絕了高空拋物者逃避懲罰的僥倖心理,對於提高公民文明意識和文明素養也將起到推動作用。(央廣網評論員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