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青年鋼琴家淚流滿面地說親情:卑微的父母北漂陪伴我15年

2021-01-10 朝菌雜談呀

來佳俊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願望。國際鋼琴巨星郎朗,在父母辛勤耕耘的故事中,他幾度落淚。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年輕的盲人鋼琴家來佳俊,他們卑微的父母訓練了他們。在來佳俊成才的路上,我們浸透著北漂父母的淚水和點點艱辛。

說起付出和陪伴父母的艱辛,來佳俊嗆著……

01

來佳俊是戈鴻和崔麗的獨子,他於出生於杭州。這對來自戈鴻的夫婦在蕭山區的一家製冷廠工作。

來佳俊早產兩個月,出生體重只有1.13公斤,體溫只有24度,他的心腦血管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生命垂危。

長期躺在培養箱中,來佳俊吸入氧氣中毒,導致失明。當來戈鴻和他的妻子跑到杭州醫院時,他們家的積蓄是花光,他們兒子的眼睛仍然沒有治好。

由於經常請假帶兒子去看醫生,來戈鴻和他的妻子都被解僱了。來戈鴻在街上擺攤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來佳俊有出色的音樂才華,很多歌曲聽了之後都能唱出來。當來戈鴻為兒子買了一個電子琴時,他就能演奏無師自通,成為街坊鄰居眼中的音樂神童。

一位好心人告訴賴某,一架鋼琴要幾萬元,但賴某買不起。他想出了一個絕招,帶著兒子去了蕭山區鋼琴店「蹭琴」。

在春天裡,一個銷售員心情不好,在未來的俊中接受了很好的培訓。賴戈鴻和兒子站在街上,眼裡充滿了悲傷的淚水。

蕭山區新世界鋼琴公司韓偉male的老闆同情戈鴻父子倆,免費送給他們一架南京摩德利鋼琴。

他每天演奏十個多小時,晚上睡在鋼琴上。原因是我害怕當我醒來時,鋼琴會被搬走。聽了兒子的話,來戈鴻和崔麗的心都被撕裂了。

當小佳俊六歲時,他的父母把他送到蕭山區盲人學校。來戈鴻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供盲人陪讀,晚上他把兒子送到老師家學鋼琴。崔麗向母親家借錢開了一家童裝店,負責掙錢養家。

未來的為了兒子,來戈鴻也讓他跟著磁帶學英語。

春天,來佳俊獲得少兒鋼琴10級證書。他還與杭州市殘疾人藝術團在日本、韓國演出,並當選為杭州市「十佳陽光少年」。

這時,鋼琴老師告訴他戈鴻:「我已教不了佳俊了,杭州也沒人教得了,你帶他去北京拜師吧。」來戈鴻與北京無關,他感到非常困惑。

02

不久,戈鴻經過一家音像店,無意中在一張鋼琴CD上看到了周廣仁的名字。

中旬,他大膽地帶著兒子坐綠色火車去了北京。周教授已經70多歲了,沒有精力去做任何事情。

向戈鴻講述父子倆走過的坎坷歲月,說得熱淚盈眶。周廣仁同情小佳俊並讓他現場演奏一首歌。

聽後,她說賈俊很有天賦,但基本功太差了,她同意讓賴佳俊和她的學生毛棟黎學鋼琴。

初,來到戈鴻的夫婦放棄了杭州的一切,帶著兒子漂到了北京。他們住在出租屋,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將來和兒子博一起工作。

來北京之前,來戈鴻把鋼琴寄給北京。接到郵局的通知後,他趕緊去拿鋼琴,他驚訝地發現鋼琴壞了,沒有人願意為他負責。

把壞了的鋼琴帶回家,一家人很傷心。

一周後,到戈鴻帶你的兒子去見周廣仁教授謝恩。她讓小佳俊彈一首歌,發現他的指法很陌生。周教授有點生氣,問來佳為什麼不在家多練習。

他哭著說:「鋼琴被損壞了,我沒法彈。」周教授馬上承諾:「我送你一臺。」來了戈鴻,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為了養家餬口,戈鴻夫婦分工:他陪著兒子,崔麗負責掙錢養家。來北京不久,崔麗就在首都師範大學找到了一份電梯的工作,月薪近3000元。

來佳俊進入北京市盲校,每天來戈鴻接兒子,周末送他到毛棟黎教鋼琴。

毛棟黎曾是德國柏林高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帶學生很貴,但他不收來佳俊。

小佳俊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孩子,雖然眼睛看不見,但父母的艱辛和一路好人的幫助都在他心裡。為了不讓大家失望,小佳俊練琴非常努力地工作。彈10000小時是鋼琴的基本入門;彈100000小時只是世界的最低水平。小佳俊每天有意識地在家呆練琴5個小時,期間不吃東西,不喝水,只上一次廁所。

小佳俊的十個指尖因長時間敲擊而磨損,鮮血經常濺到鑰匙上。兒子的手受傷,戈鴻夫婦的心疼痛。

03

阿星期天、小佳俊在出租屋玩了7個小時,他粗糙的手指磨壞了,鮮血灑在鋼琴上。含著眼淚,來戈鴻用毛巾洗血擦乾淨,勸兒子休息。

小佳俊說:「爸爸,您和媽媽這麼辛苦,我要是彈不好,對不起你們。」來戈鴻和他在廚房做飯的妻子看著對方,他們兩個都含著眼淚。

小佳俊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學校只招收了18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鋼琴特長生學生,報考鋼琴特長生的有3萬多人。來

賈俊是學校裡唯一一個完全失明的學生,她在學習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她回家時常常焦慮地哭。

來戈鴻便借兒子同學的筆記,請人錄成音頻,存放在MP3裡,讓賴佳俊隨身攜帶,反覆聽。

漸漸地,來佳俊能跟上學生的進步。由於從小學習英語,他的英語成績非常突出,是榮獲新概念英語技能競賽D組的冠軍,被《北京晚報》評為「自強之星」。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了「指尖的陽光——盲童鋼琴音樂會」,並邀請來家俊上臺表演。

來佳俊連續演出了兩部世界名著,徵服了成千上萬的觀眾。當他站起來時,謝幕,雷鳴般鼓掌了很久。

在這場音樂會上,來佳俊是最年輕的演員。他受到郎朗的高度讚揚,來佳俊稱讚他前途光明。主辦方上臺邀請來戈鴻和崔麗與觀眾見面,他們深厚而偉大的父愛母愛感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在2012,來佳俊升入高中部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此時,16歲的他已經進入青春期,有著男孩子們共同的躁動和叛逆。他自卑而且敏感,他經常流淚。

班主任耐心地為來佳俊工作,但收效甚微。因此她將在將來通知戈鴻關於嘉軍的事。來戈鴻和崔麗與兒子之間的交流反過來又打破了他的心結。

來佳俊坐在鋼琴前,不理父親,用嘴咬著他的手指。來戈鴻知道我兒子每次咬手指,他都是最困惑的。

想到兒子最尊敬周教授,來戈鴻向她求助。

04

兩天後,她不顧年齡和體弱,趕到出租屋與來佳俊談心。周教授首先肯定了他的善良、勤奮、懂事等優點。

然後她指出:「你要接受自己的缺陷,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你雖然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但音樂才華出眾。世上沒有完美人生,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奶奶送你一句話,拋棄自卑,向完美靠近。」

周教授在出租屋牆上上看到了10多張證書,都是萊佳俊在英語和鋼琴比賽中獲得的。她鼓勵說:「你不僅鋼琴彈得好,還有英語天賦。英語是國際性語言,學好英語,能幫助你走向世界。」

奶奶的開悟徹底打消了賴家俊的心結。他哽咽了承諾:「周奶奶,我以後不會讓您操心了。」

周教授和他兒子的談話也深深地打動了戈鴻。為了拓展兒子的生活圈子,增強他的自信心,來戈鴻帶他去和外國人交朋友。

當來佳俊與英語自由交流時,許多外國人問他是否在長大國外?來佳俊很自豪地說他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在父親的鼓勵下,來佳俊結交了20多個外國朋友,包括留學生、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和高校的外教。有些人在回國之後與來佳俊保持聯繫。

來佳俊在盲人電腦上,與他們自由交流越洋聊天。與此同時,來戈鴻還帶著兒子參觀了北京殘疾人藝術團。

有一群盲人和殘疾人,他們有著獨特的技能,許多人的生活經歷遠比來佳俊坎坷,但其中沒有自卑或抑鬱,他們深受感染,更有自信。

在父親智慧的指引下,陽光開朗,精神抖擻的來佳俊回來了。他滿懷激情地告訴父親:「爸爸,謝謝你,我的心結解開了。」流著淚來了戈鴻笑。

05

隨著高中畢業的臨近,來佳俊正面臨新的麻煩。他順利通過中央音樂學院專業考試,卻無法正常參加高考。

來戈鴻和妻子也有麻煩:一家人已經北漂了,歷經磨難,兒子再也沒有機會敲專業藝術院校的門了,他們不甘心啊!

當他們絕望的時候。教育部決定在全國範圍內發行一套盲文試卷,讓盲童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來佳俊參加高考,得了409分,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當時,這個專業在全國範圍內只招收了20人。

進入大學後,來佳俊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他洗了衣服和鞋子,去食堂吃飯。根據教學樓牆上和扶梯上的盲文標誌,他找到了自己的教室和廁所。

上大學前,來佳俊曾在中央民族大學杭州蕭山新世紀學校舉辦多場個人音樂會,贏得廣泛讚譽。入學後,他更加出色。

從大二開始,來佳俊就經常被邀請到世界各地演出。他陽光開朗,專業優秀,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贏得了眾多鋼琴大師的讚賞。

暑假期間,對方邀請來佳俊學習維也納表演,他把來家俊稱為「用心靈歌唱的演奏者」。

我兒子每次出國演出,都會來戈鴻一路陪他。他訂了機票,帶著兒子上下飛機,背著兩三個包,朋友們開玩笑地稱他是兒子的經紀人。

到戈鴻微笑著說:「那我也沒拿提成呀。」來佳俊微笑著說:「爸爸,我的演出費全給家裡了。」

06

事實上來佳俊不願意花掉我從高中得到的每一筆表演費,我把他交給我母親補貼我的家庭。

他也是一個感恩的人,這些年來,家鄉的殘聯和一些愛心企業一直默默地支持著他。每次在外面表演,他都這樣自我介紹:「我是杭州蕭山的來佳俊。」記得兒子的懂事,孝順和戈鴻在心裡溫暖如春。

大學四年後,來佳俊破繭變成了一隻蝴蝶,成長為聞名全國盲人青年鋼琴家。

來佳俊最初被推薦到母校攻讀研究生。此時,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大學邀請他出國留學,承諾提供的獎學金最高。

在努力工作了這麼多年之後,來佳俊不想去讀研究生或出國,他打算早點工作以報答父母。這對夫婦知道鋼琴演奏的競爭相當激烈,更何況他們的兒子是盲人,有先天的缺點。

為了兒子有更好的發展,戈鴻夫婦堅持讓他去美國留學,他們以前是陪學生出國的。

在之初,來佳俊隨父母進入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攻讀研究生。由於優秀的專業,英語口語流利,來佳俊受到了世界各地學生的尊敬。

當我們得知來佳俊父母已經和他們一起學習了十多年,我們心裡感到了尊重。

2020,春天,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來佳俊和他的父母在美國裡,卻總是關注他的祖國。當他得知湖北醫療防護物資短缺時,他號召學生和華僑華人為祖國捐贈口罩和防護物資,突出了當孩子的感受。

正常人變成鋼琴家就是鳳毛麟角,更不用說來佳俊瞎了!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他浸透了父母的淚水,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艱辛和艱辛。

內心深處,來佳俊對父母充滿了感激之情。然而戈鴻放棄了事業,無怨無悔陪伴了十多年,這也體現了父愛的偉大和價值!

-END-

原創不容易,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15年,他給盲人講了900部電影
    他這樣說電影對自己的影響: 「電影對我來說,並不算是一種娛樂方式,它幫我跟客人打成一片,也幫我了解他們,這是我的生存能力的一部分,對我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說是改變命運。」 當初楊善洲種樹,陪著樹長大,快樂時跟樹說笑,煩惱時抱樹痛哭,就這樣把日子好好地過下去。
  • 臺灣盲人鋼琴家黃裕翔廣東東莞分享心路歷程
    臺灣盲人鋼琴家黃裕翔廣東東莞分享心路歷程 >  中新社東莞3月30日電(李映民 李純 劉煜聰)臺灣盲人鋼琴家,電影《逆光飛翔》男主角黃裕翔30日到廣東東莞文化周末大講壇,以「從黑暗中走出生命的多彩」為主題,進行演講和獨奏,感動東莞民眾。
  • 盲人鋼琴家黃裕翔:即使等不到天亮,我也要逆光飛翔 九度視頻
    黃裕翔1987年出生在臺灣臺中,小時候,他一直以為天黑,一直在等待天亮的時候,可從來都沒有等到…… 說起自己患有視障,九度君在裕翔的臉上沒有看到一絲悲傷,他一直面帶著笑容。他說:面帶微笑我覺得是最好的一個方式,至少會在交朋友方面。
  • 失意鋼琴家偽裝成盲人調音師,窺視一切,置身命案的他如何逃生?
    假裝盲人的調音師上門服務,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阿德裡安是一位學習了15年鋼琴,自認為前途無量的鋼琴家,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裡,他情緒緊張,功敗垂成,人生瞬間跌入谷底。經過一段時間緩過來,他選擇帶上隱形眼鏡,成為一名盲人調音師。讓大家覺得他的聽覺更加敏銳,也博取到更多同情與消費,因此他的訂單也翻了一倍。
  • 青年鋼琴家鮑釋賢:有中國背景,我才發展更好(圖)
    中新社天津2月7日電 題:青年鋼琴家鮑釋賢:有中國背景,我才發展更好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其實在海外演出的機會多了,我才漸漸明白,無論是我,還是李雲迪、郎朗等鋼琴家,中國背景,才是我們發展更好的原因。」華人青年鋼琴家鮑釋賢7日在天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表述。
  • 他是《星光大道》盲人冠軍,當紅時被導演罵滾出圈子,如今怎樣了
    相比其他選手,楊光的奪冠之路要艱辛得多,因為他是一位盲人歌手。01、1979年,楊光出生於黑龍江,父母務農為生,他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歡樂,但這段歡樂的時光,卻僅僅維持了8個月。他在北京租了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平房,和母親住在這裡,開始了他6年的北漂時光。在這六年期間,他的爺爺奶奶、爸爸都相繼去世,只剩下他和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的重擔都壓在母親的身上,他不忍母親晚年還要受此操勞,幾次提出打包回家,都被母親拒絕了。
  • 3年痛失3位至親,爆紅後商演被罵滾出娛樂圈,盲人楊光怎樣了?
    於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八個月的楊光進行了手術。02一個普通人做一名北漂都非常難,而盲人楊光選擇北漂更是難上加難假如上帝給我三天光明,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要好好的地看看媽媽!」三年時間接連失去三位至親,只有母親一個人陪伴在他身邊,所幸的是他終於成功,可以將母親接來享福。
  • 鋼琴家趙胤胤:我在父母雙打中成長
    曾於40多個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多項金獎和大獎,受到全球古典音樂評論界的廣泛關注;    應邀加入聞名全球的「世界華人精英」,成為其唯一鋼琴演奏家,並在「音樂聖殿」卡內基(CarnegieHall)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    紐約權威音樂雜誌《樂壇評論》讚嘆他是「一位非凡卓絕的屬於21世紀的青年鋼琴家」。
  • 郎朗含淚披露:父親把我逼成世界鋼琴家,媽媽寸步不離陪我十多年
    說起吉娜的老公郎朗,他可是世界級鋼琴家,是國人的驕傲,而自從夫妻倆結婚後便時常秀恩愛,也讓郎朗變得接地氣起來。說起來,郎朗的成功離不開他父母的培養和愛,郎爸爸把兒子逼成世界級鋼琴家,郎媽媽十多年對兒子不離不棄,才造就了郎朗如今的輝煌。郎朗也含淚感恩父母恩情,成名後做到不讓父母流淚,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 我是一名閉上雙眼的天才的鋼琴家
    今天咱聊聊一部外國影片——《調音師》這部影片講述了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德裡安目擊一樁謀殺案後發生的故事。阿德裡安是一個學習鋼琴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
  • 盲人青年王子安,練琴5年叩開世界頂尖音樂學府大門
    他,是廣州市白雲區京溪街盲人青年王子安。看不到通知書上的字,王子安用雙手摩挲了很久。這是一張來自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王子安終於叩開了國際音樂殿堂的大門。據了解,建於1859年的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是英國最古老和最具地位的音樂學院之一,隸屬於伯明罕城市大學。
  • 中國青年鋼琴家王羽佳亮相墨西哥「中國文化年」活動
    新華社墨西哥城10月6日電(記者吳昊)中國青年鋼琴家王羽佳6日晚與墨西哥國家交響樂團在墨西哥國家美術宮共同上演了一場音樂盛宴,為墨西哥「中國文化年」活動添上精彩一筆。此次演出是墨西哥「中國文化年」亮點項目之一,門票在開演一個月前全部售罄。當晚,上千名墨西哥觀眾欣賞了王羽佳收放自如、大氣磅礴的演奏技藝。作為當今古典音樂界優秀的青年鋼琴家,她依靠自身對音樂的深刻洞察力,精準嚴謹地演繹了多首高難度曲目。
  • 北漂香港青年:他們為何留在北京?
    36歲的鄭斯方踏足北京十年,在外人看來,他看似是「北漂」,但事實上他早已在北京落地生根,有固定的工作,一對兒女都在北京上學,說著一口尚算流利的「港普」,他笑言自己算是「新北京人」。他稱,「我到現在認識的北京人其實不算很多,但是我認識全國不同地方的人真的非常多,因為北京是一座北漂的城市,大家都需要認識朋友,所以他們很開放,而更慶幸是,慢慢認識很多人之後,當中找到很多談得來的人。」
  • 盲人楊光:從年薪百萬到無人問津,背後到底隱藏什麼
    2021-01-15 15:47:26 來源: 胡裂裂蝦嗶嗶 舉報
  • 有一種愛讓你淚流滿面,它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
    有一種愛讓你淚流滿面,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父母的養育之恩,兄妹之情、對兒女永遠的愛,這每一層關係裡都流淌著親情的血液。父母用真愛澆灌著孩子的心靈,孩子用童心體驗著兄妹之情。對於小孩子來說,除了享受父母的愛,兄妹之情能讓自己過早懂得什麼是關懷和分享。當這份親情持續下去,將來的自己對親情也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孩子的世界,因為有了兄弟姐妹的關懷和照顧,對愛的記憶才會更深。
  • 有一種感情與生俱來,有一種陪伴叫手足親情……|百家故事
    人世間最好的陪伴和愛,莫過於手足情深。能修得做一世兄弟姊妹,無疑是最難得的緣分。這個世上,有一種感情與生俱來,血濃於水,割捨不斷,不求回報,無私奉獻,那就是——親情!親情,不需要錢買,有錢也買不來。親情,不需要巴結,只要好好陪伴。親情,無言,卻深似海,親情,無聲,卻重如山。在很多人看來,最幸福的家庭莫過於有兒有女了。
  • 15名志願者接力助跑 盲人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馬」
    2020年10月18日在上海大寧公園舉行的「中國首位全盲跑者百公裡挑戰賽」上,從山東趕來的盲人選手嚴偉成功完成100公裡超級馬拉松,用時9小時40分。其間,共有15名志願者接力助跑,這是「黑暗跑團」自行組織的一場挑戰賽。
  • 私慾面前,親情與愛情有多卑微?張愛玲《第一爐香》直擊人性痛點
    葛薇龍卑微和尷尬極了,陪著小心說話,姑媽仍然高高在上:  我當初說過這話:有一天葛豫琨壽終正寢,我乖乖地拿出錢來替他買棺材。他活著一天,別想借我一個錢!  聽聽,這像姐姐對弟弟的態度嗎?但梁太太和葛豫琨這對姐弟,因婚姻觀和選擇道路不同,早就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
  • 王朔談童年:「我對親情是懷疑的,我不記得我愛過父母」
    一個少年的情感面貌,一般都被父母的言行所牽動。而王朔這些關於少年時代的壓抑情感,也同樣來源於壓抑的親情。一 被剝奪色彩的童年王朔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在遼寧。1987年開始創作的他,開始發表中長篇小說,包括《玩的就是心跳》、《無知者無畏》等。
  • 土耳其天才青年鋼琴家獲得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
    來自土耳其西部伊茲密爾省的天才青年鋼琴家Nehir zzengin在12月23日至30日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國際評審團在線舉辦的紀念桑亞·巴普羅維奇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Yaar大學在一份聲明中稱,作為大學繼續教育中心音樂學院的學生,15歲的zzengin對自己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獎項印象深刻。這位天才最近的一次成功是她在紀念桑亞·巴普羅維奇鋼琴比賽中贏得的冠軍,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參賽的鋼琴家可以通過將自己的表演視頻發送到網上的方式參與比賽。zzengin表示,她對音樂充滿熱情,已經創作了一年,她對贏得國際比賽表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