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芙•揚松(Tove Jansson,1914~2001)
芬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畫家,1996年獲國際安徒生獎。
邊聽歌邊看
專輯:discography 歌手:In Love With A Ghost
她創作的「姆咪谷」系列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充滿真誠、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
1966年,由於其文學藝術活動為世界兒童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託芙·揚松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
國際安徒生獎可是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是一生只能獲得一次的殊榮。
託芙·揚松的作品感動了無數人,
她告訴人們:
永遠,永遠,讓生命歸於和平與安靜,
還靈魂以自由和輕鬆。
託芙·揚松自畫像
姆咪上海舞臺劇劇照
不僅如此,揚松屢獲殊榮:
1953年獲得了尼爾斯·霍格爾森獎,
1972年獲得了瑞典學院獎,
1976年獲得芬蘭最高榮譽獎章,並多次獲得國家頒發的文學獎。
1995年,揚松被奧波學院授予了榮譽教授稱號,以嘉獎這位重要的女性。
託芙·揚松作為一個漫畫藝術家和插圖畫家的生涯實際上是從十五歲就開始了,為芬蘭的漫畫雜誌《嘎姆》(Garm)畫漫畫和連環畫供稿。
託芙·揚松為《嘎姆》(Garm)雜誌畫的封面
少女時期,她求學於斯德哥爾摩,後輾轉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城市觀摩學習。法國和義大利之旅對於她個人風格的形成尤為重要,即本真,卻又不撇棄視覺藝術傳統的體現。
託芙·揚松3歲時的畫作
二戰開始後,很多藝術創作不得不停止,那個時候她萌生了寫一篇類似童話的東西的想法。
託芙·揚松年輕時就熱衷寫作,她的第一部姆咪童話《小矮人和大洪水》(The LittleTrolls and the Great Flood)於1945年出版,講的是姆咪和姆咪媽媽尋找姆咪爸爸的故事。
《小矮人和大洪水》封面
託芙·揚松第一次提筆畫姆咪,本想畫出世界上最醜陋的動物造型,以取笑弟弟。另人意外的是,姆咪造型大受讀者歡迎,從此風靡世界。
1953年,駐英美聯社與揚松聯繫,請她在當時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倫敦晚報》(Evening News)上開設姆咪漫畫專欄,揚松一直連載到1959年。後來,姆咪漫畫被全世界40多家報刊連續轉載,用2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
《姆咪漫畫全集》這套書正是《倫敦晚報》上連載的漫畫。
姆咪漫畫故事堪稱兒童文學+漫畫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被評為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十大好書」,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全球達半個世紀。
這套漫畫形式的童話故事書,以黑白的插圖、精裝珍藏版的裝幀呈現給讀者們,第一輯共有5冊,包括《姆咪和盜賊》《姆咪在冬天做的傻事》《姆咪谷的俱樂部》《姆咪谷的彗星》《姆咪的海上探險》。每本有3~5個獨立完整的故事,以每頁4行的小幅漫畫形式,將姆咪故事細細道來,極具閱讀和審美情趣。
姆咪不是動物亦不是妖精,而是精靈,外形亦只有電話簿般大小。胖乎乎、憨嘟嘟、白皮膚、大鼻子,揚松筆下的姆咪造型簡潔脫俗,就像直立的小河馬,但比河馬悅人,身上光滑,有尾巴。
姆咪(彩色插畫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又被賦予了一定的特質,
比如姆咪爸爸頭戴黑色禮帽、手持拐杖,閒暇時叼個菸斗,頗有紳士風度;
姆咪媽媽手拎黑色提包,圍紅白條相間的圍裙,是優雅好客的女主人風範;
姆咪的女朋友留有美麗的小劉海;
美寶身穿粉色裙子,梳著朝天鬏……
姆咪爸爸(彩色插畫人物形象)
姆咪媽媽(彩色插畫人物形象)
姆咪一家(彩色插畫人物形象)
各種形象惹人喜愛,讓人過目不忘。他們同自己生活的森林環境形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世界。
託芙·揚松她作品中那些鮮活可愛的姆咪住在森林裡,樣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馬,胖胖的,很羞澀,熱愛陽光。姆咪的故事充滿了想像力和幽默感,處處可見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蕩漾著生活的快樂和家庭的溫暖。
和諧美好的姆咪谷世界很容易能進入,但是讀者們不難發現在這些角色以及他們的故事背後有更深的意義:用一個開放的思維,通過問一些奇怪的問題發現和探索這個世界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不同於米老鼠類的熱鬧大餐,姆咪故事是一副美麗溫馨的畫卷,這賦予了姆咪獨特的氣質。姆咪形象所具備的豐富內涵,使他俘獲了眾多讀者的心,不僅是兒童,也包括了無數想為心靈尋找棲息地的成年人,因此,姆咪當之無愧是全人類的閱讀佳品。
正如姆咪所說:「我只想過平靜的生活,種點土豆,做幾個美夢。」 閱讀姆咪,感受文學溫暖人心的力量。
在1994年,全世界祝賀這位安徒生獎獲得者誕生80周年時,引用了她童話中的一句話「讓我們把尾巴交纏在一起」,揚松這位創作了「姆咪」的不朽大師,就這樣用她的童話故事,將全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