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能打動人的電影,永遠不會讓技術站C位

2020-08-27 魔王戲院

《大明王朝1566》這部12年前的劇大家看過吧?我沒有。

但多年來在各種場合屢屢被安利。所以前陣子我找來看看。

第一印象不是「神劇」,而是「什麼渣畫質」。

但欽天監周雲逸站在午門前「廷杖隊」中間,領頭太監馮保陰森森地說:「今年臘月,為什麼不下雪?」

我就瞬間忘記了渣畫質,看到李時珍與胡宗憲聊天,這時才發現我已經一連看了9集。

人的眼睛和大腦很厲害的。最厲害的就是適應。再高清的畫面,一開始看有感覺,看著就覺得理所當然。再渣的畫質,只要看下去,也會消解一開始的不適感。

前提是,究竟能不能吸引你看下去,什麼才是讓你沉浸到戲裡的原因?不是高清畫面沉浸式體驗,而是內容。技術不是內容,技術是展現內容的手段。手段,永遠不是打動人的關鍵。

1·列車過後,然後?

《雙子殺手》我看的是60幀、4K雷射、3D版。本來想著今天再去廣州唯一一家能放120幀、4K、3D的影院對比一下。一看每張票價176元,且只剩邊角位置。昨天看票價是110多,我還是等工作日再看吧。

我願意多刷一遍120幀、4K、3D版《雙子殺手》,是因為我閒!且好奇。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好看。

就視聽感受來說,60幀版其實已經很好了。

但我留意到視聽效果的階段,也只是在《雙子殺手》開場沒多久,老威爾·史密斯當狙擊手,拿槍瞄著高速行駛列車上的目標人物那場戲。

超廣角鏡頭中列車快速且清晰地駛過,威爾(對,這裡該叫他的角色名亨利)食指向手心方向彎曲準備扣扳機,我甚至連亨利的指紋都看得一清二楚。

沒錯,年輕版威爾(叫小克)出來的時候,「看不出是特效做的」的內心OS有冒出來,但接下來就完全把他當真人看待。布達佩斯發生的追車打鬥戲、暗夜古堡肉搏戲,我也感受到技術的魅力。

然而,《雙子殺手》給我留下的視聽感受,其實還是列車那場戲。這場戲之後,可能我的眼睛和腦子都已經進入狀態,適應了這樣的視聽。

再強的技術拍出來的電影,人都能很快適應,並將其習以為常。

一部將近兩小時的電影,你要觀眾全程都在感嘆技術多好,畫質多高、假人多真,真的辦不到。

之前常說最好的特效,是讓觀眾忘記特效。

能真正讓觀眾「沉浸」的,不是畫面給人的「沉浸式」體驗,而是內容。

一部能動人的電影,技術永遠不該站C位。

2·自我Diss的李安

《雙子殺手》這麼老土的故事和主題,我能在觀影過程中內心OS始終保持不暗黑化,也是要誇一下李安導演的能力還有威爾·史密斯的魅力。

唯一一次內心臟話要脫口而出的場景,是克裡夫·歐文扮演的反派克雷·魏瑞斯首次亮相的戲。

我沒記錯的話,當時鏡頭是在他身後,以仰拍的角度從他右臉繞到他正臉。說實話,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湯米·李·瓊斯。然而我知道湯米並沒有演《雙子殺手》。

我做夢也沒想到克裡夫·歐文的臉,垮到接近年過70的湯米·李·瓊斯!該死的角度和高清,對沒好好保養的明星太殘酷。

《雙子殺手》事實上真是上世紀90年代被擱淺的劇本,整個故事和主題都透出濃濃的年代感。不怕任何劇透,因為每一個有點好萊塢大片觀影經驗的觀眾,看開頭就能猜到中間、結尾。劇本簡單粗暴得像麥可·貝會拍的那種,而且還不是巔峰時期的麥可·貝會拍的那種。

不再探討許多根本讓人搞不懂的劇情設置了,我甚至連機構幹嘛要勞師動眾殺頂級退休特工都搞不懂,亨利,究竟知道了什麼驚天大秘密?需要把他和他的隊伍團滅?怕他見尤裡,然後知道整個複製人計劃嗎?所以把一個年輕版複製人小克放到亨利面前,讓他睜眼看清楚?算了,考慮這些,我頭會更大。

我最好奇的其實是李安對複製人的想法。

他用技術造了個年輕版威爾·史密斯出來演小克,在電影界實現了「複製人」技術。

《雙子殺手》中克雷·魏瑞斯用複製人技術,造出了小克、還有沒有感情和良心的殺人機器小小克。亨利和小克他們是diss魏瑞斯的。

沒做過調查,我就以「我要我覺得」的態度,認定大多數觀眾也都不認可魏瑞斯造複製人的理由吧。

拋開實體複製人所帶來的倫理等各方面複雜原因,其實魏瑞斯在片中提到的複製人種種功能性的「好處」,也挺令人震驚的。

李安追求電影界的「複製人」,我不知道他是出於什麼想法。如果有一天發展到電影演員全都由特效製作,拍一部電影不需要選角,不需要演員。再收集建立一個百年來巨星表演的資料庫,連演員動作捕捉表演都不需要,關鍵詞提取表演數據,微調,放在特效製作的角色身上,活靈活現的新角色出現。我也說不清這是好是壞。

這種用複製人(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人的想法,按照《雙子殺手》最終的結局,李安是安排了魏瑞斯和他的實驗室被毀滅的。

李安在銀幕上「造人」,可能只想證明:我能。

對此,身為觀眾的我只能反饋:知道了,你想怎樣?

3.年輕的威爾啊

《雙子殺手》的小克確實讓人震撼,尤其李安把鏡頭懟到他那雙含著眼淚的眼睛時,這個特效製作的演員,眼神之豐富,演技之優秀,保守估計,能將內地市面上99.9999%的20出頭的小鮮肉演員們秒成渣。

但我沒有立刻要當小克鐵粉的衝動。因為20多歲30歲時候的威爾·史密斯,我早就粉上了。

《雙子殺手》裡不是有一場戲尤裡問亨利被國家(還是政府機構,我忘記了)背叛的感覺是不是第一次感受到嗎?亨利說是。

我當時內心OS是「才不是」,並立刻想起《國家公敵》。威爾·史密斯演的律師迪恩,那才是被政府機構黑到九死一生呢。

《雙子殺手》基本框架和《國家公敵》是一樣的,製片人也都是傑瑞·布魯克海默。

看完《雙子殺手》,當晚我又重溫了這部1998年的電影。

不說其想跟觀眾探討的主題多充滿預見性以及多真實又深刻了。

就講劇本和演員表現,《國家公敵》裡威爾·史密斯扮演的迪恩,其從平凡人到進入「新世界」,暈頭轉向被弄得半死,到最終成長以及了解陰謀的過程,跟後來《黑客帝國》裡基努·裡維斯扮演的尼奧是一樣發展路線的。

1998年電影上映,威爾剛滿30歲。演的時候他應該就還不到30歲。

青春年華的威爾表演的節奏感和幽默感,再加上吉恩·哈克曼、強·沃特。還有當年還在演小配角的傑克·布萊克、蕾吉娜·金、「馬王&海王」的老婆莉莎·博內特。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找《國家公敵》了解一下。不是120幀、4K、3D版,但《國家公敵》和《雙子殺手》哪個好電影,你自己比比看。

相關焦點

  • 電影《雙子殺手》攜全新CINITY技術帶來極致觀影體驗!
    全世界影迷期待已久的電影《雙子殺手》終於定檔啦~年度最硬核的電影攜手CINITY技術已在國內上映,全新升級的CINITY影廳,能夠帶來全新觀影體驗!電影《雙子殺手》上映日期:10月18日李安導演的每一部電影,無論是早期情感三部曲的《飲食男女》,還是之後登陸好萊塢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能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隔閡,用娓娓道來額情感故事和精彩紛呈的特技效果對影迷實施一擊即中的「精準打擊」。
  • 《雙子殺手》引領電影技術革新
    1905電影網訊日前,由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影片《雙子殺手》正式登陸中國院線。影片採用了3D+4K+120幀高技術規格製作,再次在全球影視創作領域掀起新潮。《雙子殺手》是李安第14部導演作品。超越以往的3D高標準,可以使觀眾在畫面中獲取更多細節;120高幀率能夠呈現比普通電影格式更清晰的高速動作戲、更全的景別和更多的細節,給觀眾帶來更為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同時,李安創新性完成了影史上第一次「數字造人」。曾製作《阿凡達》《指環王》《復仇者聯盟》的好萊塢頂級特效團隊聚集了數百位特效師,潛心打磨足足2年,最終呈現出這場電影史上前所未見的奇觀。
  • 《雙子殺手》口碑票房不及預期,李安的新技術為何難以反饋到電影...
    但同時,不適應感也會出現,這或許源於多年24幀電影帶來的對「電影感」的既定習慣認知,畫面過於真實的《雙子殺手》反而令人覺得沒有「電影感」。但作為一項尚未普及的電影技術,觀眾的習慣變化最後自然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於《雙子殺手》的市場表現而言,問題其實不在此。
  • 《雙子殺手》:這是李安最差的電影
    但是其實R君並不會覺得李安本身有什麼問題,他只是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僅僅是一個實驗而已。只不過,實驗失敗了。本身這不是問題,而那些拿著失敗的結果還在那裡歡呼雀躍,似乎成功的人,才是可悲的一群人..故事永遠才是電影的靈魂
  • 從《1917》和《雙子殺手》,談電影技術流的得與失
    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整部電影只有一個鏡頭,一鏡到底的觀影體驗能使觀眾感覺到驚豔。但是技術流最終還是輸了,過人的拍攝和剪輯技巧還是輸給了情節致勝的《寄生蟲》。《1917》是一部典型的技術流,導演花了很大的功夫在實現一鏡到底的效果,這讓人想起另外一部電影《雙子殺手》。
  • 不是誰都能拍《雙子殺手》,「技術顛覆」只有李安能做到
    李安對於電影技術的野心,不僅僅在於《雙子殺手》那精益求精到近乎苛刻的拍攝方式和放映條件。從《斷背山》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那一年開始,不滿足於用傳統方式展現自己影片人文內核的李安,就流露出對好萊塢最為前沿的高清高幀技術與CG特效的探索與推進的野心。
  • 《雙子殺手》口碑平庸票房堪憂 技術突破難掩故事虛弱
    《雙子殺手》劇照:摩託車追逐戲。延續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120幀 4K 3D」,並用特效製作年輕版威爾·史密斯,65歲的李安在電影創作上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保守懈怠,反而用新作《雙子殺手》再次展現他在探索電影技術上的敢為人先。只是這一次,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陷入較大爭議。
  • 追捧電影技術卻忽視劇情內核,李安新作《雙子殺手》口碑兩極
    電影不夠精彩。當然,無論是官方數據還是小編調查,都可謂「一家之言」。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蘇軾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部《雙子殺手》到底好不好看,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本期影評文章,小編就以自己的觀影感受和大家做一番交流,也歡迎各路大神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 從《雙子殺手》看李安的「技術革新」之殤
    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相同的是,李安繼續忙碌在「開創前沿電影技術」的第一線。 《雙子殺手》中三大技術核心「數字人物、高幀速率、3D」有機融合和包裝,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全新觀影體驗。影片在依舊擁有120幀、4K、 3D等版本之外,《雙子殺手》同時還是世界首部「CINITY」電影。
  • 未來電影是什麼樣?李安的答案是《雙子殺手》
    △ 主角亨利(左)和他的複製人朱尼爾(右)克隆技術、軍事主題、動作場面……《雙子殺手》有著懷舊90年代的靈魂,卻具備了領先於這個時代影像技術。所以,「高幀率」成為3D電影的救贖,也是3D電影的未來。它的流暢度,能讓高清3D畫面栩栩如生,讓觀眾「無障礙」地沉浸在電影畫面裡,就像站在故事現場圍觀一樣。李安認為,這是能幫電影人走進未來的利器:在不同清晰度下,人心態是不同的。
  • 《雙子殺手》票房撲街,120幀頂級技術特效,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最近網絡上一度被威爾·史密斯的一部新電影《雙子殺手》刷屏,可以說以威爾的演技,加上李安執導,這部《雙子殺手》無論如何也不會差,最重要的是,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網絡上就已經炸開了鍋,此次李安當了一次120幀電影的先行者,在能夠播放120幀影視的高端播放儀器還沒有進行普及的現在,他首當其衝做出了這一部
  • 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到《雙子殺手》,李安能否推動電影行業的技術革命?
    10月12日,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金逸影城1號CINITY影廳舉行了國內首場點映,並將於10月18日正式上線全國各大影院。 從《喜宴》《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打造了不少在國際上都備受讚譽的影片。時隔三年,李安這次攜《雙子殺手》再度歸來,首次嘗試科幻動作題材,再次挑戰電影技術革新。
  • 《雙子殺手》撲街,李安的新技術為何難以反饋到票房?-虎嗅網
    李安導演運用技術的方式——電影技術為一個合適的好故事服務的成果,我們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就能看到,這部電影獲得了票房和獎項口碑上的全方位成功,但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中,情況又全然不同了。
  • ...要看懂內核還得讀原著——讀電影《雙子殺手》官方小說有感
    內容提要:這本書是由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雙子殺手》官方小說。電影《雙子殺手》自誕生以來,無論是片方宣傳還是觀眾評價,提到最多就是影片真實震撼的視覺效果。與此同時,觀眾對於劇情呈現兩極分化的評論。  小說《雙子殺手》完整呈現電影未能呈現的更多細節和故事線,真正揭開這個打動李安的故事。
  • 《雙子殺手》劇本簡單到無聊,故事配不上「技術控李安」?
    《雙子殺手》海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10月18日,李安新片《雙子殺手》中國公映,這部給電影拍攝和放映技術帶來革新的電影不出意外地又引起觀眾的爭論。「李安會把未來的電影變成什麼樣?」恐怕這是大家共同的關心。特效視覺讓人嘆為觀止據介紹,《雙子殺手》的劇本成型於上世紀90年代,但受限於當時電影技術水平,始終沒有拍成電影。如今的電影技術已經日新月異,所以好萊塢重啟了這個項目,影片的最大賣點就是120幀+3D+4K的高幀高清視效,而這也是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的最大難點。
  • 《雙子殺手》:60多歲的李安還在搞電影革新技術,值得我們敬佩
    拍慣了文藝劇情片的李安,在拍攝商業片時不管是《綠巨人浩克》還是《雙子殺手》,我們能看得出來他不想讓這些電影只是單純的爆米花,他想賦予這些電影更多的劇情深度與人文關懷,可最後結果都不盡人意,還不如單純的爆米花來得更爽快一些。
  • 《雙子殺手》是爛片??我不覺得
    1996年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社會上關於克隆的討論正值熱烈,許多電影廠商都想推出講述克隆的電影,這也是《雙子殺手》創意的來源。確實,這是《雙子殺手》票房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大家要看故事本身呀,主題雖然過時,但故事講述得很流暢,而且能看出來為了讓故事跳出類型片怪圈,導演在節奏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 李安《雙子殺手》定檔,掀起高格式電影觀影熱潮!
    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被全世界影迷期待已久的《雙子殺手》將在10月18日國內上映!他的每一部電影作品,不論是早期情感三部曲的《飲食男女》,還是之後登陸好萊塢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能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隔閡,用娓娓道來的情感故事和精彩紛呈的特技效果對影迷實施一擊即中的「精準打擊」。即將上映的《雙子殺手》自然備受世界影迷期待。
  • 《電影手冊》評《雙子殺手》
    《電影手冊》評《雙子殺手》 2020-02-07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好看也不好看的《雙子殺手》
    目前,貓眼預測《雙子殺手》的內地票房為3.53億人民幣(約合5000萬美元)。 此情此景,也讓人想到李安的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投資4000萬美元的電影,最終僅收穫全球票房3039萬美元,其中75%的票房來自中國。 作為商業片,《雙子殺手》的票房表現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要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