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抗日名將,打響淞滬第一槍,手下揚名於世他卻被錯殺!

2020-12-24 靜止歷史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再次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上海,順著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讓我們看看是誰打響了淞滬會戰的第一槍。

1937年8月13日下午三點,第5軍88師262旅旅長彭鞏英,率領部下,在八字橋構築的陣地內,打響了淞滬抗戰的第一槍。

八字橋雖然起名為橋,其實只不過是架設在大水溝上的一個通道,因為位於寶山路和日本海軍司令部之間,戰略位置很重要。

無論是哪方佔領,都可以直接影響局勢,所以八字橋就成了閘北地區的戰略要點。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彭鞏英就曾在八字橋率軍血戰,沒想到五年後,他又來到了這裡。

彭鞏英,湖南人,1907年出生,是黃埔二期的畢業生,參加過東徵和北伐。在凇滬會戰中,第五軍行動迅速,很快就到了上海,彭鞏英率領262旅在北火車站附近依靠工事,構建陣地。旗下523團團長吳求劍,奉命率領第一營向八字橋方向前進,一營到八字橋前遇到了敵人的前哨部隊,淞滬會戰第一槍由此開響。

88師在上海閘北堅守了76天,262旅也一直堅守了兩個多月,期間遭到敵軍多次猛烈進攻,雖然損失慘重,但二個多月的時間,262旅寸土未失,防守非常嚴密。88師因為打的太頑強,又被日軍稱為「最可恨」。

開頭我們提到的電影《八佰》中,憑藉四行倉庫堅守陣地的八百壯士,其實就是彭鞏英麾下524團謝晉元和他率領的425名戰士。如今,謝晉元名揚天下,彭鞏英卻好像被我們遺忘了。

彭鞏英,後來擔任過88師的副師長,只是88師經過南京保衛戰後基本上全軍覆沒,而彭鞏英僥倖逃出了南京城,後來88師重建,但卻沒了彭鞏英的位置,最後他被調到了侍從室擔任參謀。

1939年,彭鞏英出任新五軍榮譽一師的副師長,參加了崑崙關戰役,戰後又被調去了浙江抗日,擔任浙江保安第二縱隊司令、暫編34師師長等職,在浙江彭鞏英也沒停下抗戰的腳步,始終戰鬥在最前線。

抗戰勝利後,彭鞏英參加了解放戰爭,擔任整編第49軍26師師長,後又晉升為49軍代理軍長。因為在抗戰時和我軍多有接觸,因此1949年,彭鞏英跟隨陳明仁領導的部隊在長沙起義了。

很多人奇怪了,他既是起義將領,又打響了淞滬會戰的第一槍,為什麼會被遺忘呢?這大概是因為彭鞏英在1952年被錯誤地殺害有很大的關係。一直到1983年他才得到了平反,也算是一種告慰了。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第一槍:誰先開槍?在哪打響?
    我常和人談起,中國對付日敵,可分作三種形式:第一種他打我,我不還手,如九·一八東北之役;第二他打我,我才還手,如一·二八戰役、長城戰役;第三種我判斷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這叫做先發制敵,又叫先下手為強。這次淞滬戰役,應該採用第三種。我在七月三十日向南京國民政府鄭重提出這個意見。」對此,蔣介石也復電同意:「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
  • 他創立紅28軍,打響新四軍抗戰第一槍,卻被自己人錯殺
    土地革命時期,他在紅軍主力長徵、與中央失去聯繫的困難情況下,重建紅 28 軍,與敵人戰鬥數百次,牽制敵正規軍 68 個團17 萬人,有力地支援了紅軍長徵,是南方 8 省 唯一一支保留建制的紅軍隊伍。抗戰時期,他奔赴皖中和皖東,成為新四軍最早插入敵後的部隊;是他打響新四軍對日作戰第一仗,受到蔣介石的通令嘉獎。
  • 此人打響抗日第一槍,九一八時拒絕不抵抗命令,高呼:給我使勁打
    也是因為這一戰,馬佔山被譽為「打響抗日第一槍」的民族英雄。1938年8月下旬,馬佔山來到延安訪問。在盛大歡迎晚會上,毛主席高度稱讚馬佔山,他說:「八年之前紅軍已與馬將軍成為抗日同志」、「馬將軍年逾半百,仍在抗戰前線與敵周旋,這種精神值得全國欽佩。」近些年來,隨著關於「九一八」事變越來越多的史料解密後,我們發現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另有其人,他就是來自遼寧盤山的王鐵漢。
  • 驛馬嶺阻擊戰:打響八路軍抗日第一槍
    華北抗戰第一槍舊址。耿靜 攝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鏗鏘昂揚的八路軍軍歌中,1937年9月打響的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威名天下揚的起點。在這場聞名中外的戰鬥中,經改編的八路軍115師設伏,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多輛,取得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935微歷史】清華北大出過哪些抗日名將?毛主席「第一愛將」在列!
    其實,相比這些文化的東西,清華和北大更應該比比誰家出的抗日名將更多。大家都知道,在70年前的抗戰時期,出現過三位超級偶像級的抗日名將,即張自忠、孫立人與張靈甫。這三位名將,之所以成為人人敬仰的超級偶像,除了能打仗之外,有文化、顏值高也是重要因素。而且後面兩位——孫立人與張靈甫,還分別是清華與北大的高材生。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出身於清華和北大的那些抗日名將。
  • 羅卓英,鮮為人知的抗日第一名將
    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之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等重大戰役。要評選抗日第一名將,很多人都會提起張自忠,提起薛嶽,還有杜聿明、王耀武、張靈甫、孫立人……當然,這些人也都是響噹噹的抗日名將,但在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面前,他們還真不敢理直氣壯地排第一。
  • 陳誠麾下的第一名將,羅店血戰,威名天下知,抗日名將羅卓英
    談起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尤其是他的「土木系」更是聞名。用猛將如雲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但是要說誰是這裡面的二號人物,那一定就是我們今天將的抗日名將羅卓英了。羅卓英羅卓英出生於廣東,畢業於保定軍校,和陳誠是軍校的同桌,而且二人的志向和興趣也非常合得來,成為了莫逆之交,大家都知道陳誠在國民黨軍中的升遷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他總會把自己之前的位置留給羅卓英
  • 他少時不懂事成為紈絝子弟,曾娶了四十個老婆,最終成抗日名將
    此人在四川民間的名氣很大,相信四川地區的人也是都知道他的,不過現如今的話,這位少時的紈絝子弟,中年的抗日名將還有幾人記得。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他的故事。他個人很懂得經營,幾年後他的手下就有了幾百人馬以及幾百條槍。在軍閥林立的四川,範紹增選擇去追隨楊森,他也平步青雲的成為了20軍7師的師長。足以看出此人並不是不學無術,只不過他並不喜歡經商而已。並且還娶了四十多個老婆,不論放在何時這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 大兵打響第一槍
    惡霸橫行30年,業主維權舉報11年,直到著名相聲演員大兵的公開實名舉報,打響業主舉報黑物業的第一槍,才總算換來了今日的正義。——人間正道是滄桑。2000年8月,王忠和成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大量招聘保安和職員充當自己及家族的手下和打手。招兵買馬、拿地蓋樓,錢多人多,王忠和涉黑團夥勢力日益壯大。蓋樓的老闆是黑社會,管物業的工作人員是兼職打手,這樣的樓盤,誰買誰遭殃。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土匪」將軍
    16日凌晨,張海鵬令手下得意戰將徐景隆率領3個團為先鋒向江橋發動進攻,結果出師不利,部隊傷亡慘重,徐景隆也當場被謝珂布下的地雷炸死。第二天,張海鵬率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撤回洮南。為阻止日偽軍再犯,防止他們利用火車直接衝入齊齊哈爾,謝珂派遣工兵在不破壞江橋整體結構的情況下炸毀了其中的三孔橋梁。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把江橋給炸掉呢?
  • 她17歲嫁抗日名將,19歲丈夫戰死,從不用日貨,反對趙薇扮演自己
    他們在一生都沒有辦法忘記那些事情,這位女性無疑是其中一位,她17歲就嫁給了著名的抗日將領,但19歲就守寡了。一生都在抵制日貨,晚年的時候她還站出來反對趙薇飾演自己。 慢慢長大之後王玉齡去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就讀,這所學校也非同一般,她從小就是聽著那些傳奇人物的事跡長大的。 直到四年紀,在她讀四年級的時候,日本人打進了湖南。經歷了四次長沙會戰,無數將士的犧牲始終是沒有守住長沙城,1944年6月19日,中國軍隊撤退,日軍攻陷長沙。城裡的人們四處逃散,王家逃去了湘西一個十分偏遠的小縣城慈利。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一個優秀的軍隊必然有著優秀的指揮官,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抗日將領。像著名的左權將軍,孫立人將軍等等,正是有著他們的英明指揮,我們的軍隊才能夠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外來侵略者,他從不後退,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指揮,一次又一次地將日本人的軍隊擊退。
  • 李杜將軍打響哈爾濱抗擊日寇第一槍 - 新晚報數字報
    時任依蘭鎮守使並第五旅旅長、松花江沿岸軍隊總指揮的李杜將軍,當即率部奔赴哈爾濱,成立抗日自衛軍,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哈爾濱保衛戰。1月26日自衛軍與來犯的日偽軍交火,打響了哈爾濱抗擊日寇的第一槍。  投筆從戎為報國  李杜,遼寧省義縣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880年8月4日,李杜出生在一個半農半商家庭,少年時在私塾讀書,學習刻苦,每次考試皆名列前茅。
  • 抗日名將張發奎:30歲當上軍長,麾下走出8位元帥,他結局如何?
    抗日名將張發奎:30歲當上軍長,麾下走出8位元帥,他結局如何? 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 上面這段話是葉劍英元帥在聽聞一人去世後的致電,而他致電的這位曾經是他的領導。
  • 「團長古城殺妻案」始末:殺妻、剿共,抗日名將慘遭毀墓
    抗日名將: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原名張鍾麟,字靈甫,陝西長安東大鄉東大村人作為抗日名將,張靈甫的作戰天賦極高,與日軍進行過多次血戰惡戰,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衡陽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等重大戰役。 因為在抗日戰場上身先士卒、戰功卓著,張靈甫榮獲寶鼎勳章,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並榮任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師長。
  • 抗日名將因何被槍斃——他如果不死王牌七十四師長就不會是張靈甫
    祁陽縣七裡橋扒江埠有一棟民國時期的別墅,是當時抗日名將廖齡奇的故居。被鄉人譽為「神童」的廖齡奇,在戰亂紛飛、山河破碎的年代,又是怎樣逆襲上位成為抗日名將的呢?第二次長沙會戰又怎麼成為「替罪羊」而被蔣介石下令槍斃的?
  • 他位列抗日十大名將,財產被老婆跟副官捲走,被氣慘成半身不遂
    在國民黨軍中長期流傳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三李指的是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三位國民黨高級將領,一王則是張靈甫的老上級,有著抗日十大名將之一美稱的王耀武。王耀武的成名之戰出現在淞滬會戰上,淞滬會戰時,王耀武任五十一師的師長,奉命守羅店。
  • 他是民國抗日名將,一生有三任妻子,50歲愛上剛滿20歲的英文秘書
    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民國歷史上,曾湧現了許多名將,這些人在後來的抗戰中,做出了許多的貢獻。孫立人無疑是民國時的抗日名將,他在抗戰中,曾指揮過許多戰役。
  • 南京紅色日曆 | 「鐵道飛虎」 打響解放南京第一槍
    鮮為人知的是,抗戰勝利後,鐵道遊擊隊的光輝仍在延續,昔日的「鐵道飛虎」,打響了解放南京的第一槍。撤番改編 一路南下鐵道遊擊隊的正式名稱是「魯南軍區鐵道大隊」,成立於1940年。該隊以臨城(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他們在鐵路線上與敵人鬥智鬥勇,戰果斐然,成為日軍的心腹之患。
  • 一寸山河一寸血,80年前的淞滬會戰如何改變中國?
    黃維的67師在羅店打了一個星期,打到最後黃維手下的三個團長,一人戰死二人重傷,師部除一個電報員,連文書、炊事員都拿槍上去了,戰後整編,活著的人連一個團都湊不夠。★ 親歷淞滬會戰的二十軍駐上海辦事處少將處長杜重石說:「我們的隊伍每天一個師一個師地加入前線,有的師上前線3個鐘頭就減員一半,有的支持了5個鐘頭就減員2/3……戰場就像個大爐,人一填進去就被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