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個可貴的東西,尤其是戰爭年代的愛情。正是因為那個年代人們的生命都沒有保障,所以愛情才尤為珍惜。在民國時期,有不少人因為亂世而失去愛情。他們在一生都沒有辦法忘記那些事情,這位女性無疑是其中一位,她17歲就嫁給了著名的抗日將領,但19歲就守寡了。一生都在抵制日貨,晚年的時候她還站出來反對趙薇飾演自己。
這位女性就是王玉齡,1928年出生在長沙,雖然父親早早去世。但王玉齡的家族非常有錢,王玉齡的母親家裡也是顯貴之家,可以說,王玉齡即使在亂世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千金小姐。王玉齡的父親其實也不簡單,保定軍校畢業,顧祝同等人都是她父親出生的同窗好友。慢慢長大之後王玉齡去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就讀,這所學校也非同一般,她從小就是聽著那些傳奇人物的事跡長大的。
直到四年紀,在她讀四年級的時候,日本人打進了湖南。經歷了四次長沙會戰,無數將士的犧牲始終是沒有守住長沙城,1944年6月19日,中國軍隊撤退,日軍攻陷長沙。城裡的人們四處逃散,王家逃去了湘西一個十分偏遠的小縣城慈利。王玉齡雖然只有十五歲,但在逃難與戰爭中她明白了異族入侵的苦難。她也曾經想過去抗日,但是她在十歲之前完全都是由下人照顧的。
於是王玉齡立下誓言,從今往後絕不買日本貨,這個想法她堅持了一生。同時她也從不正眼看日本人,那一代人對於日軍的痛恨是刻骨銘心的。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在程潛的介紹下,17歲的王玉齡與一代抗日名將張靈甫結為了夫妻。張靈甫,黃埔軍校畢業,1923年時曾考入北京大學。但國難當前,他選擇了棄筆從戎,黃浦軍校畢業之後在胡宗南手下幹活。
張靈甫參加過不少戰爭,1937年9月迫使日軍三易主帥的淞滬抗戰。同年12月,他們剛撤退到南京不久,南京保衛戰打響。在這一戰之中,張靈甫負傷撤退,而蕭山令、羅策群等數十位高級將領以身殉國,南京城失陷。張靈甫雖然在南京保衛戰之中負了傷,但傷好了之後接著參加戰鬥,1938年9月武漢會戰之中拼死奪回了制高點張古峰,腿部受重傷。
1939年參加南昌會戰,腿部負傷。同年開始參加湖南地區的戰爭,長沙會戰、長衡會戰等等戰役。直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會戰,芷江保衛戰,張靈甫經歷這些戰役已經升任到了中將軍長。與王玉齡的婚姻倒是頗為甜蜜,王玉齡本就敬仰抗日將領,年齡差不算什麼,兩人感情自然是好。當時的官太太之中,王玉齡的年紀是最小的,不過她比較懂事,很多人都稱讚她。
這樣的幸福日子沒有持續多久,1947年3月王玉齡剛為丈夫生下一個兒子張道宇。5月張靈甫就在戰爭之中隨著七十四師團滅身亡,張道宇還沒見過自己的父親。王玉齡失去丈夫心痛不已,後來帶著孩子去了臺灣。她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1952年,在姨夫孫立人的幫助下留下老母和幼子前往美國,求學有成之後在美國工作了數年。
1973年,王玉齡才回國,2003年給丈夫立了衣冠冢。後來她提起丈夫還是會忍不住掉下眼淚,而王玉齡也堅持了她年幼時期的誓言,一生不買日貨,國恨家仇豈是那麼容易忘的?2001年趙薇軍旗裝事件發生,王玉齡本來沒做什麼想法。
但後來2005年竟然有一位導演邀請趙薇飾演王玉齡,被她得知之後親自打電話給導演拒絕趙薇飾演。導演後來也是換了人,其實王玉齡的想法那一代人是最清楚不過的。她的丈夫參與無數抗日戰爭,她本人經歷過日軍帶來的痛苦,不管趙薇當初是有意無意,王玉齡都不會想讓她飾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