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2020-12-19 方哥說史

國民黨軍隊中有不少人後來棄暗投明,走向了人民軍隊,建國後成為國家高級幹部。其中有一人曾是國軍軍長,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因為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成為了副國級的幹部。此人的名字叫張衝。

張衝,1901年1月25日出生,彝族人,雲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小布坎(現彌勒縣)人,幼年的張衝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1918年他赴昆明讀書。後來,他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汙吏,不久加入滇軍。

1927年時,張衝參與雲南「二·六政變」,又獲得提升的機會,相繼擔任了滇軍的旅長、師長。張衝27歲時已成為滇軍第5師的師長,是滇軍中的實權人物。1931年後,張衝兼任雲南鹽運使。

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軍隊組成第60軍開赴前線抗日,張衝任60軍184師師長。1938年4月,張衝率部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堅守徐州近郊禹王山27個日日夜夜,挫敗日寇的多次進攻,打出了滇軍的威風。

滇軍60軍有3.5萬人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傷亡超過了投入戰鬥人數的一半。張衝指揮的禹王山戰鬥被蔣介石編為軍事教材,提供國民黨軍和軍事院校學習,此戰也使得張衝獲得了「抗日名將」的稱號。

1938年9月,張衝率184師在保衛大武漢的陽新、排市戰鬥中,又給日寇以重大殺傷。後來,60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張衝晉升為新3軍軍長。1938年11月,滇軍在崇陽戰役中失利,張衝被人誣告。

張衝率新3軍退往九宮山,有人把崇陽失利的責任推給張衝,蔣介石趁機解除了非嫡系將領張衝的兵權。張衝利用賦閒在家時間,將精力投入到家鄉建設事業中。抗戰勝利後,張衝在昆明堅持反對國民黨發動內戰,支持民主運動,受到蔣介石懷疑和監視。

1947年1月張衝飛奔中共聖地延安,受到了解放區領導的熱烈歡迎,隨後他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張衝被派往東北前線,擔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議,以滇軍老前輩、老上級的關係,策反了在東北的滇軍第60軍、93軍。建國後,張衝曾任雲南省副省長,當選第一、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0年10月30日,張衝病逝於北京,享年81歲。

相關焦點

  • 他是國軍五虎上將之一,也是抗日名將,55年回歸大陸官至副國級
    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許多抗日名將。而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他帶領的抗日軍隊勢如破竹,打得日軍聞風喪膽。到1955年他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那麼他又是怎樣的人物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一講解,衛立煌將軍的抗日事跡。
  • 全國公認的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全國公認的十大抗日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西北軍將領趙登禹。
  • 國軍的八大金剛,七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八大金剛第一個是何應欽,是貴州小軍閥出身,祖上曾經商,同盟會員,看準時機,擔任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擔任蔣軍二把手,活躍在國軍高層。他曾奉蔣之命籤訂《塘沽協定》,背負歷史的罵名,但何應欽確實親日卻不倒向日本,這是最後的底線。至於我們黨,何應欽一生反對共產主義,一直到死都是如此。由此可見,他對我們黨是極其仇視的。在大陸時,他一直緊握大權,在總部主持政務。
  • 國軍二級上將衛立煌在香港經商血本無歸,回歸後成為了副國級領導
    衛立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師長,第19軍副軍長,徐州戒嚴司令,首都衛戍副司令,第8軍軍長等職,1935年被授予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西安事變後,國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形成,衛立煌任第2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與共產黨一起合作抗日,和朱德、彭德懷有過多次交往,結下了很深的友誼。1938年4月,衛立煌去西安開會,中途訪問了延安,並拜會了毛主席。
  • 他是公認抗日猛將,還是一個書法家,因內戰不力被蔣介石罵是蝗蟲
    在國民黨的將領中,有一人是公認的抗日猛將,並且還是一個書法家,因為在內戰中不力被蔣介石罵是「蝗蟲」,此人的名字叫闕漢騫,出生於1902年,字撥雲,湖南寧遠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歷任國民黨軍隊連、營、團長、少將旅長等職務。抗戰爆發後,闕漢騫率部參加廣德誓節渡一役,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白刃戰,反覆肉搏,威震廣德。1939年,日軍大舉進犯廣州,時任國軍第14師少將師長的闕漢騫派出一支奇兵會同友軍向日軍防守薄弱的翁源、花縣進攻,收復被日軍侵佔國土的同時,為國軍守衛廣州贏得了寶貴時間,被稱為粵北大捷。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爸爸的草鞋——國軍第6主力52軍的抗日傳奇!
    滿載半世紀漂泊的滄桑,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靠港…… 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靠港……(抗日勝利後。52軍被調到東北戰場,參加內戰,後於上海戰役後撤到臺灣,曾駐澎湖。當年他們從上海撤退即開往澎湖列島的馬公島駐紮。)
  • 解放戰爭:國軍最「泛濫」的一種軍銜,師長軍長副總司令全叫這個
    解放戰爭時的國軍軍銜等級森嚴,從將官到校官、尉官十分明確,很有現代軍官制度的樣子。但是關於高層軍官的軍銜,實際具體執行起來卻非常泛濫,甚至讓人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其中一個軍銜,用得非常普遍,在國民黨軍中的職務跨度極大。這個軍銜就是「中將」了。
  • 第三對兒東北抗日賢伉儷
    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有三個軍的4位軍長都出自國民救國軍系統!算上陳翰章將軍的話是5位!整個第4、5、7軍或多或少都和救國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東北抗日聯軍第4、5、7軍軍長均出自救國軍系統這一點從2014年到2020年,民政部公布的抗日英烈名錄也可以看得出。第一批抗日英烈名錄:1、 陳榮久,東北抗日聯軍第7軍軍長,1937年殉國,救國軍職務:連長。
  • 這位中將「偽造」元帥手令,「誘騙」國民黨軍長起義
    解放軍名將如雲,稱虎將者不在少數,但被稱為黑虎將軍的只有一位,那就是開國中將,擔任過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將軍。聶鳳智隸屬於華東野戰軍(三野),是開國元帥陳毅的愛將。陳毅的脾氣,大家都知道,是不允許部下在他面前亂彈琴的。而聶鳳智卻有一次「膽大包天」,竟然「偽造」陳毅的手令和印章,成功「誘騙」駐守上海的國民黨51軍軍長劉昌義率部起義,為解放上海立下大功。
  • 抗日名將衛立煌,1955年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他的後人怎樣
    在那個年代,有許多的抗日名將,他們為中國,為趕走侵略者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其中有一位抗日名將叫衛立煌,他很早就跟隨著孫中山先生,可以說有著非常高的資歷。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在香港避居,終於在1955年時,他回到了大陸,官位還被上調至副國級,他的子女現在怎麼樣了呢?
  • 他是國軍三大參謀長之一,逃到臺灣被要求返回,晚年在臺北開飯店
    有一個人是國軍的三大參謀長之一,逃到臺灣又被要求返回,晚年他在臺北開過飯店。此人的名字叫盛文,湖南省長沙人,是胡宗南手下的一位高級將領。 盛文,出生於1906年,家庭富裕,從小讀書,他本來已考取了黃埔一期生,由於父親反對他當兵打仗,他被迫放棄了黃埔一期生的學籍,進入一個專科學校學習,大學畢業之後他還是上了黃埔軍校
  • 東北抗日聯軍共有多少個軍?領導人是誰?你知道他們最後的結局麼
    1945年9月中旬,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擴建為東北人民自衛軍,任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後任由林彪任總司令的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1955年,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東北地區抗日遊擊戰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士兵失蹤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在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抗日民族統一陣線迅速形成,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中國工農紅軍也迅速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先後開赴抗日前線並開闢敵後戰場。
  • 解放軍俘虜國民黨一軍長,曾是抗日名將,為何還是要執意槍斃?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民黨將領可就沒這麼幸運了,此人名叫李本一,被俘虜的時候是國民黨第七軍軍長,陸軍中將軍銜,級別很高了。只不過他是俘虜的,而不是投誠的,後來的命運也千差萬別。說來,此人雖然名氣不如前面說的那幾位,但是也算是個抗日名將。
  • 1949年,我軍俘虜國軍軍長,為何被俘後沒有改造,還活到94歲高齡
    1949年1月9日,我軍發動淮海戰役,國軍七十四軍被華東野戰軍在陳官莊包圍,隨後七十四軍主動投降,並俘虜軍長邱維達等國軍高級軍官。為何在國軍擔任軍長的他,沒有去北京功德林勞改,並且建國後還出任了江西省政協委員,這是為何 ?
  • 羅卓英,鮮為人知的抗日第一名將
    羅卓英早年參加東徵、北伐及中原大戰等役,由下級軍官累升至國軍第11師師長及第18軍軍長,並積極參與江西剿共。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之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等重大戰役。
  • 當年授銜時,為何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而三野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四野七位軍長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們確實有著一份光鮮亮麗的履歷,戰功赫赫,無可挑剔,首先是劉震、韓先楚都是出身於紅25軍的名將,他們曾經率領著紅25軍長徵,從艱苦卓絕的紅軍長徵一直到民族情懷的抗戰,他們憑藉著自己的驍勇善戰、屢立奇功,從連級升到了師級。
  • 抗日名將戴安瀾和孫立人對比實力如何?
    大家都知道戴安瀾將軍和孫立人將軍在抗日戰爭中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都是民族英雄,下面我們就來從幾個方面了解下這兩位抗日名將:戴安瀾於1904年出生,黃埔系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同年參加北伐。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抗戰1937年8月升任第25師73旅旅長。